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任玉锋  张益民  贝盏临  蔡亲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7994-17995,17998
[目的]观察百里香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百里香营养器官根、茎、叶的解剖结构。[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百里香根的次生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周皮、韧皮部、维管形成层、木质部、维管射线。茎的次生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周皮、韧皮部、维管形成层、木质部和髓,髓位于茎的中心,全部由薄壁细胞组成。叶为典型的异面叶;表皮由一层紧密的形状不规则的表皮细胞组成,细胞外壁角质膜较厚;表皮上分布着较多的单细胞表皮毛;叶肉组织发达,栅栏组织由2层排列整齐的圆柱形细胞构成;海绵组织排列较为疏松。[结论]该研究为百里香的鉴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紫茎泽兰营养器官的形态解剖,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Spreng)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解剖进行显微观察,确定了紫茎泽兰的显微结构特征。结果:根的次生结构自外而内依次为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初生韧皮部(后期可被挤毁)、次生韧皮部和韧皮射线、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和木射线、初生木质部。茎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大部分组成。叶片内部结构可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三大部分;叶柄由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束组成。  相似文献   

3.
通过组织切片和显微观察法,研究了地锦营养器官的解剖特征及乳汁管的分布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地锦根的初生木质部为三原型;次生结构由周皮、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和次生木质部构成,维根比约72.4%。茎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构成,次生结构中无周皮。叶为异面叶,上表皮气孔比下表皮多,叶肉中具有与碳4(C4)植物相同的花环状结构。乳汁管主要分布在主根、侧根和茎的韧皮部外侧以及叶肉内,为无节乳汁管,乳汁管中有较多颗粒状晶体物质。成熟的乳汁管直径差异较大,由大到小依次为茎﹥主根﹥侧根﹥叶。  相似文献   

4.
徐小林  郑兴峰  王荣华  朱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7999-18000,18002
[目的]观察玉树营养器官结构,探讨其耐旱机理。[方法]通过石蜡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对玉树根、茎、叶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玉树根和茎具有次生生长,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木质部导管直径较小,导管和木纤维数量较少,轴向薄壁组织细胞较多;茎的皮层较厚;叶被蜡质层,叶肉同化组织一部分细胞体积增大为储水组织细胞;叶表皮的气孔器分布较稀疏,气孔器不等型;根、茎和叶中含有被染为红褐色和深褐色物质的异细胞,叶中仅含深褐色异细胞。[结论]玉树根、茎、叶都表现出了耐旱性的组织细胞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露草(Aptenia cordifolia)营养器官解剖结构,探讨其耐旱机理。[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露草根、茎、叶的解剖结构。[结果]根有一定的次生生长,产生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次生维管组织呈多轮分布。茎表皮单层细胞且外壁具角质层,皮层较厚且其中分布有散生维管束。叶为肥厚等面叶,上、下表皮分布有较密集的无规则型气孔器。[结论]露草根具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茎具角质层和厚的皮层、叶为等面叶等特征,与其抗旱性有关。露草的根、茎和叶中都分布有许多含针晶簇的细胞,茎、叶的表皮外均分布有许多盐囊泡,可能既是抗旱又是耐盐特征。  相似文献   

6.
款冬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款冬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研究表明:根为典型的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初生木质部四原型;茎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维管束二环,具皮层维管束;叶为异面叶,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疏松,海锦组织具大量气隙,叶脉维管束较发达,叶上下表皮均具有气孔器,气孔器为不规则型。  相似文献   

