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温室内进行了畜禽粪便生态肥对灌漠土肥力质量及人参果品质和效益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畜禽粪便生态肥适宜施肥量比例为畜禽有机肥45.00 t?hm-2、人参果专用肥1.50 t?hm-2、聚丙烯酰胺0.09 t?hm-2;施用畜禽粪便生态肥与传统化肥比较,土壤容重和pH值降低5.39%和9.11%,总孔隙度、团聚体、CE...  相似文献   

2.
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温室内连续2 a进行了6种有机物料(油菜籽饼肥、鸡粪、猪粪、蘑菇渣、羊粪、牛粪)对盐化潮土质量和番茄效益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6种有机物料处理土壤容重和pH值随着土壤剖面垂直深度的加深而增大,总孔隙度、水稳性团聚体、总持水量、CEC、有机质、有机碳、有机碳密度、酶活性和重金属含量均随着土壤剖面垂直深度的加深而降低;油菜籽饼肥比其他有机物料更有利于降低盐化潮土容重、pH值和重金属含量,增大孔隙度和团聚体,提高有机质、持水量、酶活性和番茄经济效益,与施用传统化肥比较,0~40 cm土层容重、pH值、Hg、Cd、Cr、Pb、Cu和Zn均值降低8.21%、2.03%、47.72%、60.71%、53.68%、43.47%、35.71%、41.67%,总孔隙度和水稳性团聚体均值增加4.15、5.68个百分点,CEC、总持水量、有机质密度均值增加38.86%、8.41%和47.69%,脲酶、蔗糖酶、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值增加72.92%、110.31%、84.03%和100.00%,番茄产量、施肥利润和肥料投资效率增加6.78%、 2.48万元·hm~(-2)和5.28元·元~(-1)。施用油菜籽饼肥改善了盐化潮土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酶活性和番茄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长期施用化肥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甜菜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明永镇甜菜种植基地,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连续3 a进行了不同比例羊粪与化肥配施对土壤质量及甜菜含糖率和效益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100%羊粪比其他处理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甜菜含糖率,与100%化肥比较,土壤容重、pH值和全盐降低10.45%、15.14%和15.35%,孔隙度和团聚体增加5.29和5.81个百分点,总持水量、CEC、有机质、有机碳和有机碳密度增加10.69%、16.85%、29.90%、29.93%和16.33%,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18.93%、27.27%、21.74%和17.95%,甜菜含糖率增加2.74个百分点;施用100%化肥比其他处理有利于提高土壤全盐和氮磷钾含量,与100%羊粪比较,全盐含量提高18.14%,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1.23、1.78倍和1.22倍;施用50%羊粪+50%化肥比其他处理更有利于提高甜菜产量和经济效益,与100%化肥比较,甜菜叶丛高度、根体长度、根直径、单株根重、根产量、施肥利润和肥料投资效率增加6.40%、8.75%、19.00%、6.96%、5.33%、0.10万元·hm~(-2)和0.02元·元~(-1)。  相似文献   

4.
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马铃薯种植基地,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了有机改土生态肥配方筛选及对土壤性质和马铃薯经济效益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马铃薯产量的配方因素顺序为:马铃薯专用肥豆粕有机肥5406抗生菌肥聚乙烯醇;有机改土生态肥最佳配方为聚乙烯醇:马铃薯专用肥:豆粕有机肥:5406抗生菌肥=0.0124:0.7453:0.2050:0.0373。有机改土生态肥施用量与马铃薯产量间的肥料效应回归方程式为:y=40.91+3.9110x-0.3882x~2,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为2.40 t·hm~(-2),马铃薯理论产量为48.06 t·hm~(-2)。施用有机改土生态肥与传统化肥比较,土壤容重和pH降低5.30%和3.08%;总孔隙度和团聚体增加5.26%和11.75%;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增加3.26%、1.08%、1.25%和1.38%;真菌、细菌、放线菌和菌体总量增加6.28%、36.07%、21.94%和29.59%;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增加14.46%、5.64%和13.95%;马铃薯株高、茎粗和地上部分干重增加7.45%,14.93%和14.36%;块茎重、单株块茎重、产量和施肥利润增加5.13%、5.05%、3.80%和556.89元·hm~(-2)。在马铃薯种植田上施用有机改土生态肥,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和施肥利润。