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山东省寿光市丰城镇的农民,家里有1.3万平方米的大棚设施地,经济收入主要是靠种植大棚蔬菜.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家里收入逐年增加,我家的生活也过得越来越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2.
6月5日,在寿光市纪台镇前曹村陈焕亮的蔬菜大棚里,看着满棚青翠,他告诉我们:“这两个大棚一年差不多会有20万元的收入。今年,我能将这两个棚建起来,多亏市里采取了一项新政策,使我通过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从商业银行贷了10万元款。”  相似文献   

3.
倪合才  王永杰 《新农村》2008,(10):11-11
现年45岁的山东省胶东董家山后村民董德常,这些年靠种大棚葡萄家境逐渐变得殷实起来。谈起种大棚葡萄的经验,老董不停地夸起葡萄协会来,“我是2002年开始种大棚葡萄的。当时一家4口,两个孩子读书,仅靠几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薄田收入维持家庭生活,  相似文献   

4.
还未出4月门,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镇西岳石村青年农民张玉先的大棚葡萄就开始上市了。他的葡萄比传统种植法提前5个多月面市,每千克卖60元,少给一分也不卖!数点着大把的票子,张玉先喜上眉梢:“我的6个大棚可产葡萄5000多千克,收入可达30多万元。” 早在4年前,村里号召村民搞大棚葡萄栽培,当时,这在当地还是个新生事  相似文献   

5.
"我一年外出打工的收入,不如我媳妇经营4个棚的收入。2009年我要在家经营设施蔬菜,再搭建10个小拱棚。"这是来自彭阳县红河乡红河村村民王仁2008年种植蔬菜大棚收获后发自内心的喜悦。  相似文献   

6.
我是培育食用菌的专业户。原来使用的大棚都是用竹木搭建的,几年后部分结构断裂,杂菌滋生。正当我准备更换新大棚时,看到站捉村新技术》2005年第4期刊登的《大棚骨架简易生产技术》一文,深受启发。我又向化学教授请教了化工原料性能,结合文章要领,终于生产出新型大棚杆架。现在的大棚杆架坚固耐用,不生杂菌。种菜的、养鸡的专业户,也来找我加工大棚杆架,我从中得到一定收入。后来我又对该技术加以改进,不用模具也能生产出空心大棚杆架,质量更好。这些都得益于《农村新技术》,她真是致富路上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7.
蒲瓜、丝瓜大棚立体栽培是一项在我地迅速发展的新型种植模式.近几年,我地菜农利用越冬蒲瓜大棚已有的温度、空间及棚架设施,在冬季套种丝瓜,即蒲瓜生长在地面,丝瓜在棚架上生长,采用综合配套措施,充分利用大棚内的光、温条件,该模式不但提高蔬菜大棚的利用率和土地的复种指数,而且增加了菜农收入,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据调查,蒲瓜平均亩产2670公斤,丝瓜亩产2520公斤,两项合计亩产量达到5190公斤,比单一种植模式(蒲瓜)亩增1630公斤,扣除新增成本,亩增收2800元.  相似文献   

8.
建个大棚原先只为养蚕,而现在人们却一棚两用,既养鸡又养蚕,一个大棚一年获得了过去两年的收入。这是发生在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太保庄街道麻湾村的一条增收新闻,  相似文献   

9.
翠冠梨大棚栽培光温变化及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利用连栋塑料大棚栽培翠冠梨,研究大棚中的光温变化、梨树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大棚栽培通过塑料薄膜的保温作用明显提早了梨树的物候期,其中果实成熟期比露地提早了近1个月;大棚栽培促进了梨树各生长器官的发育,新梢长度、果柄长度、果实重量均有明显的提高.实验证明温度和湿度的调控是大棚栽培中两个重要的管理环节.  相似文献   

10.
<正>莘县,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一个农业大县。这里,曾经为鲁西唯一一家直供上海世博会的蔬菜基地。这里的瓜果蔬菜直供港澳,并且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市场设立了莘县农产品专销区,部分产品远销到了俄罗斯。种两个大棚每年收入五六万元"家里种了两个大棚,每年收入  相似文献   

