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广西柞林资源丰富,据调查有1000多万亩,发展柞蚕潜力很大,建议对现有可供养柞蚕的成片柞林进行一次普查,查清各地现有柞林面积种类,绘出柞林分布及种类分布图,供制订柞蚕发展规划参考此事建议与林业部门、辽宁省丹东蚕研所同志协作进行。  相似文献   

2.
<正> 辽宁的东部、东南部是高寒山区,海拔在500米以上,无霜期115~130天。柞林资源丰富,蚕场面积有近百万亩,可养蚕一万多把。但由于无霜期短,放养春、秋两季蚕,常受早晚霜冻和柞叶早烘的危害,产量低而不稳。 为了解决无霜期短的地区养蚕问题,自1967年以来,我们结合大面积生产,在农村基点开展了早秋蚕养蚕法的研究,即利用一化性柞蚕品种或二化性品种(或二者杂交)的种茧,通过“半地下保种库”低温冷藏,至6月上、中旬出库感温,7月上、中旬发蛾制种,中、下  相似文献   

3.
在15年以上树龄自然柞林的大树上放养柞蚕 ,不同于传统的在小树上的放养技术 ,柞树不经过人工砍伐 ,整个龄期均在大树上放养 ,直至作茧.通过生产实践 ,初步解决了自然柞林养蚕中的收蚁、蚕期管理、天敌防御及摘茧等技术问题 ,有望扩大柞林放养面积 ,增加当地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4.
我区地处亚热带,位北纬23°—25°间,光照短,属天然的柞蚕一化性区域。从北方引进的柞蚕二化性品种,放养当代即变为越年,一年只能放一次。然而我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一年可放养两次甚至三次。加之柞林资源丰富,全区有柞林面积1000万亩左右,发展柞蚕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鲁山县柞坡资源利用率和增加蚕农养蚕收入,对制约鲁山县柞蚕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从事柞蚕养殖的蚕农变动频繁、柞坡流转机制不健全、产业链条不完善、蚕场(柞坡)缺乏规划等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对此,鲁山县通过建设柞蚕示范园区,采取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合理规划蚕场、培育高效柞坡,加大技术培训、培育养蚕专业户,加强技术服务、提高蚕农的养蚕水平,创新经营模式、完善柞蚕产业链条,落实双保险政策、切实保障蚕农的利益等措施,取得了公斤卵结茧保苗率、公斤卵产茧量、小蚕期成活保苗率提高和公斤卵放养面积、蚕病发病率降低的良好成效,实现了柞蚕生产的高产稳产和鲁山县柞蚕产业向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了鲁山县柞蚕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放养柞蚕在我县是一个新兴事业,因此,对薪炭林改为放养林以及蚕场整理工作上,尚没有完全达到养蚕利用上的要求;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柞林、逐年提高单位产量,做好冬季蚕场规划和更新整理工作,对促进实现柞蚕远景规划的生产任务和改善社员生活,有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根据我们的蚕场整理工作,有以下初步体会: 薪炭林改为放养林现有的薪炭林;因树势较高,对放养柞蚕极不方  相似文献   

7.
柞蚕生产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特色产业之一,全市有得天独厚的柞林资源156.6万hm2,其中可利用养蚕面积34.1万hm2.呼伦贝尔市是内蒙古柞蚕生产的主要地区.  相似文献   

8.
<正>五龄柞蚕绢丝腺增长规律,苏联学者T.C.已有研究.而壮蚕期饲料对五龄柞蚕绢丝腺的增长也有一定关系.摸清柞树叶质对柞蚕绢丝腺增长的影响,以便改善饲养管理方法,这对一化性柞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现将部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柞蚕品种地方品种“方12号”.二、材料蚕放养方法(一)大眠场二年生老柞育:一至三龄蚕按河南普通方法放养,饲料为二年生老柞(河南俗称老梢),四龄蚕继续使用二年生老柞饲料喂养.当大眠蚕(四龄眠蚕)起身时,挑选同时期眠起的五龄蚕为材料.于五龄第2天8时.再将柞蚕移人当年生芽柞(河南俗称火芽)上放养.  相似文献   

