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为科学评估牛口蹄疫免效果,及时有效开展疫情预警预报,制定有针对性防控策略.[方法]第四师畜牧兽医工作站对2016—2020年集中免疫后牛口蹄疫免疫血清抗体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检测牛O型口蹄疫免疫血清样品6797份,合格6334份,平均合格率93.19%;牛A型口蹄疫免疫血清样品5997份,合格550...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研究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牛结节性皮肤病等4种牛主要传染病的免疫效果和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疫苗对口蹄疫、牛结节性皮肤病免疫,针对性使用荧光PCR、ELISA方法以及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对上述4种牛病进行检测。[结果]免疫牛口蹄疫10.21万头次,检测血清1 534份和组织样品233份,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94.33%,口蹄疫病毒为阴性。使用山羊痘疫苗免疫牛结节性皮肤病2.89万头次,检测口鼻拭子/抗凝样品200份,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为阴性。监测牛布鲁氏菌病血清2 380份,阳性率为0.17%。监测牛结核病1 291头,阳性率为0.23%。[结论]口蹄疫、牛结节性皮肤病免疫效果良好,达到阻断病毒感染和传播目的。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总体上分别达到控制标准和净化标准,但“两病”仍有零星发生,需要加强牛只调运监管检疫。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塔城地区沙湾县当前牛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利用阻断ELISA试剂盒对2014-2018年采集于塔城地区沙湾县的607份疫苗免疫血清样品进行了牛O型、A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结果显示2014-2018年O型和A型口蹄疫免疫合格率分别为87.81%和85.50%,O型口蹄疫免疫以2018年免疫合格率最高(94.33%),2017年次之(93.94%),2014年最低(78.72),A型口蹄疫免疫以2017年免疫合格率最高(92.42%),2018年次之(91.49%),2014年最低(76.60)。表明当前牛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较好,且2017-2018年牛O型和A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明显好于2014-2016年。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高林屯牛口蹄疫的免疫现状,本研究对2017年于高林屯采集的30份牛血清样品进行O型、A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的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高林屯牛O型、A型口蹄疫的免疫合格率均为80%,说明高林屯牛口蹄疫免疫效果整体较好。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传播迅速、感染率高为特点,国际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18个A类传染病之首。为及时监测免疫效果,确保牲畜安全,在陈旗巴镇地区9800头牛免疫口蹄疫疫苗1个月后,3月末我站对镇区6个居委的牛抽样采血100份,进行亚洲1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监测。检测结果显示巴镇地区牛使用口蹄疫O型-亚洲1型二价灭活疫苗一个月后免疫抗体合格率仅为57%。鉴于巴镇地区牛口蹄疫免疫抗体较低,4月份对镇区牛进行口蹄疫亚1单价疫苗免疫注射。5月份再次对镇区6个居委会牛抽样采血120份,进行亚洲1型口蹄疫疫苗免…  相似文献   

6.
为调查2019年陕西省规模化猪场中口蹄疫(FMD)、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瘟(CSF)、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伪狂犬病(PR)的免疫状况及病原感染情况,采用间接ELISA对送检的20 233份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采用PCR/RT-PCR方法对送检的1 633份病料样品进行病原检测。结果表明,检测口蹄疫抗体的5 154份血清样品中(4 089份免疫血清,1 065份未免疫血清),免疫抗体阳性率为76.69%,感染率为42.25%;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的6 259份血清样品中(5 516份免疫血清,743份未免疫血清),免疫抗体阳性率为85.06%,感染率为28.26%;检测猪瘟抗体的5 165份血清样品中(4 881份免疫血清,284份未免疫血清),免疫抗体阳性率为88.10%,感染率为47.89%;检测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的3 142份血清样品中(2 810份免疫血清,332份未免疫血清),免疫抗体阳性率为84.23%,感染率为21.69%;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的513份血清样品中(420份免疫血清,93份未免疫血清),免疫抗体阳性率为95%,感染率为88.17%。检测猪瘟病毒的328份病料中,阳性率为9.45%;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的218份病料中,阳性率为14.23%;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654份病料中,阳性率为10.86%;检测伪狂犬病病毒的144份病料中,阳性率为2.78%;检测口蹄疫病毒的226份病料中,阳性率为0.44%。通过对5种常见病原和抗体的检测,为陕西省猪场常见疫病的防控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以牛、羊感染为多。本病具有流行性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等特点,严重制约了畜牧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主要采取以免疫注射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口蹄疫。通过免疫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口蹄疫免疫后的效果,准确掌握疫情动态,以控制疫病的发展。为了解日照市规模化牛羊场O型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应用液相阻断方法对日照市8家牛羊场的240份血清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牛羊O型口蹄疫抗体检测中,检测240份,免疫合格220份,抗体水平合格率达到91.7%。  相似文献   

8.
