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旨在研究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对香蕉茎与玉米面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调制香蕉茎单贮(BSS)和香蕉茎玉米面粉混合青贮,在香蕉茎玉米面粉混合青贮中,设对照组(CON),添加2mL/kg绿汁发酵液(FGJ)组,添加0.05g/kg、0.15g/kg和0.25g/kg纤维素酶(CEL1、CEL2和CEL3)的3个水平组,添加FGJ+CEL1(MIX1)、FGJ+CEL2(MIX2)和FGJ+CEL3(MIX3)的3个混合组。每个处理重复3次。常温下贮存60d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香蕉茎青贮混合玉米面粉后,pH和氨态氮/总氮(AN/TN)极显著降低。各添加剂在改善青贮的干物质方面均有不同的影响。在3个CEL组和3个MIX组中,丁酸(BA)含量有随着CEL水平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3个MIX组的酸性洗涤纤维显著或极显著低于FGJ组(P0.05,P0.01);3个MIX组分别在干物质回收率(DMR)和pH上优于CEL组。结果表明:香蕉茎玉米面粉混合青贮的效果优于香蕉茎单独青贮。各添加剂均能改善青贮品质,且混合添加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的青贮效果优于单独添加。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对香蕉茎+小麦麸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调制1个香蕉茎单贮(BSS)组和8个香蕉茎小麦麸混合青贮组,分别为1个对照(CON)组,添加2 mL/kg绿汁发酵液(FGJ)组,添加0.05、0.15和0.25 g/kg纤维素酶(CEL1、CEL2和CEL3)3个水平组,添加FGJ+CEL1(MIX1)、FGJ+CEL2(MIX2)和FGJ+CEL3(MIX3)3个混合组,每组均设3个重复。常温发酵60 d,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与BSS组相比,CON组的气体损失率(GLR)和pH显著降低(P<0.05)。与CON组相比,各添加剂组的干物质(DM)、干物质回收率(DMR)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氨态氮(AN)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FGJ组相比,CEL和MIX组的DMR极显著升高(P<0.01)。在CEL组中,随CEL水平的增加,青贮效果愈好;与MIX1组相比,MIX3组的NDF含量显著减少(P<0.05),DMR显著升高(P<0.05);与CEL组相比,对应的MIX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综上所述,在香蕉茎青贮中添加小麦麸有利于改善青贮品质,添加纤维素的效果优于添加绿汁发酵液的效果,二者混合效果更好,且混合后的青贮效果随着纤维素酶的增加而更好。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绿汁发酵液和木聚糖酶对稻草青贮品质的影响。在常规水分(MC1)稻草青贮和低水分(MC2)稻草青贮中均设对照(CON)组及添加2 mL/kg绿汁发酵液(FGJ)组、20 mg/kg木聚糖酶(XYL)组、2 mL/kg绿汁发酵液与20 mg/kg木聚糖酶的复合(MIX)组,每个处理组重复3次。常温下贮存60 d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MC1青贮中,与CON组相比,MIX组水分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FGJ、XYL、MIX组氨态氮(AN)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P<0.01),XYL、MIX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降低(P<0.05),FGJ组pH极显著降低(P<0.01);MC2青贮中,与CON组相比,FGJ组水分含量显著降低、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干物质回收率(DMR)显著增加(P<0.05),FGJ、MIX组氨态氮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pH极显著降低(P<0.01),MIX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较MC1青贮,MC2青贮的pH和干物质回收率极显著增加(P<0.01),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增加(P<0.05),氨态氮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在常规水分和低水分稻草青贮中,3种添加剂均有显著的添加效果,以绿汁发酵液与木聚糖酶复合添加的效果最佳,且低水分稻草青贮的效果优于常规水分稻草青贮。