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保证我国食品供应安全、满足市场需求,使我国家禽发展不受制于人,我国提出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发展相对独立的家禽育种业。国家良种繁育体系明确提出,家禽优良品种选育以种禽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为依托,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研发选育优良品种。但目前的状况是,我国的家禽育种企业众多,核心种禽长期依赖进口,有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进行自主研发,培育新优品种的育种公司并不多。为此,我刊邀请从事家禽育种研究及种禽生产企业的人士,来共同关注企业进行自主研发选育优良品种问题。  相似文献   

2.
夏南牛     
夏南牛是以法国夏洛莱牛为父本,以我国地方良种南阳牛为母本,经导入杂交、横交固定和自群繁育三个阶段的开放式育种,培育而成的肉牛新品种.2007年5月15日,在北京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2007年6月16日,农业部发布第878号公告,宣告中国第一个肉牛品种——夏南牛诞生.  相似文献   

3.
<正> 四、肉牛与本地黄牛的杂交方法采用什么样的杂交方法,首先决定是搞育种,还是只搞商品性经济杂交,提供商品性肉牛。第四次全国肉牛繁育技术协作会议上有两种不同意见:一部分人主张通过引种杂交,培育肉牛新品种;另一部分人主张,当前应该着重于商品性经济杂交,为市场提供大量商品牛。  相似文献   

4.
《农村新技术》2022,(9):41-42
<正>近日,“华西牛”肉牛新品种发布会在云南昆明举行。“华西牛”是历经43年的杂交改良和持续选育,形成了当前体型外貌一致、生产性能较突出、遗传性能稳定的专门化肉用牛新品种。该品种的育成打破了当前我国肉牛核心种源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李俊雅研究员介绍:“‘华西牛’既适应我国的牧区、农区以及北方农牧交错带,也适应南方草山草坡地区。成年公牛体重达900千克,成年母牛体重550千克以上,屠宰率62.39%,净肉率53.95%,平均育肥期日增重达1.36千克,主要生产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21世纪,要保证我国养猪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必须立足于瘦肉型种猪供种的本土化,需要合理、充分的利用我国已引入的国外优秀种猪资源,通过有效的育种组织体系,应用现代分子育种、遗传评估和联合育种技术.建立优秀种猪核心群持续自我供种繁育体系,保证主要生产性能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种业振兴行动是实现我国种业自主创新、种源自主可控的重要行动。畜禽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对畜禽养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生猪育种工作成效显著,但种猪生产性能总体水平还有提升空间。种公猪在生猪繁育体系的遗传贡献中占有重要位置,其生长及繁殖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整个生猪繁育体系的生产效率,特别是以种公猪站为纽带的新型生猪繁育体系的发展与建立,进一步凸显了种公猪在遗传繁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  相似文献   

7.
《中国畜禽种业》2012,8(10):155-155
近年来,辽宁阜新市全面加强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国家级核心育种场——阜新原种猪场为龙头.建立起原种场、扩繁场、二元母猪场、商品场四级种猪繁育体系,种猪产业初具规模。阜新市已成为东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种猪繁育基地.优质种猪辐射吉林、河北和山东等十几个省市。  相似文献   

