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研究再造烟叶在贮存过程中L~*、a~*、b~*及ΔE~*的变化规律,为再造烟叶颜色变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色彩色差仪对2个规格再造烟叶产品(RTA和RTB)同一批次不同时间生产的3个样品进行颜色检测,研究分析再造烟叶贮存过程中变化趋势,比较不同规格产品间颜色变化差异。【结果】(1)同规格产品存在较小色差,不同规格产品之间颜色有显著差异,这可能受原料配方、涂布液配方等因素影响。(2)同规格再造烟叶产品L~*、a~*、b~*及ΔE~*值随贮存时间的增长呈现一致的趋势性变化;RTA的3个样品除b~*值呈现下降趋势,L~*、a~*及ΔE~*总体呈上升趋势;RTB的3个样品L~*、a~*、b~*和ΔE~*值均呈现上升趋势。(3)不同规格产品a~*、b~*值变化趋势不一致,即:RTA的a~*值呈先下降后上升,b~*值呈现下降趋势;RTB的a~*、b~*值均呈现上升趋势;但2个产品的ΔE~*值均呈现上升趋势。说明L~*、a~*、b~*变化的不同都会造成ΔE~*的增大,L~*、a~*、b~*值的变化影响ΔE~*的变化。(4)温度和湿度会对不同规格再造烟叶产品的颜色变化趋势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研究结果为再造烟叶生产过程中颜色控制及贮存过程中颜色变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涂膜处理对云南新鲜天麻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以云南省彝良县小草坝天麻为试材,以处理1(不涂膜)为对照,研究处理2(2%壳聚糖)、处理3(2%壳聚糖+20μl薄荷精油)对天麻贮藏过程中失重率、色差值L~*、a~*、b~*、c~*值、蛋白质含量、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各处理经过80 d的贮藏后,天麻失重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最高达10%,L~*,c~*值不断下降,a~*,b~*值不断增加,蛋白质含量略微下降,PPO活性增加,最高至25 U/g,POD、SOD活性均先增加后降低。处理2天麻的失重率、POD、SOD活性比处理3低,处理3天麻的L~*,c~*值比处理2高,a~*,b~*值及PPO活性比处理2低。【结论】涂膜处理有利于天麻保存期的延长,不添加薄荷精油有利于保持天麻的水分和抗氧化性酶(POD/SOD)活性,而添加薄荷精油有利于减轻天麻色泽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隆安县板栗果实病害及采前落果原因,并筛选出有效防治板栗果实病害及落果的药剂, 为板栗果实病害及采前落果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 14 年生板栗实地调查,针对板栗落果及果实 病害现象,开展不同杀菌剂对隆安县板栗果实病害和采前落果影响,以清水为对照,采前 1 个月用多菌灵、春 雷霉素、苯醚甲环唑、春雷霉素 + 苯醚甲环唑和噻菌酮等 5 种杀菌剂单剂或混剂喷施板栗 3 次,最后一次喷药 为采收前约 15 d,调查板栗落果率和病害率。【结果】5 种杀菌剂单剂或混剂使用均能减少采前落果,平均落 果率在 10.60%~34.24% 之间,其中多菌灵杀菌剂防治效果最佳,落果率为 10.60%。另外在果实发病率中,各 处理发病率最小为 19.69 %,最大为 33.49%,总体平均值为 27.16%,多菌灵药剂处理平均落果率为 19.69%, 且通过病原菌分离、纯化及致病性试验最终确认 3 种危害板栗果实病害的真菌菌株。【结论】板栗的保果措施 应该主要针对多菌灵杀菌剂的合理喷施及科学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使落果及病害减少,提高经济效益和产量。  相似文献   

4.