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绿汁发酵液、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灵芝菌糟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为利用菌糟生产优质发酵饲料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为7个处理组,以添加蒸馏水为对照(CON组),灵芝菌糟中分别添加2 mL/kg绿汁发酵液(FGJ组)、2000 U/kg纤维素酶(CEL组)、5000 U/kg木聚糖酶(XYL组)、2 mL/kg绿汁发酵液+2000 U/kg纤维素酶(MIX1组)、2 mL/kg绿汁发酵液+5000 U/kg木聚糖酶(MIX2组)、2 mL/kg绿汁发酵液+2000 U/kg纤维素酶+5000 U/kg木聚糖酶(MIX3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常温下发酵60 d开封,测定灵芝菌糟发酵饲料的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FGJ组、CEL组和XYL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pH、气体损失率(GLR)及中性洗涤纤维(NDF)、半纤维素(HC)、氨态氮(AN)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与FGJ组相比,MIX1组和MIX2组乳酸(LA)、乙酸(A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WSC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AN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CEL组相比,MIX1组的干物质回收率(DMR)及NDF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WSC、AN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MIX1组和MIX2组相比,MIX3组pH、GLR极显著降低(P<0.01),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添加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效果均优于添加绿汁发酵液,但复合添加效果更佳,其中以MIX3组的添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宋鸽  朱小清  张诗  庄益芬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12):3512-3518
本研究以稻草和甘蔗梢为青贮原料,调制稻草青贮及稻草与甘蔗梢混合青贮(混合比例为6:4(m/m))。在稻草青贮及稻草、甘蔗梢混合青贮中均设计添加2 mL/kg的绿汁发酵液组(FGJ)、3 mL/kg的纤维素酶组(CEL)、2 mL/kg绿汁发酵液+3 mL/kg纤维素酶的复合组(MIX)和对照组(CON),每个处理重复3次,室温条件下贮存60 d后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显示,青贮原料稻草干物质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粗蛋白质(CP)含量均低于甘蔗梢,而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高于甘蔗梢。稻草单独青贮后,与CON组相比,FGJ组的NDF、ADF、pH和氨态氮均极显著降低(P<0.01),WSC极显著增加(P<0.01),干物质回收率(DMR)升高;MIX组的NDF、ADF、pH、气体损失率(GLR)和氨态氮均极显著降低(P<0.01),乳酸、WSC及DMR升高;CEL组中除ADF显著降低外,其他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稻草青贮相比,稻草、甘蔗梢混合青贮的pH、氨态氮、NDF和半纤维素(HC)均降低,而DMR和WSC均明显升高。综上所述,绿汁发酵液及其与纤维素酶的复合添加剂对改善稻草青贮及稻草、甘蔗梢混合青贮品质的效果相近,且优于纤维素酶;稻草、甘蔗梢混合青贮的品质优于稻草青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绿汁发酵液和不同水平木聚糖酶(XYL)复合对灵芝菌糟发酵饲料品质和发酵过程的影响,给利用菌糟大规模生产优质发酵饲料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为4个处理组,即添加纯化水的对照组(CON组)和在灵芝菌糟中添加复合添加剂的MIX组,分别为MIX1组[2 m L/kg绿汁发酵液(FGJ)+1 250 U/kg XYL]、MIX2组(2 m L/kg FGJ+2 500 U/kg XYL)和MIX3组(2 m L/kg FGJ+5 000 U/kg XYL),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常温下贮存,分别在发酵第7,14,30,60天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4个发酵时间,3个MIX组都有显著的添加效果。伴随着发酵时间增加,发酵饲料的乳酸(LA)呈增加的趋势,pH值、干物质回收率(DMR)、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中性洗涤纤维(NDF)以及半纤维素(HC)呈下降的趋势,气体损失率(GLR)、氨态氮(AN)显著增加(P0.05)。说明FGJ和XYL复合添加能加快乳酸发酵,使发酵过程提前结束。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对灵芝菌糟发酵饲料品质和发酵过程的影响,为利用菌糟生产优质发酵饲料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为4处理组,以添加蒸馏水为对照组,灵芝菌糟中分别添加2mL/kg绿汁发酵液(FGJ组)、添加纤维素酶2000U/kg(CEL组)、复合添加绿汁发酵液2ml/kg与纤维素酶2000U/kg(MIX组)。每个处理组12个重复,常温下贮存7d、14d、30d和60d各分别开封3个重复,测定灵芝菌糟发酵饲料的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绿汁发酵液降低灵芝菌糟的pH,降低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氨态氮,提高碳水化合物。