7.
白重炎  周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336-3338,3379
[目的]研究陕北分布的一种含有剧毒物质的植物雀儿舌头(Leptopus chinensis)营养器官的结构特征,为深入研究与利用这种植物资源提供基础生物学依据。[方法]运用石蜡切片法制片,显微镜观察雀儿舌头根、茎、叶结构,随机选择20个视野测量相应数据,分别计算其平均值和标准差。[结果]雀儿舌头根的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次生结构中维管组织发达;茎中皮层所占比例较大,维管组织排列成近圆环形,髓部较发达;叶片为异面叶,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气孔主要分布于下表皮,下表皮被丰富的表皮毛;贮藏细胞和分泌细胞密度较大。[结论]雀儿舌头营养器官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使其表现出极为良好的生态适应性,生命力强、繁衍快、分布广,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青钱柳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镜制片和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青钱柳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青钱柳的叶为典型异面叶,上、下表皮均具有非腺毛和腺毛,气孔仅分布于叶下表皮,略外凸,主脉具有副维管束。茎的次生结构由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构成,维管束为外韧型,皮层、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含有大量的纤维和簇晶,幼茎有髓,成熟茎的中央形成片状髓。根的初生结构中,皮层由薄壁细胞组成,在横切面上占相当大的部分,初生木质部为四原型,无髓部分化,次生木质部发达。上述特征反映出青钱柳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白花败酱营养器官进行解剖学观察。[方法]运用植物解剖学的方法对白花败酱的营养器官进行观察。[结果]白花败酱根的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或三原型,次生结构中的维管组织发达,导管直径大而木射线细胞直径小,木栓层较厚。冬季根皮层细胞中有大量的淀粉粒。成熟的茎具髓腔,维管束在横切面上呈环状排列,髓部及皮层薄壁细胞中有晶体存在。叶为典型的异面叶,海绵组织发达,细胞间隙较大。气孔主要分布于下表皮,为无规则型。叶上有长的表皮毛;叶及幼茎的表皮上有腺毛。茎及叶表层的细胞中还常有色素。[结论]试验观察的特征与白花败酱的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特点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北药白鲜的生物学特征并观察其茎叶的解剖结构。[方法]采用石蜡制片的方法研究北药白鲜的茎叶解剖结构特征。[结果]白鲜的茎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3部分组成,皮层由厚角组织和薄壁组织构成,维管束环状排列,由外到内依次是韧皮部和木质部。叶片为典型的异叶面,由表皮、叶肉及维管束构成,表皮细胞排列规则,叶肉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明显。[结论]该方法研究了北药白鲜的生物学特征,并观察其茎叶的解剖结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西瓜营养器官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的营养器官结构如下:(1)幼根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初生木质部为四原型;成熟根具有一定的次生结构,维管束为外韧型。(2)下胚轴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等构成,维管束为双韧型;次生生长时形成层主要存在于外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为有限的次生生长。(3)地上茎的结构较复杂,初生结构中维管束排列近两轮;次生生长与下胚轴大致相似。(4)卷须的结构与茎的基本相似。(5)子叶与叶片均由表皮、皮层和叶脉三部分构成,叶片为典型的异面叶。  相似文献   

12.
采用常规石蜡制片手段对垂序商陆幼苗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垂序商陆幼苗类型为木兰型.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组成,四原型;茎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构成,维管柱包括维管束、髓和髓射线3部分;子叶叶肉分化不明显,初生叶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较为发达;幼苗过渡区维管系统属于“根—下胚轴—子叶”形式,过渡区位于下胚轴基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广西民间壮药狮子尾的生药学特征。[方法]对狮子尾茎、叶横切面及药材粉末进行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定。[结果]狮子尾具明显单子叶植物横切面特征,其茎表皮下方有大型分泌腔,皮层及中心均散在有限外韧型维管束,韧皮部外方有帽状纤维束,茎中央的维管束木质部导管大型;内皮层明显;叶横切面主脉散在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海绵组织中散在较多分泌腔。全株粉末可见大型星状毛;多见簇晶单个散在或聚集于薄壁细胞中;草酸钙针晶较多;显色反应及薄层色谱反应均可见甾体化合物阳性反应。[结论]试验研究了壮药狮子尾的生药学特征,为药材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黄褐毛忍冬规范化栽培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对黄褐毛忍冬叶解剖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叶肉组织的分化,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其腺毛和气孔的形状及大小。[结果]研究发现黄褐毛忍冬叶具典型的旱生结构特征:叶片面积较小,密被绒毛,气孔密度大、开度小,角质层和细胞壁较厚,木质部和栅栏组织发育良好,维管系统发达。[结论]黄褐毛忍冬对干旱生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麻疯树茎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麻疯树茎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茎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维管柱组成。表皮细胞1层,细胞外壁角质化;皮层含有晶簇、数量较多的乳汁管,厚角组织及其以内的5~6层薄壁组织含叶绿体,皮层薄壁组织含淀粉粒和蛋白质;维管束紧靠在一起,集中在皮层和髓之间的狭窄区。(2)茎的次生结构由周皮、皮层、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和髓组成,周皮分化明显;厚角组织含丰富叶绿体,皮层纤维发达;初生韧皮部含有较多的乳汁管;木射线和木纤维发达,木射线薄壁细胞含丰富淀粉粒;髓富含晶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