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长期施用传统化肥温室土壤环境质量和番茄品质下降以及有机物料对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以玉米秸秆、牛粪、食用菌渣、番茄专用肥和生物菌肥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配方,在室内合成有机物料组合肥,开展了有机物料组合肥对温室番茄土壤环境效应和番茄品质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有机物料组合肥配方组合比例为秸秆粪便菌渣肥∶番茄专用肥∶生物菌肥=0.9709∶0.0243∶0.0048,最大利润施肥量为60 t·hm-2。有机物料组合肥施用量与温室番茄种植田总孔隙度、>0.25 mm水稳性团聚体、饱和持水量、阳离子交换量、可溶性盐、有机质、有机碳、有机碳密度、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番茄株高、茎粗、单果重、单株果重和产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容重和pH值呈负相关关系。连续3 a施用有机物料组合肥与传统化肥相比,温室番茄种植田容重、可溶性盐、pH值、真菌分别降低7.91%、12.34%、9.22%、10.26%,Hg、Cd、Cr、Pb分别降低16.28%、27.12%、16.60%、20.05%,番茄硝酸盐、可滴定酸、施肥成本分别降低6.64%、19.57%、11.02%,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水稳性团聚体、阳离子交换量分别增加8.73%、8.96%、8.45%、16.87%、17.89%,田间持水量、自然含水量、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贮水量分别增加12.57%、10.51%、8.73%、8.96%、8.45%、5.30%,有机质、有机碳和有机碳密度分别增加17.28%、17.27%、8.25%,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Mn、Zn、Mo分别增加1.74%、1.31%、0.95%、1.82%、1.96%、9.09%,细菌、放线菌数量、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增加14.35%、6.80%、7.56%、5.71%、11.73%、10.43%,番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Vc、可溶性固形物分别增加6.68%、8.96%、10.76%、17.29%,单果重、单株果重、产量、增产值、施肥利润、肥料投资效率分别增加6.67%、5.26%、5.43%、27.80%、38.30%、55.14%。施用有机物料组合肥改善了温室番茄种植田质量和番茄品质,提高了土壤有机质、酶活性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马铃薯连作10 a基地上,于2017—2019年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筛选出多功能生态肥配方和施用量的基础上,研究了施用多功能生态肥与不施肥、施用传统化肥对土壤性质、马铃薯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功能生态肥原料间的主次效应(R)是:马铃薯营养剂(R=37.60)抗重茬菌肥(R=33.91)土壤结构改良剂(R=17.53)。多功能生态肥配方组合比例为:抗重茬菌肥∶马铃薯营养剂∶土壤结构改良剂=0.0036∶0.9936∶0.0028。多功能生态肥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为33.01 t·hm~(-2),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时的马铃薯理论产量为38.56 t·hm~(-2)。施用多功能生态肥与施用传统化肥比较,土壤容重、pH值以及Hg、Cd、Cr、Pb含量分别降低了7.46%、7.12%、17.07%、28.07%、15.73%和17.80%;土壤总孔隙度、团聚体和饱和持水量分别增加了7.65%、18.67%和7.66%;土壤有机质、CEC以及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8.84%、5.56%、0.26%、0.52%和1.62%;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了76.60%、25.78%和21.98%;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上升了53.66%、34.46%、57.14%和27.14%;马铃薯块茎质量、单株块茎质量、产量、增产值、施肥利润和肥料投资效率分别增加了5.14%、7.89%、7.82%、5 560.00元·hm~(-2)、5 133.84元·hm~(-2)和0.55元·元~(-1)。  相似文献   

7.
在青海省祁连山冰沟流域的高山草甸土上,选择放牧与禁牧2个样品采集区,研究了禁牧对祁连山冰沟流域高山草甸土有机碳及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山草甸土遭到放牧牲畜连续3年的啃食和践踏后,植被覆盖度明显降低,归还到土壤中的生物量和枯落物积累量减少,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有机碳密度、总孔隙度、团聚体、田间持水量、氮磷钾和酶活性降低,容重、CaCO_3和可溶性盐增加,但20 cm以下土层这些性质变化不大。放牧与禁牧比较,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可溶性盐和CaCO_3分别增加14.15%、6.35%和1.27%;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总孔隙度、团聚体和田间持水量分别降低29.76%、22.82%、9.45%、6.49%和7.69%;全氮、全磷、全钾、脲酶、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分别降低25.97%、15.56%、12.17%、33.77%、26.11%、42.00%、29.31%。放牧对有机碳、容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可溶性盐、氮磷钾和酶活性影响深度为20 cm,对团聚体影响深度为40 cm。  相似文献   

8.
