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猪瘟又称猪霍乱、烂肠瘟,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出现急性败血症及消化道炎症为典型特征。任何品种和年龄的猪只常年都可发生,流行极广、危害极大。这种病毒广泛存在于感染病猪的血液、内脏、肌肉、分泌物、排泄物中。多通过消化道感染,或从呼吸道、眼结膜和外伤口感染。发生过猪瘟的场地上的蚯蚓、病猪体内的肺丝虫,都是自然界的带毒者。1猪瘟的症状最急性型一般都发生在猪瘟流行初期和初发地域,病猪常突然死亡,临床上并没有特殊症状。  相似文献   

2.
<正>猪瘟俗称双引号"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病和致死性。该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根据病程长短和临床诊断症状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繁殖障碍性、神经性、迟发型。急性型猪瘟的症状很明显,病死率很高。慢性猪瘟症状较轻,反复发作,病程长。根据本人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现将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诊断症状、病  相似文献   

3.
<正>猪瘟又称猪霍乱、烂肠瘟,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出现急性败血症及消化道炎症为典型特征。任何品种和年龄的猪只常年都可发生,流行极广、危害极大。这种病毒广泛存在于感染病猪的血液、内脏、肌肉、分泌物、排泄物中。多通过消化道感染,或从呼吸道、眼结膜和外伤口感染。发生过猪瘟的场地上的蚯蚓、病猪体内的肺丝虫,都是自然界的带毒者。1猪瘟的症状最急性型一般都发生在猪瘟流行初期和初发地域,病猪常突然死亡,临床上并没有特殊症状。  相似文献   

4.
猪水肿病是养猪集中地区的断奶小猪的主要疫病, 8周龄~ 14周龄、体重 10公斤~ 20公斤的猪最易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发病的季节性不明显,流行比较广泛。   本病的发生不规律,即使人工感染也不是所有实验动物都发病。致使本病发生的主要诱因是饲料及饲喂方式的改变,此外,环境变化、气候突变、长途运输、断奶前后突然换料、硒和 VE的缺乏等都可成为本病的诱因。大量饲喂高蛋白和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可加剧本病的发生。   一、临床症状   最急性病例往往看不见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急性病例发病初期体温 39℃~ 40…  相似文献   

5.
<正> 猪瘟是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没有严格季节性。现将其发病症状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发病症状 该病潜伏期短,一般为7~10天。 1.最急性型 突然发病,体温41℃上下,稽留不退,皮肤和粘膜发绀和出血,一至数天死亡。  相似文献   

6.
<正>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瘟毒病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致死性、烈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病猪高热、稽留、全身广泛性出血,呈现败血症状或者母猪发生繁殖障碍,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入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流行特点在自然情况下,只是猪和野猪感染发病,任何品种、年龄、性别的猪都可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  相似文献   

7.
猪瘟俗名"烂肠瘟",又称猪霍乱,是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猪瘟对整个猪场来说是可怕的传染病,甚至会给猪场带来毁灭型的打击。此病在任何季节都可以发生。尤其以春夏多雨季节为多。一旦发病,在短期内可造成广泛的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通过呼吸  相似文献   

8.
猪瘟属于一类传染病,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我国研制的猪瘟疫苗在国际上具有领先水平,在防治猪瘟病中效果显着,总有效率达到98%以上,近几年来,在临床诊治中发现,散养户养殖的猪,猪瘟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临床上典型猪瘟的病例较少,绝大部分都是非典型猪瘟,即温和型猪瘟,临床症状不明显,具体表现为食欲不正常,被毛苍乱,下痢与便秘交替出现,时有轻热,有时皮肤上可发疹,逐渐消瘦;有的拖至一个月以上才死亡,或者发育不良而成为僵猪.对死于温和型猪瘟的猪进行剖检.缺乏典型的猪瘟病变特征,只有病源检测才能确诊。[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有关规定,该病为二类动物疫病。主要包括猪败血型、脑膜炎型和淋巴结脓肿型链球菌病。1临床症状1.1败血型最急性病例主要见于流行初期,发病急,病程短,往往不见任何异常症状猪就突然死亡。发病猪突然减食或停食,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41-42℃,呼吸  相似文献   