9.
<正> 近来出版的柞蚕书籍和农业刊物中论述放养柞蚕历史的文章,都认为清乾隆时韩梦周所作《养蚕成法》是我国最早的柞蚕专著。笔者近因工作上的关系,查阅了一些文献,发现此说不符合事实。最早的柞蚕专书是乾隆九年(1744年)山东巡抚印发的《养山蚕成法》。 乾隆八年十一月,四川按察使姜顺龙,鉴于放养柞蚕是山区农家很好的副业,曾上奏乾隆帝说: “东省(指山东省)有蚕二种:食椿叶者名椿蚕,食柞叶者名山蚕。……臣在蜀见有青杠树一种,其叶类柞,堪以喂养山蚕。大邑县知县王嶲(山东胶  相似文献   

10.
“灭线灵一号”防治柞蚕寄生线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柞蚕寄生线虫是柞蚕重要敌害,严重影响柞蚕茧生产。辽宁省约有三万把(210万亩柞林)蚕场受害,吉林、山东、河南、贵州亦有发生和危害。经过几年(1973—1978)的研究,找出给蚕儿添食0.03%浓度的“灭线灵一号”的防治方法,小区试验效果为100%,生产应用效果达94.7—100%,颇受蚕民欢迎。  相似文献   

11.
<正> 河南是我国柞蚕三大产区之一,茧丝优良,历史悠久,柞绸闻名中外。放养柞蚕是山区农民传统的骨干副业,也是当前发展外向型商品经济的重要项目。河南柞蚕发展潜力很大,现就几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挖掘柞坡潜力,提高柞蚕放养量 河南柞蚕的人工放养1921—1931年间称“黄金时代”,蚕坡面积1000万亩,养蚕农民十万余户,年产蚕茧1.55万吨,缫丝100多万公斤,织绸26万疋,远销英、法、美、俄、瑞士等国,价值白银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春季,巴州区梓橦庙镇谢家湾村梓睿柞蚕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喻志国,在谢家湾村通过租赁流转了100hm~2(1500亩)柞林,建成生态柞园53hm~2(800亩),并专程从辽宁省西丰县聘请2名具有近20年柞蚕养殖经验、技术娴熟的养蚕能手,放养柞蚕种3斤,收获柞蚕茧650kg,蚕茧销售产值达4万元。摸清实情,是放养柞蚕权宜之计。"首先是不清楚这边的柞树与辽宁那边柞树品种的差异,也  相似文献   

13.
<正> 1983年11月26日,山东省蚕学会与山东省丝绸公司联合召开的柞蚕学术讨论会,在栖霞县举行。到会代表共27人,来自省、市、县丝绸公司、蚕场、学校和省蚕业研究所等19个单位,共收到论文22篇。会上宣读交流了20篇论文,并分四个专题进行了讨论。 在加强柞场管理方面,大家认为,山肥柞旺是柞蚕高产基础。牟平县杨家夼大队实行柞场内追肥后,柞叶增长50%以上。乳山县小寨大队,柞场内挖鱼鳞坑和追肥,有5.81亩柞林亩产柞茧82.7斤。栖霞县回龙夼大队,连续七年亩产柞茧稳定在40斤以上。据调查,从现有柞场叶面积系数分析,亩产柞叶可达1188~1416斤,按每斤茧用叶11斤计算,每亩柞场可产  相似文献   

