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柠条饲用转化技术研究进展及内蒙古柠条饲料产业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柠条是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造林的主要灌木树种,平茬复壮产出的大量茎条又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介绍了柠条茎秆转化为人造板、生物质能、生物化工、食品医药、造纸原料的技术研究概况,分析了这些转化技术对于柠条饲用转化技术的借鉴作用。针对内蒙古当地养殖业中优质高蛋白牧草短缺的现状,重点阐述了柠条饲用转化技术方面研究进展,包括营养成分、采收技术、加工技术、饲喂效果等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内蒙古柠条饲料产业的优势、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时期平茬对柠条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试验以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柠条为研究对象,4—10月逐月进行平茬工作,并测定柠条的营养成分,待柠条生长两年后,评测其成活率及萌蘖株相关参数。结果显示,柠条于8月平茬后萌蘖株平均高度的复壮比例为38.15%,4月柠条的萌蘖株平均冠幅复壮比例为136.92%,适宜对柠条进行平茬;8、9月萌蘖株平均冠幅复壮比例较低,不适宜进行平茬工作。4月平茬柠条萌蘖株平均新生支数最多,为257.00枝;7月新生枝数较少。4月平茬柠条萌蘖株新生枝平均鲜重的复壮比例为14.73%;7月份平茬效果最差。6月平茬柠条萌蘖株平均直径的复壮比例为56.64%,7、8月平茬柠条萌蘖株平均直径复壮比例较低。研究表明,柠条在不同时期平茬不会降低其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平茬时收获的枝条经粉碎制成柠条粉可作为奶牛粗饲料,但因其适口性差、采食量少、消化率利用率低,导致柠条饲用转化产业发展缓慢。试验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改性加工方法处理柠条,利用该方法加工出的改性柠条粉饲喂泌乳奶牛,结果表明:与普通柠条相比,奶牛对改性柠条粉的采食利用率、日粮中的NDF消化率、日粮中的DM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1.0、2.08、2.0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柠条平茬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柠条平茬的角度出发,主要针对柠条饲料开发的必要性、利用方式、平茬与未平茬、逐年平茬与逐月平茬对柠条的高生长、地径和再萌发的影响等内容进行了重点观测和综合分析。确定出了柠条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平茬技术、平茬时期等,提出了柠条平茬技术中仍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观测发现,无论围栏还是放牧区柠条当年最大高度都出现在8月,月最大生长量在7月。绘制出了平茬后2年内柠条高生长曲线。提出了放牧柠条草场可通过减少草场载畜量,实行轮牧、休牧和减少草场内山羊比例等可持续经营策略和适度放牧有利于柠条生物量的增加等观点。  相似文献   

5.
平茬措施是提高柠条林地生产力的主要方式,研究平茬措施对人工柠条林地土壤性质的影响,对科学种植人工柠条林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林龄为6a的人工柠条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测定其平茬前后土壤机械组成、水分、pH值、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化,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平茬前后土壤机械组成与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平茬措施对人工柠条林地土壤理化性质改变产生积极的影响,平茬后土壤pH值和容重下降,砂粒含量减少,粉、粘粒含量增加,0~5 cm土层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升高,0~40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增加,人工柠条林耗水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柠条是豆科锦鸡儿属植物栽培种的通称,其中,中间锦鸡儿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恢复型柠条灌木,平茬是促进柠条植株再生的重要手段。为了探讨生长季不同月份平茬对柠条人工林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基于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宁夏盐池荒漠草原人工柠条林生长季不同月份平茬土壤细菌16S rDNA基因V3~V4区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结合土壤理化因子,分析了人工柠条生长季不同月份平茬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是生长季4-10月平茬的柠条人工林地土壤的优势细菌门,7个不同月份平茬分组之间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芽单胞菌门、己科河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存在差异,其中第一优势细菌门变形菌门排序为:Y9>Y8>Y4>Y5>Y7>Y6>Y10,9月最高,为29.74%,显著高于10月(P<0.05),其他各月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5月平茬的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最高,且显著高于4、6、7、8、9月(P<0.05);9月平茬的酸杆菌门丰度最低。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也在不同月份平茬之间具有一定差异,细菌群落丰富度指数依次为:Y8>Y7>Y4>Y5>Y6>Y9>Y10,多样性较高的是4、6月平茬,9月平茬显著低于其他各月(P<0.05)。冗余分析(RDA)表明,不同月份平茬影响柠条人工林地土壤细菌分布的主要土壤环境因子是全磷、速效氮、有机质。