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微胶囊法固定平菇半纤维素酶,探讨固定化条件与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浓度为3%,戊二醛浓度为1%时,固定化酶有较高的活力回收率;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比游离酶提高了10℃,最适pH值较游离酶向酸性范围移动0.4个单位;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分别为0.906 g/L和0.937 g/L;固定化酶的耐热性较好,在60~80℃下仍能保持较高的酶活力,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常见的大部分金属离子对固定化酶的活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酶或细胞固定化技术是微生物发酵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可使生产速率和效率获得显著提高。为确定微胶囊法固定糖化酶的最佳条件,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微胶囊法固定糖化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壳聚糖脱乙酰度为85%、海藻酸钠浓度为3%、戊二醛浓度为1.5%、氯化钙浓度为0.2 mol.L-1。固定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75℃,比游离酶提高了20℃,最适pH为4.5,比游离酶下降0.5个单位。固定化酶的活力最高达2 013.42 U.g-1干胶,相对活力为89.3%,米氏常数Km为1.28%,半衰期为223 h。采用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载体微胶囊法固定糖化酶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海藻酸钠法固定化酪氨酸酶的最适条件,以海藻酸钠为栽体,研究了海藻酸钠浓度、CaCl2浓度、固定化时间和固定化酶的最适pH、最适温度、最适底物浓度及反复利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最适固定化条件如下:3%海藻酸钠、2%CaCl2、固定化时间2 h.固定化酶的最适pH 7.0、最适温度30℃、最适底物浓度0.01 mol/L,反应进行5次后一半酶活损失.研究证明海藻酸钠法固定化酪氨酸酶转化邻苯二酚效果好,实用潜力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1株高产脲酶的芽孢杆菌菌体的固定化及其固定化细胞的转化条件。[方法]研究不同浓度海藻酸钠溶液、菌体包埋量、戊二醛溶液对固定化细胞脲酶酶活的影响,以及不同pH值、不同温度、几种离子浓度对脲酶活力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胞转化最适pH值为7.5,最适温度为40℃,最适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30 g/L,最佳包埋量为40 g/L,最适戊二醛浓度为2%;细胞经过固定化后,细胞脲酶稳定性显著提高,经过戊二醛交联后,稳定性再次提高。固定化细胞的脲酶对Cu2+、Hg2+的抑制作用有一定的抗性。[结论]固定化细胞比游离细胞更适合工业化操作。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海藻酸钠固定木聚糖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并对壳聚糖固定木聚糖酶进行优化研究。[方法]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2种载体对木聚糖酶进行固定化,测定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活力。[结果]结果表明,壳聚糖吸附交联法、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木聚糖酶的固定率分别为51.8%、31.8%,Km值分别为0.524、0.748 g/L,游离酶的Km值为0.687 g/L。2种载体固定化木聚糖酶的酸碱稳定性均明显提高,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贮藏温度虽均与游离酶相同(最适反应温度是50℃,最适贮藏温度是30℃),但前者的适宜温度范围明显变宽;并且固定化酶提高了游离酶的贮藏稳定性。[结论]采用壳聚糖吸附交联法、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化木聚糖酶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瑞君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337-4339
从草鱼肠道中分离筛选出6株产木聚糖酶的菌株,从中挑选产酶量最大的菌株测定酶液活力,并采用壳聚糖、海藻酸钠等固定游离酶.结果表明,与游离酶相比,壳聚糖固定酶的最适pH向碱性方向偏移,海藻酸钠固定酶的最适pH向酸性方向偏移.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有较高的最适温度和较强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王静  贾英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04-905,909
[目的]为低乳糖乳制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阳离子交换树脂D151为载体,采用吸附交联法对黑曲霉乳糖酶进行固定化,进而研究了固定化乳糖酶的酶学特性。[结果]固定化乳糖酶和游离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60和70℃。在低于50℃的条件下对固定化乳糖酶和游离酶进行保温处理,酶活力没有损失;在高于50℃的条件下对固定化乳糖酶和游离酶进行保温处理,其酶活力呈现下降趋势,且固定化乳糖酶的活力下降更为迅速。固定化乳糖酶和游离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4.5和4.0,其pH值稳定范围分别为2.5—4.5和5.0~7.0。pH=6.5时,固定化乳糖酶和游离酶的活力分别为其最适pH值下的87.5%和3.8%。固定化乳糖酶和游离酶的半衰期分剐为24和9d。[结论]在牛奶的天然pH值下,固定化乳糖酶比游离酶更适用。  相似文献   

