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苎麻扦插苗移栽的成败,决定了苎麻品种更新换代的快慢。不同季节,管理重点有所不同,春栽要注意清沟排渍,秋栽应注意前期防旱,后期防冻。移栽密度要适度,栽后管理要到位。总结完善扦插苗移栽的每个关键点对苎麻高产栽培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苎麻成活嫩梢苗的越冬观察发现:①嫩梢扦插时间越早、越冬前嫩梢苗的素质越好,同样防寒条件下成活率越高;②越冬前去除嫩梢生长点和对嫩梢苗进行假植都不利于嫩梢苗越冬;③九月以后扦插的嫩梢苗不宜移栽大田。  相似文献   

3.
陈尧荣 《福建茶叶》2015,37(1):27-29
本文从采穗园的选择与培植、扦插苗圃园的建立、扦插的时间与方法、苗圃管理、扦插发根的影响因素和茶苗移栽等方面阐述了茶树扦插繁育、茶苗移栽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为提高茶树扦插成活率和种植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长江下游地区的生态条件下,利用春秋两季扦插繁殖的炙苗进行移栽。移栽适期在4月15日至20日左右,移栽密度为15 ̄18万株/hm^2;狗栽活 后3 ̄5d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新栽麻园移栽前后资源利用现状,提出了苎麻与蔬菜、玉米间套种模式,分析了不同高效生产模式的应用效果,阐明了新栽麻高产生产模式应用的作用和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茶树的种植技术,随着茶叶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经历了以下演化过程:由有性种子直播→无性系扦插苗移栽;种子直播,由大丛稀播→小丛单条密播→小丛双条密播;无性系扦插苗移栽,由小丛单条栽→小丛双条栽→单株双条栽;茶树养蓬技术,由自由生长→高蓬→矮蓬。单株双条栽,茶树个体在土壤和空间分布均匀,可使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群体的生产力达到高度统一。培养矮蓬,缩短了养分运输距离和时间,有利于茶树生长。因此,单株矮化种植技术在生产上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根据在四川茶区的试验实践,对这项技术的要点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7.
引言随着茶树良种的逐步推广,良种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而目前茶树良种的繁育方法,普遍采用苗圃畦式短穗扦插。在生产上短穗扦插苗移栽建园后,往往由于起苗时伤根较多,加之难于带土,移栽当年出现较长时期的生长停滞现象,如果水肥管理不善,影响茶苗成活率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栽培技术对无籽刺梨扦插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对无籽刺梨扦插苗进行不同移栽时间、基质、光照强度与肥料配比调控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无籽刺梨扦插苗在贵州省植物园内适宜移栽期为每年3月初到4月下旬;松林腐殖土∶珍珠岩=3∶1的基质最适合扦插苗生长;扦插苗适合在透光度50%的环境下移栽;肥料配比与苗木质量关系密切。[结论]为无籽刺梨扦插繁殖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9.
苎麻扦插苗如何安全越冬,是苎麻苗生产者在苎麻品种更新换代阶段遇到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生产实践中,常常造成大批扦插苗在越冬期间被冻死,作者有感于此,就其越冬问题进行了一般性的归纳,供麻苗生产者借鉴.  相似文献   

10.
苎麻嫩枝(梢)扦插繁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繁殖方法,但尚停留在水培生根、营养钵育苗、再大田定植阶段,而将嫩枝(梢)直接扦插于苗床,成活后移栽大田未见有报道。我区苎麻科技人员在水培生根方法启发下,1983年进行了苎麻嫩枝(梢)  相似文献   

11.
以中苎1号、湘苎3号、多倍体1号和新品系R057苎麻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插条粗细对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成苗率、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及分枝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苎麻品种(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成苗率、主茎高度增加量和单株根干重都表现为扦插粗细0.6 cm〉0.8 cm〉0.4 cm,且不同插条粗细处理间差异显著;分枝数、最低和最高分枝位长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综合考虑,在进行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培育时,扦插苗的粗细以0.6 cm较为理想。虽然不同品种在各个性状上表现各不相同,但从成苗率、单株分枝数和最低分枝位这3个最关键的性状上看,新品系R057表现最好,多倍体1号次之。  相似文献   

12.
脚麻移栽,也称分株繁殖。近两年来,脚麻移栽已成为我县扩大苎麻面积主要繁殖方法之一。如阳城公社在1980~1981年,利用脚麻扩大苎麻面积1483亩,占现有苎麻面积29%。生产实践证明,脚麻移栽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易被群众所掌握,凡有苎麻的乡村都可以采用;脚麻移栽既不减少老麻面积,又能扩种新麻,一亩老麻地的脚麻可栽  相似文献   