纤维素酶降低灵芝菌糟的pH、氨态氮及气体损失率,提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效果越显著。与FGJ组相比,MIX组的水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提高(P0.05),氨态氮(AN)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CEL组相比,MIX组的水分、WSC含量显著提高(P0.05),NDF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之,单独添加绿汁发酵液、纤维素酶和复合添加绿汁发酵液与纤维素酶均能改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以复合组的添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用收割后3、4、5、6d的玉米秸秆作原料调制了青贮。各种原料均设添加玉米面粉(CF)、绿汁发酵液(FGJ)、玉米面粉 绿汁发酵液(MIX)和对照(CON)4个处理。室温下贮存50d开封,测定青贮的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对提高玉米秸秆青贮的品质均有效,特别是MIX的添加效果最佳;同时,也表明玉米秸秆收割后4d是最佳的青贮开始时间。  相似文献   

9.
绿汁发酵液对青贮玉米秸秆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收割后3、4、5、6d的玉米秸秆作原料调制了青贮。各种原料均设添加玉米面粉(CF)、绿汁发酵液(FGJ)、玉米面粉+绿汁发酵液(MIX)和对照(CON)4个处理。室温下贮存50d开封,测定青贮的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对提高玉米秸秆青贮的品质均有效,特别是MIX的添加效果最佳;同时,也表明玉米秸秆收割后4d是最佳的青贮开始时间。  相似文献   

10.
生物添加剂对水葫芦与甜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设计了4种混合比例的水葫芦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即水葫芦∶玉米秸秆按鲜重比为8∶2,7∶3,6∶4和5∶5(略为W8M2、W7M3、W6M4和W5M5),探讨生物添加剂绿汁发酵液(FGJ)、纤维素酶(CEL)和绿汁发酵液+纤维素酶(MIX)的效果。每个处理3次重复,常温下贮存60 d,开封后评定其青贮品质。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对不同混合比例的材料均能显著(P<0.05)提高其青贮品质,特别是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的混合添加,具有相乘作用,效果更好。随着玉米秸秆混合比例的升高,青贮品质提高,W5M5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淋雨和添加剂对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淋雨和添加剂对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新鲜和淋雨苜蓿青贮2个因素,添加剂分别为对照、甲酸、绿汁发酵液、改良绿汁发酵液、玉米粉、绿汁发酵液+玉米粉、改良绿汁发酵液+玉米粉7个水平,共14个处理。青贮90 d后,测定各处理的pH、氨态氮、有机酸、营养成分和硝基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淋雨和添加剂均极显著降低苜蓿青贮饲料pH、氨态氮、乳酸和乙酸含量(P<0.01)。改良绿汁发酵液+玉米粉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组(P<0.05)。淋雨和添加剂显著影响苜蓿青贮饲料的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缓冲能值(P<0.05),添加剂对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淋雨、添加剂及其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苜蓿青贮饲料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P<0.01)。添加剂可改善淋雨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其中改良绿汁发酵液+玉米粉组合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苜蓿绿汁发酵液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苜蓿(Medicago sativa)绿汁发酵液作为青贮添加剂,可以提高青贮的质量。在苜蓿绿汁发酵液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葡萄糖(0%、1%、2%和5%)和氯化钠(0%、0.5%和1%),做3×4正交试验,研究其对绿汁发酵液发酵品质和乳酸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汁发酵液中氯化钠和葡萄糖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pH值、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氨态氮和乙酸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添加0.5%氯化钠,氨态氮含量和pH值极显著低于0%和1%;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极显著高于氯化钠0%和1%添加水平(P<0.01);苜蓿绿汁发酵液中以同时添加0.5%氯化钠和2%葡萄糖的发酵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3.