10.
一、猪瘟仍是当前猪的头号“杀手”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易感。1个月龄以内的仔猪很少感染发病,1个月龄以后易感性逐渐增加。本病有高度的传染性,会引起急性暴发,最先发病的猪呈最急性经过而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1.
猪瘟是猪瘟滤过性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猪瘟。其特征为急性  相似文献   

12.
1.发病症状。根据病程主要分急性、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型主要见于新疫区和新感猪群,以乳猪、断奶前后的仔猪、妊娠母猪多发。长白猪和地方品种猪最易发病,症状也最重;大白猪、杜络克猪和杂交猪抵抗力强,症状轻。病猪呼吸困难,有明显腹式呼吸,有时有痉挛性阵咳。病猪体温正常,若有继发感染,体温常升高到40.5—41.8℃。  相似文献   

13.
夏季猪的常发病除了猪瘟、猪流感、仔猪副伤寒、嗜血杆菌病、腹泻等疾病以外,近几年来还流行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和弓形体病等,必须引起养猪户的高度重视。一、猪瘟的特点:流行特点猪瘟不受年龄、体重、性别、品种的限制,也不受季节、温度的影响,任何季节都可发病。最近几年,猪瘟的流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①流行范围广,呈散发流行;②猪瘟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现象增多;③免疫力低下。病猪还有一定的免疫力,所以表现的症状也不典型,  相似文献   

14.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瘟毒病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猪霍乱,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和温和型四种类型。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排泄物和分泌物,病死猪和脏器及尸体、急宰病猪的血、肉、内脏、废水、废料污染的饲料,饮水都可散播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其基本特征为高热稽留、小血管壁变性、内脏器官多发生出血、坏死和梗塞等病变,后期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一年四季流行,以春夏多雨季节为多,传染性极强,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潜伏期为3—5天,可分三型。 1,最急性型:多发生在7日龄以内的雏鹅.往往不显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16.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一种急性或慢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瘟病毒(CSFV)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临床以急性出血和发热为主要特征,发病率、病死率都在90%以上。此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采用土法良方抗病毒、清热泻火、解毒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控。1发病症状根据临诊特征可分为急性、慢性和迟发性3种类型。急性病例初期表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结膜炎、呼  相似文献   

17.
猪瘟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猪由猪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目前已遍及全世界,急性型死亡率高达80%-90%。1猪瘟发生原因①猪舍通风不好,保温、排粪、排尿设备不良,圈舍湿度大;②猪瘟病毒自然感染引起发病或造成亚临床感染;③由于疫苗效价低及不合理的免疫程序,使猪体不能产生足够保护力;④母猪免疫空白;⑤胎盘感染引起胎儿、仔猪发病;⑥猪体况不良,抵抗力低;⑦防疫密度不能达到100%,造成免疫空挡;⑧猪只发病死亡后不能及时确诊,造成本病蔓  相似文献   

18.
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与猪瘟的鉴别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发生无季节性,各种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易感染,但1月龄以内的仔猪很少发病,随年龄增多而易感性增加,本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一旦发生即引起急性暴发,最先发病的猪只呈急性经过而死亡,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而猪的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主要侵害猪的繁殖和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仔猪断奶前后高死亡率、育肥猪呼吸道疾病三大症状,一年中夏秋季多发,据此不难确诊.  相似文献   

19.
正猪丹毒病是猪屠宰检疫过程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急性、热性并且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的国家二类动物疫病,该种疾病还会传播给人类。在屠宰检疫过程中,急性型和亚急性型最为常见。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分析了猪丹毒的临床症状,屠宰后和产地检疫要点,然后论述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1猪丹毒临床症状1.1急性型急性型猪丹毒病呈现败血症经过,个别患病猪在没有出现任何临床症状的前提下突然倒地死亡,大部分患病猪发病  相似文献   

20.
罗洁芝 《云南农业》2011,(12):17-17
猪瘟又名烂肠瘟,是猪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急性型病例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后期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本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不分品种、年龄、性别都可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