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令螃蟹味,二令黄鱼味,三令鸡肉味”。这就是我国特有的荷包红鲤佳鲜美味。每逢佳节,亲人团聚,酒海肴山中摆上一盘艳红的鲤鱼、它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佳肴,还示意着端祥吉利。相传,明朝江西婺源出了个进士名叫余懋学,由于为人“直节”,曾官至户部侍郎,深得皇帝恩宠。后来还乡,皇帝特从御花园中选几尾红鲤鱼相赐,  相似文献   

2.
《重庆水产》2003,(4):41-41
武隆县境内分布着一种人们称之为“简棒”的大型蛙类,由于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倍受远近食客的青睐。但也引起了不少人对其进行酷捕滥猎和非法收售、宰杀,导致其资源不断衰退。为认识这一蛙类品种及其分布、生活习性,同时为开发这一地方优势水产品奠定基础,武隆水产站于今年7月开始着手对“简棒”这一蛙类资源开展资源调查,并打算在年内完成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吴守兴 《畜禽业》2006,(3):35-36
2003年开始,国内鸡场出现了以免疫器官一法氏囊、胸腺萎缩为主要解剖症状的免疫抑制病。其发病日龄从15日龄至70日龄不等,90日龄左右病情明显减弱。但是,在实际解剖及诊断中,免疫器官的萎缩却经常被忽视。因为鸡群发生免疫抑制病后,往往会发生其它疫病的继发感染,在实际诊治时被继发病诱导,导致误诊和错误施治。很多鸡群由于严重继发感染无法控制,往往被冠名为“顽固性沙门氏菌病”、“顽固性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4.
吴加平 《科学养鱼》1996,(11):33-33
养好一龄草鱼的关键在江苏里下河地区,时常听到不少养鱼户叹苦经:“一龄草鱼真难养”。是的,一龄草鱼是较难养。这是因为在一龄草鱼饲养期,它的食性转化为吃成鱼食物,食谱范围由窄逐渐转宽,对饲料的要求比较高;又由于一龄草鱼抢食凶,群体间容易因吃食不均匀而造成...  相似文献   

5.
游龙绣金钱     
<正> 近来,上海电视台放映了香港电视连续剧“戏说乾隆”。虽说故事内容十分谎诞,由于编导精妙设计,确实也称得上一部好的娱乐片。看了这部电视剧,有时也会想这样一个问题:乾隆是一个皇帝,在电视剧里,皇帝不像皇帝,与手下的大臣和太监、宫女说说笑笑,到像兄弟姐妹。皇帝不耽在森严豪华的紫禁城,虽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老婆  相似文献   

6.
<正> 唇鱼在北江中上游及其支流均有分布。以往林书颜等(1933),伍献文等(1977),苏炳芝等(1960)和潘炯华等(1981),先后发表过有关北江的唇鱼的分类和形态的研究报告。北江的唇鱼肉味鲜美,别具一格,相传在唐代就成为进贡封建帝王的贡品,人称“皇帝鱼”。为了查清北江的唇鱼资源状况,为这一名贵鱼类的资源保护增殖和合理  相似文献   

7.
山丁 《海鲜世界》2007,(1):26-31
十里河的来历: 天桥的“桥”因天子得名 据崔金生《“天桥”的桥》一文记载:“因为石桥位于前门与永定门之间,是明、清两朝皇帝去天坛祭天途经的御道。御道上的这座桥,供皇帝使用,皇帝又称天子,因此人们称作天桥,也俗称龙鼻子,因称前门为龙头,桥两边的河沟为龙须沟。”桥长约8米,宽约5米,石桥有三梁四栏,汉白玉雕成,桥孔券洞上中心部位各雕有螭头(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以镇水。桥面用石板铺就,石桥两边各搭一木板平桥,中间的石桥只有皇帝可以走,其他人走木桥。中间的石桥平时用木栏封挡着,不许闲杂人等靠近。  相似文献   

