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板蓝根、黄芪和青蒿及其提取物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作用,本试验在研究板蓝根、黄芪和青蒿及其提取物对Marc-145细胞最大安全浓度的基础上,研究3种中药提取物体外抗PRRSV的作用。结果显示,板蓝根多糖、黄芪多糖和青蒿素3种中药提取物对Marc-145细胞安全浓度分别为为0.03、0.03和0.06 mg/mL,板蓝根、黄芪和青蒿3种中药单方的安全浓度分别为6.25、6.25和3.13 mg/mL。在体外抗PRRSV作用的试验中,3种中药单方中黄芪的阻断作用最强,能达到100%的保护率,中药提取物中板蓝根多糖对PRRSV的阻断作用最强,在浓度为0.031 mg/mL时对细胞保护率能达到48.03%,青蒿素最差,在0.16 mg/mL时就已不具有阻断作用。板蓝根多糖对病毒不具有直接杀灭作用,黄芪多糖和青蒿素在浓度为0.32 mg/mL时,保护率都是20%左右;黄芪的直接杀灭作用保护率为100%,且非常稳定,青蒿在浓度较高时还有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但稳定性差,随浓度降低其保护率迅速下降。在对病毒的抑制作用试验中,3种中药提取物的作用相当,浓度为0.01 mg/mL时,板蓝根多糖、黄芪多糖和青蒿素多糖对细胞的保护率分别为24.57%、24.30%和26.20%;而3种中药单方的细胞保护率都能达到100%甚至以上。综合3种作用方式可知,3种中药提取物中,黄芪多糖的抗PRRSV作用最好,青蒿素次之,板蓝根多糖最差;3种中药单方中黄芪的效果最好,青蒿最差。因此,可知黄芪及其提取物具有非常强的抗PRRSV作用,可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以供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利用Marc-145细胞体外培养系统,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来评价板蓝根、黄芪等中药活性提取物成分体外抑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对细胞的感染作用,并通过改变加药方式(先加药物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药物、病毒和药物感作后同时加入),初步探讨中药活性提取物的抗病毒机制。结果表明。在安全浓度范围内,板蓝根水提物体外对PRRSV具有显著的直接杀灭作用;连翘、黄芪水提物和黄芪多糖体外对PRRSV均具有明显的阻断和抑制作用,为筛选抗PRRSV中药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板蓝根、黄芪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中草药黄芪、板蓝根对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对黄芪、板蓝根及二者联合使用在Marc-145的单层细胞上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增殖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板蓝根能够显著抑制PRRSV体外增殖,对PRRSV的最小直接杀灭浓度为0.195 mg/mL,最小阻断浓度为0.097 mg/mL;黄芪对PRRSV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弱。板蓝根、黄芪联合使用时对PRRSV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板蓝根对PRRSV的最小直接杀灭浓度降为0.097 mg/mL,最小阻断浓度降为0.049 mg/mL。  相似文献   

4.
通过Marc145细胞体外培养研究浒苔水煎提取物(Enteromorpha decoction,ED)对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抑制作用。结果与仅接种病毒的对照组相比较,25%~50%浓度的ED对PRRSV均有显著抑制作用;ED处理Marc145细胞1、2、3 h均能显著降低PRRSV的滴度,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ED对0.1 MOI和0.01 MOI接种量的病毒抑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持续作用于Marc145细胞,ED可完全抑制PRRSV的增殖;PRRSV接种前用ED处理Marc145细胞较接种后ED处理更显著地降低了病毒滴度。细胞毒性试验显示,50%ED对Marc145细胞有轻微损伤作用,45%以下浓度则无损伤。  相似文献   

5.
