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奶牛泌乳性能及牛奶质量的影响。试验选择77头泌乳后期澳洲荷期坦奶牛,分为2组,试验组(A组)饲养在43舍,每头奶牛饲喂NCG 20 g/d;对照组(B组)饲养在15舍,日粮中未添加NCG。通过40 d的试验,表明日粮中添加NCG可有效抑制泌乳阶段奶牛泌乳量的递减速度,提高牛奶中乳脂率和蛋白率,有改善奶牛泌乳性能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酵母培养物(YC)对泌乳奶牛血液指标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选取64头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各组泌乳奶牛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0 g/(头·d)YC1、80 g/(头·d)YC2、100 g/(头·d)YC2和40 g/(头·d)YC3(...  相似文献   

3.
24头经产荷斯坦奶牛(体重759kg,SD=30kg;体况指数3.2,SD=0.13)采用随机分组设计确定“一淀粉酶对过渡期奶牛瘤胃发酵、主要代谢产物和泌乳性能的影响。奶牛分别饲喂对照日粮和在对照基础上按o.1%DM水平添加了α-淀粉酶的处理日粮(662个真菌淀粉酶单位/g,AMA)。在产前21d和泌乳期头21d饲喂试验日粮,泌乳的第22~70d,所有奶牛都饲喂泌乳期日粮。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包被尿素替代豆粕对乳山羊泌乳性能、养分摄入、乳成分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将32头平均泌乳期为(68±3)d的乳山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16头,每组8个重复(2头/重复).对照组饲喂玉米-青贮玉米-豆粕型全混合日粮,处理组饲喂用30%包被尿素替代豆粕的全混合日粮,饲养试验持续5周.结果:日粮添加30...  相似文献   

5.
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营养和技术服务部门的Arabia研究在热应激情况下奶牛日粮中添加铬螯合物对奶牛的泌乳性能和血相参数的影响。试验采用160头经产的荷斯坦奶牛(产后120~130d)分为2组,饲喂2种日粮。试验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全混日粮,不加铬螯合物:试验Ⅱ组为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而且每头牛每天添加4g铬螯合物。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探究碳酸腐殖酸钠代替碳酸氢钠对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和泌乳性能的影响。选用年龄、胎次、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0.76%碳酸氢钠,试验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0.76%碳酸腐殖酸钠。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的瘤胃pH值、丙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乙丙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饲料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日粮添加碳酸腐殖酸钠代替碳酸氢钠可显著提高奶牛瘤胃pH值,预防瘤胃酸中毒,促进丙酸生成,改善瘤胃发酵模式,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代谢蛋白质中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对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和氮素利用的影响。对照组日粮能量充足但代谢蛋白质轻微受限。代谢蛋白质中蛋氨酸和赖氨酸的浓度分别为1.87%和5.93%,处理组如下(可代谢蛋白质中蛋氨酸和赖氨酸的百分数):L=以干物质计,对照日粮中添加0.49%的L-蛋氨酸盐酸盐(蛋氨酸,1.87;赖氨酸,7.00);M=对照日粮添加0.15%的2-羟基-4-甲硫基-丁酸(HMB)(蛋氨酸2.35;赖氨酸5.93);ML=对照组日粮同时添加0.49%赖氨酸盐酸盐和0.15%的2-羟基-4-甲硫基-丁酸(蛋氨酸2.39;赖氨酸7.10)。以上日粮用于饲喂60头泌乳中期奶牛,连续饲喂8周。单独添加赖氨酸(1.5 kg/d)或蛋氨酸(2.0 kg/d)可提高牛乳产量,且同时添加2种氨基酸可进一步提高牛乳产量(3.8 kg/d)。不同处理组奶牛采食量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和饲喂L日粮组奶牛相比,饲喂M和ML组日粮的奶牛乳脂肪含量较高,但乳蛋白、乳糖和体细胞数各处理组差异不显著。添加蛋氨酸或赖氨酸可显著提高动脉血浆中蛋氨酸和赖氨酸浓度。饲喂ML日粮奶牛摄入氮向乳氮的转化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尿液和乳中尿氮浓度低于对照组。饲喂可代谢蛋白质轻微受限的日粮时,添加HMB和L-蛋氨酸盐酸盐以提供2.3%蛋氨酸和7.0%赖氨酸提高了乳产量、乳蛋白产量和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吴婷  王定伟  何健 《养猪》2022,(1):38-40
试验通过在基础饲粮中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NCG),研究NCG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用40头2胎母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从产前7 d到21 d断奶在母猪基础饲粮中每头每天添加NCG 200 g.试验期28 d.试验期间母猪、仔猪自由饮水.试验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9.