放线菌纲、酸微菌纲与土壤pH正相关;α变形菌纲与土壤有机质正相关;δ-变形菌纲与含水量、全钾呈显著正相关;γ-变形菌纲、芽单胞菌纲与有机质、速效氮、全磷呈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平茬各月土壤细菌群落特性存在差异,土壤细菌优势菌群分布丰富、土壤养分含量较高的柠条旺盛生长季的4-8月平茬优于生长期末的9-10月,对于维持柠条的生态效益和开发利用柠条饲草料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柠条机械平茬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利用几类不同厂家与型号的平茬割灌机,对柠条平茬效率及油耗、锯片选择等方面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筛选出较为适宜的柠条平茬机械适机型、平茬方式、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旨在为加速柠条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与产业化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荒漠地区综合利用柠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充分搞清了柠条播种地的选择、播种深度、播种量、苗期最佳除草剂、平茬不同时期柠条营养成分、柠条最适宜的利用期和利用价值。并总结和分析了综合利用柠条的效益,为合理开发利用柠条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县退耕(草)生态建设项目实施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县柠条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平茬后的柠条枝条资源浪费严重.为了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优势,大力推广柠条青贮技术.提高柠条利用率,促进草畜转化增值,增加农民收入.如何保证柠条青贮成功,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家兔对柠条营养物质的消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伊普吕(父系)成年兔、青年兔各18只(公母各半),采用内源指标剂法(4NHCl不溶灰分法)进行家兔消化试验.结果显示:①肉兔对饲粮中粗蛋白质消化率较高,达70.60%~73.75%;对柠条中粗蛋白质消化率达70.59%~88.76%,但随柠条比例升高消化率略有下降.②肉兔对粗纤维消化率有限,但对柠条中粗纤维消化率较高.③家兔对饲粮和柠条中粗脂肪消化率达98%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家兔可有效利用柠条中的营养物质,柠条可作为一种饲用价值较高的兔用饲料.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县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项目实施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县柠条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平茬后的柠条枝条资源浪费严重.为了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优势,大力推广柠条青贮技术,提高柠条利用率,促进草畜转化增值,增加农民收入.如何保证柠条青贮成功,须要抓好以下几项.……  相似文献   

12.
以荒漠草原区25年龄人工柠条林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未平茬未补播(对照)、非平茬补播、平茬非补播与平茬兼补播处理柠条林地中地面节肢动物类群数和生物量,结合功能群划分,分析了柠条平茬和林带间补播牧草及其交互作用对柠条林地地面节肢动物功能群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样地共捕获地面节肢动物11目31科34个类群,划分为5种不同营养功能群:植食性、捕食性、腐食性、尸食性和杂食性,其中植食性动物是荒漠草原区人工柠条林地地面节肢动物区系的主要组成部分。非平茬补播处理可以显著增加植食性动物的生物量(P<0.05);平茬非补播处理可以显著增加植食性动物的生物量(P<0.05)、捕食性(P<0.05)和杂食性动物的类群数(P<0.01);平茬兼补播处理显著提高植食性和捕食性动物的生物量(P<0.05)。研究表明,荒漠草原区对柠条林地进行平茬和补播可以丰富地面节肢动物功能群数量和提高食物网的复杂性,有利于促进沙化草地生态系统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13.
应用酶制剂,提高柠条草粉适口性和消化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豆科锦鸡儿(Caragana),俗名柠条,落叶灌木,旱生,饲用价值较高,是我国干旱地区很好的天然绿色粗饲料资源。本文通过对柠条草粉饲用价值评价和用作畜禽粗饲料利用的现状以及畜禽不易消化的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等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后提出:在柠条草粉中加入适量的生物酶制剂添加剂,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和饲喂方法等措施,是提高柠条草粉适口性、消化率和利用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柠条人工林下草本植被特征与土壤特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黄土丘陵沟壑区最佳的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平茬措施,本研究以该区柠条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4种不同方式的平茬措施,分析在不同平茬措施的柠条林下草本植被特征与土壤特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隔行平茬措施下草本生物量最大,柠条林下各土层土壤含水量与草本地上生物量密切相关,且以负相关关系为主;草本植物多样性各指数均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关系,40~8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与Simpson指数的相关性显著(P<0.05),与Shannon-wiener指数的相关性极显著(P<0.01);土壤养分各指标与草本植物多样性没有显著相关性,在0~60 cm土层内,土壤碱性越大,草本生物量越大,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越小,草本生物量越大。综合以上结果,在该区域采取柠条隔行平茬措施最佳。  相似文献   

15.
