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紫楠(Phoebe sheareri(Hemsl.) Gamble)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不同比例切根对紫楠容器苗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探寻其芽苗切根的最适强度,为培育优质紫楠苗木提供技术支持。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对紫楠芽苗进行切除主根1/3、1/2以及2/3后移栽至无纺布容器中,设置不切根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切根抑制了苗高生长,使地径增粗,从而高径比降低;显著缩短了主根长,抑制了一级侧根的发生,且随着切根强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大,但切根后的苗木须根显著增多,根系构型更加合理紧凑。最终切根1/2处理的育苗效果最佳,整株干质量1.92 g,侧根干质量0.32 g;根系总长度达228.80 cm,根系表面积71.40 cm~2,根系体积3.33 cm~3,总根尖数达499个;除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外,切根1/2处理的苗木生理指标优势最显著,叶绿素总质量分数达4.44 mg·g~(-1),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为28.86 mg·g~(-1)。综合考虑得出,紫楠容器苗的最佳芽苗切根强度为切除主根1/2。  相似文献   

2.
切根对豆梨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梨为试验材料,采用容器育苗方式,通过切除豆梨芽苗主根1/3、1/2、2/3处理,研究不同切根强度对豆梨容器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切根显著缩短了豆梨容器苗主根长,降低主根质量,促进诱发大量侧根,避免根系畸形。切根1/3处理苗木根系总干质量为3. 73 g,根系总长824. 42 cm,根系表面积90. 81 cm2,根系体积7. 40 cm3,一级侧根数为6. 33条,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切根1/3处理的豆梨容器苗生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华山松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华山松壮苗培育技术,对华山松容器苗喷施不同浓度BR-120生长调节剂及4种苗木类型育苗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BR-120生长调节剂对华山松70 d苗生长没有显著影响;芽苗切根、芽苗不切根、幼苗切根移栽、直播4种处理对苗高、地径、鲜重影响不明显,但对根系的生长有极显著影响.芽苗切根移栽根系发育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培养出山牡荆(Vitex quinata)容器壮苗,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对山牡荆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规格和基质对山牡荆育苗的影响显著,容器规格对山牡荆育苗苗木的高径比、根系直径和根生物量影响差异显著;对苗高、地径、主根长度、根系体积、叶生物量、总生物量和质量指数影响差异极显著;对茎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基质配比对山牡荆育苗苗木的苗高、地径、主根长度、根系体积、茎生物量、根生物量、总生物量和质量指数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对高径比、根系直径、叶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容器规格和基质的交互作用对苗高、主根长度、根系体积和叶生物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对其他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隶属函数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直径16 cm×高16 cm的育苗容器+V黄心土∶V泥炭∶V珍珠岩=4∶4∶2 的基质的处理组合,平均隶属函数值最大,达到了0.97,最适宜山牡荆容器育苗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化学控根试剂对沉香容器苗生长的影响,从而改善根系畸形的问题,提高移植成活率.[方法]通过3种化学试剂的不同浓度对沉香当年生苗木进行控根研究.[结果]3种化学试剂均对苗高、地径、主根长度、1级侧根数及其长度影响显著.化学试剂对主根、1级侧根平均长度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效果,同时增加1级侧根数.3种化学试剂对沉香容器苗生长影响主次是CuCO3 、AlCl3、ZnCl2.