将板蓝根、甘草和鱼腥草3种单味中药各含量为100mg/mL的中药粗提物作连续倍比稀释后,采用CPE和MTT法将其在Marc-145细胞上进行最大安全质量浓度和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试验,同时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在Marc-145细胞上进行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突变株(PRRSV PX株)作用试验。结果显示,3种中药粗提物最大安全作用质量浓度板蓝根和甘草均为3.125g/L、鱼腥草为1.563g/L;板蓝根、甘草、鱼腥草分别在3.125~0.049、3.125~0.195、1.563~0.391g/L时测得细胞D值大于细胞对照组,对细胞分裂增殖均有促进效果,最佳作用质量浓度均为1.563g/L;3种中药粗提物有不同程度的抗PRRSV PX株作用,板蓝根和甘草粗提物阻断、抑制PRRSV PX株感染及直接灭活PRRSV PX株效果最好的质量浓度;阻断为3.125、3.125g/L、抑制为1.563、0.391g/L:阻断、直接灭活为0.782、0.782g/L,鱼腥草粗提物在0.782g/L时阻断和抑制PRRSV PX株效果为好,但其对PRRSV PX株基本没有直接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细胞病变(CPE)抑制试验和MTT法,通过抗病毒试验来评价甘草酸二钾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保护效果,并通过复制抑制、吸附抑制和直接杀灭3个试验探讨了甘草酸二钾体外抑制PRRSV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在安全浓度范围内,甘草酸二钾能够显著抑制CPE的产生(抑制率≥100%).在直接杀灭和复制抑制试验中均表现出较高的抑制率,但在吸附试验中却没有阻断病毒对细胞的吸附,初步推测甘草酸二钾可干扰PRRSV的复制或可直接将其灭活,或两种作用同时存在.说明在体外试验中甘草酸二钾具有良好抗PRRSV活性,可以作为潜在的抗病毒试剂供进一步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分子对接以及体外试验确定青蒿素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复制的抑制作用,为抗病毒药物和制剂开发提供新思路。【方法】 以BVDV-NS5B蛋白为作用靶点,通过PDB数据库检索蛋白三维晶体结构,并对其结构进行适当修饰处理;检索TCMSP数据库中的青蒿素结构,应用Autodock软件将两者进行分子对接及结合能打分。随后采用CCK-8试剂盒测定青蒿素对MDBK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将选定浓度的青蒿素进行梯度稀释,采用先加病毒后加药物、先加药物后加病毒、中药和病毒同时作用的3种不同加药方式进行药物抗病毒试验,确定对病毒的最佳药物抑制浓度、预防浓度和杀灭浓度。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种药物作用方式下BVDV的拷贝数,进一步明确药物对BVDV复制的作用。【结果】 分子对接数据表明青蒿素与BVDV-NS5B存在相互作用,结合自由能为-28.6748 kJ/mol。青蒿素在MDBK细胞上的最佳药物安全浓度为100 μmol/L。3种作用方式下青蒿素浓度为100 μmol/L时均可有效影响BVDV的复制,青蒿素对BVDV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结论】 青蒿素可与BVDV-NS5B蛋白靶点互作,并能在MDBK细胞上有效抑制BVDV的复制,本研究为抗BVDV中药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Marc-145细胞模型上,探讨人参皂苷Rb1(Ginsenoside Rb1, GSR1)抑制PRRSV能力及其作用机制。采用MTT法测定GSR1在Marc-145细胞上的最大安全浓度(Maximum no-cytotoxic concentration, MNTC)和半数毒性浓度(50%Cytotoxic concentration, CC_(50))。建立PRRSV感染Marc-145细胞模型,设计阻断PRRSV复制和直接杀灭PRRSV试验,确定GSR1体外抗PRRSV的作用方式;利用FQ-PCR检测GSR1对病毒N基因的影响,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和Western Blot技术测定GSR1对PRRSV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GSR1在直接杀灭PRRSV试验中最高抑制率为54.65%,在阻断PRRSV复制试验中前12 h起抗病毒作用,且最高抑制率达60.01%,推测GSR1主要通过直接使病毒灭活或干扰病毒的早中期复制来发挥其抗病毒作用。此外,在设定12~72 h试验时间内,阳性药物利巴韦林组,4 mg/mL、2 mg/mL GSR1组PRRSV N基因拷贝数显著低于病毒组(P0.05)。在对N蛋白含量影响试验中4 mg/mL GSR1和阳性药物可以减少N蛋白载量。表明GSR1可以通过抑制病毒N蛋白的表达来抑制病毒的复制,并可作为抗PRRSV的候选药物或先导物。  相似文献   

9.
