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甘蔗的适种区域广阔。甘蔗不仅可作糖蔗和果蔗,还可做能源蔗、蔬菜蔗等等。甘蔗砍收剩余物和甘蔗制糖副产物营养丰富且较易被牲畜吸收利用,故作饲料的利用价值更大。有甘蔗科研机构作后盾和坚实的甘蔗副产品开发基础,甘蔗作饲料的产业化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甘蔗的应用发展出发,概述了甘蔗从最初的作果蔗,发展到果蔗与糖蔗并存,再发展到果蔗、糖蔗与能源蔗共存,到现在的果蔗、糖蔗、能源蔗、饲料蔗、菜蔗共存等阶段,并重点介绍了甘蔗作蔬菜的国内外应用情况,通过对甘蔗作蔬菜发展的营养学、药理学和药用等的分析,以说明其作蔬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发展饲料甘蔗的新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蔗有很高的能量转换能力,又充分利用了杂种优势,它是一种极有前途的特高产的饲料作物。选育饲料甘蔗品种又是发展饲料城蔗的关键技术,闽蔗92-117、C155-76等甘蔗品种,生长特愉,宿根性根强,年可收获2-3次,公顷产鲜蔗225吨左右,配合饲料青贮氨化处理,可提高饲料价值。  相似文献   

4.
甘蔗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降低制糖成本、提高糖业抵御风险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具体可以用甘蔗制糖,再加工成各种食品;利用蔗稍、蔗叶作饲料或饮料;利用糖厂的酒精废液、滤泥等作肥料;利用甘蔗副产品制酒精、味精、酵母等,可使甘蔗资源实现多次增值,以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5.
把我省现有的糖蔗、果蔗和牧草蔗,正在研究中的能源蔗以及断断续续摸索中的菜蔗等归纳为一个植株特性各异、生理功能有别以及利用方式多样的甘蔗业。文中分别就这几类甘蔗提出深入研究和扩大开发利用范围的设想,糖蔗要充分合理利用其各种副产资源,根据植蔗新情况研究调整品种结构和栽培技术,可以考虑增加生产蔗汁饮料特别是浓缩蔗汁项目;果蔗应配合政府部门进行产区合理布局,农业上应对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进行全方位研究,应从调整植期、保鲜蔗茎以及生产蔗汁饮料和混配复合饮料等方向研究果蔗周年供应技术;牧草蔗还要加强品种选育,研究茎叶的合理采收方法,研究指导饲养户如何合理利用牧草蔗以及对种植牧草蔗饲养各种动物的经济效益进行合理分析等,在利用过程中还可以尝试采收茎叶后先剥取蔗笋当作蔬菜食用,余物再做饲料;能源甘蔗要做好品种储备,伺机发展,开发中要重视对蔗渣以及发酵残渣的进一步利用;菜蔗要尽快投入生产利润分析、品种选育、栽培管理技术以及蔗笋烹调技术等研究。总的目标是根据我省各地生活需求和经济建设需要,把甘蔗业扶持壮大,更好地为我省多行业经济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蔗梢(叶)进行氨化、微贮、青贮等方法制作饲料,对蔗渣培育食用菌进行试验研究,找到适合贵州蔗区开展副产品加工利用的有效途径。以甘蔗副产品综合利用为中心,对发展生态农业进行探讨,提出建设生态农业的多种模式。  相似文献   

7.
《广西糖业》2021,(3):35-35
广西甘蔗种植面积1100万亩左右,年产蔗叶700万吨,占农作物秸秆的三分之一。近两年来,虽然蔗叶综合利用在肥料化和饲料化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属起步阶段,蔗叶利用的渠道、方式、方法不多,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多数蔗叶还是以焚烧为主,尤其是甘蔗主产区蔗叶焚烧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谈蔗种贮藏与冬植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是利用蔗茎上的蔗芽做种,保护蔗茎蔗芽安全越冬的过程称为贮藏蔗种。而冬植蔗是指“小雪”至“冬至”时期播种的甘蔗。冬植蔗能提早出苗、减少蔗种贮藏保管、错开农时,提高产量和糖分。本文就上述问题简介如下。1贮藏蔗种的主要技术措施1.1选种和留种选择做种的...  相似文献   

9.
甘蔗是硅积累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较多的硅。植蔗土壤硅有效性与土壤PH,三氧化二物含量密切相关。施用硅肥可增加甘蔗的产量和含糖量,提高甘蔗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增强甘蔗的抗寒性和提高水份的经济利用。植蔗土壤和甘蔗植株硅的化学诊断,是甘蔗施用硅肥的主要依据,各种硅酸盐的废渣是目前主要的硅肥品种。  相似文献   