[结论]综合考虑,添加100 ~ 150 g/L CuCO3既能控制主根长度、1级侧根长度,又能增加侧根数,同时对苗高、地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红锥切根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红锥切根、沾灰育苗试验,分析成苗率、苗高、地径、主根、须根及枝、叶等一系列苗木数量、质量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切根能使红锥苗木主根变短,侧根部位提高,根系发达,苗木地径和苗高明显增加,生长旺盛。但切根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苗率。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氮、磷肥不同配比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以2年生云南松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氮、磷2因素3水平的3×3回归试验设计,分析氮磷配施后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氮磷配施显著促进苗木的生长。N、P配施对云南松苗高、地径的生长和各器官生物量积累的效果好于单施N、P。施肥各处理的苗高、地径、根、茎、叶、单株生物量均高于处理1(CK),其中处理5N1P1(N:0.4 g/株,P:0.8g/株)显著促进苗高、地径的生长和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建立回归模型得出苗高、地径及各器官生物量随N、P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N、P肥效而言,整体为:+NP>+N>+P。氮磷配施显著促进2年生云南松苗木生长,苗木生长最佳施肥理论认为2年生云南松苗木适宜N:0.47~0.59 g/株,P:0.37~0.84 g/株,适宜的氮磷配比范围为1∶0.63~1∶1.78。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切根强度对砂生槐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探寻其苗期切根的最适强度,以一年生砂生槐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切除主根1/5(C1/5)、1/4(C1/4)、1/3(C1/3)、1/2(C1/2)及不切根(CK)处理后移栽。结果表明:1)各处理下砂生槐幼苗成活率为C1/5CKC1/4C1/3C1/2,表明适度切根可以提高砂生槐幼苗的成活率,但随着切根强度的增加,砂生槐幼苗成活率呈下降趋势;CK处理时砂生槐幼苗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均最高,但C1/5处理时叶片含水率和根冠比最大,高径比最小,即适度切根会提高叶片的含水率和苗木质量。2)切根处理明显降低了砂生槐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叶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均在C1/2处理时最高,脯氨酸含量在C1/5处理时最高;适度切根有利于提高根系活力,根系MDA含量在高切根强度下明显高于对照及低切根强度,根系POD和SOD活性均在C1/2处理时最高。综上所述,切根能明显影响砂生槐幼苗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变化,其中C1/5处理对砂生槐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促进效果较佳,建议在植被恢复和砂生槐苗木移栽过程中采用适度切根来提高其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苗圃,选取健康且长势一致的1年生黄波椤(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苗木(苗高15.1 cm,地径6.0 mm),统一进行切根处理(切去根系总长的2/3),移栽入塑料花盆中,移栽后缓苗1个月;利用遮光棚对盆栽苗木进行3个遮光处理(铺设1层、2层、3层遮光网),以全光(自然光)为对照,共4个处理(光照强度分别为100%(对照)、65%全光、35%全光、20%全光);遮光处理1个月后,于7、8、10月份分别对4个处理的苗木进行破坏性取样,将苗木带土完整取出剪下苗木根系,将根系分成不同根序(1级根、2级根、3级根),记录各根序细根的数量;测定主根长、根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比根长、组织密度、分支比、分支强度、菌根侵染率,分析不同遮光处理对黄波椤苗木根系形态和菌根侵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光照强度为100%(对照)至20%全光,随遮光强度增大,苗木主根长和1级侧根数均先增大后减小;且光照强度为65%全光时的主根长,显著高于光照强度为20%全光时的主根长(P<0.05)。不同根序比根长,均随遮光强度增大而增大;2、3级根直径和分支比...  相似文献   

10.