刘剑荣  杨磊  卫伟  张钦弟 《草业科学》2022,38(8):1439-1450
为探究半干旱黄土区柠条灌丛在不同植被管理方式下的土壤水分特征,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市龙滩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对2016?2018年生长季0?1.8 m土层土壤水分动态检测,分析人工柠条灌丛[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不同植被管理方式[对照(不平茬也不除草)、平茬除草、平茬、除草]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平茬除草管理方式的土壤水分最高,在上、中、下坡位均高于其他3种管理方式的土壤水分.2)在整个生长季内,各管理方式0?0.4 m浅层土壤水分波动最大,而1.0?1.8 m较深土层则无明显变化.温度和降水对土壤水分有一定的影响,但无论是干旱年还是平水年,平茬除草管理方式在各土层中土壤水分均高于其他3种管理方式的土壤水分.3)采用最优分割法将不同植被管理方式的土壤水分划分为活跃层、次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平茬除草管理方式土壤水分的活跃层与次活跃层的深度为0?0.8 m,其深度大于其他3种管理方式;而对照管理方式土壤水分在0.3 m以下都为相对稳定层,其深度小于其他3种管理方式.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平茬除草管理方式更适合研究区柠条灌丛植被的管理,这为该区域人工植被土壤水分管理以及构建半干旱黄土区稳定的人工植被群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半干旱黄土区柠条灌丛不同植被管理方式下的土壤水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剑荣  杨磊  卫伟  张钦弟 《草业科学》2021,38(8):1439-1450
为探究半干旱黄土区柠条灌丛在不同植被管理方式下的土壤水分特征,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市龙滩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对2016 ? 2018年生长季0 ? 1.8 m土层土壤水分动态检测,分析人工柠条灌丛[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不同植被管理方式[对照(不平茬也不除草)、平茬除草、平茬、除草]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平茬除草管理方式的土壤水分最高,在上、中、下坡位均高于其他3种管理方式的土壤水分。2)在整个生长季内,各管理方式0 ? 0.4 m浅层土壤水分波动最大,而1.0 ? 1.8 m较深土层则无明显变化。温度和降水对土壤水分有一定的影响,但无论是干旱年还是平水年,平茬除草管理方式在各土层中土壤水分均高于其他3种管理方式的土壤水分。3)采用最优分割法将不同植被管理方式的土壤水分划分为活跃层、次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平茬除草管理方式土壤水分的活跃层与次活跃层的深度为0 ? 0.8 m,其深度大于其他3种管理方式;而对照管理方式土壤水分在0.3 m以下都为相对稳定层,其深度小于其他3种管理方式。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平茬除草管理方式更适合研究区柠条灌丛植被的管理,这为该区域人工植被土壤水分管理以及构建半干旱黄土区稳定的人工植被群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大多数禁牧、休牧区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资源储量大但利用率低的现状,寻找能有效降低纤维类物质含量、改善适口性、提高饲用价值的利用途径,成为柠条饲料化研究的重点。本试验将有效降低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的膨化技术应用于柠条的保护性开发利用中,对柠条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进而对其饲用膨化技术和营养价值进行评价探讨。结果表明,在压力1.0 MPa、温度170 ℃、原料含水量30%、切短长度2 cm的条件下,膨化效果最好,柠条中木质素含量最低,干质量消化率最大。  相似文献   

18.
柠条锦鸡儿、梭梭和砂生槐简介及其饲用价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柠条锦鸡儿、梭梭和砂生槐3种植物不仅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而且具有很大的饲用价值,是优良的饲草替代物。介绍了柠条锦鸡儿、梭梭和砂生槐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征,并对这3种植物的饲用价值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下一步在西藏阿里地区开展试种试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柠条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柠条的生态学特征和抗旱机理,并通过对柠条林在改良土壤,防风固沙,固土护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保护耕地,生态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作用以及适宜密度和饲用价值进行综述,提出柠条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对宁夏地区5种治沙灌木: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花棒、杨柴、沙柳放牧可食部分的化学成分、对绵羊的适口性和体外消化率进行了测定,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对其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灌木作为饲料利用,都具一定价值,尤其以中间锦鸡儿品质最优,饲用价值表现为高;花棒为较高;杨柴、沙柳、柠条锦鸡儿为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