尚磊  高倩  李悦  陈红 《南方农业学报》2022,53(11):3184-3191
【目的】明确蜂糖李幼果脱落规律及落果生理特性,为生产上保果调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蜂糖李生理落果期间正常果和脱落果中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的含量进行测定,同时记录幼果脱落动态以及幼果和新梢的生长量。【结果】蜂糖李盛花后各时期正常果的单果重和果实直径均显著高于脱落果(P<0.05),正常果生长快速,脱落果生长缓慢;脱落果单果重积累速度慢,正常果直径的增长速度比落果快。蜂糖李整个落果期持续时间为花后14~70 d,分为快速落果期(花后14~28 d)和缓慢落果期(花后28~70 d),其中快速落果期为主要的落果发生时期,花后28 d为落果高峰,约82.73%幼果脱落。幼果在前期生长缓慢,花后42 d开始进入快速生长期;新梢生长呈快—慢—快的趋势,新梢生长在花后21~28 d与落果率呈正相关。整个生理落果期,正常发育的幼果中积累的GA3、IAA和ZT含量整体高于脱落果,ABA含量低于脱落果。正常发育果实中促进生长型与抑制生长型激素的比值[IAA/ABA、GA3/ABA、ZT/ABA和(IAA+GA3+ZT)/ABA]大于脱落果,说明果实中高水平促进生长型激素和低浓度抑制生长型激素有利于坐果。【结论】蜂糖李幼果中ABA含量高而GA3与IAA含量低可能是出现幼果大量脱落的根本原因,此外,新稍伸长也是致使果实脱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4个甜樱桃品种避雨栽培条件下的果实品质,为贵州中部避雨栽培甜樱桃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萨米脱、布鲁克斯、美早和黑珍珠4个甜樱桃品种为试材,比较分析4个品种避雨栽培条件下的果实品质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比较。【结果】4个甜樱桃的外观色泽、果形及品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外观色泽:黑珍珠L~*、a~*、b~*、C~*和h°值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萨米脱L*值最高;果形:美早果柄最短最粗,萨米脱果柄最长最细,二者差异显著;布鲁克斯相比其他品种更接近扁圆形。果实品质:黑珍珠单果重最低,美早单果重最高,二者差异显著;可食率在93.74~95.02%,品种间差异不显著;黑珍珠果实硬度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布鲁克斯最高,黑珍珠最低,二者差异显著;黑珍珠糖酸比、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花青素含量均显著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结论】美早果大、硬度高,布鲁克斯和萨米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黑珍珠果实糖酸比、总酚、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高,而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较低;贵州中部避雨栽培条件下,4个甜樱桃品种中布鲁克斯的外观色泽和果实品质均最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前疏花疏果对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果实采收品质与采后贮藏性的影响,以及补施硒肥的增效作用。【方法】以石硖龙眼为材料,设无疏花疏果对照(A)、疏花疏果(B)、疏花疏果+硒肥(C)3个处理,3个区组,比较各处理与区组间果实采收品质和采后5℃低温贮藏的效果。【结果】采收时,处理B果实单果质量、大小、外观色度品质和果肉TSS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9.66%、7.54%、-7.24%(a~*值)和8.62%;处理C增效作用不明显,但果实采收品质依然优于对照。贮藏后,处理B显著提高了果实贮藏性,贮藏35 d果皮褐变指数和贮藏51 d果肉自溶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28.26%和71.67%,而处理C增效作用不明显。贮藏期间,处理B果实保持了较好的外观品质,偏黄绿色,处理C果实偏褐色,而对照偏暗褐色。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多变量检验结果表现显著,是影响果实采收品质与贮藏效果的主要因素;区组间无差异。处理方式影响显著的指标有褐变指数、自溶指数、低温b~*值和单果质量;区组影响显著的指标有低温b~*值和C~*值。【结论】疏花疏果处理效果最好,补硒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果实采收品质与贮藏性,但差异不显著;区组设置不影响处理间果实的贮藏性与内外品质差异。疏花疏果是提高龙眼果实采收与贮藏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深入研究了烤烟晾制变黄过程中的颜色变化规律。【方法】通过色差仪和叶绿素仪测量云烟87中部叶在不同晾制温度(20、25、30、35和40℃)条件下亮度值L~*、红绿值a~*、黄蓝值b~*和SPAD值的变化,并以亨特Lab值为基础计算总色差ΔE和褐变指数BI等指标,采用零阶和一阶动力学模型对各项颜色指标的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随晾制温度升高,各项颜色指标的变化速率变快;不同晾制温度下L~*、△E和BI的变化符合零阶反应,而a~*、b~*和SPAD的变化符合一阶反应;颜色变化速率常数符合Arrhenius方程,建立烟叶晾制过程中预测颜色变化的动力学模型,验证试验表明模型拟合度良好(R~(2 )0.9)。【结论】动力学模型可较为精准的预测烟叶在晾制过程中颜色的变化,为烤烟晾制方法、标准及配套工艺技术的制定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原因分析 苹果采前落果的程度与气温、树势和果实负载量有密切关系。收获前持续高温、土壤极度干旱、树体氮素含量过高、植株体内生长素含量降低、留果太多及病虫侵害等原因均可造成苹果采前落果。  相似文献   

9.