一年生杉苗器官生长与干物质积累分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福建林学院苗圃,测定1年生杉木苗高、地径、根系的生物量及净同化率,分析研究1年生杉木实生苗干物质的生产、分配、积累及其器官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杉苗的生长初期苗高、地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缓慢;6~8月份杉苗体内干物质分配的重心是叶子;9~10月份苗木干物质分配重心转移到根、茎;11月份以后主要是根系的生长和茎干的充实.杉苗各器官的生物量与D2H存在着极紧密的幂函数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稀土元素对擎天树林木生长量的影响,配置不同质量浓度的镧、铈元素溶液处理擎天树幼苗,观测镧、铈对其苗高、地径等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铈质量浓度32 mg/L处理下苗木生长最佳,其苗高、地径的总增长量与月平均生长量以及总干质量较对照组增高了144.6%、46.9%、585.7%、60.0%、578.9%,均显著提高;望天树苗木在镧质量浓度64 mg/L处理下生长最好,但效果远不及铈;稀土元素铈对擎天树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的促进作用显著,可用于擎天树壮苗培育;2种稀土元素在较高质量浓度下对苗木的生长促进作用均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青冈栎容器苗合适的施肥时间,我们研究分析了不同施肥时间(T1:为芽苗移植时(5月1日)施入缓释肥0.7g/株;T2:为芽苗移植后1个月(6月1日)施入缓释肥0.7 g/株;T3:为芽苗移植后2个月(7月1日)施入缓释肥0.7 g/株)对青冈栎容器苗的生长规律和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时间对青冈栎容器苗高、地径、根干重、叶片数、叶干重、茎干重、单株生物量、质量指数影响差异显著,而且施肥时间对各参数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青冈栎容器苗对不同施肥时间有响应的形态参数均以T1(在芽苗移植前施入缓效肥)达到最佳效果,苗高为17.25 cm,地径为3.50 mm,生物量为2.50 g,质量指数为0.47.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缓释肥和复合肥不同施用水平对青冈栎容器苗生长、生物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探索培育青冈栎容器苗的最佳肥料类型和施氮量,对青冈栎容器苗施用缓释肥和复合肥,分别设置4个施氮浓度梯度(0.1、0.2、0.3、0.4 g/株)和1个对照处理。在生长季末测量苗高、地径、根系指标,并将随机选取的苗木烘干,以测定生物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缓释肥和复合肥均显著促进了青冈栎容器苗的生长。在同等用氮量情况下,施用缓释肥效果总体上优于复合肥。其中在H4处理下,青冈栎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均为最大值,分别为69.08 cm、4.79 mm、281.92 cm、111.57 cm2、3.86 cm3和1.40 cm;在H3处理下,青冈栎容器苗的总生物量、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为最大值,分别为6.09 g、207.22 mg/g和188.77 mg/g,分别是CK的1.86、1.33、1.76倍。施肥促进生物量更多地分配给青冈栎容器苗的茎和叶;可溶性糖多集中在叶部;淀粉多集中在根部。就青冈栎容器苗而言,施用...  相似文献   

14.
胡丹 《安徽农学通报》2016,(13):105-107
试验采用L8(27)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香叶树不同播种时间、芽苗不同移栽方法、不同基质配比、不同母树年龄种子及各因子交互作用对香叶树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时间、芽苗不同移栽方法、不同基质配比、芽苗移栽方法与基质配比的交互作用及播种时间与基质配比的交互作用对香叶树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有显著性影响;不同母树年龄种子、不同播种时间与芽苗不同移栽方法的交互作用对香叶树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无显著性影响。培育香叶树容器苗的最优组合为A1B1C1,即:冬季采用基质配比(阔叶树林下表土∶黄心土∶火烧土=5∶3∶2)播种,进行芽苗切根移栽到育苗容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不同药剂对青冈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硫酸铜(Cu SO4),硫酸锌(Zn SO4),硫酸铝[Al2(SO4)3]和氟乐灵等4种药剂分别配制成不同质量浓度[CuSO4,Zn SO4,Al2(SO4)3,40,80,140,220 g·L-1,氟乐灵0.04,0.08,0.14,0.22 g·L-1],与乳胶漆充分混合后涂在无纺布袋内壁和底部,以只涂乳胶漆为对照。分析了4种药剂对4年生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容器苗的根系形态参数、根系活力、苗高、地径、生物量积累、苗木品质指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铜(Cu),铝(Al),锌(Zn)在0~140 g·L-1质量浓度范围内和氟乐灵在0~0.22 g·L-1质量浓度范围内对青冈容器苗具有控根作用,但220 g·L-1硫酸锌会对青冈苗木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2各药剂处理中,140 g·L-1硫酸锌是最适宜的控根试剂,显著增加了青冈苗木根系的根尖数、根系体积、根系表面积、根系分枝数、根系活力、苗高、地径、地上干质量和根部干质量等(P0.05),且显著减小了根系平均直径和主根长(P0.05)。  相似文献   

16.
