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3 毫秒
1.
对贵州省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增长的现状进行概括,然后对其农业机械拥有量和农业总产值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查阅贵州2001~2013年统计年鉴,对期间农业机械拥有量与农业总产值进行了计量实证分析,建立了反映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农业机械对贵州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结果表明农业机械拥有量对贵州农业经济增长有很大的贡献,从而提出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利用1980—2012 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气候-经济”新模型,定量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中 国农业总产值的影响。研究表明:温度升高和降水量增加均会对中国农业总产值产生积极影响。温度每上升1℃, 农业总产值增加1.25 亿元;降水量每增加100 mm,农业总产值增加2.08 亿元。从气候因子对农业总产值的贡 献率来看,温度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绝对贡献率为0.424%,而降水量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绝对贡献率则达到了 0.721%。  相似文献   

3.
为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提供政策参考,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测算并比较1991—2013年山东省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该时期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4.77%,资本投入的贡献率为53.70%,劳动力和土地投入的贡献率分别为-1.56%和-0.02%。农业技术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其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资本投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仍具有重要作用,而劳动力和土地投入的下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为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提供政策参考,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测算并比较1991-2013年山东省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该时期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4.77%,资本投入的贡献率为53.70%,劳动力和土地投入的贡献率分别为-1.56%和-0.02%.农业技术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其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资本投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仍具有重要作用,而劳动力和土地投入的下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灰色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川  陈秉普  谢宗棠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669-6671,6673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方法和灰色动态模型,对甘肃省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内部各产业及农业总产值与其影响因素进行预测,并且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组成甘肃省农业总产值的农林牧渔产业以及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各因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关联度分析,动态反映了甘肃省农业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促进甘肃省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四川农业总产值的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验证了四川农业总产值序列是一个单位根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其差分序列建立自回归模型进行预测;通过分析影响四川农业总产值多年来升降的原因,发现四川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主要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发展农业,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业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选取2000~2017年的中国农业总产值数据为例,研究了中国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选取中国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从业人数以及农业机械总动力作为解释变量,建立了解释变量与中国农业总产值的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必要的修正。引入农业税作为虚拟变量,对农业税取消是否对农业产值影响进行了检验。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中国农业总产值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1996~201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及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和受灾面积的数据构建计量分析模型,运用计量经济软件对我国农业总产值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建立农业总产值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和受灾面积等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检验,从而得出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SBM模型和GML生产率指数法,对2005—2020年甘肃省14个市州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进行测算,并分析其区域差异性和收敛性,为促进农业资源配置优化、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就整体而言,2005—2020年甘肃省农业GTFP年均增长0.33%,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1.67%,技术进步是推动农业GTFP增长的主导力量;就变化趋势和区域差异性而言,2005—2020年甘肃省农业GTFP的阶段波动性明显,且各个市州的农业GTFP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呈现出中间高、两边低的特征;从收敛性来看,2005—2020年甘肃省农业GTFP不存在显著的σ收敛,但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趋势。因此,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加快农业技术在区域间的转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及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是提升甘肃省农业GTFP、缩小区域差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宁夏地区主要农产品单产变化与农业总产值、中间消耗、增加值的关系,文章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2004~2014 年宁夏自治区的五大类农产品单产和农业总产值、中间消耗、增加值的变化进行 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五大类农产品单产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粮食> 蔬菜> 油料,蔬菜种植的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的贡献高于药材和油料作物,农业中间消耗贡献却较低。胡麻籽、玉米、瓜菜单产增加对在农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较大。宁夏农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应大力发展蔬菜(瓜菜类为主)种植,适度发展油料(胡麻籽)和药材种植,控制稻谷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实现宁夏农业经济效益提升。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甘肃省1990—2014年14个地市的面板数据,借助Translog生产函数构建了农业技术进步测算模型,并将广义农业技术进步定量分解为狭义农业技术进步、规模报酬收益变动和技术效率变动。结果表明,狭义技术进步是广义技术进步最主要的构成部分,狭义技术进步又以中性进步为主;能够获得稳定的规模收益,技术效率水平较高但改善极不明显;物质投入是甘肃省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技术进步贡献仅次于物质投入,农业劳动力效率低下,耕地负效应显著;甘肃省农业发展仍处粗放阶段但已逐渐向集约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2.
采用扩展的C-D函数对河南省1992~2011年的农业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进行分析,测量科技进步、劳动力、物质费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等四种农业投入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率。研究表明,在1992~2011年间河南省农业劳动力投入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不显著,科技进步和物质费用的投入对农业总产值有显著影响,其中物质费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达到了53.1%,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的增长也达到了45.9%。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91—2004年的数据,对新疆农业总产值与农业信贷余额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实证分析,以便对过去十几年来农业信贷投入的效率做出评价。基于协整分析并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新疆农业总产值与农业信贷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取的样本区间内,新疆农业总产值与农业信贷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新疆农业信贷投入对农业总产值有着正向作用,长期弹性达43.96%。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农业信贷不是新疆农业总产值的Granger原因,说明农业信贷虽然对新疆农业总产值有正向作用,但还没有成为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甘肃省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娜娜 《甘肃农业》2010,(8):12-14
本文利用全要素生产率表征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并运用索洛余值法对甘肃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资本的投入;二是甘肃省经济增长明显表现出粗放型的增长态势;三是技术进步对甘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因此,甘肃省应加大技术引进力度,加大研发水平,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科技人才,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及其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然后运用C-D生产函数就云南省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发展情况作了简要分析。选取农业总产值、劳动力投入、化肥施用量作为变量,找出制约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并从政策环境、资金投入、教育投入等方面对云南省未来农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选取1991—2021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及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化肥施用量、受灾面积五个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通过Eviews软件对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于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较为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2001—2017年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构建VAR(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农业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农业碳排放之间的动态响应机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技术进步是农业碳排放减少的原因,农业经济增长是农业碳排放增加的原因;环境规制对农业碳排放的负向影响显著,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负向影响相对较弱,而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碳排放的正向影响明显,但呈逐渐下降趋势;从长期来看,环境规制、农业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马莉  郭俊理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0):127-129
以地处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结合部的黄陵县作为研究区域,根据黄陵县1949-2006年58年间统计资料,分析了该县的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种植业总产值及耕地面积等要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农业总产值与种植业总产值随着国内总产值的增加而增加,同时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农业总产值占国内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下降;种植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武威市自1992年引进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技术后,蔬菜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实现了蔬菜周年生产与供应,丰富了城乡人民的“菜篮子”,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特别是2006年以来,武威市把日光温室作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主要措施来抓,每年新增日光温室800hm^2以上,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日光温室面积达8000hm^2,总产量84万t,总产值9亿多元,日光温室蔬菜总产值占武威市农业总产值的12.6%,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渔业经济总产值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渔业作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云南省农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选取2006—2012年云南省渔业经济总产值及其影响因素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计算各影响因素与云南省渔业经济总产值的灰色关联度。通过对模型结果的分析,找出云南省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