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1023-11024,11026
在开花期从构件水平对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无性系种群分蘖丛各构件性状的表型可塑性,各功能构件生物量与丛径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功能构件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均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开花期,朝鲜碱茅种群分蘖丛各构件性状具有较大的表型可塑性。朝鲜碱茅无性系种群各功能构件生物量与丛径之间的定量关系中,光合构件、有性生殖构件、营养繁殖构件以直线函数模型相关性最大,支持构件、非生殖构件以幂函数模型相关性最大;各功能构件生物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均以直线函数模型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样本随机挖掘整个分蘖丛的取样方法,对松嫩平原栽培条件下实生苗建植的5个密度和分蘖苗建植的2个密度的肥披碱草无性系种群构件数量和生物量结构以及生殖分配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揭示不同建植密度肥披碱草无性系种群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在9月末停止生长期,经过2个生长季的营养繁殖,在第二个生长季末,不同建植方式的种群生殖株、营养株、冬性苗数量和生物量,RAⅠ(生殖分蘖株生物量与地上部分构件总生物量的比值)、RAⅡ(花序生物量与地上部分构件总生物量的比值)以及RAⅢ(成熟饱满子粒生物量与地上部分构件总生物量的比值),以及地上部分构件总数量和生物量均随密度升高呈下降的趋势(P0.05);与高密度相比,低密度肥披碱草种群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生殖分蘖株、花序和成熟饱满子粒等有性生殖构件。同为密度45株·m-2,分蘖苗建植的种群生殖分蘖株数量和生物量、RAⅠ、RAⅡ、RAⅢ均高于实生苗建植的种群(P0.05);而营养分蘖株、冬性苗数量和生物量,地上部分构件总数量皆小于实生苗建植的肥披碱草种群(P0.05);两种建植方式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种构件中,实生苗建植的5个密度数量和生物量皆以冬性苗所占比率最大,而分蘖苗建植的2个密度数量以冬性苗所占比率最大,而生物量以生殖株所占比率最大。  相似文献   

3.
松嫩平原星星草无性系种群构件生物量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量研究松嫩平原星星草无性系种群功能构件的生物量结构及功能构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挖掘整个无性系分蘖丛的取样方法,对松嫩平原开花期星星草无性系各功能构件生物量与丛径、不同构件的生产与无性系生产的关系、无性系生殖株与其组分构件生物量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松嫩平原星星草无性系种群支持构件、有性生殖构件、光合构件生物量随丛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P〈0.05);而营养繁殖构件生物量与丛径的线性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丛径对各功能构件生物量的制约程度为:支持构件〉有性生殖构件〉光合构件〉营养繁殖构件;生殖株和营养株生物量随无性系全体构件生物量的增加均呈线性增加(P〈0.05),而全体构件生物量与分蘖苗生物量的线性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生殖株茎、叶与花序生物量皆与生殖株生物量呈线性函数增长(P〈0.05),茎、花序和叶生物量的积累按7∶2∶1比例形成。[结论]为丛生型无性植物种群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定量研究松嫩平原星星草无性系种群功能构件的生物量结构及功能构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挖掘整个无性系分蘖丛的取样方法,对松嫩平原开花期星星草无性系各功能构件生物量与丛径、不同构件的生产与无性系生产的关系、无性系生殖株与其组分构件生物量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松嫩平原星星草无性系种群支持构件、有性生殖构件、光合构件生物量随丛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P〈0.05);而营养繁殖构件生物量与丛径的线性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丛径对各功能构件生物量的制约程度为:支持构件〉有性生殖构件〉光合构件〉营养繁殖构件;生殖株和营养株生物量随无性系全体构件生物量的增加均呈线性增加(P〈0.05),而全体构件生物量与分蘖苗生物量的线性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生殖株茎、叶与花序生物量皆与生殖株生物量呈线性函数增长(P〈0.05),茎、花序和叶生物量的积累按7:2:1比例形成。[结论]为丛生型无性植物生态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伊犁四爪陆龟保护区不同生境下囊果苔草无性系种群分蘖株的年龄结构及其数量特征。【方法】通过野外采样、室内测定的方法,对坡顶、沟底和繁育区3种生境内囊果苔草各龄级分蘖株的数量、高度、生物量、生产力等数量性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不同生境对囊果苔草营养分蘖株的年龄结构影响不明显。坡顶样地囊果苔草种群营养分蘖株由3个龄级组成,沟底样地和繁育区样地均由2个龄级组成,生殖分蘖株仅存在于繁育区且只有1龄级。3个样地中,分蘖株的数量、高度、生物量均以1龄株占明显优势,均为增长型年龄结构;平均单株生产力也以1龄株最高,并随龄级增加呈现不同程度下降。不同生境内囊果苔草种群营养分蘖株的数量特征呈现出较大程度的变异。【结论】3个样地中营养分蘖株的数量、高度、生物量和生产力均以1龄株占优势,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1龄株以其较高的生产力和数量在种群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张丽辉  杨允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146-5147,5149
通过对星星草独立分蘖丛的取样调查,定量地分析了开花期与籽实成熟期星星草分蘖丛构件的数量特征及其与无性系大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星星无性系构件的数量决定于丛径的大小;其营养蘖数与生殖蘖数在籽实成熟期高于开花期。星星草分蘖株数量和生物量与丛径之间呈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其相关性均在0.01水平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种群水平分析2种生境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构件的生产力特征,为牧草的管理和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典型生境样地,采用单位面积法进行取样。[结果]无芒雀麦种群在2个生境均为营养分蘖株生物量>生殖分蘖株生物量。分蘖株总生物量和营养分蘖株生物量为生境1>生境2,而生殖分蘖株生物量为生境1<生境2。各龄营养分蘖株和生殖分蘖株生物量为1龄>2龄>3龄,以1龄分蘖株占绝对优势。2种生境无芒雀麦种群根茎总生物量大体相等,各龄根茎生物量也为1龄>2龄>3龄。[结论]2种生境无芒雀麦种群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  相似文献   

8.
