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瘤胃酸中毒又叫乳酸中毒,是牛只采食过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在瘤胃内产生大量乳酸而引起以前胃机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临床上以病程短急,全身症状重剧,瘫痪,休克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瘤胃酸中毒系瘤胃积食的一种特殊类型,又称急性碳水化合物过食、谷物过食、乳酸酸中毒、消化性酸中毒、酸性消化不良以及过食豆谷综合征等。是因过食了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饲料,于瘤胃内发酵产生大量乳酸后引起的急性乳酸中毒病,在临床上以精神沉郁、瘤胃臌胀、脱水等为特征。  相似文献   

3.
肉羊瘤胃酸中毒是因为肉羊采食了过多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饲料,而引起瘤胃内容物异常发酵,产生大量乳酸.该病多发生于肉羊育肥期,由使用过多精料或是青贮饲料处理不当所致. 一、流行情况 自2012年10月,河南驻马店某养殖场300多只羊中,有25只羊发生瘤胃酸中毒,发病率约为8%.发病前瘤胃内积累的乳酸通过瘤胃壁大量扩散到血液循环系统,肝脏组织无法及时代谢,血液中乳酸浓度升高,继而引起全身酸中毒.急性瘤胃酸中毒时,随着酸和葡萄糖的积累,瘤胃酸和渗透压升高,血液pH值大幅降低,机体严重脱水,不治死亡率高达90%.  相似文献   

4.
(一)发病情况自2012年11月份,驻马店某养殖场有羊300多只,有25只羊发生瘤胃酸中毒,发病率约为8%。发病前瘤胃内积累的乳酸通过瘤胃壁大量扩散到血液循环系统,肝脏组织无法及时代谢,血液中乳酸浓度升高,继而引起全身酸中毒。急性瘤胃酸中毒时,随着酸和葡萄糖的积累,瘤胃酸和渗透压升高,血液  相似文献   

5.
当反刍动物食入大量的、高度发酵的含碳水化合物精料,于瘤胃内产生过多乳酸而导致其内容物pH急骤下降,发生瘤胃酸中毒。瘤胃酸中毒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之分,以急性最严重并往往引起死亡。我国各地除奶牛、耕牛发生瘤胃酸中毒外,奶山羊也有发生。为了进一步研究瘤胃酸中毒原因,致病  相似文献   

6.
瘤胃酸中毒又称过食症,谷物类症。瘤胃酸中毒是由于大量饲喂碳水化合物饲料,致使乳酸在瘤胃中蓄积从而引起全身代谢紊乱,胃机能障碍为主的一种中毒性,全身代谢紊乱性疾病。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代谢障碍,突然采食或偷吃了大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等所引发。本病一般可分为继发性瘤胃酸中毒和原发性瘤胃酸中毒。原发性一般呈急性经过,少数呈慢性病例。在临床上表现为严重脱水,消化紊乱,可视黏膜潮红,充血,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7.
在高精料日粮条件下,高产奶牛和强度育肥的肉牛、肉羊发生瘤胃酸中毒的情况普遍存在.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瘤胃酸中毒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奶牛生产、肉牛育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缓解和预防瘤胃酸中毒的措施备受人们关注。过去人们认为,瘤胃微生物合成硫胺素的量能够满足动物的需要,日粮中不需要另外添加。但最新一些研究表明,添加硫胺素能缓解瘤胃酸中毒,提高瘤胃液pH值,降低乳酸、组胺及内毒素浓度。所以,研究硫胺素与瘤胃酸中毒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揭示瘤胃酸中毒发生机制,以寻求一种新的预防瘤胃酸中毒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北京黑白花乳牛瘤胃酸中毒1970年首先在北京南郊乳牛场发现。随着乳牛产乳量的增加,自1977年以来,乳牛瘤胃酸中毒发病率有所增加。无论是经过试验还是自然发病的乳牛瘤胃酸中毒,其血液中乳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瘤胃酸中毒又被称作酸性消化不良、乳酸酸中毒,它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代谢病,主要是因为动物过多的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饲料,或者精粗饲料没有合理搭配,精饲料过量等,使得这些饲料在瘤胃内发酵,之后产生大量乳酸导致急性代谢性酸中毒。  相似文献   

