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8 毫秒
1.
综述了南方锈病发病现状,并根据广州地区锈病发病特点,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为锈病防控及鲜食玉米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玉米南方锈病作为目前较为流行的气传性叶部病害,近几年来在我国玉米主产区不断蔓延。玉米南方锈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叶鞘,在后期影响玉米灌浆,对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培育并推广抗南方锈病的玉米品种,利用多种方法综合防治仍是抑制南方锈病蔓延和爆发的主要手段。阐述了我国玉米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水平,进一步分析了国内外抗南方锈病的种质资源,探究了抗病基因的挖掘和功能基因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抗病育种、加强病害的监测和预警、适期进行化学防控、加强菌源小种的鉴定等综合防治策略,以期为我国南方锈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弯孢菌叶斑病、南方锈病的发生与流行已成为直接影响黄淮海夏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黄淮海夏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和南方锈病的为害、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发病诱因和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玉米锈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前玉米锈病已上升为中国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总结了玉米锈病的病害特征,以及该病在中国玉米产区的为害现状和病害流行因素,系统综述了中国玉米抗病机制及抗病品种改良研究;分析提出玉米锈病综合防控措施,指出种植抗性品种是玉米锈病防治的根本措施。最后,认为玉米锈病发生为害逐年严重,亟需选育抗锈病玉米尤其是鲜食玉米品种,为锈病防治及玉米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我国各地区玉米品种对玉米南方锈病的抗性水平,为品种推广和抗病品种科学布局提供依据,利用85个玉米品种对海南三亚、广东河源、广西河池和湖南邵东4个地区的玉米南方锈菌菌株进行了田间抗病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品种对不同地区来源菌株的抗性水平有差异。综合各地区玉米南方锈菌的抗性评价可知,玉研505、鲁宁184、蠡玉88、太平洋99和绿海200等9个品种对玉米南方锈病的抗性最强,优迪598、三北63、联创839和冠玉911等19个品种次之,禾新9号、德禹M8、宁玉502、新玉27和晨强808等17个品种抗病性最弱。供试品种中,表现为高抗、中抗和感病的品种百分比分别为10.59%、22.35%和67.06%,说明我国玉米品种整体上表现为对玉米南方锈病抗性较差,病害容易流行,需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6.
<正>广州市农科院特用玉米研究所研究人员在田间条件下采用目测法调查了由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的南方锈病在广州鲜食玉米产区的发生动态,并测试了锈病对鲜食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几种药剂对南方锈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南方锈病在鲜食玉米生产期间持续危害,7月份和11月份发生  相似文献   

7.
我国玉米南方锈病发生区域和玉米品种田间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河南、山东、安徽等近20个省市的广泛调查以及有关田间发病记载数据的整理,明确了玉米南方锈病的准确发生地区.黄淮海夏玉米区以及海南省是当前我国玉米南方锈病发生的重点区域,病害对生产影响明显,其次为广西、广东等南方玉米区,西南玉米区局部有轻微发生,该区域主要发生的是普通锈病.汇总接种鉴定以及数年田间鉴定和国家玉米区域试验点记载的数据,获得了黄淮海夏玉米区47份推广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水平情况,其中登海3号和天泰10号为高抗南方锈病品种,鲁单981、农大108、中科4号等14份也具有较好的田间抗性,但目前在该区域种植面积最大的郑单958和浚单20则属于高感品种.积极推广抗南方锈病品种是有效控制病害,减少生产损失的惟一选择.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近年来河南省主要玉米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水平,对 2015 年以来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品种和联合体试验品种的南方锈病抗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2022 年区域试验共鉴定了 1037 个玉米品种,高抗、抗、中抗、感和高感南方锈病品种比例分别为 7.52%、18.32%、20.35%、21.22% 和 32.59%;比较试验共 2234 个玉米品种参与鉴定,南方锈病高抗品种比例为 1.61%,感及高感品种比例为 53.27% ;2017-2022 年联合体试验共有参试玉米品种 2349 个,南方锈病高抗品种比例为 4.64%,感及高感品种比例为 48.74%。总体上区域试验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好于比较试验品种和联合体试验品种。该研究为河南省玉米品种审定和抗病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2022年安顺市玉米上主要病虫害(大小斑病、锈病、玉米螟、小地老虎、草地贪夜蛾等)发生情况,总结了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提出了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强化玉米病虫害宣传培训、大力推广新型植保器械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玉米叶斑病药剂防控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玉米生长后期叶斑病田间防治操作困难的问题,于2012年和2013年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和河南省西平县分别针对春玉米的大斑病、夏玉米的小斑病及南方锈病进行了叶斑病防控措施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选用保护性与治疗性兼顾的内吸性杀菌剂,在玉米10~13叶期(大喇叭口期)采用一次机械喷雾的方式进行田间作业,有效降低了玉米生产后期的叶斑病发生程度:大斑病病株率、发病级别和病情指数分别下降32.0%~71.1%、0.66~1.11和51.7%~81.4%;小斑病发病级别和病情指数分别下降0.48~1.10和20.9%~35.7%;南方锈病发病级别和病情指数分别下降0.25~0.60和7.4%~12.0%;保护了中下部叶片并推迟田间大斑病的初发时间;由于延长了叶片功能期,降低了病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可挽回春玉米损失2.4%~2.7%,可挽回夏玉米损失2.0%~8.6%。玉米生长中期阶段的喷药对后期叶斑病的防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南方锈病成为黄淮海地区危害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为了解2021年河南省参试玉米品种(系)中南方锈病的发生情况及对产量的影响,对135份区域试验品种和170份比较试验品种在南阳、商丘、焦作和洛阳4个试验点的南方锈病田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河南省南方锈病整体发生严重,其中商丘试验点病害发生最重,焦作试验点病害发生最轻。参试品种中,区域试验品种南方锈病抗性整体好于比较试验品种。南方锈病显著影响玉米产量,南阳、商丘、焦作和洛阳4个试验点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每667m2平均产量分别高47.6kg、59.6kg、72.0kg和38.4kg。  相似文献   

