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竹材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总结竹材的构造及力学性能,阐述竹材人造板中的竹编胶合板、竹帘胶合板、竹帘竹席胶合板、竹材胶合板、竹材层压板、竹材碎料板及竹材复合板的工艺过程、产品特点及其用途,对近几年兴起的重组竹的加工工艺特点、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竹材人造板及重组竹的加工技术制作竹建筑结构用竹质板材和方材的方法,以及由竹板或竹板和钢板构成竹材组合板、组合梁、组合柱、组合墙体等结构构件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竹质人造板工业的近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质人造板大量用来代替木质板料,有的已开始用作工程结构材料。目前我国得到开发应用的竹质人造板有:竹材胶合板、竹编胶合板、竹篾胶合板、复塑竹帘胶合板,竹材刨花板、竹材旋切片、强化竹材、竹地板、竹材纤维板九种。文章概述了上述诸板的加工工艺、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竹材加工利用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概述了浙江省竹质胶合板生产、竹胶地板、竹制日用品与竹制工艺品竹材加工利用现状,揭示了竹材加工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浙江省竹材加工业发展的方向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竹质人造板大量用来代替木质板料,有的已开始用作工程结构材料。目前我国得到开发应用的竹质人造板有:竹材胶合板,竹编胶合板,竹篾胶合板,复塑竹帘胶合板,竹材刨花板,竹材旋切片,强化竹材,竹地板,竹材纤维板九种。文章概述了上述诸板的加工工艺,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南京汽车制造厂用竹材胶合板代替木材作车厢底板的应用试验取得可喜进展。我国竹类资源居世界各国之首,且竹类具有生产周期短、产量大等特点,竹材的开发利用大有可为。南京林业大学经过四年多的努力,试制成功的竹材胶合板,目前已在安徽、江西建厂生产,该产品引起南京汽车制造厂极大兴趣,自1986年7月起用竹材胶合板代替木材作车厢底板的应用试验,已获得了较好的结果,与木材相比较,竹材胶合板有以下特点,性能稳定,耐磨,耐腐,耐水湿,耐各种气候变化,不开裂,不变形,装配加工简便,省工省时,  相似文献   

6.
竹材胶合板生产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序言十多年来,在各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竹材胶合板(软化展平竹片胶合板)行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有竹材胶合板生产厂20多家,年生产能力达5万m3,产品在汽车底板行业形成比较稳定的市场,作为建筑、水泥模板也逐渐显示出其优势。竹材胶合板的问世,使“以竹代木”的设想在某些领域成为现实,对缓解我国木材匾乏的局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不仅如此,竹材胶合板的开发也给竹区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极大地刺激了竹农种竹、管竹、用竹的积极性,从而初步形成了从竹林培育到竹材利用的良性循环。然而,近年来,尤其是自1994年始,竹材胶…  相似文献   

7.
径向竹篾帘复合板系列产品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分析现有竹质胶合板存在的竹材利用率低等弊端 ,研制出以竹材径向剖篾 ,径向胶合为特征的径向竹篾帘复合板系列产品。阐述了径向竹篾帘复合板系列产品的工艺特点与产品优势。它是一类高档次、高性能、低成本的结构用材 ,是对竹材进行高效加工利用的新产品 ,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我国竹材人造板开发现状与研究方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阐述了我国竹材人造板开发现状,并介绍了竹编胶合板、竹席竹帘胶合板、竹材层压板、竹材胶合板、高强覆膜竹胶板、竹地板、竹材碎料板、竹材复合板的生产工序和工艺特点,提出了我国竹材人造板开发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竹材加工剩余物制备竹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竹材资源丰富,但是竹材利用率不高。利用竹材加工剩余物研究开发新型竹材产品,以此来代替木材产品,不仅能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是缓解木材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目前我国竹材加工剩余物利用现状出发,对利用竹材加工剩余物制备竹炭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当前我国竹炭市场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为今后我国竹材加工剩余物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现有竹质胶合板存在的竹材利用率低等弊端,研制出以竹材径向剖篾,径向胶合为特征的径向竹篾帘复合板系列产品。阐述了径向竹蔑帘复合板系列产品的工艺特点与产品优势。它是一类高档次、高性能、低成本的结构用材,是对竹材进行高效加工利用的新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