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种植密度对辽宁省主栽大豆品种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当前辽宁省主栽的两种不同结荚习性的4个大豆品种,对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两种结荚类型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构成性状、群体产量和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有限结荚类型品种辽豆15号和铁丰29号适宜种植密度在12万-15万株/hm^2;亚有限结荚类型品种辽豆21号和铁丰31号适宜种植密度在18万株/hm^2左右。随种植密度增加,品种的株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呈现递增趋势,而有效分枝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等性状及籽粒脂肪含量呈现递减趋势;种植密度对不同结荚类型大豆品种的主茎节数、百粒重和群体产量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油用亚麻品种比较试验及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平台,对不同省(区)14个油用亚麻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当地品种坝亚7号为对照,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通过分析评价,筛选出的陇亚10号、坝选三号、轮选2号、坝亚12号、晋亚9号、坝亚11号6个品种比对照增产13.46%~16.03%,适宜在当地不同生态区种植,可加速品种的更新换代;同时选出分枝数、单株果数、单株粒重、抗病性等性状较优异的品种定亚21号、轮选1号和宁亚17号,可作为育种资源.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合新疆种植的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本研究通过对引进的11个马铃薯品种的农艺性状、营养品质、经济性状等分析,并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营养品质,以期为新疆马铃薯主粮化利用和品种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吉薯1号生育期88 d,甘引薯1号生育期90 d,其余9个品种生育期超过100 d,均能达到成熟收获的标准。综合经济性状、营养品质,定薯3号、陇薯12号、吉薯1号、陇薯9号、陇薯14号、甘引薯1号等品种表现较优。其中陇薯9号、陇薯12号、陇薯14号、甘引薯1号等4个品种营养品质优、产量表现好,可作为粮菜兼用备选品种;吉薯1号生育期适中、产量表现好,可作为鲜食备选品种;定薯3号营养品质优、产量表现好、商品率低,可作为加工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研究胡麻籽粒产量形成对干旱胁迫的响应,采用大田遮雨棚控水法模拟胡麻干旱胁迫,依据2019—2020年甘肃省定西市西巩驿镇的实际产量,以3个品种陇亚12号、陇亚8号、晋亚11号为材料,在苗期、枞行期、现蕾期、青果期,设置正常供水、中度干旱、重度干旱3个不同程度处理,利用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品种性状等构建胡麻产量响应干旱胁迫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APSIM模型模拟胡麻产量及单株蒴果数、每果粒数、单株粒质量、千粒质量的均方根误差RMAE分别为43.07 kg/hm2、0.80个、0.52粒、0.03 g、0.54 g,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2、0.78、0.83、0.81、0.83,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性。(2)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加,不同生育时期的胡麻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量等逐渐下降,其中现蕾期的降幅最明显,对水分需求较大;在重度干旱胁迫下,胡麻各产量因子及籽粒产量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陇亚12号产量较CK降低31.9%,陇亚8号产量较CK降低30.2%,晋亚11号产量较CK降低37.1%。关联度分析可知,影响胡麻籽...  相似文献   

5.
新疆面包小麦品质性状环境变异及配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了解面包小麦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品质变异状况,通过实验室方法对新疆引进和选育的优质面包小麦新春9号和Y20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和奇台县三个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品质性状表现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的加工品质易受环境影响,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其加工品质性状存在一定差异,但不同品种对环境反应的敏感性不同,新春9号在不同地区的品质性状差异小于Y20。虽然两个品种的综合品质性状都达到了国家一、二级面包小麦标准,但两个品种的加工品质性状差异还是较大的,其中,石河子产Y20的品质性状表现最为理想。因此,在进行品质性状环境变异研究的同时,对两个品种不同比例的搭配进行了粉质、拉伸、吹泡参数及烘焙品质的测定,结果表明将不同点的新春9号与石河子产Y20搭配,随着Y20比例的增加,其搭配后的品质在不断优化;对奇台产Y20与乌鲁木齐产新春9号以不同比例配粉,其中40%奇台产Y20与60%乌鲁木齐产新春9号配粉的效果最好;考虑到生产成本,则后者配粉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6.
不同啤酒大麦品种在陇中丘陵沟壑区的性状表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观察和测定了6个啤酒大麦品种在陇中丘陵沟壑区的性状表现及品质变异情况.结果表明:甘啤2号、甘啤3号、甘啤4号和9303等4品种对当地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法瓦维特和Aspen表现较差.6品种收获籽粒蛋白质含量均超国家啤酒大麦标准,不适用于啤酒酿造.陇中丘陵沟壑区发展啤酒大麦种植,必须立足当地自然条件,培育适宜的专用品种.  相似文献   