细叶百合生物量的生殖分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野生环境中多年生球根类植物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C.)进行了生物量生殖分配季节动态研究,各构件在不同季节生物量分配的平均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鳞茎>茎>叶>生殖构件;从蕾期至花期生殖构件生殖生物量分配增加近44倍,两性结构与雄蕊、雌蕊的生殖生物量比为9:5:1;不同季节生殖构件生物量分配与地下构件生物量呈负相关,与地上非生殖构件生物量分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焦聪  阚国仕  陈红曼  任大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31-12034
从构件水平研究紫花地丁种群各构件数量特征和营养构件生物量分配格局之间相关性及生殖分配格局与营养构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生殖分配与叶生物量分配呈明显的正相关,与地下部分生物量分配和植株总生物量呈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从大样本随机挖取单个无性系的调查和测定方法,分析长白山区垂穗披碱草无性系构件的结构及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在籽实乳熟期,垂穗披碱草无性系构件是由营养枝和生殖枝组成,其中以生殖枝数量和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66%和91%.在垂穗披碱草无性系构件的关系中,生殖枝个数、生殖枝秆重、生殖枝重均随着丛径、丛面积的增加呈冪函数异速生长(r2 =0.471 9 ~0.635 6);穗重随着生殖枝个数增加也呈冪函数异速生长(r2=0.7542),生殖枝秆重、生殖枝重均与生殖枝个数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r2为0.825 7、0.827 3).  相似文献   

11.
毛果苔草生殖分蘖株生长及生殖分配的表型可塑性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三江平原毛果苔草(Carex lasiocarpa)籽实成熟期间,广泛采集生殖分蘖株,测定和分析了不同高度级别分蘖株数量性状的生态可塑性及其调节规律.结果表明:毛果苔草生殖分蘖株高与雌小穗数、小花数、穗生物量、茎叶生物量、株生物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与种子数、种子生物量呈显著的幂指数正相关关系,与结实率呈极显著的直线负相关关系;生殖分配Ⅰ平均(19.78±2.36)%,生殖分配Ⅱ平均(6.94±2.68)%,毛果苔草对有性生殖的投入极低.生殖分配Ⅰ与分蘖株高、分蘖株生物量均呈显著的幂指数负相关,生殖分配Ⅱ与分蘖株高、分蘖株生物量均呈极显著的直线负相关.毛果苔草生殖分株数量特征和生殖分配表现出的规律性,反应了天然生境条件下毛果苔草种群生长与生殖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松嫩平原返青期2种碱茅种群构件的数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朝鲜碱茅和星星草独立分蘖丛的取样调查,定量地分析了返青期松嫩平原碱化草甸2种丛生型禾草种群营养繁殖体冬眠构件的数量特征及其与无性系大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返青期,朝鲜碱茅的分蘖丛大小和分蘖株数量均高于星星草,其平均丛径和总分蘖数分别为星星草的2.78和3.76倍。2种群均呈以冬性植株为主的种群结构特征,冬性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64.7%和69.5%。2种群主要以冬性苗形式越冬,平均越冬率分别为73.1%和100%,同时以不定芽越冬。2种碱茅种群的冬、春性植株和总分蘖数均随其丛径的增加呈极显著的指数函数正相关(p<0.01)。随着2种群无性系丛径的增大,2无性系种群的冬、春性植株数和总分蘖数分别以1.303 90、.965 91、.171 7和0.408 50、.505 70、.367 2的指数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3.