8.
去过日本的人讲,初到那儿吃菜,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吃生鱼片。由于不习惯此种吃法,有时竟望而生畏,及至硬着头皮吃了,倒也觉得无甚可怕。吃习惯了,甚至感到其味颇佳。其实,吃生鱼片在我国古已有之,不过名称不同罢了。那时不叫生鱼片,而叫“鱼脍”或“鱼生”。宋代范成大在所撰《吴郡记》中讲,吴越春秋时,“吴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日龄吉林地方黑羽鸡肌肉品质,确定最佳的上市时间。方法 试验选择同日龄的800羽吉林地方黑羽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所有鸡在90日龄时离地进行平养。分别在90、120、150日龄时,随机选取公母鸡8只,进行屠宰,采集胸部肌肉,检测胸肌的pH值、剪切力、水分、干物质、氨基酸、脂肪酸、肌苷酸。结果 母鸡、公鸡的剪切力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增大,150日龄均显著高于90和120日龄(P<0.05);母鸡的肌肉干物质在150日龄时显著高于90和120日龄(P<0.05);公鸡肌肉的呈味氨基酸中甘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在120日龄时显著显著高于90和150日龄(P<0.05),苏氨酸、丝氨酸、胱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在120日龄时显著高于90日龄(P<0.05);母鸡的呈味氨基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在150日龄时显著高于90和120日龄(P<0.05),苏氨酸、丝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在150日龄时显著高于90日龄(P<0.05);公鸡肌苷酸在120日龄时显著高于1...  相似文献   

10.
江西婺源荷包红鲤提纯选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一、婺源荷包红鲤的研究历史婺源荷包红鲤在婺源县虽有较长的养殖史,但到解放前夕,由于荷包红鲤种群小,都是自繁自养,近亲繁殖,随机交配,生活力下降,体型、体色混杂,个体不大,生长速度较慢,濒于绝灭。1958年到各地搜集了19尾体型较好的全红和金黄色的亲鱼进行单独繁殖,从1969~1979年连续进行了十年的以提纯选优为中心的选育工作,获得了性状比较稳定的第六代鱼,1980年召开了婺源荷包红鲤的良种鉴定会,确认为良好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1.
草鱼为我国南方池塘和湖泊的主要养殖品种。但由于其易生病,故按照传统的养殖方式来培育一龄鱼种,其成活率和规格都偏低。浙江省绍兴市海涂农垦场李国敏等询问“如何提高一龄草鱼成活率”的问题,为此,我们在《技术咨询》栏里发表此文,作为这一问题的公开答复。李国敏同志提出的其他问题我们将通过别的渠道予以回复—  相似文献   

12.
浅议─龄蟹的性早熟问题盘锦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吕波几年来,在河蟹养殖生产体系中,出现了一个制约河蟹事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即—龄蟹性早熟,俗称“二龄蟹”。“二龄蟹”的逐年增多,极大地影响了蟹农的养蟹积极性,这就要求从上至下都行动起来,重视这一问题,特别是水产...  相似文献   

13.
江西婺源荷包红鲤体型形成及体色遗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宗觉 《淡水渔业》1981,(6):14-14,22
<正> 一、婺源荷包红鲤体型形成原因探讨荷包红鲤体型较短是由于躯体部分缩短所致。其证据是,椎体发育不良,椎体长度及椎体间距离缩短,特别是胸尾部连接处的一些椎骨已畸形皱缩,并有相互愈合的趋势,说明是由于骨骼钙化程度差的结果。我们做了荷包红鲤及野鲤含钙量的测定(按中国药典(1953)176页“乳酸钙”下方法测定,即用高锰酸钾法测定。),荷包红鲤含总钙量为10.01%,野鲤为11.39%。  相似文献   

14.
团头鲂长春鳊杂交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产科技情报》1975,(4):18-19
武昌鱼(学名:团头鲂)自1964年从湖北引进我省后,由于它的肉味鲜美,适宜在一般池塘混养和易于繁殖、种苗容易解决等优点,深受产、销者的欢迎。但是,它的不足之处是成长较慢,一冬龄鱼很难达到商品规格标准,一般要饲养两冬龄上市,才较理想。  相似文献   