黄腐酸锌对泌乳奶牛产奶性能和乳成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0头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为2组,组间产奶量、体重、胎次差异不显著。对照组饲喂普通预混料日粮,试验纽饲喂添加黄腐酸锌预混料日粮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黄腐酸锌能够提高泌乳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及乳糖含量(P〉0.05),显著降低奶牛的体细胞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评估泌乳中期奶牛全混合日粮补充壳寡糖对其泌乳性能、血清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将泌乳性能一致的64头荷斯坦奶牛分为2组,每组32头,每个重复4头肉牛。对照组与处理组肉牛在试验期饲喂基础日粮+0和200 mg/kg壳寡糖,试验为期6周。结果:日粮添加200 mg/kg壳寡糖对奶牛的脂肪较正乳和乳脂肪产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壳寡糖组奶牛的采食量、泌乳量、能量校正乳、乳蛋白和乳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日粮添加200 mg/kg壳寡糖显著提高乳中尿素含量(P<0.05)。壳寡糖组奶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壳寡糖组丙二醛的含量及活性氧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壳寡糖组血液CD3+和CD4+淋巴细胞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壳寡糖组奶牛血清尿素氮、总蛋白、钙、磷、IgG和IgA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血清一氧化氮和IL-1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本研究基础上,泌乳中期奶牛全混合日粮中添加200 mg/kg壳寡糖可提高采食量、泌乳性能及血清抗氧化指标,降低血清一氧化氮浓度,进而抑制炎症反应。 [关键词]壳寡糖|奶牛|生产性能|免疫|抗氧化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泌乳阶段奶牛饲喂相同日粮对采食行为和日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体重、胎次相近的8头健康泌乳牛,其中4头处于泌乳盛期(泌乳盛期组),4头处于泌乳后期(泌乳后期组),2组奶牛饲喂相同日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15 d。结果表明:泌乳盛期组奶牛每天干物质采食量(24.0 kg)高于泌乳后期组(P<0.01),泌乳盛期组奶牛每千克干物质的采食时间、一昼夜总反刍时间、躺卧时间均低于泌乳后期组(P<0.01),;泌乳盛期组奶牛日粮中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低于泌乳后期组(P<0.01)。由此可见,泌乳盛期奶牛采食时间极显著高于泌乳后期奶牛,泌乳盛期奶牛躺卧时间极显著少于泌乳后期。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泌乳中后期奶牛饲喂高能量水平日粮对其生产性能和饲料效率的影响。选取泌乳(220±10)d、妊娠(100±5)d、产奶量(20±5)kg的健康荷斯坦中产奶牛1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60头牛,对照组饲喂低能量(6.51 MJ/kg DM)全混合日粮(TMR),试验组饲喂高能量(7.26 MJ/kg DM)TMR,预试期7d,正试期20d。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干物质采食量(DMI)、4%标准乳(FCM)产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2.26、1.55 kg/d(P<0.01);试验组乳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而饲料效率(FE)和乳脂率呈下降趋势(P>0.05);试验组奶牛饲料消化率(表观消化率、淀粉消化率)、淀粉降解速率、微生物产气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挥发性脂肪酸(VFA)、乙酸+丁酸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千克奶饲料成本较对照组增加0.83元/(头·d)、经济效益减少16.2元/(头·d)。由此可见,泌乳中后期奶牛仍然饲喂高能量水平日粮会降低奶牛饲料效率,提高饲喂成本,应按照泌乳天数科学配制奶牛日粮。  相似文献   

13.