10.
对攀西蔗区的自然条件、蔗区现状、生态特点以及各主要生态蔗区对甘蔗品种的要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以甘蔗品种的多样性去适应蔗区生态环境的多样性,针对具体蔗区生态特点,进行甘蔗品种的选育和引进工作。对近年来攀西蔗区甘蔗品种的引进工作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正确地引进筛选优良甘蔗新品种提出了一些建议。对厂所合作进行优良甘蔗新品种的选育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11.
根据甘蔗的生物学特性和利用现状,结合福建省农业环境生态状况,运用生态学原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经过科学决策,提出生态甘蔗概念,并设计出适合在福建省普通蔗区或风、沙、蚀、瘦、荒等劣地实施的种植甘蔗保护环境生态、“甘蔗-糖(酒精、饮料)-副产物综合利用”和“蔗-菜-牧-菌-鱼-沼”等3种生态甘蔗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护和利用本地卵寄生性天敌克制甘蔗螟虫的为害,对广西蔗区甘蔗螟虫卵寄生蜂的种类分布以及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2011—2014年调查结果表明,甘蔗生长前期在不同蔗区调查的赤眼蜂寄生率均较低。2011年和2014年调查的南宁、崇左和来宾3个蔗区,在甘蔗生长中后期赤眼蜂对甘蔗螟虫的寄生率均明显高于甘蔗生长早期寄生率;在崇左蔗区,黑卵蜂寄生率较高,甘蔗生长早期和甘蔗生长中后期黑卵蜂对甘蔗螟虫的寄生率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3.
冬,春少雨干旱是制约我省旱地甘蔗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因子,本文根据我省蔗区的自然条件,结合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从选配良种,利用植期,耕作技术和田间管理等方面论述了充分利用云南蔗区的生态资源,实现旱地甘蔗增产增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黑穗病是广西蔗区最主要的病害。本研究利用人工接种结合病区大田自然发病的方法,用4对甘蔗黑穗病菌交配型单倍体菌株分别注射接种,对本实验室培育的甘蔗新品种(系)中蔗1号、中蔗6号和中蔗9号及广西主栽品种ROC22进行甘蔗黑穗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4个甘蔗品种对黑穗病抗性从强到弱排序依次为:中蔗9号>中蔗1号>中蔗6号>ROC22。对重病区田间一年宿根自然发病进行全年跟踪调查,中蔗1号和中蔗6号黑穗病发病率为零,中蔗9号发病率为0.4%,ROC22为6.8%。结论:中蔗系列甘蔗品种有很强的黑穗病抗性。  相似文献   

15.
1994年6-8月,左江流域驮卢蔗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不少蔗地水淹,甘蔗损失惨重。本文分析研究了水淹蔗地的甘蔗形态特征及蔗糖分等性状。结果表明,长期水浸渍的田的甘蔗,蔗产量和蔗糖分严重下降,受淹宿根蔗和新植蔗花言巧语煌的蔗茎比重分别比正常蔗下降19.6%和 19.1%,产量分别下降47.5%和44.0%,蔗糖分下降0.18-1.5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保水剂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保水剂对甘蔗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在施用保水剂后,产量都增加了。蔗汁蔗糖分、蔗汁重力纯度、蔗汁锤度也都相应提高,而3个品种的蔗汁还原糖分都下降,说明蔗汁品质明显改善。因此,此项技术措施可以在甘蔗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3个甘蔗品种不同虫节率蔗茎与健康蔗茎,全虫节段与无虫节段的螟害甘蔗的甘蔗蔗糖分和蔗汁品质分析表明,螟害蔗茎的甘蔗蔗糖分随着虫节率的增加而降低,呈直线回归关系.螟害蔗茎的蔗汁品质比健康蔗茎的低.全虫节段比无虫节段甘蔗蔗糖分降低了1.46~2.90个百分点,重力纯度降低了1.74~4.28个百分点.螟害蔗茎为甘蔗生长中后期受螟虫危害所致.防治甘蔗生长中、后期螟害是一项提高甘蔗蔗糖分和改善蔗汁品质,提高甘蔗产量和甘蔗综合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往每年榨季糖料蔗砍收后,在田间留下大量的蔗叶(叶梢),通常以就地焚烧的方式处理。但近年来因污染环境已被明令禁止。如何有效处理利用糖料蔗叶,已成为糖料甘蔗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糖料蔗叶的营养成分,以及蔗叶还田、蔗叶作为饲料、栽培食用菌、生产木糖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和存在问题。建议通过研究开发小型实用多用途的蔗叶粉碎机械设备,形成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为蔗农提供蔗叶粉碎还田作业服务;研发推广蔗叶回收机械,扩大利用蔗叶处理加工生产规模,形成工厂化、产业化生产,多头并进,有效处理利用糖料蔗叶,以促进蔗糖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阿萨姆邦布拉里克森甘蔗研究站丘陵地粘壤土进行田间试验,研究蔗种特性及其生产能力并确定种源甘蔗的适宜施氮量和施氮时间。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从少增加到推荐量的100%,甘蔗产量显著提高,如果进一步增加施氮量,甘蔗产量不受影响。氮肥三等分分期施用的甘蔗产量最高。随着氮肥用量从少增加到推荐量的100%、施肥次数从一次增加到三次,每千个蔗种重量、蔗种含水量及蔗种萌芽率等显著提高,进一步增加施氮量和施氮次数对这些蔗种特性不再有影响。随着氮肥等分施用次数从少增加到三等分,蔗汁还原糖含量逐渐提高。种源甘蔗按照推荐量三等分分别于甘蔗种植时、植后60天和植后90天施用氮肥,蔗种的生产能力最高,效益/成本比最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湛江蔗区甘蔗栽培制度的演变和现状。甘蔗植期受气象因子的影响,春、秋、冬、夏植蔗各具特点,建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冬植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