15.
鱼子酱是俄罗斯最负盛名的美食,也是俄罗斯人重大节日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说起鱼子酱的来历,不得不提到多年前居住在伊朗海边的一位皇帝,由于他对美食的喜好,使鱼子酱成为了一种时尚食品,在当时,许多食用鱼子酱的男人都身强体壮,从此,伊朗的男人都疯狂的迷上了这种能给  相似文献   

16.
《齐鲁渔业》2012,(1):54-54
1善变的鱼 在海洋鱼类中,有这么一种鱼,它身上长满了美丽的花纹,绮丽多彩,使人眼花缭乱,犹如衣冠漂亮的古代帝王,它就是“皇帝鱼”。其实这种鱼的学名叫“竖纹囊鲷”,它不仅体纹漂亮,而且还会经常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不同体色瓯江彩鲤生长率和存活率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要用同池比较法,研究了一龄和二龄阶段“全红”,“大花”,“麻花”,“粉玉”及“粉花”五种不同体色瓯江彩鲤生长率和存活率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一,二龄阶段,麻花存活率均最高,分别是98.8%和96.3%,但各体色彩鲤间差异不显著(P<0.05),(2)不则体色彩鲤的生长率在不同阶段表现不同,一龄阶段,不同体色彩鲁的绝对增生率,瞬时增生率均依次为大花>麻花>粉花>全红>粉玉,差异极显著(P<0.01),二龄阶段,不同体色彩鲤的绝对增重率,瞬时增重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次序和I龄阶段不完全相同。(3)一龄阶段,“大花”和“麻花”始终保持较快的增长,二龄阶段,则是“粉玉”和“大花始终保持较快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每当金秋时节,人们在品尝河蟹时,常听到一些人议论:“这种河蟹味道鲜美,好吃”,“这种河蟹味淡,土腥味重,不好吃”。同样是河蟹,为何会出现不同的肉味品质呢?河蟹品质可分为个体品质及肉味品质两种。从个体规格看,成蟹个体越大,品质越好,价格越高。因此,在增养殖过程中,尽可能选择生长快,个体大,疾病少,性成熟晚的长江水系河蟹为好,以求获得更大规格的个体,获得更高效益和更佳的品质。在长江水系河蟹中又分为三种:一种是直接从长江捕捞的幼蟹;另一种是从长江口海边捕捞的蟹苗培育成的幼蟹;其三,用长江水系亲蟹人繁后…  相似文献   

19.
青鱼是我国淡水养殖主要经济鱼类之一,虽有悠久的养殖历史,但由于它多病,特别是二龄青鱼最容易得病,江浙一带称之为“条丝”,意思是一条都不能存活,这说明二龄青鱼病多,特别难养。据统计,二龄青鱼的成活率一般在20%左右,有的更低。据生产单位反映,一旦青鱼染上病,使用药物也无法治愈,因此,不少养殖场甚至历来饲养青鱼的养殖场也缺乏信心。为了提高青鱼的成活率,1980年起我们就青鱼病进行了室内、外一些试验,结果以免疫方法能达到预防的效果,青鱼的成活率可达到60-80%。由于青鱼病的这种病症与草鱼出血病有些相似,因此,我们暂定名为青鱼“出血病”。  相似文献   

20.
比较了人工繁殖的一冬龄、二冬龄花亲鱼和野生亲鱼(2-3龄)的个体生殖力。结果表明,人繁子代培育的花亲鱼一冬龄可达性成熟,但在同体长范围内(18-21 cm),野生亲鱼和人繁一冬龄花亲鱼的个体相对生殖力差异极显著,人繁一冬龄和人繁二冬龄个体相对生殖力差异极显著,而野生亲鱼和人繁二冬龄亲鱼的个体相对生殖力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人繁二冬龄花的个体绝对生殖力在0.6-4.2万粒/尾,平均为2.05万粒/尾,相对生殖力为8.07-17.53万粒/kg,平均为137粒/g;而人繁一冬龄花的相对生殖力仅为0-5.87万粒/kg,平均为34粒/g。研究认为,花人工繁殖子代亲鱼在池塘培育条件下完全可以进行人工催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