为动态了解掌握巴中市各县(区)O型口蹄疫免疫效果,试验抽取440份猪、牛、羊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结果显示:所有血清样品的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75.53%,表明我市的O型口蹄疫免疫效果达到了农业部≥70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猪、牛、羊等多种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我国将其列为动物疫病之首的重大动物疫病。口蹄疫免疫抗体定点监测,是在一定的区域、在一定数量的动物群体中,定期采血监测,评估疫苗的免疫效果,为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据。笔者采用L—B—ELISA试验,对青海省定点检测的免疫血清进行实验室抗体检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全面掌握动物免疫效果,对免疫过的动物进行抗体检测.共采样2120份,其中,H5N1亚型禽流感检测合格率为93.5%:鸡新城疫检测合格率为92.5%;猪瘟检测合格率为84%;羊布鲁菌病检测合格率为65.5%;羊口蹄疫检测合格率为84.5%:猪口蹄疫检测合格率为62%;牛口蹄疫检测合格率为54.2%.并就动物免疫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从甘肃省武威市4个县区(凉州区、古浪县、天祝县、民勤县)采集的320份牛血清样品效价进行了检测。中O型抗体检测免疫合格率分别是71.00%,86.30%,80.00%,91.30%,平均合格率为82.15%。检测出亚洲Ⅰ型抗体免疫合格率82.30%,76.30%,70.00%81.30%,平均合格率为77.23%;检测出A型抗体免疫合格率87.75%,93.50%67.30%,76.30%,平均合格率为81.50%。四县区散户肉牛血清样品中O型抗体检测免疫合格率分别:58.80%,61.30%,63.80%,86.30%,平均合格率为67.55%;检测出亚洲Ⅰ型抗体免疫合格率81.00%,75.00%,71.30%,78.80%,平均合格率为76.30%;检测出A型抗体免疫合格率71.00%,77.50%,83.80%,85.00%,平均合格率为79.00%。通过检测结果可以发现武威市肉牛口蹄疫三价苗抗体合格率高于70%,且武威市规模养殖场肉牛口蹄疫三价苗抗体检测合格率高于散养牛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元江县生猪O型口蹄疫(FMD O)疫苗免疫状况,并评估免疫效果,2018-2021年在全县10个乡镇的规模场和散养户中,随机采集生猪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年份FMD O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64.94%;不同区域FMD O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64.01%;不同养殖方式规模场FMD O的免疫抗体合格率(66.23%)与散养户(64.61%)相比,相差1.62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近年来元江县生猪FMD O整体免疫效果不是很理想,出现免疫不达标的年份、区域及养殖方式,应引起高度重视,检测结果可为元江县生猪FMD O的潜在风险点控制、疫苗选择及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动物接种疫苗后免疫抗体效价是评价免疫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是衡量一个区域内群体免疫屏障稳固与否的最重要的依据,提高免疫抗体效价可以有效控制疫病发生、流行,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近几年来,我市在重大动物强制免疫效果评价工作中,藏系羊口蹄疫免疫抗体疫效价整体不高,2019-2021年兽医实验室采用液相阻断ELISA试验检测羊血清样品2 541份、2 786份、2 980份,但每批次检测的血清样品整体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在55%~75%之间,这与上级部门要求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的标准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就藏系羊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效价不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旨在解决我市藏系羊口蹄疫防控中免疫抗体疫效价整体不高的问题,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保障我市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采用IHA和LB-ELISA,对检测来自全省14个州市36个规模场和228个散养户的1212份牛和羊血清进行O型和Asia-Ⅰ型FMD免疫抗体检测.O型FMD检测牛647份,免疫合格559份,平均合格率为86.39%,滴度大于1:128有399份;检测羊675份,免疫合格569份,平均合格率为84.29%,滴度大于1:...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掌握肉牛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口蹄疫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检测结果、口蹄疫O-P液RT-PCR核酸检测结果三者的相关性,[方法]张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甘州区28头肉牛开展相关检测。