14.
柞蚕养殖业投资少、见效快、不占耕地、经济效益高,但柞蚕养殖受柞林资源及柞园面积的限制,难以继续扩大产业规模。总结了目前柞林资源的开发及利用规模,用于柞蚕饲养的栎属植物的主要树种及其优缺点,其他代用饲料树种的主要种类及使用特点。其中,蒿柳是东北地区常见的本土树种,因其繁殖快速,叶可养殖柞蚕,一直作为柞蚕的代用饲料。详细论述了蒿柳的种类、利用历史、扦插方法及养蚕模式,旨在了解各类饲料植物的基础上,利用好现有资源并为扩大柞蚕养殖规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桂西北有大片天然柞林,面积约1000万亩,发展柞蚕生产潜力大,但由于柞蚕留种困难,饲养数量少,多年徘徊在300—500担茧之间,发展速度很慢.由于我区地处低纬度,光照短,属过去所谓天然的柞蚕一化性区域,从北方引进的柞蚕二化性种,放养当代即滞育,又因温度变化大,高温季节长,春蚕滞育蛹有的常在10月和来年二月不到制种放养季节而陆续羽化出蛾,(羽化损失15—30%),不但制秋种用不上,且春保春用种由于经历时间长,蛹体消耗能量大,体质弱,羽化率不高,蚕期容易招致蚕病.  相似文献   

16.
刘霞 《四川蚕业》2014,(2):25-25
<正>2014年3月11-12日,巴中市蚕桑专家扶智扶技服务队成员6人与巴州区蚕业、林业部门前往巴州区寺岭乡、梓潼乡、南阳乡、柳岗乡等4个乡镇走访了12个社25户农户,对相对集中成片的上万亩柞林进行了普查。踏勘中发现,巴州区化成寺岭、梓潼一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层肥沃、柞林坡多在12度以下,柞林品种资源丰富,主要柞林品种为麻栎、榆栎等,另有丛生蒙古栎,柞树叶富含水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素等成份,柞蚕喜食,有利于发展柞蚕产业。  相似文献   

17.
柞场是生产柞蚕饲料和放养柞蚕的场所,它有如桑蚕的蚕室和桑园。柞场培植利用管理的好坏,对放养柞蚕有很大关系。兹就辽宁省的柞场的培植利用管理情况介绍如下: 一、辽宁省的柞场情况一)柞场的形成辽宁省约计原有7—8百万亩的柞林,主要  相似文献   

18.
孙越赟  李五建 《中国蚕业》2007,28(3):64-65,67
陕西南部秦巴山区柞林资源丰富,柞蚕放养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年间,秦巴山区就开始提倡经营柞蚕生产,指导农民放养柞蚕,乾隆九年(1744年)后,大部分宜蚕柞林山坡始得开发利用,全省产柞蚕茧1500t左右。以后数百年时盛时衰。建  相似文献   

19.
柞树是放养柞蚕的主要饲料,由于长期养蚕,不仅造成树势衰弱,而且对柞蚕茧的产量和质量也有不良影响.那么,如何恢复树势达到"柞旺蚕丰 "呢?单靠"停蚕养柞"周期太长,影响经济效益;施用农家肥,劳动强度又大,同时肥源也不好解决.因此,选择一种方便、快捷、经济、高效的化肥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我们从1998~1999年开展了对柞树根部追施(NH4)2HPO4的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蓖麻蚕原产印度,一九五二年再次引进我国,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生物究研所进行了多方面的试验研究,尤其是在驯化、防病、繁育等方面取得了进展而扩大了试验区域.我区是一九五四年开始先后在南宁、宁明、象州、贵县、容县、岑溪等县试养的.当时是利用房前房后另星种植的蓖麻叶养蚕,限于饲料,养得不多,发展很慢.一九五六年岑溪县群众用木茹叶试养蚕成功,开拓了新的饲料来源,因此蓖麻蚕又称木茹蚕,尔后逐年发展.一九六四年已普及全区.一九六五年曾养到一百三十万合,产茧皮三万二千多担.养得较多的有岑溪、灵山、藤县、苍梧、玉林、平南、桂平、昭平、横县等均达五万合以上.还有三十多个公社养蚕超过了一千合,不少的生产队养蚕超过一百合.木茹蚕茧产量大幅度增产,带动了绢纺工业发展.自治区成立了绢纺研究所,先后兴建了五千至一万纱绽的田阳、桂林、南宁绢纺厂.广西的木茹蚕,从此从生产、科研、加工、销售、农、工、商都有了专业机构,为进一步发展尊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