添加剂、含水率对象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两种含水率(高含水率79.9%,低含水率68.3%)象草调制了青贮。设添加0.2%绿汁发酵液(绿汁发酵组)、0.0001%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组)、0.2%绿汁发酵液 0.0001%纤维素酶(混合组)及对照(对照组)4个处理,在常温下贮存50d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添加绿汁发酵液组和绿汁发酵液 纤维素酶混合组在两种含水率下,pH值和氨态氮降低,干物质回收率和粗蛋白质含量提高(P<0.01,P<0.05);在对照组、绿汁发酵组和绿汁发酵液 纤维素酶混合组中,低含水率青贮品质优于高含水率青贮。低含水率的绿汁发酵组和绿汁发酵液 纤维素酶混合组青贮的品质相近,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酸化剂与玉米粉混合对高水分香蕉茎叶和假茎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分别以鲜香蕉茎叶和假茎(静置48 h,对应含水率分别为91.1%和94.8%)为青贮原料,添加不同酸化剂与玉米粉进行青贮。在香蕉茎叶青贮时分别添加10%玉米粉(YY组)、10%玉米粉+0.6%甲酸(YJ组)、10%玉米粉+0.4%乙酸(YS组)、10%玉米粉+0.5%丙酸钙(YB组),同时设不添加酸化剂与玉米粉的对照(CK1组);在香蕉假茎青贮时分别添加10%玉米粉(JY组)、10%玉米粉+0.6%甲酸(JJ组)、10%玉米粉+0.4%乙酸(JS组)、10%玉米粉+0.5%丙酸钙(JB组),同时设不添加酸化剂与玉米粉的对照(CK2组)。青贮45 d后开封,对各组青贮饲料进行感官评定和实验室评定。结果显示:不同添加剂处理后得到的香蕉茎叶和假茎青贮饲料的感官评定均优于相应的对照组(CK1和CK2组);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添加玉米粉的YY和JY组p H均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不同酸化剂的YJ、YS和YB组与YY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JY组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总酚含量均显著低于JJ组(P0.05),且香蕉茎叶组和香蕉假茎组中均以添加甲酸与玉米粉的组(YJ组和JJ组)乳酸含量最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由此可见,在青贮时加入酸化剂与玉米粉可提高高水分香蕉茎叶和假茎的青贮品质,其中以添加甲酸与玉米粉时的青贮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通过探讨不同添加剂对花生秧青贮品质的影响,为提高花生秧单独青贮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青贮试验包括4个处理组,即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甲酸处理组、纤维素酶处理组和绿汁发酵液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贮存40 d后开包检测。结果显示,纤维素酶组感官评分最高,等级为良,其他3组均为一般;与对照组相比,绿汁发酵液组p H值极显著降低(P0.01),甲酸组和纤维素酶组氨氮/总氮显著降低(P0.05),甲酸组乳酸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各处理组青贮料的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试验条件下,综合感官评定及实验室测定结果,以纤维素酶组青贮花生秧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玉米粉和乳酸菌对甘薯蔓、酒糟及稻草(4∶4∶2)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K)、玉米粉添加组(CF)、乳酸菌添加组(LAB)、玉米粉和乳酸菌组合添加组(CF+LAB),每个处理6个重复,室温下贮藏60 d开封,取样分析青贮品质。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粉和乳酸菌制剂均明显提高了青贮料的感官品质,与CK相比,CF处理、LAB处理及CF+LAB处理中 CP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 NH3-N/TN、AA、PA、Ash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CF处理极显著地提高了DM、CP、LA含量(P<0.01),而LAB处理则极显著地降低了NDF、ADF含量(P<0.01),CF+LAB中NH3-N/TN、AA含量及pH值极显著低于LAB(P<0.01),显著低于CF(P<0.05)。综上所述,添加玉米粉和乳酸菌制剂均提高了青贮品质,单独添加乳酸菌制剂青贮品质要次于单独添加玉米粉,两者组合添加青贮品质更好。