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作为思政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及思政课程的“一段渠”,课程思政在新时期新农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园林苗圃学作为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连接园林植物与园林设计间具有重要桥梁作用,其课程内容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在认真分析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挖掘课程中思政元素,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优化课程内容和考评体系,探索园林苗圃学课程思政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2.
史明灿 《河南农业》2023,(12):41-42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与新机制,是备受各界广泛关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既有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财经管理类专业人才需要的必要性,又具备课程内容、课程性质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的可行性。经济法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分别是: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3.
从问卷调查信息来看,高校“思政课”普遍存在吸引力不强、受学生欢迎程度不高的问题,主要影响因素在于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复杂性,以及大学生自我价值取向差异性。“思政课”改革应把党中央有关精神和大学生的个人追求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构建新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石磊 《河南农业》2023,(24):38-39
中职阶段思政教育意义重大。但在传统中职教育过程中,因为大家对中职思政课认识不到位,再加上传统教育方式方法限制,导致中职思政课堂效率不高。应加强重视程度,推动教育主体的回归,提升课堂趣味性,提升学生自我价值认同,提高课程实用性、做好教师培训工作等方面入手,着力打造高效的中职教育思政课堂,充分发挥思政课堂为学生引航指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实施以来,提升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性愈加成为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迫切任务。影响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很多,文章通过对N高校大三和大四学生的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关于思政课及其教学实效性的主观评价数据,探讨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对教学实效性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最后,从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增加培训和交流,加强自我学习和训练,建立思政课教师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和服务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努力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增强大学生获得感。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是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核心课程。要提升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坚持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相互融合;坚持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坚持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卢淑芳 《河南农业》2023,(12):28-30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要求与课程思政具有明显的同向性,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基本准则。在专业标准引领下,构建核心专业课国际中文教育概论的课程思政目标和内容体系,通过多元融入点和融入方式探索出适用于课程思政教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本研究在明确把握心理与教育测量课程的思政改革目标的基础上,论述了三种改革途径,将思政元素融入本课程教学中,以强化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科学严谨的专业态度.为保障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效果,教师要认可课...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课程的立德树人功能,以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与教育教学实践体系。课程思政主要是一种“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是一种隐性思政教育方法,是思政教育在专业领域的具体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同向同行的关系。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在于:练好基本功,提升专业教师思政育人能力;整合思政育人目标,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政育人有机统一;优化教学设计,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打造立体化教学平台,优化全景育人教学环境;强化“三位一体”考核体系,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是指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课程教学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坚持社会主义大学的育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作为隐性教育与思政课的显性教育互为补充,形成育人合力。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应重点在构建体制机制、激励教师发挥主体责任、打造课程思政教育共同体、深度开发课程以及健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公选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公选课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目前许多高校公选课教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质量亟待提高。本文通过对扬州大学公选课教学实际情况调查,在对影响选修课教学质量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几点政策意见,以便为高校公选课的建设提供思路,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优势所在,而传统的考核方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成绩评价主要通过笔试来进行,对学生的创新精神、思想素质缺乏全面把握,也不利于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应改革考试内容与方法,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权衡笔试与实践(实习)分值。  相似文献   

13.
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教学效果和课程特色等几个方面构建了课程评价体系,由专任教师、课程专家和学生参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大学本科生的一门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课程。"纲要"教学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纲要"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等农林院校学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水平不同,实施分级分层次教学可以较好地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提高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农林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社会需求。农林院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分级教学需要解决师资素质、教学成本、教学管理和学生心理等主要问题,需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升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科学选择或编写教材,认真规划设计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软硬件等设施投入,提高现代化教学管理水平;增强教师人文关怀意识,强化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根据各门课程的不同特点,提出了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并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有自身的规律可循的。因此,把握融入不同课程侧重点,遵循融入的共性原则和要求,要整合思政课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使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内化于心,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生态道德情感和生态环保意识;外化于行,以实践教学为抓手,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7.
不批评学生如何上好课是教师关注的问题。教学实践表明,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必须在大学教学中融合;教师根据上课班级学风类型选择不同教学模式;以赏识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适合学风较好的班级,但容易忽视师生自身的缺点;以惩戒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适用于学风较差的班级,但会使部分学生敏感、自卑,甚至抵制;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融合要求教师对学生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依法治人。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学新生适应高校生活的不良现象,为形成立德树人、全校育人机制,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本科教学体系中引入课程导师制度,将弥补当前大学教育中导师培养环节缺失的不足。课程导师有助于引领大学新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掌握专业课程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心智全面协同发展。以当前"互联网+"的创新性教育理念为引导,以信息化教育为支撑,以微信群为实时教学平台,建立起课程导师与大学新生之间快速响应机制。实践证明,课程导师制对于增加师生交流沟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能实现师生双赢。  相似文献   

19.
以高职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为例,介绍了若干信息化教学资源收集的快速、简便、有效方法,以使任课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能更快、更好地收集各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做出质量高的多媒体课件,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信息素质教育与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开设文献检索课是提高大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目前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随着信息网络化、数字化的迅猛发展,以往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以及师资队伍等已明显落后于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为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就必须对文献检索课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