在甘肃省进行了连续4 a施用农业废弃物组合肥制种玉米田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和重金属变化特征研究。 结果表明:农业废弃物组合肥施用量比例为秸秆组合肥18 t·hm-2∶畜禽粪便组合肥36 t·hm-2∶废渣组合肥15 t·hm-2。施用农业废弃物组合肥4 a与不施肥比较,制种玉米田容重、pH值和真菌数量分别降低6.77%、6.20%和26.19%;总孔隙度、水稳性团聚体、总持水量、EC值、可溶性盐和CEC分别增加6.63%、18.95%、6.62%、5.23%、5.36%和36.10%;有机质、有机碳、有机碳密度、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23.72%、24.10%、15.48%、28.44%、49.92%和27.97%;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蔗糖酶、 脲酶、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增加38.20%、86.60%、63.46%、38.89%、61.48%和58.82%;Hg、Cd、Cr、Pb和Zn含量分别增加21.74%、30.00%、24.49%、27.55%和31.81%。农业废弃物组合肥施用年限与制种玉米田容重、pH值和真菌数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总孔隙度、水稳性团聚体、CEC、EC值、可溶性盐、总持水量、有机质、有机碳密度、速效氮磷钾含量、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酶活性、重金属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虽然连续4 a施用农业废弃物组合肥重金属含量比不施肥高,但重金属含量小于土壤污染临界值,说明研究区域农业废弃物组合肥重金属含量较低,不会对作物造成风险。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肥模式下西藏农田土壤质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中国科学院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农田长期施肥试验的监测数据,分析了不同施肥模式(空白、羊粪、羊粪+化肥(羊+化)、化肥)8年后(2008~2015)对高原农田土壤质量部分指标(机械组成、土壤容重、有机质、p H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单纯施用化肥的样地相比,施加了有机肥的羊粪和羊+化样地的农田土壤质量表现出了显著的变化:(1)增加了0~20 cm土层中的砂粒含量,降低了粉砂粒和粘粒含量;(2)0~10cm表层土壤容重分别降低10.1%和10.0%;(3)表层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72.8%和65.6%,同时土壤的p H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4)显著增加了农田土壤中的微生物量,在青稞的生长期以及收获后,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均表现为羊粪羊粪+化肥空白化肥。因此表明有机肥可以显著改善高原农田的土壤质量,在西藏地区应加大畜禽粪便等的归田。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连续6年定位试验,探究较长时间施用生物炭对土壤保水作用的影响,以期为■土区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提供理论参考。田间试验于2011年开始,设4个生物炭施用梯度:对照,不施生物炭(B0);5 t·hm~(-2)(B5);10 t·hm~(-2)(B10);20 t·hm~(-2)(B20)。在2017年测定了土壤含水量、土壤基础理化性质和水分累积蒸发量等。结果表明:生物炭能够显著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且随着生物炭施入量的增加,各指标变化幅度也增大,B20与B0处理相比,土壤容重减少了8.28%,毛管孔隙度增加了20.17%,饱和含水量与田间持水量分别增加了22.17%和14.86%;生物炭显著增加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B20与B0处理相比,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了19.00%,团聚体破坏率和不稳定团粒指数分别降低了11.34%和9.61%;生物炭还可有效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B10和B20处理的土壤累积蒸发量分别比B0处理减少了7.45%和10.18%。结合逐步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发现,生物炭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是其促进土壤持水能力的主要原因。土壤孔隙度和有机碳含量是影响土壤饱和含水量的主要因子,影响土壤毛管持水量的主要因子为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毛管孔隙度,而毛管孔隙度与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则解释了绝大部分土壤田间持水量的变化。研究表明生物炭施用可以显著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土持水性能,增加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  相似文献   

11.