磷肥对马尾松苗木生长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玮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092-4095
以一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苗木为研究对象,对移栽后苗木进行施肥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的方法,设置磷肥3个施肥量的施肥处理,同时设置对照.在施肥后各月测定苗木地径、苗高及根系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苗木地上苗高、地径生长与外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细根变化前期不明显,9月后细根生长增加.施磷肥处理下苗木苗高、细根高于对照;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苗木的苗高、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生物量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在8~12月表现较为明显.随着磷肥用量增加生物量逐渐增加,细根形态则在2月下降,且P2细根形态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浓度NAA、IBA 和GA3 对细叶云南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AA、IBA、GA_3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不同浓度下对细叶云南松苗高、地径、干物质积累以及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NAA处理细叶云南松苗高增长量、茎和叶干物质重均极显著小于对照,根干物质重、根长和根表面积也小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而20、30 mg/L NAA处理地径增长量却极显著高于对照;随着NAA浓度的增加,细叶云南松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均不断减小。(2)不同浓度IBA处理均有利于细叶云南松苗高和根系的生长,35 mg/L IBA处理对茎和叶干物质的积累均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而对苗高增长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45 mg/L IBA处理根长和根尖数极显著高于对照,根表面积显著大于对照,根体积也大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3)GA_3不利于细叶云南松幼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而50 mg/L GA_3处理对细叶云南松根系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说明35 mg/L IBA对细叶云南松苗木地上生长的效果最好,45 mg/L IBA对地下部位的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NAA有利于地茎的增长,GA_3对根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将3种生长调节剂按不同比例混合使用,有利于解决细叶云南松造林后的蹲苗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控制榉树容器苗根系的最适碳酸铜浓度,特研究了不同浓度碳酸铜对榉树容器苗生长和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容器内壁及底部涂抹碳酸铜,对榉树容器苗根系、细根(直径2 mm)生长及改善根系形态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显著增加榉树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须根生物量及根系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浓度为120 g/L的碳酸铜处理,对榉树容器苗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和须根生长的促进效果较好,且根系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望天树育苗的优化方案,给育苗生产中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采用析因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基质配比和缓释肥用量对望天树1年生容器苗生长量及其根系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基质中红壤土比例的降低,望天树容器苗高生长呈降低趋势,地径、生物量及根系发育等指标均呈明显先增高再降低趋势,红壤土所占比例为60%时,地径、全株生物量及根体积指标值为最大。2)随着缓释肥用量的增加,望天树容器苗苗高、地径生长表现为波动升高而后减缓的趋势,缓释肥用量为2.5 kg·m-3时,容器苗高、地径和全株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值均为最大。3)望天树容器苗生长对基质配比和施加缓释肥均较为敏感,但根系生长发育的缓释肥效应不够明显。4)本研究综合各因素对望天树1 年生容器苗生长的主效应和互作效应,选出望天树容器育苗最佳的优化方案,即红壤土:松树皮:碳化树皮配比基质的体积比为6∶2∶2时,缓释肥用量2.5 kg·m-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云南松苗木根系形态的影响。【方法】以平茬后的云南松苗木为材料,采用两因素三水平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吲哚乙酸(IAA)和6-芐基腺嘌呤(6-BA)后测定苗木的根系形态及其生物量。【结果】不同质量浓度IAA与6-BA配施处理间云南松苗木的主根长、平均直径、根细度、主根生物量和根冠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指标(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比根长、比表面积、根组织密度、侧根生物量、根生物量、主根/侧根生物量)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当IAA质量浓度为300 mg·L-1与6-BA质量浓度为100 mg·L-1配施时,云南松苗木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比根长、侧根生物量和根生物量均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IAA和6-BA喷施没有改变云南松苗木主根生长(主根长和主根生物量)及根冠比投资分配,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的响应集中体现在侧根生长上,且主根生长速度低于侧根生长速度,生物量投资上也呈现主根生物量低于侧根生物量。【结论】云南松苗木根系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各指标共同响应植物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