对云南省彝良县海子坪省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水竹无性系种群生物量结构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水竹无性系种群分株生物量与胸径、株高及胸径平方与株高乘积的关系密切.2)水竹无性系种群分株各构件单位含水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先升后降,无性系种群分株含水率1,2,3年生水竹均高于4,5年生水竹.3)水竹无性系种群分株各构件单位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秆,鞭,枝,蔸,根,叶;地上部分生物量大于地下部分;在不同年龄由大到小依次为1年生,2年生,3年生,4年生,5年生,其中以1年生水竹最大,5年生最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外缘绿洲区中苦马豆种群地上部分各构件数量、生物量、能值和营养成分的测定,旨在揭示不同物候期苦马豆种群生殖构件特征及生殖分配规律。结果表明:(1)随物候期的变化,苦马豆生殖分配逐渐升高,在成熟期达到最高(40.75%);叶和茎生物量分配都随物候期而降低。(2)营养构件数量特征的表型可塑性普遍低于生殖分配,生殖分配表形可塑性随物候期而逐渐下降。(3)生殖构件各性状与其相关性状呈现出线性和幂函数正相关关系,其中以线性关系为主。(4)花(荚果)中能值和营养元素分配都随物候期而增加,在成熟期后占主要比例。总体上,苦马豆有性生殖构件中生物量、能值和营养物质分配是随着物候期而增加的,与营养构件间存在相互竞争和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植物生殖构件的表型可塑性与分株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内在联系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大样本取样,对伊犁河谷湿地苦豆子种群生殖构件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在籽实完熟期,苦豆子种群单个生殖分株的生物量为(31.78±17.23)g,豆荚生物量和豆荚数分别为(4.37±2.55)g和(47.30±24.49)个;种子生物量和种子数分别为(3.08±2.13)g和(121.30±92.83)粒;生殖分配1和生殖分配2分别为(14.87;±6.34;)和(10.23;±5.04;).各生殖构件表型观测数据最大值比最小值高6.1~12.9倍.苦豆子种群生殖分株同时具有同速和异速2种不同增减过程的表型可塑性调节.[结论]研究结果将对有效控制草原和农田生态系统中伊犁苦豆子的生态危害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苦豆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硫营养对Pb/Zn富集植物--小花南芥(Arabis alpinal Var.parviflora Franch)生长和铅锌累积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花南芥地上部生物量随硫营养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增幅为49.5%~118.6%;64mg·kg-1硫营养处理,小花南芥植株地下部生物量增加114.5%;硫营养促进小花南芥对铅的累积,植株地上部铅累积量增加1.74~2.92倍,地下部增加2.01~3.86倍;8 mg·kg-1和24 mg·k-1硫营养处理促进小花南芥对锌的累积.试验揭示适当的硫营养能促进小花南芥生长和对铅锌的累积.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CO3胁迫对小花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种子萌发率及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花碱茅的种子萌发率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而降低,NaCl胁迫下的萌发率下降趋势大于Na2CO3胁迫,说明影响小花碱茅种子萌发率的主要原因是渗透胁迫;随着NaCl和Na2CO3浓度的升高,小花碱茅幼苗生长变弱。  相似文献   

18.
杉木无性系测定林磷素利用效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建漳平五一国有林场17年生不同杉木无性系测定林的生物量及磷含量进行测定,对不同无性系全树磷利用效率及干材磷利用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筛选出磷利用效率高的优良杉木无性系.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各器官生物量排序为:干>根>枝>皮>叶>枯枝.M10号无性系干材分配比例最大,M41次之.M41林分总生物量最高,M17次之.从干材生物量看,M41最大,是最小无性系M45的2.01倍.不同杉木无性系中M34的林分磷积累量最大,是参试无性系平均值的1.39倍.M1号杉木无性系全树磷利用效率最高,M10和M17次之,M34最低.M1号杉木无性系干材磷利用效率最高,M10、M9、M17和M41依次递减,而M24、M34和M37较低.M1、M10和M17号无性系为磷利用效率较高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9.
新疆狗牙根无性系构件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栽培条件下,对分蘖-拔节期的7份新疆狗牙根无性系构件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从构件形态看,无性系在株高、匍匐茎粗、叶长、叶宽、叶片数上差异显著(P<0.05),变异系数依次为33.51%,21.00%,35.38%,19.11%,25.96%,表现出极大的可塑性;从构件生物量看,无性系在匍匐茎鲜重、直立茎鲜重、地下生物量及形态指数间差异显著(P<0.05),C5匍匐茎与地下生物量、C4直立茎及形态指数最高,依次为375.92,4978.41,993.96g/m2和4.19;从无性系构型上看,新农2号狗牙根趋向于"密集型",C5则表现出"游击型",其他材料居中.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平贝母无性系结构及生长规律,采用大样本随机采样法,挖取长白山区栽培的平贝母单个无性系植株,调查和测定其无性系构件的组成及数量指标。结果表明,在平贝母果期,平贝母无性系构件由鳞茎、子鳞茎、茎、叶和果实组成。构件关系中,茎粗、地上生物量(鲜、干质量)与株高之间,茎粗与鳞茎生物量(鲜、干质量)、鳞茎直径之间,鳞茎生物量(鲜、干质量)与鳞茎直径之间均呈幂函数正相关(P<0.01),R2分别为0.492 1、0.756 9、0.454,0.544 5、0.362 6、0.521,0.673 5、0.453 8。叶长与叶宽之间呈指数函数的正相关(P<0.01),R2为0.453 5。表明茎粗、地上生物量与株高间、鳞茎生物量与鳞茎直径之间均为幂函数异速生长规律,而叶长与叶宽之间则呈指数函数异速的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