浅黄恩蚜小蜂雌蜂的个体发育及其寿命和产卵量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25±1℃、RH70%~75%、光照L∶D=14h∶10h、光照强度3500lx条件下,观察了以烟粉虱为寄主时,浅黄恩蚜小蜂雌蜂的个体发育及羽化雌蜂的产卵量和寿命,并描述了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结果发现,根据蜕皮现象及形态特征,雌蜂羽化前的发育可分为6个阶段:卵期、一龄幼虫、二龄幼虫、三龄幼虫、预蛹期和蛹期。一龄和二龄的发育历期均为1d左右,卵和三龄的发育历期约需2d,预蛹期0.8d,蛹期5d。在每天更换寄主的情况下,雌蜂平均寿命21.9d,最长29d,最短8d;产卵量为79.1粒,最多124粒,最少51粒。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对烤烟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烤烟(N icotiana T abacum L.)养分吸收和分配及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使烟株体内N素含量升高,P、K、C a、M g、F e、M n含量降低,而对Cu、Zn、B含量影响不大。在干旱胁迫下烤烟对各种养分的吸收量都显著下降,营养元素在根和茎中的分配量增加,在叶中的分配量减少,烟叶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干旱程度越重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越显著,而且以旺长期干旱对烟叶产量的影响较大,成熟期干旱对烟叶品质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根源ABA对春玉米干旱后复水补偿生长的调控效应,采用盆栽试验以春玉米酒单2号为材料,设CK(正常供水,保持最大持水量的75%~80%)、MS(中度干旱,保持最大持水量的50%~55%)、SS(重度干旱,保持最大持水量的35%~40%)、MS-CK(中度干旱再复水)、SS-CK(重度干旱再复水)等5个处理,研究苗期干旱及复水条件下春玉米生物量积累、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根源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重度干旱胁迫具有较高的根源ABA含量,诱导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85.48%、72.67%、22.58%,并导致其叶片气孔导度(Gs)和光合速率(Pn)降低51.56%、12.16%,同时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最大羧化速率(VCmax)、磷酸丙糖利用率(TPU)及RuBP羧化酶的羧化效率(CE)降低,使其单株生物量较正常供水降低46.56%;复水后,较高的根源ABA含量影响其细胞膜修复和光合功能恢复的速度,使单株生物量较未复水重度干旱胁迫增加90.36%,较正常供水增加1.73%,表现出补偿效应。中度干旱胁迫具有相对较低的根源ABA含量,诱导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提高幅度较小,增幅分别为64.72%、41.72%、11.62%,并使Gs和Pn分别降低15.01%和6.42%,同时JmaxVCmax、TPU及CE稍有降低,其单株生物量较正常供水仅降低13.64%;复水后,相对较低的根源ABA含量最终使单株生物量较未复水的中度干旱胁迫增加30.71%,较正常供水增加12.88%,表现出超补偿效应。综上,干旱胁迫产生的根源ABA主要对旱后复水春玉米光能吸收、光合碳同化及抗氧化保护功能起积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e growth and phe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spring- and fall-planted Conyza canadensis and C. bonariensis were studied in Fresno, CA, USA. A glyphosate-resistant (GR) and a glyphosate-susceptible (GS) population of each species were used. Time taken by each plant to reach the rosette, bolting, appearance of first bud, appearance of first open flower, and initial seed set were converted to growing degree days (GDDs). The fall- and spring-planted C. canadensis required similar GDDs to complete their life cycles but the GR type required fewer GDDs than the GS type. In C. bonariensis, the GDDs required to complete its life cycle differed between the fall- and spring-plantings but not between the GR and GS types. The total aboveground biomass of both fall- and spring-planted Conyzas at initial seed set was similar but the spring-planted GS C. canadensis produced more biomass than the GR type, whereas the fall-planted GS C. bonariensis produced more biomass than the GR type. Plant development based on GDD models can have global implications and help in planning for timely applications of post-emergence herbicides.  相似文献   

15.
刘尧高  方祀法  王兰英 《江西植保》2003,26(4):174-175,173
木豆在生长过程中遭受病虫害侵害,导致严重减产,为了种好木豆,我们对木豆的病虫发生为害与防治进行了研究,对木豆病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害虫47种[1],病害5种[2],并对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进行了系统观察与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6.
以间套作小麦玉米、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素水平对单作和间套作小麦玉米叶片叶绿素及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为:在同一施氮水平下,间套作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大于相应单作;单作和间套作小麦开花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沉淀值之间都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960*,0.948*,0.968*,0.957*)。在相同施氮水平下,单作玉米叶绿素含量高于相应间套作玉米;单作和间套作玉米孕穗期叶绿素含量与其蛋白质含量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61*和0.870*)。  相似文献   

17.