将30头健康的围产期奶牛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于产前28d开始饲喂NRC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或Ⅰ组)、NRC标准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或Ⅱ组)和NRC标准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或Ⅲ组),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NRC标准泌乳日粮,至产后56d结束,观察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产后奶牛千物质摄入量(DMI)、泌乳量及生殖激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围产期生殖激素的剧烈变化影响奶牛的DMI,泌乳量,糖、脂和蛋白质代谢,并主要通过调整NEFA的去路,适应机体的各种生理变化。干乳期能量摄入水平很可能是通过生殖激素对奶牛的DMI、泌乳和能量平衡进行影响和调节的。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精粗比日粮下奶牛血液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的变化规律。将24头2胎次、健康且产后3周左右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分为2组,每组12头,分别饲喂低精粗比日粮(精粗比为40:60)和高精粗比日粮(精粗比为60:40),于第45天晨饲前尾部采血取样,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40:60组与60:40组共49种差异代谢物,上调代谢物18种,下调代谢物31种,主要富集的代谢通路有丙酮酸代谢、糖降解与糖异生、核黄素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硫胺素代谢等。由此可见,不同精粗比日粮会对奶牛的核苷酸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奶牛机体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15.
陈宝财 《中国饲料》2021,1(18):21-24
文章旨在评估全混合日粮中补充益生菌对奶牛泌乳性能、瘤胃发酵及血清代谢产物浓度的影响。试验将泌乳性能一致的48头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在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期间,对照组饲喂基础全混合日粮,处理组饲喂基础全混合日粮+1×105 CFU/kg枯草芽孢杆菌。结果:日粮添加益生菌对奶牛干物质摄入量、乳脂肪、乳蛋白含量及乳脂肪产量、乳蛋白产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奶牛的泌乳量、4%脂肪校正乳和饲料报酬分别显著提高4.09%、7.69%和1.89%(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奶牛瘤胃异丁酸浓度显著提高11.96%(P<0.05)。对照组与处理组对奶牛氮摄入量、粪氮和尿氮排泄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奶牛氮沉积量显著提高50.15%(P<0.05)。对照组与处理组对大部分血清代谢物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奶牛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显著提高25.37%(P<0.05),但血清尿素氮和非酯化脂肪酸浓度分别显著降低14.63%和40%(P<0.05)。结论:全混合日粮中补充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提高奶牛泌乳量、4%脂肪校正乳及饲料报酬,同时改善瘤胃异丁酸浓度及氮沉积。 [关键词]益生菌|奶牛|泌乳性能|瘤胃发酵|血液代谢物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探究热应激条件下日粮中添加不同真菌培养物(酵母培养物和米曲霉培养物)对泌乳期荷斯坦奶牛采食量、产奶量及粪筛数据的影响。选取120头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接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奶牛。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奶牛补喂100 g/(头·d)的酵母培养物,试验2组奶牛补饲100 g/(头·d)的米曲霉培养物。结果显示,在试验阶段,奶牛舍内温湿指数始终大于72,表明奶牛处于不同程度的热应激状态。试验1组和试验2组奶牛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08%、2.31%,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7.15%和5.91%(P<0.05)。与前期相比,试验后期对照组粪便上层筛上物占比明显增加,试验1组和试验2组均有小幅度下降。研究表明,饲喂米曲霉培养物和酵母培养物可显著提高泌乳奶牛的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进而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探究日粮添加酵母培养物对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试验将90头胎次、体况、泌乳量接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泌乳奶牛。