11.
<正> 我所与旭升大队共同试验温室大棚地热线栽培早熟高产黄瓜,初获成效.供试面积1.08亩,总产20947.9斤,总收入3063.18元其中地热线栽培面积672平方市尺,于4月5日提早上市,比对照不加地热线的提前七天上市;折合亩产28067.6斤,比对照增产19.9%;折合亩收入4351元,比对照增收31.4%,扣除地热线,控温仪、电费等投资外,每亩净增收603.4元,创我市大棚黄瓜高产增收的新水平.地热线应用于大棚蔬菜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近几年,山东省莒县调整大棚种植业结构,变一年一季深冬大棚蔬菜种植为一年两季深冬大棚蔬菜种植。采取深冬大棚番茄套种菜豆反季节一年两种两收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8年每667m^2产番茄14000kg,收入25000元,菜豆产量为2500kg,收入7000元,一年共收入32000元。  相似文献   

13.
倪会娟  高忠贤 《农友》2001,(12):24-24
我们云阳镇近几年蔬菜产业发展很快,已成为陕西省的一个重要蔬菜基地:大棚温室在我地蔬菜栽培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给菜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菜农形象地称之为关中新怪之一:“白色房子地里盖”。但有些遗憾的是,我村的大棚番茄每茬都有相当一部分因为奇形怪状而无法卖掉。许多菜农都向我请教,我也是只能麻烦编辑部请专家给予咨询,以满足广大菜农的心愿!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充分利用大棚设施,提高大棚综合经济效益,我地菜农从1997年起开始进行不同茬口大棚蔬菜高效栽培技术的探索.实践证明,以早熟毛豆、丝瓜、蒌蒿栽培模式经济效益较高.此栽培模式还有两个优点,一是由于早熟毛豆根瘤菌的活动,可有效地改善土质;二是丝瓜生长期间枝叶茂密,有效地降低了伏秋高温,利于蒌蒿生长.  相似文献   

15.
"种大棚一亩地能收入4000元?"担任科特派的第一个月,努尔买买提劝村民种大棚,村民都笑话他,"我们种了一辈子地,一亩地的收入最高也不超过1000元。"要想让大家种大棚必须建立几个示范户。于是,努尔买买提选择了几个农民作为发展的对象,但是,经过许多次的劝说,这些老实的村民给他回复的是"没钱盖大棚!"努尔买买提哑口无言。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营口地区春大棚种植架豆的面积逐年增多,其原因是它正好添补4月下旬到5月中旬鲜嫩架豆的市场淡季,种植户能够得到可观的经济收入.2006年,大石桥市博洛卜镇二道河村大棚种植户占兆革种植了2.4亩大棚架豆,总收入14000元,平均亩收入5833元,创下了本地区大棚架豆高效栽培的最好效益.  相似文献   

17.
江苏丰县凤城镇周新庄村是2006年度全省生态村之一,也是新农村示范村。该村找到了“富裕乡村”与“生态家园”的结合点,既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农村生态家园的建设。周新庄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人多地少,家家都种蔬菜大棚。冬天种植大棚黄瓜是村民的拿手戏,一个大棚种植黄瓜收入近2万元,但开春黄瓜收完后,大棚里再搞点啥?村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村民王得明,大棚黄瓜采收后接着种起黑木耳,一个大棚黑木耳收入就有1万多元。农民高华在大棚黄瓜还没采收时。就提前套种了苦瓜和丝瓜,黄瓜采收后,清翠碧绿的苦瓜和丝瓜又挂满大棚,一大棚苦瓜和丝瓜收入又是1万多元。  相似文献   

18.
定陶县黄店镇袁楼村29岁的青年农民郝同音靠栽植人参果,一个仅有467平方米的大棚,不到一年就收入了6万元,卖出了10个种植常规菜大棚的好价钱.……  相似文献   

19.
<正>河南灵宝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型,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在灵宝市大王镇最出名的就是果蔬大棚,水果蔬菜是当地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近日,我们团队来到大王镇走访了当地的大棚用户李玉坤。据说李大哥家的草莓是又大又甜。走进李大哥家的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又大又鲜艳的草莓,煞是可爱。看到我们惊讶的目光,李大哥随手摘了几个让我尝了尝,入口  相似文献   

20.
正"我是沾了大棚的光,现在光景好了,儿媳妇娶回来了,房子盖好了,一年下来收入好几万哩。"在陕西省延川县十甲村村民刘红红的大棚里,正在看西红柿长势的他喜滋滋地说,"种了十几年的大棚,效益不咋样,温棚老化,只够维持生计。2016年政府翻新,我本人只买了地膜和帘子,其它基础设施全由政府投资建设。"去年是十甲村大棚翻修后的第一年,土地肥力有所增强,大棚收入比往年有所增加。从原来的土木结构,发展为全钢架式结构,从跨度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