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棉花品种种子活力对低温和人工老化胁迫的反应差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讨棉花种子活力的品种差异及不同种子活力测定方法对棉子活力结果的影响,以17个棉花主栽品种(系)为材料,用简化的标准发芽、低温发芽和人工老化发芽3种方法测定棉花种子活力,并分析种子物理性状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活力测定方法下不同品种间种子活力均存在较大差异,各活力指标表现趋势也不一致,低温条件主要抑制种子幼苗的生长势,老化条件则主要抑制种子的发芽率。简化的标准发芽的活力指数与2种逆境发芽下的活力指数间的相关性较低。对3种测定方法的种子活力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中棉所102、新陆中42、湘杂7号、XG39K5、屯杂6号及皖杂9号等高活力品种。低温和人工老化发芽条件显著降低了种子活力与种子各物理性状间的相关性。种子密度和健子率在不同发芽条件下均与种子活力关系最密切,可作为判断棉花种子活力大小的物理指标。  相似文献   

2.
《种子》2020,(7)
为探究H_2O_2对当前小麦品种老化种子的修复作用,将7个小麦品种种子在高温和高湿(RH)条件下加速老化处理3 d和6 d,然后利用蒸馏水(ck)和0.01%、0.1%、1%、3%等4种浓度的H_2O_2处理老化种子,研究其对幼苗生长的修复作用。人工老化试验结果表明,6个品种老化种子的幼苗鲜重均显著降低,而浙丰2号种子老化处理后幼苗生长和鲜重无明显变化,表现出较好的抗老化特性;老化处理3 d后,周麦18和矮抗58鲜重降低幅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老化处理6 d后,扬麦16鲜重降低幅度最为明显,其次是矮抗58、郑麦9023和周麦18。H_2O_2修复试验结果表明,H_2O_2对6个品种均有明显的修复作用,而对扬麦16没有明显影响;0.1%H_2O_2能较好的修复矮抗58、烟农19、郑麦9023、浙丰2号等小麦老化种子的幼苗生长;0.01%的H_2O_2对济麦22和周麦18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温老化对两个玉米品种种子活力发芽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以玉米太谷1号、泽玉2号两个品种为材料,采用人工高温处理加速老化的方法,研究了种子在老化过程中,发芽指标、种子活力、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45±1℃),高湿(100%相对湿度)密闭条件下,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两个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种子活力等逐渐下降,短时间的高温老化对玉米的多项发芽指标和种子活力影响不大,长时间高温老化种子活力和各项发芽指标迅速下降;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两个玉米品种的电导率均逐渐上升。两个玉米品种种子在老化处理过程中,种子的多项发芽指标的高低与种子活力的强弱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洛麦23号、济麦22号和安麦7号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进行4种不同时间梯度的人工老化处理,结果表明:发芽率、简易活力指数、TTC还原强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则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尤其是安麦7号的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5.
以水稻品种农大603、农大37为供试材料,采用高温(45±1)℃、高湿(相对湿度95%)密闭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进行处理,研究在老化过程中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的变化,明确老化处理对种子发芽指标、活力特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12~24 h)的高温高湿处理,可以促进某些水稻品种的活力指标,但是总体上,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两个水稻品种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标都有所降低,可以看出不同水稻品种的抗老化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管建慧 《种子科技》2016,(12):102-103
探究不同类型豆类种子的活力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选取绿豆和黄豆为研究对象,使用低温冷浸、冷发芽以及提升老化速度3种方法对品种齐黄28、中豆31、绿宝八号以及周研一号豆类种子进行活力检测,找出不同种类豆子合适的活力检测方法。结果发现,加速老化对绿宝八号苗高效果明显,且对其他3种豆类的发芽势、发芽、苗高效果均下降;低温冷浸对4类豆类的发芽势、发芽率以及苗高效果均明显降低;冷发芽对齐黄28、中豆31发芽势、发芽率以及苗高下降均不显著,绿宝八号的苗高显著下降以及周研一号的发芽、苗高显著下降;加速老化和低温冷浸方法对齐黄28和中豆31的活力测定较为适用,低温冷浸对绿宝八号活力测定较为适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活化水对小麦生长及根系活力的影响,以小偃22号为供试品种,采用室内水培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地下水经去电子、磁化、先去电子后磁化、先磁化后去电子等活化处理后对小麦种子发芽率、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地上与地下部干物质量、根系活力、根系构型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条件下,同一灌溉量水平(1...  相似文献   