在其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 g/d的酵母培养物(对照组)、25 g/d的酵母培养物(试验组1)、50 g/d的酵母培养物(试验组2)。试验为期30 d,分别在第0、15、30天对各试验组奶牛进行泌乳性能与血清炎症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在第15~30天内,两试验组奶牛与对照组相比表现出更高的产奶量、乳蛋白和更低的体细胞数(P<0.05),同时泌乳性能的提高与酵母培养物添加量呈正相关。在血清炎症指标方面,酵母培养物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可以增加试验组奶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M、IgG)及白细胞介素2(IL-2)等含量。结果证实,日粮添加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奶品质和血清抗炎症指标,并且表现出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C)对泌乳奶牛产奶量和日粮消化程度的影响,研究开展3个试验。试验一:选择40头1~6胎次、产奶量20~35 kg及泌乳天数60~100 d的泌乳盛期奶牛,根据泌乳天数、产奶量和胎次随机分为酵母培养物添加组和对照组2个处理组;试验二:选择60头1~6胎次、产奶量20~35kg及泌乳100~200 d的泌乳中期奶牛,根据泌乳天数、产奶量和胎次随机分为酵母培养物添加组和对照组2个处理组;试验一和试验二的对照组共50头牛集中饲养于牛舍Ⅰ,饲喂基础TMR日粮;试验一和试验二的试验组共50头牛集中饲养于牛舍Ⅱ,饲喂在基础TMR日粮中添加200 g酵母培养物(奶师博);试验三:选择牛舍Ⅱ所有牛只个体,进行200 g酵母培养物添加效果试验,监测牛只个体日产奶量和平均采食量,并在试验前后进行粪便分析。结果表明:奶牛泌乳盛期添加酵母培养物可改善日粮消化,提高产奶量,利于泌乳高峰期的到达;奶牛泌乳中期添加酵母培养物可改善日粮消化率,减少应激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稳定生产性能;泌乳奶牛添加酵母培养物可有效改善泌乳盛期和中期奶牛的日粮消化率和日粮干物质转化率。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小肽对泌乳前期奶牛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选择荷斯坦奶牛400头,按照泌乳时间、产奶量和胎次基本一致的原则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3组分别按5、10、15 g/(d·头)添加复合小肽。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100 d。结果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小肽,有提高产奶量趋势,添加10 g/(d·头)对产奶量影响显著(P0.05);可以改善奶牛机体的健康状况,试验组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10 g/(d·头)的试验组的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综合考虑,小肽在奶牛日粮中的适宜添加剂量为10 g/(d·头)。  相似文献   

20.
Guo.J  哈斯 《中国畜牧兽医》2008,35(1):151-151
作者研究了围产期奶牛血液代谢产物随时间推移的变化特点,并且研究了日粮能量浓度对酮体积聚的影响。28头经产荷斯坦奶牛根据预产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饲喂过渡期日粮而另一组不饲喂过渡期日粮。对照组在奶牛预产期前28d直到分娩,饲喂非泌乳奶牛日粮(产乳净能(NE(L))1.54Mcal/kg,粗蛋白(CP)10.9%,中性洗涤纤维(NDF)53.1%),产后饲喂泌乳料(NE(L)1.77Mcal/kg,16.8%CP,29.9%NDF)。处理组奶牛在产前17d到产后14d饲喂过渡期日粮(NE(L)1.71Mcal/kg,16.8%CP,35.2%NDF),而后的泌乳3周内饲喂与对照组相同的日粮。尾静脉血样从前21d到产后21d,每周采集3次,用于测定葡萄糖、非酯化脂肪酸(NEFA)、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和甘油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奶牛产后干物质采食量、乳产量、乳成分、体重变化和体况评分的变化均无显著差异。血浆中不同酮体浓度变化趋势一致,产前无明显变化,产后上升到最高值,随后逐渐下降,但相对于妊娠后期仍保持较高的水平。血液中NEFA和甘油浓度变化在整个试验期类似于酮体浓度变化模式。饲喂过渡期日粮奶牛在妊娠后17d,血液中葡萄糖的曲线下面积(AUC)较大,而在泌乳的前21d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在试验奶牛泌乳的前21d,处理组血液中乙酰乙酸的AUC大于对照组。奶牛产后的15~21d处理组血液中NEFA和甘油的AUC大于对照组。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可得知,相对于产后直接转为饲喂泌乳日粮,采用奶牛过渡期日粮,无论在产前还是产后,与泌乳早期大量动员体脂以及大量积聚酮体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