7.
新疆小麦品种籽粒性状、磨粉品质及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新疆冬、春小麦品种籽粒性状与磨粉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依据,以30个新疆冬小麦品种和36个新疆春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新疆小麦品种籽粒性状、磨粉品质特性及其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冬、春小麦品种籽粒性状基本相近,各有优劣,主要差异表现在硬度大小不同,冬小麦品种的硬度(47.1)小于春小麦品种(61.8);冬小麦品种的出粉率和黄度分别高于和低于春小麦品种,说明冬小麦品种的磨粉品质优于春小麦品种。新疆本地育成冬小麦品种的籽粒硬度(51.8)小于春小麦品种(62.9),出粉率高于春小麦品种,灰分、红度和黄度也高于春小麦品种。综合来看,新疆本地育成春小麦品种的籽粒性状略优于冬小麦品种,磨粉品质优于冬小麦品种。相关分析表明,新疆冬、春小麦籽粒硬度与破损淀粉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L*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籽粒蛋白含量与面粉灰分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籽粒硬度和籽粒蛋白含量与新疆小麦磨粉品质关系最为密切。总之,在新疆小麦籽粒性状与磨粉品质改良中,应以籽粒硬度和面粉色泽改良为重点,同时也要提高新疆小麦籽粒蛋白含量和出粉率。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4个不同产地的38份亚麻资源为供试材料,开展9项产量性状指标和6项品质性状指标检测,通过多样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等研究不同亚麻资源单株产量性状及籽粒品质性状的差异。结果发现:不同亚麻资源15项经济性状的变异幅度为7.94%~47.57%,棕榈酸的多样性指数达到最大;相关性分析得出,株果数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最大,为0.887;主成分分析得出5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0.01%,其中可以把单株粒重、株果数、千粒重、单株粒数、株高、工艺长度、硬脂酸、分枝数、棕榈酸和油酸作为38份亚麻资源经济性状的综合评价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出每个亚麻资源的D值,通过D值分析得出经济性状最佳的亚麻资源为陇亚5号。  相似文献   

9.
不同海拔地区对大麦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在4个不同海拔地区进行7个品种大麦试验,研究海拔高度对大麦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升高,大麦生育期延长,株高增高;在试验海拔范围内大麦产量随海拔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海拔地区间大麦穗数和穗粒数差异不显著;生育期和株高对海拔差异反应敏感,千粒质量对海拔差异不敏感;各性状指标在品种间表现出相对稳定性。在品质性状方面,大麦籽粒的发芽率、筛选率、蛋白质含量、麦芽浸出物、库尔巴哈值均呈随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并且不同海拔间差异显著(P0.05)。籽粒淀粉含量和可溶性氮含量随海拔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海拔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胡麻新品种陇亚10号选育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麻新品种陇亚10号是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用(81A350×Red wood65)作母本,陇亚9号作父本杂交,通过多代定向选择,水旱生态条件下穿梭选育而成。该品种株高47~77 cm,工艺长度水地为35~54.7 cm,单株果数17~25个,每果粒数6.5~8.1粒,千粒重7.43~9.3g,生育期98~128d,属中熟品种。含油率平均为40.89%,硬脂酸含量1.75%,棕榈酸含量8.77%,油酸含量20.99%,亚油酸含量13.16%,亚麻酸含量54.03%。在病圃枯萎病平均发病率为2.88%,属于高抗品种。抗倒伏性强,成熟-致,无贪青现象,落黄好。在省区域试验中,3年19点次平均折合单产1921.8kg/hm2,较统一对照陇亚8号增产4.62%,在2003-2004年国家的国家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产量为2077.95kg/hm2,较对照增产10.57%,两年均居参试品系的第一位,增产达到显著水平。生产试验中均较对照陇亚8号增产10%以上。适宜甘肃及我国广大胡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胡麻新品种陇亚15号是以98019为母本、8618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15~2016年甘肃省胡麻区域试验中,20点(次)中有13点(次)增产,平均产量1873.35 kg/hm~2,较对照增产7.94%,居12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该品种为油用型品种,幼苗直立,花为蓝色,籽粒褐色。株高53.7~79.0 cm,工艺长度24.5~58.3 cm,分枝数0~17.0,单株果数9.5~32.0,果粒数6.0~10.0,千粒重6.0~8.8 g,单株产量0.29~1.98 g,生育期94~131 d。生长整齐一致,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适合甘肃河西地区种植的早熟优质啤酒大麦,同时给后期啤酒大麦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对引自其他省份的26个早熟啤酒大麦品种进行适应性种植,并测定了多项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引进大麦品种在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宝丹的株高仅48.78 cm,是降低大麦株高的特殊种质资源;24个品种的早熟特性为培育可以躲避干热风危害的早熟大麦提供了物质基础。大福1号、宝丹、鄂大麦9号等一些品种在部分性状上要优于对照甘啤5号。利用性状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27个大麦品种明显分成两大类,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不同类型土壤对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黑土、潮土和红土对来自天津的小麦品种津强8号和来自埃及的Egypt New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黑土条件下,小麦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及籽粒产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潮土和红土;千粒重表现为黑土的高于潮土,但差异不显著,而显著高于红土;相同类型土壤条件下,两个品种间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种植于红土的小麦籽粒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及谷蛋白含量均高于黑土和潮土;而总蛋白及其组分的产量表现为黑土潮土红土,处理间差异极显著。综上所述,黑土条件下小麦被测植株性状、籽粒产量和蛋白产量均高于潮土和红土。  相似文献   