[结果]检测结果表明: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28份,合格率100%,3ABC抗体阳性27份,阳性率96.4%;对3ABC抗体阳性的27头牛分2次进行实时荧光RT-PCR核酸检测,被检的27头牛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免疫抗体监测,掌握其在奶牛体内消长规律;建立适合本区奶牛口蹄疫疫苗常规免疫程序,提高有效免疫保护;探索延平区内两个常用口蹄疫疫苗的抗体产生时间和免疫抗体持续时间,为有效科学免疫,预防口蹄疫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血样采集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抗体检测采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方法,抗体效价判定依据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疫病监测方案。[试验对象]选择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两个分别常年免疫政府采购疫苗(中牧实业)、自行采购疫苗(内蒙金宇)的A、B规模化牛场,各选取一定数量的初生犊牛(犊牛20 头及对应母牛20 头)。[结果]A场母牛产后、犊牛出生当天O型抗体合格率达100%,第四周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至12周抗体合格率降至50%,确定首免时间为犊牛出生后12 周,首免后第6周抗体合格率降至55%,确定二免时间为首免后第6周;B场母牛产后、犊牛出生当天O型抗体合格率达95%,第四周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至9周抗体合格率降至55%,确定首免时间为犊牛出生后9 周,首免后第3周抗体合格率降至28%,确定二免时间为首免后第3周。[结论]根据监测试验结果,A场的免疫程序设计为犊牛出生后12 周开始首免,首免后第6周开始2 免,以后每4 个月免疫1 次;B场的免疫程序设计为犊牛出生后9 周开始首免,首免后第3 周开始2 免,以后每4 个月免疫1 次。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广西玉林市牛羊口蹄疫(FMD)和小反刍兽疫(PPR)免疫情况,2017—2019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从玉林市7个县(市、区)234个种畜场、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采集2244份羊血清和922份牛血清样本进行O型、A型和亚洲I型FMD以及PPR免疫抗体检测,并比较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免疫抗体水平.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四川省牦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在2012年间采自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红原县共377份牦牛血清进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检出阳性血清样品共105份,阳性率为27.9%。[结论]表明四川省牦牛群中均存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感染。该研究为该地区牦牛传染性鼻气管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血清学试验对贵阳市花溪区某种猪场的95份血清样本进行猪繁殖障碍性疫病血清学检测,以了解猪群免疫水平及疫病感染状况.结果显示,猪群O型口蹄疫(O-FMD)、猪瘟(HC)、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PR)免疫合格率分别为100% (33/33)、62.9%(39/62)、14.5% (9/62)、61.3% (38/62),HC、PRRS和PR免疫合格率均未达到农业部要求;通过比较母猪免疫抗体与仔猪母源抗体水平相关性,发现HC与PR首免后抗体保护期维持较短,PRRS免疫不合格;猪群猪圆环病毒病(PC)、猪细小病毒病(PP)隐性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5% (67/95)、82.1%(78/95),隐性感染情况严重.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该猪场应改进HC、PR免疫程序,立即对全群进行PRRS补免,并要高度重视PC和PP的防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山东省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种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效果,按照山东省动物疫病监测计划,采集全省98个场(户)2909份血清样品,应用液相阻断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方法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O型口蹄疫抗体样品合格率为83.73%,A型口蹄疫为77.5%,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亚型Re-11、H5亚型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