8.
《中国畜禽种业》2008,4(6):8-11
为保证我国食品供应安全、满足市场需求,使我国家禽发展不受制于人,我国提出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发展相对独立的家禽育种业。国家良种繁育体系明确提出,家禽优良品种选育以种禽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为依托,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研发选育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9.
繁育体系已成为养羊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建设一个良好的育种繁育体系已成为现代化养羊业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养殖小区已成为我国育种繁育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未来我国养羊业发展中,养殖小区将在繁育体系的建设中具有更为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小麦育种进展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云南小麦育种。肯定了本省小麦育种在产量、抗病性、抗逆性和适应性方面取得了大进展。并提出了今后育种工作策略:明确育种目标,加强品种资源的研究,培育核心亲本材料,开展穿梭育种,改进方法,注意抗病育种,品种资源的研究,培育核心亲本材料,开展穿梭育种,改进方法,注意抗病育种,重视品质育种,完善全省育种网,提高育种效率,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一、宝塔式养猪繁育体系工厂化猪场的繁育体系建设,是国家(包括中央、省、地区)养猪业繁育体系建设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世界养猪发达国家建设繁育体系的成功经验是建立以育种场为核心,良种繁殖场为中介,商品繁殖场为基础的若干宝塔式繁育体系。一般的工厂化猪场就成为国家各繁育体系中的商品繁殖场或良种繁殖场,而一些大型工厂化养猪综合体也可以自己构成一个包括育种场(群)、良种繁殖场(群)、商品繁殖场(群)的“宝塔”。育种场:位于塔尖,或称原种场,曾祖代原种场。良种繁殖场:位于塔的中层,或称种猪场、祖代种猪场。商品繁殖场:位于塔的底层,或称杂交种猪场、父母代种猪场。商品繁殖场繁殖的猪苗供给育肥场。国家建测验站和人工授精站,为育种场服务。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实地考察,了解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的云岭牛的实际培育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云岭牛培育取得优异成果的主要因素,旨在为繁育站肉牛繁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吉林农业》2015,(1):3
<正>近日,延边黄牛品种资源场通过农业部组织的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专家组形式审查和现场评审,成为全国首批十家肉牛核心育种场之一,也是全国五大地方良种牛场惟一通过评审的企业。2014年,农业部根据《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11-2025)实施方案》的规定,组织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专家组来到延边州,对延边黄牛品种资源场进行了形式审查和现场评审。近期公布的审核结果中,延边黄牛品种资源场进入我国首批十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多年来,延边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品种保护与资源开发并重的方针,致力于延边黄牛优良品种质量和肉用品质的提升,确保延边黄牛产业健康发展和产品优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阐述了当前庄浪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立足于本地实际性,提出了加强繁育体系建设、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强化科技服务支撑、坚持常态化防控等建议,希望能为庄浪县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畜禽种业》2012,8(5):156-156
近年来,我国肉牛业的发展得到重视,中央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包括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肉牛良种补贴、秸秆养牛项目等。同时,各地区也陆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当地肉牛产业战略转型,如四川省年投入3000多万元开展优质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和基地建设;在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肉牛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6.
动物育种规划最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围绕动物育种规划最优化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在回顾动物育种规划最优化方法发展过程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动物育种目标、杂交繁育体系的优化问题和MOET核心群育种规划研究3 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畜禽种质资源是种质创新的基础,自主培育具有优良性状并能够稳定遗传的良种品系,对提高我国畜牧业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畜禽种质资源的创新是通过现代生物育种手段进行种质特性的优化,使繁育后代保存更多亲本优良性状的遗传信息,增强畜禽产品的经济价值。畜禽种质资源的利用主要是以肉、奶、蛋等畜禽产品的形式供应人类营养和生产需求。我国的种质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但在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综述了目前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畜禽新种质资源的育种建议,并对畜禽新种质资源的育种目标、育种注意事项和产业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畜禽良种的培育和各类畜禽种质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肉牛养殖已逐渐成为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肉牛育种技术对提高牛肉产量和品质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牛肉的营养价值越来越高,对牛肉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改善肉牛养殖技术和肉牛生产已成为肉牛育种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肉牛育种的1个地位随着牛肉市场需求的扩大,肉牛养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肉牛养殖在中国的一些问题。第一,肉牛养殖在中国仍主要以分散养殖的形式,和饲养知识,培育肉牛农民  相似文献   

19.
在生猪产业受非洲猪瘟疫情冲击的同时,灌阳县肉牛产业发展呈增长良好态势,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为了解灌阳县肉牛产业发展情况,通过多种方式对灌阳县9个乡镇的肉牛养殖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收集统计相关行业信息和数据,剖析存在的问题,针对肉牛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肉牛良种繁育体系;激发合作社产业振兴活力,实施品牌战略;健全养殖业保险机制,提高抗风险能力;种养循环,促进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为促进灌阳县肉牛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参考,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百合等球根花卉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根花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市场需求。通过育种研究提高球根花卉的品质和栽培性状,已成为国际花卉市场竞争的核心。总结了以百合为代表的球根花卉当前的重点育种目标,结合百合的育种历史和近期育种研究进展,对杂交育种、突变育种和分子育种等技术在新品种培育过程中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阐述。分析得出,球根花卉的育种目标逐渐从提高观赏性转向重视栽培和采收性状,育种方法趋向于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和传统育种手段结合。国内球根花卉育种工作者有待充分利用我国特有种质资源,进行适应我国生境的新品种选育工作,早日建立起优良品种培育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