14.
千粒重是啤酒大麦重要的产量与品质性状。本研究通过来自全国各地的 10个品种在我国不同地区 8个试验点种植的结果分析 ,表明千粒重在品种间、地区间以及年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两年平均 ,浙农大 6号和单二大麦分别为千粒重最高和最低的品种 ;8个试点中以荆州点的平均粒重最高 ,泰安点最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挖掘和筛选高α-亚麻酸亚麻品种资源,在旱作条件下,对国内外收集到的15份高α-亚麻酸亚麻品种进行产量、经济性状、抗性、品质鉴定。结果表明, Ty-21产量最高,为4366.7 kg/hm2,处第1位,对照陇亚8号产量为4333.4 kg/hm2,处第2位, Ty-21比对照陇亚8号增产0.77%;其余13个参试品种产量在2200.0-3966.7 kg/hm2之间,均低于对照;产量降低幅度在8.46%-49.23%。各品种α-亚麻酸含量在55.32%-60.97%之间,对照陇亚8号α-亚麻酸含量为55.95%,有12个品种α-亚麻酸含量超过对照陇亚8号。其中山丹白、临夏白、266三个品种α-亚麻酸含量高达60%以上。 Ty-21α-亚麻酸含量达到59.59%,比对照陇亚8号高3.65个百分点。综合分析产量、品质、抗性等指标, Ty-21品种是一个综合性状表现优异的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陇单3号、先玉335、郑单958在甘肃河西地区生态条件下的种植密度效应,分析了各个品种在不同密度下的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陇单3号的适宜栽培密度为82500株/hm~2,先玉335的适宜栽培密度为90000株/hm~2,郑单958的适宜栽培密度为90000株/hm~2。分析结果还表明,各穗部性状中,随着密度的增加秃尖变长,其余性状的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加都在降低。  相似文献   

17.
啤酒大麦品种的千粒重和环境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千粒重是啤酒大麦重要的产量与品质性状。本研究通过来自全国各地的10个品种在我国不同地区8个试验点种植的结果分析,表明千粒重在品种问、地区间以及年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两年平均,浙农大6号和单二大麦分别为千粒重最高和最低的品种;8个试点中以荆州点的平均粒重最高,泰安点最低。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江苏二棱大麦表型性状特征及其相关性,以1989年以来江苏省审定/认定的32份二棱大麦品种(系)为材料,在江苏沿海地区对其3个农艺性状(株高、穗长、穗粒数)、7个籽粒性状(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长厚比、宽厚比、千粒重)和6个品质性状(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β-葡聚糖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农艺、籽粒和品质性状中,籽粒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小,变化范围为3.91%~9.13%;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最高,变化范围为8.56%~36.21%.经相关性分析,同类性状间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的较多,而不同类别性状间较少;穗长、穗粒数和籽粒长宽比在不同育种阶段的大麦品种(系)间差异显著.通过综合聚类分析,32份大麦品种(系)被分成三类,三类品种(系)间株高、支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淀粉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半干旱地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引进的9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生物学特性、适应性、抗病性、丰产性、商品性等综合农艺性状的比较试验,选择适宜武山县半干旱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天薯10号、11号较当地多年种植的主栽品种陇薯3号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抗旱性和丰产性,可考虑作为武山县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晋薯16号、陇薯8号、3号可适当推广种植;紫花白为中早熟品种,抗旱性差,可在川区进行地膜栽培试验;02175-200抗旱性较差,产量低,不适宜半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以8份油用亚麻品种为亲本进行4×4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杂交组合16个,对杂种一代的几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工艺长度、分茎数、主茎分枝数、有效果数、果粒数和粒重7个性状组合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808和坝亚7号是综合性状良好的亲本;坝亚7号×808是个表现优异的组合,定亚22号×美高油、坝亚12号×美高脂和dsc×坝选三号等3个是表现良好的组合。各性状的遗传力结果显示,油用亚麻育种只能高代进行单株选择,要连续多代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