8.
红麻种子老化过程中活力指标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份红麻种子为材料,采用人工加速老化方法,对老化过程中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和苗干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温(44±1)℃、高湿(95%相对湿度)条件下,随着老化时间延长,15个品种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都呈下降趋势,降低过程不是等速率的,且品种之间有差异;根据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的综合评价,15份红麻种子耐老化性由强到弱依次是:辽55>C-2>粤红1号>SD124>新红95>泰红763>KB11>青皮1号>83-20>SF192>V379>红引135>KB2>福红991>台农1号.同时供试红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简化活力指数、苗干重与老化处理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人工老化处理对芥蓝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20,(8)
为探究芥蓝种子在不同老化处理下的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以不同芥蓝品种为材料,采用40℃、100%相对湿度进行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处理方法,测定芥蓝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种子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芥蓝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着人工老化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出现上升的变化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且3号品种较5号品种清除自由基及过氧化物的能力弱。分析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揭示芥蓝种子劣变的机理,可为减缓种子老化进程和延长种子寿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4份老芒麦种质为试验材料,对其人工加速老化后种子活力及其醇溶蛋白的遗传完整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老芒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降低,其中供试材料的发芽势、活力指数均随发芽率的下降与对照呈极显著差异。与未老化的种子相比,人工老化后种子醇溶蛋白的遗传完整性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发芽率降低为55%及以下,育成品种川草1号、农牧由最初的2、3种谱带类型减少为仅表现1种谱带类型,而2份野生材料较对照分别丢失了2~3种谱带类型。老芒麦醇溶蛋白谱带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也显示,当发芽率低于55%时,4份材料的等位基因数均与对照间呈显著差异。因此,建议60%~70%作为老芒麦繁殖更新的参考发芽率标准,最低临界值为55%。  相似文献   

11.
梁军  杜小霞 《种子》1994,(1):21-23,27
该文研究了用电导法测定山杏,沙棘种子活力的方法,适用条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发芽率,电导率,发芽势,老化时间以及简化活力指数的关联关系,并以简化活力指数,电导率为母序列对各指标的关联度进行排序。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电导率与发芽率,发芽势,生活在力,简化活力指数以及简化活动指数与电导率,发牙率,发芽势,生活力的回归方程,从而找出了电导法测定山杏,沙棘种子活力方法。  相似文献   

12.
蓝茎冰草种子劣变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蓝茎冰草(Pascopyrum smithii)种子在自然和人工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在自然和人工老化过程中,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下降,活力指数的变化先于发芽率,是反映种子质量的敏感指标;蓝茎冰草种子电导率与种子生活力及活力正相关;氨基酸泄漏与种子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正相关,不反映种子膜的透性;蓝茎冰草种子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人工老化而上升。  相似文献   