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绿汁发酵液、糖蜜和纤维素酶对苎麻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2%绿汁发酵液组(FJLB)、糖蜜组(M)及5%纤维素酶组(C),添加量分别为10 mL/kg、10mL/kg、50g/kg、10mL/kg。每组3个重复。常温下贮存60天后开窖取样,测定其发酵品质与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绿汁发酵液处理显著(P0.05)降低青贮料的丙酸含量,纤维素酶显著(P0.05)提高青贮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半纤维素含量,糖蜜处理显著(P0.05)提高青贮料的乳酸含量和干物质含量,显著(P0.05)降低青贮料的乙酸含量和氨态氮含量,且青贮料的pH和丁酸含量最低,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酶制剂和绿汁发酵液对巨菌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大规模开发利用巨菌草(Pennisetum sp.),设置6个青贮处理,分别为无添加(对照)组、添加纤维素酶组、添加绿汁发酵液组、添加纤维素酶+绿汁发酵液(复合1)组、添加木聚糖酶组以及添加木聚糖酶+绿汁发酵液(复合2)组。室温条件下贮存60d后开封,对青贮品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纤维素酶组的半纤维素含量降低、干物质回收率升高;木聚糖酶组的乳酸、乙酸、丙酸、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绿汁发酵液组的pH、气体损失率、氨态氮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乳酸、干物质回收率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均增加;复合1组的乳酸和乙酸含量增加,pH、半纤维素、干物质回收率和氨态氮含量降低;复合2组的pH、干物质回收率、乙酸、丙酸、氨态氮含量降低,乳酸增加。较纤维素酶组和绿汁发酵液组,复合1组的青贮效果更优。较木聚糖酶组和绿汁发酵液组,复合2组的青贮效果更优。同时,证实巨菌草是适于作青贮原料。  相似文献   

19.
生物添加剂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明生物添加剂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在第二茬和第三茬各2种含水率(高、低)的苜蓿中分别添加苜蓿绿汁发酵液(AFGJ)、猫尾草绿汁发酵液(TFGJ)、乳酸菌制剂(LAB)、纤维素酶(CEL)及LAB+CEI,(MIX)制作青贮.常温下贮存50d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结果表明:AFGJ和TFGJ对第二茬低含水率青贮和第三茬的2种含水率青贮、LAB、CEL和MIX对2茬各2种含水率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均有显著的添加效果;在第二茬高含水率青贮中,CEL和MIX的添加效果最显著,在第二茬低含水率青贮中,MIX的添加效果最佳;在第三茬高含水率青贮中AFGJ和TFGJ的添加效果最显著,在第三茬低含水率青贮中TFGJ、AFGJ、LAB和MIX组的品质相近,优于CEL和CON组;青贮的发酵品质,第三茬优于第二茬;同茬同添加处理的高、低含水率青贮相比,第三茬青贮中的AFGJ组及TFGJ组相近,其他组均以低含水率青贮为优.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设3种比例的混合青贮,即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甜玉米(Zea mays)秸秆按鲜质量比为9∶1、8∶2和7∶3(W9M1、W8M2和W7M3)混合,并在每种混合比例中设无添加(CK)、添加2 mL/kg绿汁发酵液(FGJ)、添加3 mL/kg蚁酸(FA)和添加3 mL/kg四蚁酸铵(FOR)4个处理,探讨混合比例和添加剂对水葫芦与甜玉米秸秆混合半干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每个处理3次重复,常温下贮存60 d,开封后评定其青贮品质。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均能显著(P<0.05)提高不同混合比例材料的青贮品质,另外W9M1的干物质回收率显著(P<0.05)高于W8M2和W7M3,CK和FGJ处理中,W7M3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极显著(P<0.01)高于W8M2和W9M1。3种混合比例中,W9M1的青贮效果最佳;3种添加剂对改善水葫芦与甜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品质均有极显著效果,蚁酸的添加对营养物质的保留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