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指出了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植物类型,尤其是对防护管理以及净化海水中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沿海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红树林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直接对生态功能产生影响。分析了霞浦县2016、2017年红树林建设情况,探讨了红树林建设造林技术和影响造林成果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红树林造林成果。  相似文献   

2.
分析广东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历程及第三期建设的必要性,其体系由沿海基干林带和纵深防护林构成,基干林带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主体,建设类型包括红树林恢复造林、基干林带人工造林、灾损基干林带修复和老化基干林带更新、困难立地造林和退塘造林;纵深防护林对进一步防御和减轻登陆台风、台风引起的暴雨和泥石流等危害具重要作用,建设类型包括...  相似文献   

3.
红树林造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红树林造林方法根据种苗来源的不同分为天然苗造林、胚轴造林和容器苗造林3种,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胚轴造林简单易行,成本仅及容器苗造林的21%、天然苗造林的27%,是大规模造林的首选。有5种主要红树植物适合广西潮滩的大规模造林。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沿海红树林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沿海红树林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管理和造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内容。对沿海红树林的调查表明 :广东沿海红树林现存面积 14670hm2 ,其中湛江市各县 (市、区 )红树林占总面积 84 .8% ;全省主要红树林植物有 2 6科 4 0种 (其中真红树 10种 ,半红树 11种 ,伴生植物 19种 )。红树林主要树种有 :秋茄、红海榄、木榄、桐花树、无瓣海桑、白骨壤、海漆、榄李、角果木、老鼠勒等。文中对红树林推广造林和恢复发展作了评价 ,为推进红树林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沿海红树林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广东沿海红树林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管理和造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内容。对沿海红树林的调查表明:广东沿海红树林现存面积14670hm^2,其中湛江市红树林占总面积的84.8%;全省主要红树林植物有26科40种(其中真红树10种,半红树11种,伴生植物19种)。红树林主要树种有:秋茄、红海榄、木榄、桐花树、无瓣海桑、白骨壤、海漆、榄李、角果木、老鼠勒等。文中对广东红树林推广造林和恢复发展作了评价,为推进红树林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植物群落,在防浪护堤、净化海水、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沿海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湛江红树林大面积减少,红树林质量明显下降,影响了红树林生态功能的发挥。通过人工造林,能迅速有效恢复红树林资源,提高红树林质量。文章结合湛江地区多年造林实践,对红树林造林技术及相关影响因素作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藤壶对红树林新造林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滩涂上的一种植物类型,主要由红树科植物组成,称为红树林。红树林作为生态林业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红树林除了护堤、削浪、造陆等功能外,还是鸟类、贝类、鱼、虾、蟹等生物栖息繁衍的场所。在保护沿海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维护海湾、河口地区生态平衡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在红树林新造林的幼苗植株上,密密麻麻吸附着许多藤壶类海洋生物。藤壶的吸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会严重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新陈代谢,最终导致红树林幼苗的死亡。寻找预防藤壶危害的途径成为红树林造林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华南沿海红树林造林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我国红树造林可划分为起步、停滞和复苏与发展3个阶段。80年代后,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沿海生产部门开始重视红树林造林工作,科研人员涉足有关造林试验研究。目前存在造林技术欠缺、造林成活率低、经营管理粗放、造林费用少和群众对红树林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将来应力。强造林技术研究、次生林改造,幼林管护等工作,为今后我国红树林造林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护、恢复和发展我国沿海的红树林,学习借鉴国外红树林的经营管理经验,笔者参加了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资助、林业部派遣的红树林考察组,于1985年9月27日至10月22日对泰国、马来西亚和孟加拉三国红树林的类型、生长情况、木材采伐和运输、人工更新及荒滩造林等进行了考察,了解了红树林整个经营管理活动,参观了木炭厂,利用红树木材为原料的新闻造纸厂、纤维板厂和火柴厂,野生动物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泰国红树林研究中心,国际红树林生态定位试验基地和红树树木园。  相似文献   