13.
人工老化对小麦种子活力及醇溶蛋白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种子活力与醇溶蛋白组成变化的关系,以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周麦18、新麦208、郑麦9023和杂交小麦(BNS/05525)为材料,高温(43±1)℃、高湿(95%相对湿度)老化处理0,4,6,9,12,15d和20 d,对老化处理种子的活力及醇溶蛋白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降低,老化20 d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降为0,种子活力丧失.在同一老化程度下,杂交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高于百农矮抗58、周麦18、新麦208、郑麦9023,说明杂交小麦的抗老化能力较强;电导率在种子老化的0~12 d内变化较小,种子老化到15d时电导率迅速升高;5个小麦品种种子老化20 d后,发芽率从100%下降到0,醇溶蛋白的表达均出现了带型的变化,ω区醇溶蛋白出现了谱带的丢失、新蛋白的增加及蛋白表达量的上升和下降.种子活力丧失与蛋白的丢失、新谱带的产生都是在同一时间(种子老化20 d),说明种子活力的丧失与ω区域醇溶蛋白的消失和新增加的蛋白质有关;种子老化程度的加剧,导致了某些存活能力差的基因型消失,消失的基因可能与种子活力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更多有利于甜菜种子萌发的引发剂,并测定苹果酸对甜菜种子的引发效果,为甜菜种子加工技术提供有效实验依据。本试验以TD701,TD703,TD801甜菜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苹果酸浓度(1、2、5、10、15 mmol/L),共15种处理。测定引发后甜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结果显示:1 mmol/L的苹果酸可以显著提高TD701甜菜种子的发芽率为67.67%,发芽势为65%,活力指数为199.84;2 mmol/L的苹果酸可以提升TD701甜菜种子的发芽指数为25.51;1 mmol/L的苹果酸对TD801甜菜种子的引发效果最好,其发芽势为93.67%,发芽率为95.33%,发芽指数为39.53,活力指数为316.88;而TD703甜菜种子被不同浓度的苹果酸浸泡处理后,均没有显著提高种子活力指数的效果。苹果酸作为引发剂的不同浓度对不同种子的提高活力指数的作用是不同的,引发效果适宜的浓度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温高湿(42℃,RH 100%)人工老化法处理加拿大披碱草和老芒麦种子,并对不同老化时间种子进行发芽指标、电导率、脱氢酶活性、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老化处理过程中,加拿大披碱草种子发芽指标在老化初期先呈缓慢上升趋势,随老化时间延长,呈现出下降趋势,老芒麦呈现下降趋势;在两种牧草种子老化过程中,电导率升高;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下降。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酯酶都可以用来衡量加拿大披碱草种子活力;而丙二醛含量不适合用于评价本材料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6.
Seeds of population varieties, hybrid varieties, cytogenetic male sterility (CMS) single cross lines and CMS inbred lines of rye (Secale cereale L.) were stored to determine the respective rates of germination loss with a view to their storage potential. The seeds were stored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at a seed moisture content of 14% and a temperature of 30°C for periods of up to 80 days. The storage potential decreased in the order: hybrid varieties > population varieties > CMS single cross lines > CMS inbred lines. However, the rates of germination loss showed no differences within the respective categories. The inferences drawn for seed storage potential hold for seed vigour potential.  相似文献   

17.
含水量对精包装蔬菜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含水量梯度的铝箔袋包装甜椒(甜杂六号)和大白菜种子(小杂55),在40℃恒浊条件下人工老化,老化时间分别为4d、10d、20d、35d。其种子活力在不同的含水量水平有明显的差别,而且有一个含水量阈值。这两种蔬菜种子在铝箔袋包装条件下贮藏的含水量阈值均为6%。含水量在6%以下时,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活力的变化表现为缓慢下降;含水量在6%以上时,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活力大幅度的下降。6%的  相似文献   

18.
In two consecutive seasons, forage rape (Brassica napus L.) plants were exposed to short periods (240°C hr) of heat stress (30°C day/25°C night) during seed filling (80% seed moisture content = S1), at physiological maturity (50% seed moisture content = S2) and at both S1 plus S2 (=S3) in a Biotron before being returned to the field until seed harvest. Seeds were hand harvested at 14% seed moisture content and their quality assessed by measuring germination, seed vigour (using the accelerated ageing and conductivity tests) and seed mass (as determined by thousand seed weight). Heat stress at both S1 and S2 caused a small (<10%) but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germination in both season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heat stress timing interaction in the first but not the second season. Reductions in germination were a result of increased abnormal seedling production not seed death. All three heat stress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reduced seed vigour, with S3>S2>S1. Seed mass was reduced by heat stress at S1 but not at S2. Variable seed vigour in high‐germinating New Zealand‐produced forage rapeseed lots is most likely explained by short periods of heat stress during see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9.
镉胁迫对莴苣种子萌发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笋王一号莴苣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Cd胁迫对莴苣种子萌发、胚根胚芽生长、丙二醛(MDA)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浓度的增加,莴苣种子的发芽率逐渐降低,而Cd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以及胚根的伸长则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效应.Cd对胚根生长的抑制程度较胚芽明显.随着Cd浓度的增加.胚根中MDA含量、SOD、G-POD活性明显增加,APX和CAT活性则明显降低,而胚芽中只在高浓度Cd胁迫下(100μmol/L)才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青霉素和Ca2+对棉花老化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结果表明 ,适宜浓度的青霉素和 Ca2 +能够明显提高棉花老化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幼苗长度 ,其中以0 .0 3%青霉素 + 0 .0 7% Ca2 +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