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庄浪县引进的玉米新品种吉祥1号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施肥、起垄覆膜、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和清除残膜等内容,以期指导庄浪县玉米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2.
庄浪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西麓,海拔1 400~2 857 m,年均气温7.9℃,≥10℃有效积温2 650℃,年降水量489.0 mm。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玉米全膜周年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即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后,改秋耕裸地过冬为保留旧膜覆盖地面,于玉米播种前揭去旧膜,整地覆盖新膜,实...  相似文献   

3.
作者通过对庄浪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密度试验研究,探索出庄浪县旱作梯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密度,并针对生产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作者从生产A级绿色食品要求的角度出发,结合庄浪县的生产实际,阐述了A级绿色食品玉米的生产技术,用以指导当地A级绿色食品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5.
为了验证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庄浪县玉米耕作种植模式,为保护耕地与绿色生产方式的形成提供技术支撑,2020年在甘肃省庄浪县岳堡镇开展了玉米不同施肥方式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氮肥利用率为31.1%,磷肥利用率24.5%,钾肥利用率65.5%,肥料利用率平均为40.4%。测土配方施肥效果最佳,适宜庄浪县耕作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型、不同宽幅地膜的不同覆盖方式,比较总结出适宜庄浪县旱区玉米生产栽培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靳世峰 《甘肃农业》2008,(2):75-75,78
庄浪县鲜食型玉米品种贫乏,为给调整玉米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供品种支撑,庄浪县种子管理站于2007年对新引进的5个鲜食型玉米新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以期为种植推广的抗病、稳产、商品性好的鲜食型玉米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南汇是上海市鲜食玉米生产起步早、规模大、影响广、名气响、技术精的区县之一。2006年南汇区鲜食玉米生产又是一个丰收年,全区种植玉米2.23万亩,平均亩产为809,8kg,比上年增33.5kg,平均亩收入2042.64元,比上年增314,40元,增幅达18.2%。  相似文献   

9.
通过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宜庄浪县不同生态区域栽培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的玉米新品种,为庄浪县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庄浪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西麓,海拔1400m~2857m,年均气温7.9℃,≥10℃有效积温2650℃,年降水量489.0mm。近年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第一年)、马铃薯(第二年)一膜两年用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1.
在庄浪县进行了玉米使用保水剂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保水剂能减少肥料用量,对大田生产影响较大,因此在今后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中使用保水剂效果比较好,可减少肥料投入,建议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2.
通过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宜庄浪县不同生态区域栽培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的玉米新品种,为庄浪县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新修梯田施用土壤结构调理剂试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修梯田上施用土壤结构调理剂的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结构调整剂可使春玉米苗期和大喇叭口期5-25cm耕层土壤平均温度比露地对照分别提高1.8℃和1.4℃;玉米高产量较露地对照增长958.5kg/hm^2,增产率24.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6.9%,随着土壤结构调理剂施用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和0-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随之增加,其适宜的施用量为450-600kg/hm^2.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对凤翔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娟 《现代农业》2008,(8):110-112
通过对凤翔县40年来气象资料处理分析得出:近40年凤翔县平均气温呈持续变暖趋势,上世纪90年代温度升高了0.5℃;年降水量减少了68.8毫米;年日照时数持续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19.2小时。各季冷暖、旱涝交替出现.变化多端;冬、秋季变化幅度大,春、夏季较平缓。气候变化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生产均有影响,各生育期均有所提前,利、弊不定,对产量的提高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内早101是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于2004年以自选系M0105为母本,以外引系承1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极早熟玉米杂交种,需要在≥10℃活动积温2100℃~2200℃的地区种植。该品种于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极早熟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608.8kg,比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26.9%;2008年继续参加极早熟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556.7kg,比对照大地1号增产13.9%: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550.9kg,比对照大地1号增产6.76%。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好、活秆成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王霞 《甘肃农业》2012,(2):87+89
庄浪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西麓,海拔1400m~2857m,年均气温7.9℃,≥10℃有效积温2650℃,年降水量489.0mm。近年来,在海拔1900m以下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第一年)——冬油菜(第二年)一膜两年用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玉米茎腐病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吉林省的粮食产量、商品率、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近14%。但自4月份以来,吉林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天气,降水多、气温低、回暖慢,异常的气象条件历史罕见,给今年春耕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4月份气温特低,平均气温3.4℃,比常年同期低3.8℃,为历史同期第一位。降水较多,平均降水量为74.2mm,比常年同期多41.6mm,为历史同期第二位(第一位为2005年)。  相似文献   

18.
江单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组合为自育系JS3×自育系JS4。该品种属早熟青贮品种,具有生物产量高、抗病抗逆性强、生态适应性好等特点。需≥10℃活动积温2250℃左右。一般生产水平生物产量73536.8~97500.0kg·hm^-2,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青贮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19.
建平县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350~450毫米,且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年平均气温8.1℃.年有效积温3200℃,属一年一作制。耕地面积219万亩,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近年来播种面积都在120万亩左右。玉米优良品种的推广,使得玉米增收效益大大增加,玉米的增产潜力和市场价值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从而使玉米播种面积也逐年增加,如此大面积的播种玉米,  相似文献   

20.
殷大星 《现代农业》2013,(12):42-43
北票地区属于温带亚湿润区,季风型大陆气候,温差大,积温高。年平均气温8.6℃,年有效积温3300~3500℃,年平均降水量509毫米,无霜期153天左右,年平均日照2861小时.是玉米种植的适宜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