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猪葡萄球菌性皮炎由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呈世界流行,病原广泛存在于周围环境中,养殖环境越差,本病越易发生,主要通过猪与猪之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感染猪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出现继发感染,从而加大养殖损失;病猪主要表现皮肤局部炎性渗出,或出现化脓灶和结痂,后期表现全身症状;预防本病必须改善养殖环境,加强猪场管理,降低饲养密度;抗生素体内注射配合体外局部涂抹能有效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2.
1猪瘟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全身泛发性小点出血,脾梗死。猪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均可感染,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猪和带毒猪。易感猪与病猪的直接接触  相似文献   

3.
猪冠尾线虫病由有齿冠尾线虫寄生在猪肾脏部位而引起,呈地方流行,高温高湿季节较为流行,幼虫可通过皮肤和消化道途径感染健康猪;病猪主要表现全身症状,生长发育不良,尿液异常以及贫血等,妊娠母猪感染会流产;预防本病必须提高猪场管理水平,搞好环境卫生,左旋咪唑、丙硫咪唑、伊维菌素等药物可用于本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猪痢疾是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猪痢疾密螺旋体是本病的原发性病原体。本病感染率高、流行期长,治疗不彻底的病猪和不易察觉的隐性感染猪会成为传染源。本病目前尚没有疫苗可供预防。治疗上,林可霉素、金霉素、链霉素、  相似文献   

5.
仔猪渗出性皮炎由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多发于哺乳期仔猪,感染猪表现皮肤毛少部位有红斑、水疱、结痂或化脓性病灶,传播较快,感染猪大部分不会死亡,但影响后期的生长和发育.本病目前没有疫苗能够预防,养殖场只能通过减少皮肤损伤,加强环境的清理消毒,合理控制饲养密度等方式来减少本病的发生;病猪可采用局部和全身抗感染的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猪流行性感冒由A型流感病毒感染所引起,呈世界流行,病原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一般呈地方流行,具有病程短、发病率高、传播快、死亡率低的特点;病猪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和全身症状;预防本病需加强环境消毒,降低应激反应,病猪可通过对症治疗的方法来缩短病程,以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7.
猪破伤风又称强直症或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传染病。本病临床上以牙具紧闭,全身肌肉全国僵硬,形如木马,对外界反应为敏感等症状为主要特征。本病虽属传染病,但该病只有在因创伤、阉割不当、分娩断脐等外伤条件下,病菌经伤口感染导致发病,故猪与猪之间互不传染,常是以个别、偶尔散发形式出现。本病如及时诊断,治疗得法可获得理想治愈率,否则可引起病猪死亡。根据多年临床实践体会以及参阅相关资料之后,  相似文献   

8.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及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以高热、贫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一般表现身体皮肤潮红,精神沉郁,哺乳减少或废绝。育肥猪急性型病例较少见,亚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离群卧地,后肢发生麻痹、流涎、咳嗽等症状,便秘和拉稀交替出现,病猪全身呈红色俗称"红皮猪"。妊娠母猪感染后易发生流产。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蚊、蜱、虱等是传播  相似文献   

9.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该病可发生在各种日龄的猪群中,仔猪、架子猪多发.本病多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病猪与健康猪接触或由病猪排泄物感染的饲料、饮水与物体均可引起大批猪发病,有时发病急、死亡快,剖检为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脾肿大呈暗红色或紫兰色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猪气喘病又称猪支原体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本病仅发生于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和用途的猪都易感染本病。但以1~3月龄的猪多发,母猪和成年猪以慢性和隐性感染为主,但母猪怀孕后期表现出明显症状,尤其哺乳母猪,且死亡率高。本病的传染源是病猪,特别是不表现症状的隐性病猪。  相似文献   

11.
<正>猪瘟的病原是猪瘟病毒,该病毒对乙醚敏感,对温度、紫外线、化学消毒剂等抵抗力较强,危害猪和野猪,其他动物不发病。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高温、微血管变性而引起全身出血、坏死、梗塞。猪瘟对猪危害极为严重,会造成养猪业重大损失。1流行特点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排泄物和分泌物,病死猪和脏器及尸体、  相似文献   