12.
<正>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根据病虫基数、秋作物布局及天气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测2016年河南省玉米、花生、大豆等秋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1~2.3亿亩次。其中三代玉米螟、四代棉铃虫、玉米南方锈病、花生叶斑病、地下害虫等将偏重发生,三代粘虫、玉米褐斑病、弯孢霉叶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蚜、白绢病等病虫在局部地区偏重发生。一、玉米病虫害预计玉米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  相似文献   

13.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玉米粗缩病的危害、发生原因、发病条件以及病原菌传播途径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南方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我库采取膜下内循环控温、高浓度磷化氢防霉抑菌等综合措施,确保了平均水分为14.5%的玉米安全度夏,为南方地区安全储藏偏高水分玉米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锈病是平塘县杂交玉米的主要病害,受害玉米叶片提前枯死,光合能力下降,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平塘县在杂交玉米大面积种植以前,玉米锈病仅为零星发生,随着杂交玉米大面积推广种植,锈病上升为玉米的主要病害,常年发生面积0.1~1.13万hm^2。筛选高产、优质、高效、抗性强的玉米新品种(组合),是确保杂交玉米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为  相似文献   

16.
正据全国农技中心预计,今年南方锈病在黄淮南部等地有偏重发生的可能。河南省发布秋作物重大病虫害预测,全省玉米南方锈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400万亩左右,为害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安徽省植保总站预测,全省玉米  相似文献   

17.
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致使玉米病虫害不断加重,阴雨天气玉米锈病对玉米产量与品质造成了较大影响。在做好玉米锈病预防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玉米锈病的治理工作。文章分析了吉林省白城市阴雨天气玉米锈病的表现与原因,探讨了预防和治理玉米锈病的措施,以实现玉米产量与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南方地区高水分玉米安全储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南方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高水分玉米的安全保管一直是很大的难题,我库采取就仓通风降水、谷物冷却、高浓度磷化氢防霉抑茵等综合措施,确保了平均水分为15.6%的玉米安全度夏,为南方地区安全储藏高水分玉米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不同玉米自交系南方锈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14个骨干玉米自交系4~5叶期接种南方锈病病原菌,分析了在温室和大田种植条件下,不同自交系在不同发育时期的抗感表现和危害程度。结果表明,自交系齐319表现抗病,其余自交系则表现不同程度的感病;随着玉米的发育进程,南方锈病在感病玉米植株迅速蔓延,开花授粉期叶片被锈菌夏孢子堆覆盖,植株褪绿,不能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20.
马克军  刘永忠  徐尚忠 《种子》2007,26(6):102-103
近年来,湖北省二高山地区主推品种鄂玉10号表现出对锈病的抗性较差、稳产性不足,为推动该地区玉米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选育综合性状优于鄂玉10号的玉米新品种,迫在眉捷。华玉6号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选育出的玉米新品种,具有丰产性好、抗病性及抗倒性强、籽粒大、品质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