10.
瘤胃酸中毒是反刍动物特有的疾病,由日粮不平衡导致有机酸在瘤胃内蓄积造成的。分为急性瘤胃酸中毒和慢性瘤胃酸中毒,其中慢性瘤胃酸中毒  相似文献   

11.
反刍兽急性瘤胃酸中毒,是由于突然超量采食富含碳水化物谷类等精料,在瘤胃中急剧产生、积聚并吸收大量D—乳酸等有毒物质所致的一种急性消化性酸中毒。本病全国许多地区黄牛都有发生,甚至相当严重,由此而造成很大损失。现将65例黄牛急性瘤胃酸中毒病例,分析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反刍动物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是生产中常见的一类营养代谢病,是困扰奶牛生产的一大难题。采食大量易发酵碳水化合物将导致瘤胃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提高,瘤胃pH降低,进一步引起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改变,由此造成瘤胃液中组胺及脂多糖浓度的提高,加重了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程度。文章综述了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机理及调控措施,并提出了用乳酸菌调控瘤胃菌群结构,预防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假想,以期为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相伴症状对牛、羊腹痛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珍 《养殖技术顾问》2014,(12):159-159
1牛 伴有腹泻。腹痛伴有腹泻的疾病主要有瘤胃酸中毒、砷中毒、食盐中毒及栎树叶中毒等。瘤胃酸中毒时有采食大量谷类饲料的病史,初期表现瘤胃积食的症状,随着瘤胃内发酵产生大量的乳酸,瘤胃内容物的渗透压升高、p H值降低,大量的体液进入瘤胃,导致机体脱水,循环衰竭,粪便稀软或水样,有酸臭味。肉牛、役用牛多为急性型发作,奶牛以亚临床型为主。  相似文献   

14.
牛过食青贮酸中毒滕继柱(黑龙江省锦河农场兽医院,黑河164326)奶牛瘤胃酸中毒在有关刊物上已有报道。其病因主要是过食酸度过高的青贮饲料或高碳水化合物精料,致使瘤胃内过度积聚大量乳酸引起以瘤胃机能障碍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1发病情况锦河农场奶牛场在19...  相似文献   

15.
高精料诱导的瘤胃酸中毒往往会引起上皮屏障的损伤,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硫胺素在缓解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发生酸中毒时添加硫胺素对于维持瘤胃上皮屏障功能方面的研究还不深入,因此,本文从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引起的硫胺素缺乏与上皮损伤的关系以及添加硫胺素在维持瘤胃上皮屏障功能中的作用进行讨论,为硫胺素在酸中毒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断与救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瘤胃酸中毒多由于突然超量喂食玉米、麦子、高粱等富含可溶性糖类饲料,使牛瘤胃内急剧产生和吸收大量乳酸等有毒物质,所引发一种急性消化性酸中毒,也叫乳酸血症.牛瘤胃酸中毒后,发病急,如得不到快速救治,则病程短,死得快.最急性型3~5h常突然死亡,急性型也多在1d内死亡.  相似文献   

17.
1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预防措施 瘤胃酸中毒是奶牛因采食大量谷类或其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后,导致瘤胃内产生大量乳酸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代谢性酸中毒.瘤胃酸中毒病死率很高,即使及时抢救病死率仍达30 %~40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病死率高达90 %.因此,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讯地址,北京右安门外东滨河路4号 100069  相似文献   

18.
正瘤胃酸中毒又称过食豆谷综合征、中毒性消化不良,是由于采食了过量富含碳水化合物饲料,在瘤胃内急剧发酵产生大量乳酸而引起的以前胃机能障碍为主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瘤胃积滞大量酸臭内容物,消化紊乱,高乳酸血症,重度脱水,神经症状,瘫痪和昏睡等急性消化性酸中毒为特征,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2016年3月,苏吉滩乡某奶牛养殖场由于饲养员饲喂不当,发生奶牛瘤胃酸中毒,185头奶牛发病15头,死亡1头,  相似文献   

19.
瘤胃酸中毒是集约化养殖反刍动物的重要营养代谢病,给反刍动物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临床诊断上应注意对瘤胃酸中毒与瘤胃积食、瘤胃臌胀进行症状鉴别诊断。防治瘤胃酸中毒的瘤胃微生物途径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促进乳酸的利用,如添加电子受体、乳酸利用菌以及酵母和曲霉等真菌;另一方面减少乳酸的产生,如给反刍动物接种牛链球菌和乳酸菌疫苗。通过调控乳酸利用菌群和乳酸产生菌群之间的平衡,控制乳酸的利用和产生,阻止瘤胃酸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陈连民  王洪荣 《草业科学》2016,33(5):972-980
有关瘤胃酸中毒发生机制研究表明,瘤胃乳酸的累积可能对酸中毒诱导起重要作用,而高精料日粮下瘤胃乳酸累积主要取决于瘤胃乳酸产生菌和乳酸利用菌间的平衡程度。本文综述了瘤胃微生物对乳酸的代谢机制,包括主要乳酸产生菌[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 bovi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和主要乳酸利用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Selenomonus ruminantium)、埃氏巨型球菌(Megasphaera elsdenii)],并简要概述了酸中毒的调控方法,旨在为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乳酸中毒机制深入解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