12.
猪瘟病是由猪瘟病毒感染所引起,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病猪以全身广泛性出血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最急性型和急性型死亡率较高;预防本病需提升猪场的管理水平,科学对猪群接种疫苗,做好猪场的消毒管理;本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能够治疗,只能通过对症用药来降低死亡率,对于症状表现严重的病猪可进行淘汰处理。  相似文献   

13.
1伴有体温升高猪出现呕吐伴有体温升高现象的原因是主要是患有传染病。猪血凝性脑脊髓炎主要感染4~14日龄的仔猪,其突出表现是呕吐。随着疾病的发展,病猪很快出现脱水,呼吸困难,长时间呕吐及摄食减少,出现便秘,体质迅速下降,死亡率可达100%。猪传染性胃肠炎,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本病传播速度快,日龄越小病情越严重。病猪呕吐,继而发生频繁的水样腹泻,明显脱水,2周龄以内的猪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中药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为本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某养猪场疑似猪支原体肺炎的60例育肥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西药治疗)与观察组(中药治疗)各30例,对两组病猪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观察组病猪治疗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猪支原体肺炎,能够显著改善病猪症状与体征,优化治疗效果,在本病治疗中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猪气喘病又称猪霉形体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只发生于猪,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传染源为病猪和带菌猪,病原主要存在于病猪肺组织中,可通过病猪的咳嗽、喘气和喷嚏,随其分泌物排出体外,感染邻近的健康猪。所以呼吸道传染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方式。病、健猪同群、同圈、同槽饲养极容易导致传染,特别是猪舍拥挤、潮湿和通风不良时,本病更易于流行。本病一年四委均可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不过在寒冷的冬季、早春及晚秋发病  相似文献   

16.
猪支原体肺炎又叫猪地方流行性肺炎、猪霉形体肺炎,俗称猪气喘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病。病原体为猪肺炎支原体,属支原体科支原体属。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病猪与健康猪直接接触,通过病猪咳嗽、气喘和喷嚏将含病原体的分泌物喷射出来,形成飞沫.经呼吸道而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7.
猪痢疾是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猪痢疾密螺旋体(简称T.h.)。本病感染率高,流行期长,治疗不彻底的病猪长期带菌排菌,部分隐性感染猪更是不易觉察的传染源。本病目前尚无预防菌苗。治疗  相似文献   

18.
猪痢疾是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猪痢疾密螺旋体是本病的原发性病原体。本病感染率高,流行期长,治疗不彻底的病猪常长期带菌排菌,而且有部分隐性感染猪更不易觉察而成为传染源。本病目前尚没有疫苗可供  相似文献   

19.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冠状病毒科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排泄物、分泌物污染饲料、饮水、土壤、空气等,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本病传播迅速,几天内可以波及全群。1周龄仔猪几乎100%发病和死亡,日龄增大死亡率逐渐下降。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对养猪业危害很大。一般治疗方法是运用抗生素药,如磺胺类和氨基甙类抗生素,但疗效不明显,时间长,治疗成本高,许多养猪户因此丧失信心而放弃治疗,经济损失重。笔者通过9年的临床探索,总结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先后治疗病猪128例,…  相似文献   

20.
<正>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原为链球菌属的细菌,种类繁多,其中C群链球菌可引起猪的急性败血症,而E群链球菌可引起猪颈部淋巴结脓肿。本病可以通过消毒、疫苗、结合药物进行预防,治疗可以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敏感性抗菌药物进行。1流行特点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来源。病猪的浓汁、血液、尿液、鼻液等均可传播本病。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的尸体、内脏、肉制品及废弃物,是本病散发的主要原因。伤口、断脐、阉割、注射、转群、运输等应激或消毒不严格易发生感染,呼吸道是本病的重要传播途径。该病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