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促进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的应用,探索水稻全生育期病虫草害防治轻简化农药施用技术,根据江淮丘陵区水稻生产和病虫害发生特点,2019年4—10月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实施了水稻全生育期病虫草害防治轻简化施药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主抓水稻播种前、移栽前和破口前3个关键环节的预防性用药,辅以其他时期的达标防治,可实现在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的情况下,有效控制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虫害,同时对壮苗、抗早衰及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探索水稻轻简省力化用药技术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灌南县植保站受省站委托在灌南县新集镇花园村开展了水稻轻简省力化用药技术田间药效的试验,在开展农药减量的同时,积极探索轻简省力化施药模式。结果表明,水稻轻简化施药技术简化用药方案,方便易学,还减少了农药用量,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轻简、省力的病虫防控方式将成为未来植保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水稻全生育期轻简化施药技术方案对稻蓟马、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秧苗素质、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水稻全生育期轻简化施药技术方案对稻蓟马、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及壮苗效果、增产效果、减药效果。[结果]水稻全生育期轻简化施药技术,主抓播种前种子药剂处理、移栽前施送嫁药和破口前施保穗药3个关键环节的预防性用药,对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水稻秧苗有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增产效果明显,药剂施用量(有效成分量)明显减少。[结论]水稻全生育期主要病虫害轻简化施药技术“三前三防、两期两治”减药控害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水稻化学农药减量控害集成技术组合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运用生物农药替代、筛选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组合、使用外源助剂及选择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高效植保机械作业等减量控害措施,进行了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集成组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稻化学农药减量控害集成技术,全生育期能有效减少病虫防治0.13hm2,降低农药使用量达35.71%,病虫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农民自主用药区,理论测产产量比农民自主用药区增加7.44%。  相似文献   

5.
通过全程应用高效低毒农药及组合配方、生态调控等农药减量技术,实现水稻农药减量控害、节本增效的目的。结果表明,相对于农户自防区,实施农药减量技术的示范用药区内水稻病虫害防效提高,农药减量比例达83.31%,增产1.36 t·hm-2,节本增收4 665.75元·hm-2,说明该农药减量应用技术在可持续集约水稻生产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围绕水稻直播田病虫草害防治、化肥施用技术,采取拌种、杂草减量施药、病虫害综合防治,秸秆全量还田及全生育期一次性施肥等技术的示范试验,探索直播水稻田农药与化肥减量使用技术示范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区农药总减量37.35%~56.59%、化肥减量21.14%的情况下,水稻增产率为2.29%~8.70%。农药减量的空间较大,尤其是在当前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的情况下,病虫害可以采取多种绿色防控措施来减少农药使用量,而草害防治仍依靠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农药减量控害目标,结合农企共建示范基地建设,开展了小麦全生育期以种子包衣处理、冬前化学除草、穗期病虫防治为主要技术措施的重大病虫“三次用药”农药减量实践,实现了对小麦重大病虫草害的有效控制。示范结果表明,高效、低毒、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示范区比常规用药区减施农药一次,农药减量30.50%~39.00%,平均33.69%,增产增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武进区水稻农药减量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科学减量节次防治水稻病虫害,降低农本投入,保障水稻产量和品质,试验研究了水稻农药减量施用技术。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的减量方案和常规方案均能有效防治病虫害,其中,福苗、福妙2个减量方案整体用药次数比常规方案减少3次,农药使用量比常规用药量分别减少85.3%和78.9%,每667m2总收益比常规方案分别增加47.68元和121.56元,具有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达到有效控害、农药减量使用的目的,诸暨市开展了农药减量控害暨拜耳"更多水稻"技术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拜耳公司"更多水稻"病虫管理方案能在控制水稻病虫为害的前提下,实现了节本增效和减轻农药面源污染两大目标,其中农药使用次数比农户自主用药减少1.5次,农药有效使用量减少68%,产量增加11.47%、农民增效13.12%。  相似文献   

10.
病虫害是影响水稻高产高效的主要因素,农药减量增产技术不仅能减少农药使用量,还能优化农药组合,在预防病虫害的同时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为研究农药减量增产技术的应用效果,在浙江衢州龙游县进行了水稻田间试验。由试验结果可知,每亩减少农药用量66 g,不仅可降低水稻病虫害发生概率,还可增产6.5%,减量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围绕水稻直播田病虫草防治、化肥施用技术,采取拌种、杂草减量施药、病虫害综合防治,秸秆全量还田及全生育期一次性施肥等技术的示范,探讨实现水稻直播田化肥农药减量使用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灌南县开展水稻农药减量使用技术示范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中,用合理、高效药剂,压前控后,并用足水量,不仅能够保证防治效果,还能够有效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降低工本费,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农药减量控害目标,开展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生育期病虫草害防治农药减量试验。结果表明,麦收后灭茬处理、合适的除草方式,以及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的处理试验区比常规防治用药区可减施农药1次,每亩农药减少用量50g左右,减量约30%,大豆、玉米分别比常规防治区增产11%、7%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响应全国农技中心制定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推广科学减量用药显得尤为重要。改变过去粗放的防治方式,科学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品种,采取组合减量用药改进施药技术。本文结合作者工作情况,讨论了水稻科学用药及科学防控技术,以便凤山镇农民在生产中参考应用,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5.
“激健”农药减量控害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5年9~10月进行了激健+爱苗减量应用防治水稻纹病试验研究,其目的是探索激健对农药的减量应用技术,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促进农药的减量使用。结果表明,激健与杀菌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减量配合使用可以减少农药50%,其防效与杀菌剂常规用量相当,可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  相似文献   

16.
开展高毒农药替代试验、水稻病虫防治减量控害示范、水稻病虫防治安全组合用药等一系列试验示范工作,筛选出多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路农药,并加以组合和配套,然后向广大农户推广简便、集成的防治技术,推动水稻病虫绿色防控多项措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集成水稻侧深施肥、水稻专用配方肥、缓释肥、根外追肥等技术,形成水稻全程机械化轻简施肥模式。通过大田对比试验,研究该模式对水稻产量、效益、肥料当季利用率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基肥撒施相比,采用插秧施肥一体机侧深施用专用配方肥或缓释肥,水稻全生育期可以减少氮肥用量19%~34%,减少机械作业次数1~4次,水稻产量提高21.7~111.2 kg/亩。因肥料减量及机械施肥减次,水稻生产成本下降27.3~56.4元/亩,净收益增加170.7~496.5元/亩。另外叶面硅肥施用可有效提升水稻产量,增产率约为8.7%。基于侧深施肥的全程机械化轻简施肥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正水稻是我国栽培最为广泛的农作物之一,为了促进粮食产量的提升,有必要采取措施来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基于此,开展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试验,为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依据。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及气候环境的变化,以及用药水平比较低等情况的出现,导致水稻病虫害日益严重。而农民为了实现稳产,逐渐增强了对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水稻生产安全。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防治水平,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与瑞士先正达联手.开展水稻病虫草害防治减量用药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在我国10个省水稻主产区筛选和示范推广防治水稻病虫草害的新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20.
“激健”配合三环唑减量使用防治水稻瘟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9~10月进行了激健+三环唑减量应用防治稻瘟病试验研究,其目的是探索激健对农药的减量应用技术,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促进农药的减量使用。结果表明,激健与杀菌剂75%三环唑WP减量配合使用可以减少农药50%,其防效与杀菌剂常规用量相当,可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