中药复方制剂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试验,采用3种作用方式:先加药物后加病毒、药物和病毒先作用一段时间后加入、先加病毒后加药物,较系统地研究了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有效单味中草药板蓝根、鱼腥草和败酱草所组成的复方制剂对细胞毒性强度及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抗吸附、直接灭活和抑制复制作用机理,筛选出同时具有3种方式抗病毒的有效复方制剂,为筛选抗病毒的有效中草药制剂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Marc-145细胞为模型,采用细胞病变(CPE)抑制试验和MTT法测定细胞活力,观察苦参碱(matrine)体外抗猪繁殖呼吸与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活性,并从抑制病毒复制、阻断吸附和直接杀灭3个方面探讨苦参碱体外抑制PRRSV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苦参碱CC50>1 500 mg/L,最大安全浓度为750 mg/L,EC50为(443.5±33.4)mg/L,SI≥3.38,在安全浓度范围内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抑制率达到93.6%;在直接杀灭和复制抑制试验中最高抑制率分别达到105.10%和91.53%;在病毒吸附抑制试验中抑制率<20%,表明苦参碱不能阻断PRRSV对Marc-145细胞的吸附.结果表明,苦参碱在体外可有效抑制PRRSV对Marc-145细胞的感染,其抗病毒机制可能是干扰病毒的复制或/和直接杀灭病毒,提示苦参碱可作为研发预防及治疗猪蓝耳病的药物或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甘草酸体外抗PRRSV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甘草酸体外抑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本试验确定了甘草酸的抗PRRSV作用,并通过检测甘草酸对病毒的吸附侵入、核酸复制等环节对病毒的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以及宿主细胞受体和IFN-α表达的影响确定甘草酸体外抗PRRSV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甘草酸阻断PRRSV感染时减少了GP4的表达,并降低CD163和CD151的表达;抑制PRRSV吸附时抑制了PRRSV GP4和细胞CD163的表达;抑制PRRSV侵入时抑制了GP4的表达,并显著提升细胞CD163和CD151的表达;抑制增殖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胞内PRRSV nsp9和nsp10的表达,前期抑制病毒引起的TLR3表达升高的趋势,后期促进TLR3的表达;中后期降低、末期促进IFN-α的表达。结果表明,甘草酸能通过调节PRRSV的蛋白、宿主细胞受体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来抑制PRRSV体外感染Marc-145细胞。  相似文献   

12.