追施钾肥对早熟砂梨果实发育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研究追施不同质量浓度叶面钾肥对早熟砂梨果实生长发育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该试验以早熟砂梨‘翠冠’和‘苏翠1号’为研究试材,分别在2个品种果实生长周期内追施0.5(T1)、1.5(T2)和2.5 g·L~(-1)(T3)叶面钾肥。【结果】(1)T2和T3质量浓度追施钾肥,尤其是T2处理早熟砂梨果实纵横径生长速度高,单果重总体较大,‘翠冠’T2处理后的果实纵横径、单果重分别显著高于T1处理8.46%、5.27%、28.51%,‘苏翠1号’T2处理分别显著高于T1处理9.88%、5.28%、35.22%。(2)不同追施钾肥处理对‘翠冠’梨果实果形指数影响较小,‘苏翠1号’T2处理果实的果形指数高于T1和T3处理4.23%、5.02%,但2个品种梨果梗粗度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3)追施钾肥后,2个早熟砂梨品种果实可溶性糖总量、蔗糖、果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依次为T2T3T1,不同质量浓度钾肥对2个品种早熟砂梨果实有机酸含量和硬度总体影响不大。【结论】在早熟砂梨果实发育期选择追施1.5 g·L~(-1)(K_2O元素含量为31%)质量浓度叶面钾肥,成熟果实单果重增大,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形指数高,综合品质得到有效改善,追施钾肥质量浓度过高或者过低都无法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扁桃蔗糖合成酶基因功能与幼果生理落果的关系。【方法】以新疆主栽品种纸皮扁桃生理落果期的正常果和即将脱落果实为试材,采用qRT-PCR法分析SuSy基因的表达模式,测定糖组分浓度和蔗糖合成酶活性。【结果】扁桃果实SuSy基因在不同发育期均有表达,且均在快速落果期(盛花后7~22 d)的高峰期(盛花后17 d)表达量达低值,而后逐渐升高;果实中葡萄糖浓度﹥果糖浓度﹥蔗糖蔗糖浓度,正常果的葡萄糖和果糖浓度均大于即将脱落果且与SuSy分解方向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即将脱落果的蔗糖浓度始终大于正常果,即将脱落果中的蔗糖代谢出现异常;在落果高峰期(盛花后17 d),SuSy分解方向酶活性达峰值,之后随着营养竞争缓和而逐步降低,且正常果酶活性始终大于即将脱落果;SuSy合成方向酶活性在正常果中持续走低,直至落果后期库源竞争趋于缓和后缓慢升高,而即将脱落果的合成方向酶活性却在落果高峰期达峰值。【结论】扁桃幼果生理落果期SuSy酶主要在分解方向上起作用,其活性变化异常造成部分果实糖代谢紊乱导致脱落。  相似文献   

11.