13.
以夏黑葡萄一年生枝条为试材,研究在中度干旱胁迫下苎麻骨基质对葡萄枝条萌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中度干旱胁迫即扦插60、85 d后,30%苎麻骨基质+土壤+ABT 1000 mg/L处理萌芽成活率最高,分别可达85.42%、79.17%,且添加苎麻骨基质处理组的萌芽成活率极显著(p0.01)高于常规土壤扦插处理组。扦插100 d后,对生根率、生根数量、平均根长以及平均单枝鲜绿枝条鲜重、干重,平均单枝叶片数等性状进行测量和统计,发现添加苎麻骨基质处理极显著(p0.01)高于常规土壤扦插处理,说明添加一定量的苎麻骨到扦插基质中,对夏黑葡萄扦插苗根系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添加苎麻骨基质,增加了葡萄扦插苗的抗干旱胁迫能力,同时提升了土壤的保水性,为苎麻骨作为育苗基质、营养土的拓展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建三江分局创业农场一队试验示范了水稻钵育摆栽技术,总结出该项技术具有秧苗素质好、移栽保全苗、生育进度快、质优产量高等优点。同时指出,水稻实行钵育摆栽选用日本产钵盘,重点抓好营养土质量、严格选种、机器播种,稻田实行三化管理,提早移栽,本田要加强水肥等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陈祥雨 《中国麻作》1985,(4):30-30,44
苎麻嫩枝(梢)扦插繁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繁殖方法,但尚停留在水培生根、营养钵育苗、再大田定植阶段,而将嫩枝(梢)直接扦插于苗床,成活后移栽大田未见有报道。我区苎麻科技人员在水培生根方法启发下,1983年进行了苎麻嫩枝(梢)直接扦插于苗床的探索,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熊飞 《中国茶叶》2014,(8):25-25
建设无性系茶园,是茶叶产业发展的方向。但由于扦插繁殖的无性系茶苗根冠比小,栽植成活难度较大,有的地方栽后多次补苗,仍然不能实现全苗,以致对无性系茶园建设失去信心。如何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确保"一栽全苗、一建成园",成为无性系茶园建设成败的关键。根据笔者经验,如果没有特殊自然灾害,只要把握好以下关键技术环节,就可使无性系茶苗栽植成活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一建成园"。  相似文献   

17.
以中苎1号、湘苎3号、多倍体一号(Tri-1)和新品系R057四个苎麻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扦插密度对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成苗率、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及分枝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个处理间,4个苎麻品种(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成苗率、主茎高度增加量和单株根干重都表现为差异显著,且分枝数、最低和最高分枝位长也表现...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建三江分局创业农场一队试验示范了水稻钵育摆栽技术,总结出该项技术具有秧苗素质好、移栽保全苗、生育进度快、质优产量高等优点。同时指出,水稻实行钵育摆栽选用日本产钵盘,重点抓好营养土质量、严格选种、机器播种,稻田实行三化管理,提早移栽,本田要加强水耙等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结合昆明机场的地理环境和地石榴的生理特性,对地石榴扦插方法、繁育期间温湿度控制、肥水及光照炼苗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移栽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套大棚地石榴大批量快速繁苗管理技术,并已成功繁育出230万株无病的地石榴壮苗,供机场停机坪裸露平地的景观绿化使用。探索研究出地石榴的扦插繁育及苗木栽培技术标准,为规范地石榴的繁育生产及移栽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 ,移栽后由于棉苗自身素质、气候、土壤等因素影响 ,常会出现僵苗迟发或僵苗不发现象 ,严重影响棉苗生长及最终产量。现将几种僵苗类型与预防措施介绍如下。1冷害型主要发生在寒潮期间移栽的棉苗 ,一般连片发生 ,棉苗青黑色、生长点下陷 ,子叶脱落 ,属突发性生理症状。待冷空气过后 ,才能逐步恢复生长。俗称“伤风苗”。预防措施 :1 )注意天气预报 ,杜绝低温阴雨天移栽 ;2 )采用地膜覆盖移栽 ,提高地温 ;3)深沟抬田 ,防水降渍 ;4)未覆膜移栽棉田栽后应及时中耕松土 ;5 )对受僵棉苗可适当喷施叶面肥促其生长。2肥害型俗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