苦参碱对感染PRRSV Marc-145细胞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苦参碱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感染Marc-145细胞过程中的抗病毒机制。本研究建立感染PRRSV的Marc-145细胞模型,将试验分为4组:细胞对照组、病毒对照组、苦参碱对照组和苦参碱试验组,每组重复3次。PRRSV感染细胞3,6,12,24h后,收集细胞,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苦参碱对PRRSV N基因及其细胞受体CD163、Vimentin和CD151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RRSV感染24h内苦参碱显著降低PRRSV N基因的表达(P0.05)。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在PRRSV感染6h时,苦参碱可显著降低CD163的表达量(P0.05);在PRRSV感染3,6h,苦参碱试验组Vimentin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在PRRSV感染3,24h时,CD151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病毒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苦参碱在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不同时间点可通过抑制细胞不同受体的表达来抑制PRRSV吸附和侵入宿主细胞,从而干扰PRRSV在细胞中的复制。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鱼腥草、五倍子、连翘、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板蓝根、黄连等8种中草药的提取物对鸡源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分别采用煎煮法和乙醇浸提法获得单一中草药提取物,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进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抑菌圈直径的测定,采用2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煎煮法所得的蒲公英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强,其次是五倍子提取物;乙醇提取法所得的五倍子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强,其次是鱼腥草提取物;煎煮法所得的五倍子提取物对沙门氏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强,其次是板蓝根,而鱼腥草、连翘、紫花地丁、金银花、蒲公英等提取物对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较差;乙醇提取法所得的五倍子提取物对沙门氏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强。研究表明,8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比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更好,其中五倍子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具有不错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麦角甾醇过氧化物(ergosterol peroxide,PE)抑制PRRSV的活性,在体外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CH-1a毒株感染Marc-145细胞,在病毒感染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PE,24 h后固定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的病毒N蛋白,同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检测病毒滴度,结果显示,PE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RRSV在细胞中复制。分别用PE预处理病毒或细胞,结果发现,病毒与PE共孵育并不会抑制病毒感染细胞活性,而PE预处理细胞则会抑制病毒在细胞中复制。表明PE通过作用于宿主细胞而抑制PRRSV在体外细胞中复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PE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选取干扰素、黄芪多糖、利巴韦林作为抗病毒药物,利用MTT法与细胞病变(CPE)抑制试验,通过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病毒在细胞中复制、药物直接和病毒作用三个环节,对药物的作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3种药物体外对PRRSV的都具有抑制作用,干扰素、黄芪多糖体外对PRRSV具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利巴韦林体外对PRRSV具有杀灭作用。因此,这3种药物在细胞水平上均有抑制病毒的作用,为防控PRRS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复方术芩提取液体外抗PEDV感染PK-15细胞的作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复方术芩提取液体外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Vero细胞作用效果,以Vero细胞为宿主细胞,通过检测药物抗PEDV活性,计算其IC50和治疗指数TI,并从药物对PEDV的直接灭活作用、阻滞作用、吸附抑制、穿入抑制及复制抑制5个方面探讨复方术芩抗PEDV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复方术芩提取液能明显抑制PEDV的致病变作用,其IC50为17.41mg/L,TI为23.40。各浓度术芩提取液对PEDV病毒复制过程中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直接灭活作用和复制抑制试验效果比较明显,且质量浓度C=100mg/L,与病毒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质量浓度C≥25mg/L,细胞保护率均超过50%。