8.
从香菇中提取纤维素酶,研究了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化纤维素酶的方法,并对不同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固定化酶较游离酶有更好的耐热性与pH值稳定性,其中交联包埋法固定化酶在重复利用性、与底物的亲和程度、酶的固定率等方面均优于直接包埋法和包埋交联法,在重复使用6次后,仍保持72.2%的酶活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脂肪酶可以通过高效催化动植物油脂发生转酯反应得到生物柴油,而固定化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脂肪酶的使用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方法】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海藻酸钠包埋和新型环氧交联剂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交联联合法固定脂肪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共同确定脂肪酶的固定化方案。【结果】最佳固定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2.5%,给酶量400 U/mL海藻酸钠溶液,氯化钙5%,固定20 min,以0.35%的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25℃条件下交联1 h,由此制备得到酶活约为84.90 U/g的固定化酶。【结论】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pH 8.5,比游离酶增大0.5 U,最适反应温度40℃,与游离酶相比保持不变。热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0.
白腐菌(T.pubescens MB89)漆酶的固定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腐菌T.pubescens MB89漆酶固定化处理的最佳条件及其酶学性质。【方法】采用壳聚糖、壳聚糖铜、海藻酸钠/壳聚糖和TEOS/PEG 4种载体对漆酶进行固定,测定固定化漆酶酶活性在不同温度、pH值和固定化条件处理下的变化。【结果】白腐菌漆酶的固定化方法和最佳固定条件为:①壳聚糖固定化漆酶(IE1)。戊二醛最佳浓度为0.4 mol/L,最适交联时间8 h,最佳给酶量1.5 mg/g;②壳聚糖铜固定化漆酶(IE2)。CuSO4.5 H2O最佳添加量为0.6 mg/g,最适络合时间10 h,最佳给酶量0.25 mg/g;③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化漆酶(IE3)。0.2mol/L海藻酸钠,0.2 mol/L CaCl2,0.1 mol/L戊二醛,0.15 mol/L壳聚糖,最佳给酶量1.5 mg/g;④TEOS/PEG固定化漆酶(IE4)。最适PEG分子质量为600~800,最适添加量1.5 g/g,最佳给酶量1.5 mg/g。4种固定化漆酶的酶学性质:IE1和IE4的最适温度均为60℃,IE2和IE3为30℃;IE1、IE3和IE4的最适pH值为4.5,IE2为4.0;与游离漆酶(Lac)的最适pH值相比,固定化漆酶的最适pH值均向碱性方向偏移,且固定化漆酶的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均优于游离漆酶。【结论】固定化酶的最适合温度、pH均受固定化载体和方法的影响,固定化漆酶的稳定性均优于游离漆酶。  相似文献   

11.
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用吸附交联法对氨基酰化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6.0,温度30℃的条件下,0.1g壳聚糖微球与5mL 1%戊二醛交联后,固定0.8mg氨基酰化酶的固定化效果最佳.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50℃和7.0,而游离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7.5,固定化酶在50~70℃都保持了较高的酶活力,热稳定性远高于游离酶,固定化酶的Km值为11.796×10-2mol/L,较游离酶有所升高,该固定化酶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两种改性壳聚糖载体对香菇纤维素酶固定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聚乙二醇改性壳聚糖(PEG-CS)载体与戊二醛改性壳聚糖载体,并以这两种载体对香菇纤维素酶进行固定化。探讨了载体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最适固定化酶条件,并对两种载体固定化纤维素酶的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聚乙二醇改性壳聚糖与戊二醛改性壳聚糖固定纤维素酶的Km值分别为1.205、0.626g/L,游离酶的Km值为0.759g/L,两种载体固定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均比原酶有所提高,且前者的最适温度范围明显变宽;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有良好的操作和贮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海藻酸钠固定化中性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中性蛋白酶在海藻酸钠中的固定化技术,并对影响固定化酶的固定化率和固定化酶活性的 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质量受海藻酸钠浓度、固定化酶量、固定化时间以及CaCl2浓度的影响,其 最佳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3.0%,固定化酶液量与海藻酸钠体积比1:2,固定化时间2.5 h,CaCl2浓度 3.0%,由此制得的固定化酶的固定化率可达97.5%,固定化酶活性为3 600 U/g,其热稳定性、pH值稳定性均极显 著高于游离酶。  相似文献   

14.
几丁质固定化菊粉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自制的几丁质作载体,戊二醛作交联剂,用吸附交联法对菊粉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优化了固定化反应条件,在最适条件下,菊粉酶活力最大收率为32%。固定化菊粉酶的最适温度为60-65℃,比游离酶提高5℃。最适pH保持不变。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和对酸碱稳定性都有较明显的改善,将固定化酶装柱进行菊芋汁连续水解试验,操作半衰期达22d。  相似文献   