探究不同矿化度咸淡水混合喷灌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并通过监测土壤水盐分布状况来选择适宜矿化度的咸淡水灌溉方式。在河北低平原地区开展大田灌溉试验,研究了淡水畦灌、淡水喷灌、2 g·L-1和3 g·L-1咸水与淡水混合喷灌对小麦、玉米生长及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淡水喷灌相比,连续两年灌溉后,小麦收获时2 g·L-1和3 g·L-1矿化度咸淡混合水喷灌处理的根层(0~40 cm)土体含盐量平均分别增加了17.8%和42.7%,0~100 cm土体含盐量平均分别增加了32.9%和74.3%,玉米收获时根层土体含盐量平均分别增加了40.3%和86.9%,0~100 cm土体含盐量平均分别增加了39.0%和88.9%,且3 g·L-1矿化度咸淡混合水喷灌处理的盐分累积已超出小麦和玉米生长的盐分阈值。2 g·L-1矿化度处理的冬小麦产量较淡水喷灌处理降低了9.8%~11.4%(差异不显著),但3 g·L-1矿化度处理比淡水喷灌处理的产量显著降低了25.0%~25.9%(P<0.05);2 g·L-1矿化度处理的夏玉米单株穗粒质量和产量较淡水喷灌处理分别降低了5.1%~10.4%和6.6%~10.5%(差异不显著),3 g·L-1矿化度比淡水喷灌处理的百粒重、单株穗粒质量和产量分别降低了18.6%~22.4%、18.2%~25.9%和14.7%~15.3%(P<0.05),3 g·L-1矿化度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显著。因此,咸淡混合水矿化度不大于2 g·L-1的喷灌模式用于该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田间灌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水分和氮肥增效剂对夏玉米生长及水肥利用的综合影响,通过设置40 mm(W1)和60 mm(W2)两个灌水水平下不施氮肥(N0)、施用氮肥(U)、氮肥+硝化抑制剂(U+DCD)、氮肥+脲酶抑制剂(U+NBPT)、氮肥+双效抑制剂(U+N+D)5种氮肥施用措施,开展夏玉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施用氮肥处理,氮肥配施增效剂可以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成熟期地上生物量、净收益、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增幅分别为5.92%~13.82%、5.85%~18.07%、11.12%~24.30%、12.35%~41.83%和5.93%~13.80%,其中氮肥配施双效抑制剂效果较优;氮肥配施脲酶抑制剂和双效抑制剂可以降低夏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累积量和成熟期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前者效果最优。相比于W1,W2水平下氮肥配施双效抑制剂处理玉米产量、成熟期地上生物量、净收益、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0.54%、15.51%、19.40%、20.31%和27.36%;氮肥配施脲酶抑制剂处理农田土壤氨挥发累积量和硝态氮残留量分别降低11.33%和48.46%。综合考虑夏玉米施肥灌水方案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水肥利用效率和玉米植株生长,构建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得到最优处理为灌水量60 mm下氮肥配施双效抑制剂。  相似文献   

19.
采取大田结合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春玉米产量和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肥一体管理区春玉米产量为17 107 kg·hm-2,显著高于传统水肥管理区(13 349 kg·hm-2);从春玉米出苗期到收获期,无肥区0~90 cm各土层硝态氮含量不断降低,累积总量也从452.5 kg·hm-2降低到279.1 kg·hm-2,传统水肥管理区和水肥一体管理区0~90 cm各土层硝态氮含量和累积总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水肥一体管理区分次追肥避免了传统水肥管理大喇叭口期过量追氮带来的淋溶风险;春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收获期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0~18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呈下降趋势;不同水肥管理措施0~18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总量传统水肥管理区最高,大喇叭口期和收获期分别达到1 119.3 kg·hm-2和945.5 kg·hm-2,淋溶风险最大。因此以水肥一体化为核心的水肥管理措施可实现冀西北地区春玉米高产和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20.
扁蓿豆抗旱形态解剖结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6个不同来源(产地)扁蓿豆(Melilotoidesruthenica(L.)Sojak)的根、茎、叶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可初步将叶片小、叶色淡绿、气孔密度大、细胞小、叶片栅栏组织排列紧密、具表皮毛作为扁蓿豆属牧草抗旱的形态解剖指标。在本实验选取的7份材料中,来源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的两份扁蓿豆材料较其他来源的扁蓿豆抗旱性强,可作为今后抗旱育种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