而阻滞试验、吸附抑制试验和穿入抑制试验,药物质量浓度需要达到100mg/L才出现显著的保护作用。表明复方术芩提取液在体外抗PEDV主要是通过对病毒的直接灭活和对病毒复制抑制而达到抗病毒功效。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龙胆草水提取物、龙胆草总黄酮、龙胆草总苷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作用,本试验建立Marc-145细胞模型,在研究其对Marc-145细胞最大安全浓度的基础上,结合细胞病变形态观察和MTT法,设立药物组、利巴韦林阳性对照组、病毒对照组和细胞对照组,对病毒进行阻断、抑制和直接灭活3种作用方式的测定。结果显示,龙胆草水提取物、龙胆草总黄酮、龙胆草总苷和利巴韦林的最大安全浓度分别为6.250、0.020、0.630和0.016 mg/mL。在体外抗PRRSV作用的试验中,龙胆草水提取物对病毒的阻断、抑制和直接灭活作用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43.1%、57.4%和56.4%,均低于阳性对照利巴韦林,且各作用方式下细胞均发生了明显病变。龙胆草总黄酮对病毒的阻断、抑制和直接灭活作用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66.1%、41.1%和42.7%,其抑制作用和直接灭活作用的抑制率均低于阳性对照利巴韦林,阻断作用下细胞轻微病变。龙胆草总苷对病毒的阻断、抑制和直接灭活作用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33.4%、78.2%和81.9%,其抑制和直接灭活作用较强,远高于阳性对照利巴韦林,且在这两种作用方式下细胞基本保持单层完好。综合3种作用方式,3种龙胆草提取物中龙胆草总苷抗PRRSV的效果最好,其次是龙胆草水提取物和龙胆草总黄酮。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辣蓼黄酮正丁醇部分(n-butanol part of flavonoids from Polygonum hydropiper L.,FNB)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PRSV)的效果。本研究以Marc-145细胞和PPRSV弱毒疫苗毒株(TJM-F92)为对象,通过CCK-8法检测FNB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并检测先给药后接毒、先接毒后给药、药物与病毒同时作用这3种方式处理细胞后药物对病毒的抑制率。结果发现,FNB对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为500μg/mL,因此,选择25~500μg/mL浓度范围的FNB进行后续试验。各浓度的FNB处理病毒后,能不同程度的抑制PRRSV在细胞上的增殖,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药物的浓度越高,抗病毒效果越好。其中,先接毒后给药、药物与病毒同时作用这两种方式抗PRRSV效果显著,在25~500μg/mL浓度范围内细胞存活率分别为21.55%~65.23%和24.85%~73.60%。而先给药后接毒,不能有效降低病毒的感染力,在药物最高剂量(500μg/mL)时细胞存活率仅为7.00%,抗病毒效果不明显。FNB预先作用于Marc-145细胞虽未降低PRRSV感染细胞的能力,即药物对于PRRSV预防作用效果不理想,但是FNB对病毒感染细胞后呈现一定的作用,药物能够通过抑制病毒的合成、释放及直接杀灭病毒,进而能够有效抑制PRRSV在细胞上的增殖。本试验结果不仅为FNB在临床上治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提供参考依据,而且可以为辣蓼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辣蓼黄酮正丁醇部分(n-butanol part of flavonoids from Polygonum hydropiper L.,FNB)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PRSV)的效果。本研究以Marc-145细胞和PPRSV弱毒疫苗毒株(TJM-F92)为对象,通过CCK-8法检测FNB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并检测先给药后接毒、先接毒后给药、药物与病毒同时作用这3种方式处理细胞后药物对病毒的抑制率。结果发现,FNB对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为500 μg/mL,因此,选择25~500 μg/mL浓度范围的FNB进行后续试验。各浓度的FNB处理病毒后,能不同程度的抑制PRRSV在细胞上的增殖,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药物的浓度越高,抗病毒效果越好。其中,先接毒后给药、药物与病毒同时作用这两种方式抗PRRSV效果显著,在25~500 μg/mL浓度范围内细胞存活率分别为21.55%~65.23%和24.85%~73.60%。而先给药后接毒,不能有效降低病毒的感染力,在药物最高剂量(500 μg/mL)时细胞存活率仅为7.00%,抗病毒效果不明显。FNB预先作用于Marc-145细胞虽未降低PRRSV感染细胞的能力,即药物对于PRRSV预防作用效果不理想,但是FNB对病毒感染细胞后呈现一定的作用,药物能够通过抑制病毒的合成、释放及直接杀灭病毒,进而能够有效抑制PRRSV在细胞上的增殖。本试验结果不仅为FNB在临床上治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提供参考依据,而且可以为辣蓼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体外筛选具有抗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的中药单体,本研究选择4味有效的中药单体成分,以Marc-145细胞为靶细胞,从阻断吸附、抑制复制和直接杀灭3个层面进行抗PRRSV研究,以CPE、病毒滴度评价药物抗PRRSV的效果。结果显示,绿原酸和连翘苷可明显抑制PRRSV在细胞内的复制|适当浓度的奎宁酸、绿原酸和连翘苷对PRRSV有较好的直接杀灭效果。综合阻断吸附、抑制复制和直接杀灭效果,绿原酸和连翘苷是理想的抗PRRSV中药单体药物。本研究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防控提供了试验依据。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中药单体|抗病毒|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