核桃生理落果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生理落果(包括落花)只有1次高峰,高峰期出现在盘花后2周,落果的离层形成部位有2个:一是在结果枝和结果母枝连接处,一是在果实基部。对果实进行解剖研究表明,一部分落果的子房内壁细胞解体、珠被和隔膜组织发育不良,另一部分的解剖结构与正常果无差异。根据离层形成部位和果实败育程度将核桃的生理落果分为前期落果、中期落果和后期落果,初步分析造成前两期落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春季雌花分化不完全,从而导致雌花和幼果的败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微量元素对哈密大枣的坐果率、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提高哈密大枣的种植效益.[方法]以哈密大枣果树为试验材料,在大枣幼果膨大期进行喷施不同浓度生长植物调节剂,每隔10d喷施1次,共计喷施5次,收果时调查大枣的坐果率、果实品质及产量,并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NAA 10 mg/L+水杨酸100 mg/L+黄腐酸微量元素在哈密大枣幼果时期进行叶面喷施,能够减少幼果5.64;脱落,其差异性显著(P<0.05);667 m2(1亩)增产5.06 ;,与对照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通过外源激素及补充微量元素的方法能够有效增加哈密大枣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3.
14.
15.
通过生产实践和统计分析,结合生产管理技术应用,掌握了导致芦柑落花落果的生理性和环境方面的具体原因,提出防止芦柑落花落果的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Most previous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country-of-origin effect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country, but few have focused on the impact of country-of-origin 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economically developing countries. Using a national online survey in France, we determine French consumers' perceptions and preferences for fresh fruit from China. Results of ordered logit models show that fresh fruit from China was perceived as low quality and unsafe. Respondents who care about country-of-origin were less likely to purchase fresh fruit from China, while those who care about brand were more likely to buy Chinese fresh fruit. Risk perception and quality perception both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urchase of Chinese fresh fruit. Results of latent class models obtained with key consumer demographics show that heterogeneous preferences exist among different consumer groups. The results provide critical information to both China and other economically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ir efforts to improve market penetration in economically developed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7.
以10年生枳砧温州蜜柑(宫川)为试材,在谢花前后采用抹春梢、环剥后包膜与不包膜、环割,环缢等方法保果。结果表明,各种方法均有保果效应,以抹春梢、环剥后包膜的保果效应最显着;环肃后包膜可促进愈合组织的形成,既促进了着果,又不削弱树势;各处理的树体内总糖含量与着果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对四季桔幼果蛋白质和吲哚乙酸及吲哚乙酸氧化酶含量分析表明,在幼果发育过程中,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升高,引起吲哚乙酸含量下降,蛋白质等养分积累减少,可能是四季桔早期落果的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对华盛顿脐橙和锦橙幼果内源GA和ABA含量分析表明,脐橙幼果脱落与AB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ABA/GA呈显著正相关,与GA含量呈不显著负相关。锦橙幼果脱落与ABA/GA和ABA为不显著正相关。与GA呈不显著负相关。在生理落果期中,ABA含量、ABA/GA和幼果脱落果均为脐橙>锦橙。  相似文献   

20.
抗坏血酸氧化酶与西葫芦叶片及果实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活性变化与西葫芦生长发育的关系,揭示不同蔓性西葫芦长势和产量存在差异的原因,为西葫芦的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2个半矮蔓西葫芦品种和2个矮蔓西葫芦品种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测定西葫芦叶片、果实生长发育的相关指标及AAO活性,研究AAO活性与西葫芦叶片及果实发育的关系。【结果】在西葫芦生长发育过程中,2个半矮蔓西葫芦品种C1、C2的叶长、叶宽以及果实瓜长、瓜径均较2个矮蔓西葫芦品种D1、D2大;而伴随着叶片与果实的发育,品种C1、C2叶片与果实中AAO活性均较品种D1、D2高,说明AAO活性与西葫芦叶片、果实的发育密切相关;在收获期,品种C1、C2产量较品种D1、D2大。4个西葫芦品种的不同叶龄AAO活性均存在差异,其活性依次为:顶端发育叶片>中部发育叶片>下层衰老叶片,说明AAO可能参与叶片的抗衰老功能。【结论】AAO活性与西葫芦的生长发育呈正相关,对西葫芦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