15.
以吸附率最高的阳离子交换树脂D151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用吸附交联法对黑曲霉乳糖酶进行固定化研究,优化固定化条件,以期改善乳糖酶性质,使黑曲霉乳糖酶适于低乳糖乳的生产。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为60℃,比游离酶低10℃;最适pH较游离酶稍向碱性方向移动;固定化酶比游离酶热稳定性降低;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酸碱稳定性有较大差异。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固定化酶较游离酶而言,在牛奶天然pH条件下使用更为适宜。在pH 6.5、50℃条件下,游离酶的半衰期仅为9 d;而固定化酶在此条件下反复使用20 d,仍具有59%的残余活力。该研究为工业化利用固定化酶生产低乳糖乳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家蚕丝素固定化α-淀粉酶的制备及其理化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脱胶蚕丝用稀碱溶液处理后制成多孔的碱化丝素,经物理吸附方法固定α-淀粉酶,制得碱化丝素固定化酶.每克碱化丝素固定化酶的总活力为439.81 U,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为48.33%,活力表现率为74.18%.同样,蚕丝经高浓度氯化钙溶液溶解、脱盐等处理后制成丝素粉末,经吸附后用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了α-淀粉酶,制成粉末状丝素固定化酶.每克粉末状丝素固定化酶的总活力为509.09 U,活力回收率为58.33%,活力表现率为83.45%.经对固定化酶性质的研究表明:碱化丝素和丝素粉末均能较好地固定α-淀粉酶;最适温度比游离酶升高了10 ℃;最适pH降低了0.8~1.0个单位,固定化酶具有较长的操作半衰期(26~38 d)、较强的抗蛋白质变性剂(8 mol/L尿素溶液中的活力在80%以上)和贮存稳定性(贮存60 d后,其活力大于50%);实验还发现:在制备固定化淀粉酶时,酶的最适浓度为2.8~3.2 g/L,戊二醛的最适浓度为0.25%.  相似文献   

17.
海藻酸钙凝胶固定甲氰菊酯降解酶.实验室条件测定固定化酶对甲氰菊酯的降解特性.甲氰菊酯降解酶的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浓度20 g/L;酶蛋白质量浓度1.0 g/L;固定化时间12 h;粒径5 mm;固定化酶对甲氰菊酯的降解pH稳定范围为5.0~10.0,稳定温度范围为25~50℃,适应性范围均较游离酶有所提高。Lineweaver-Burk法测定出固定化酶对甲氰菊酯的Km=298.13 nmol.mL-1,Vmax=43.48 nmol.mL-1.m in-1。最优条件下,固定化酶活力为游离酶活力的80%,制备的固定化酶可以重复连续利用3次。  相似文献   

18.
胥成浩  农向 《吉林农业》2010,(11):46-46
由于自然界中游离的纤维素酶活力比较低,不耐热,所以其应用受到限制,而把游离的纤维素酶制成固定化酶制剂后,与游离纤维素酶相比具有可重复操作,比游离酶耐温,与底物亲和力提高等特点。因此,酶的固定化可以改善游离酶的性质并提高其稳定性。近年来对纤维素酶固定化的研究比较多,文章主要对近年纤维素酶固定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以胺化纤维素为载体,固定醇氧化酶.应用分光光度法,找出了制备固定醇氧化酶的最佳反应条件,同时对固定化酶的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7.4;最适反应温度为35℃,比溶液酶提高了10℃.米氏常数为13.8 mg·mL-1,略高于溶液酶(3.5 mg·mL-1).固定化酶表现出非常好的重复使用稳定性,重复使用9次后,剩余活力为70%.  相似文献   

20.
甘蔗渣纤维素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匀浆状甘蔗渣纤维素用NaOH活化后,顺次经过高碘酸钠、尿素、甲醛处理,成为高反应性固定化酶载体,可用于木瓜黄蛋白酶的固定化,其酶蛋白的结合量与甲醛处理时间、酶固定时间、溶液酶浓度等有关,甲醛处理最适时间为14h,酶固定8h后,载体结合酶量趋向稳定;溶液酶最佳浓度范围为1-2.0mg/ml粗酶,固定化酶活力回收达34.5%,半衰期35天,固定化酶和溶液酶的Km值(底物酪蛋白,w/v,%)分别为0.12%和0.26%;固定化酶和溶液酶的最适PH分别为PH8.0和PH8.5,二者的最适温度均为60-70℃。固定化酶和溶液酶一样有底物抑制现象,固定化酶在6mol/L脲中处理6h活力趋向稳定,其活力为原有活力的46.75,用固定化酶处理啤酒,啤酒浊度下降了2-9.25倍,蛋白质含量下降了78.8%,冷藏120天,处理啤酒无冷混浊现象发生,同时啤酒原有风味和其它理化指标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