10.
随着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红树林保护和建设已纳入沿海各县区林业工作,但红树林造林技术报道却很少。我们通过对泉州湾洛阳江湿地自然状况的分析,选择适宜在泉州湾营造红树林的树种,同时对原生红树林树种桐花树、秋茄造林技术进行研究,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滩涂互花米草除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福建沿海滩涂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疯长成灾问题,通过使用滩涂米草除控剂、种植秋茄等方法对互花米草进行除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4-7月退潮后,用滩涂米草除控剂300-400 g稀水10 kg液均匀喷湿互花米草茎叶,2个月后叶枯根烂,次年4月下旬在除草迹地插植秋茄胚轴,幼树长势良好,为建设海峡西岸滩涂绿色屏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最北缘秋茄红树林引种试验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秋茄红树林引种试验调查,结果表明:秋茄红树林的成活生长与造林地的地被物、潮汐、造林技术、地理纬度、气候因子及种苗的质量资源有关。通过引种,秋茄红树林对盐度的适应范围扩大,对适应的纬度有提高31°01′33″,可耐最低气温-5.1℃。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互花米草切割试验,以及在互花米草切割迹地上进行红树恢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切割对互花米草的萌生株数影响不明显;腋芽数随活根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互花米草迹地立地条件下造林,1年生木榄裸根苗比1年生的秋茄、桐花树裸根苗更适合;秋茄1年生裸根苗造林最适密度为100 cm×100 cm;秋茄胚轴造林最佳密度为50 cm×50 cm,其次为75 cm×75 cm。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秋茄[Kandelia candel(L.)Druce(Kc)]和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L.)Lamk.(Bg)]2种红树植物的胚轴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过程。胎生胚轴的淀粉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论是单位质量的淀粉含量还是总量都一直增加。到4月份秋茄胚轴成熟时期,秋茄胎生胚轴个体平均所含淀粉含量可达2.63±0.31 g,单位质量的淀粉含量达24.95%±0.76%,木榄胎生胚轴个体平均所含淀粉的含量则达2.81±0.25 g,单位质量的淀粉含量达20.07%±0.80%。  相似文献   

15.
红树林在低温胁迫下的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浙江温州地区引种红树林试验,探索秋茄、桐花树、老鼠、木榄、海桑等5种红树植物在冬季低温胁迫下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秋茄和桐花树的生态适应性较强,其余树种生态适应性较差,需要进行长期驯化。  相似文献   

16.
生活污水排放对红树林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过 1a的实验结果表明 :生活污水的排放使红树林湿地系统的水体DO值下降 ,BOD5和CODMn值升高 ,TN、TP 增高。排污对红树林植物秋茄、桐花树、白骨壤的生长 (包括树高、茎径和生物量的年增长量以及年净生产力 )有促进作用 ,同时使秋茄、桐花树的年凋落物量增加而白骨壤的年凋落物量减少。表明红树植物对生活污水的适应能力较强 ,利用红树林湿地系统净化生活污水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红树林内生真菌1893是从中国南海秋茄(Kandelia candel)上分离的一株内生真菌,在液体发酵条件下能够产生包括1893A和1893B在内的多种新物质。为了正确的鉴定该菌株并为进一步的工业应用做准备,本文结合形态学和分子学两方面对它进行了鉴定,首先,在纯培养条件下,将它和具有以下形态特征的相似菌株进行比较:产生受精丝或像受精丝一样的菌丝,这些菌丝又和像雄器一样的菌丝发生明显的融合现象;环状产囊体与大量菌丝缠绕形成菌核前体。进一步通过该菌株在寄主秋茄和非寄主芒果叶子上的培养性状与其它相似真菌比较,结果将该菌株归于拟茎点霉属(Phomopsis)。其次,在ITS序列水平上,将它和具有形态学或生态学相似性的拟茎点霉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最后,综合形态学和分子学,红树林内生真菌1893被定为Diaporthe phaseolorum var.sojae,本文是首次报道Diaporthe phaseolorum var.sojae做为内生真菌寄生于秋茄。图5参43。  相似文献   

18.
陈志 《热带林业》2010,38(4):44-48
通过考察广州市南沙区珠江入海口一带海岸防护林的主要树种及其群系组成,结果表明:广州市南沙区珠江口岸防护林主要树种有18科,25种,共有7种植物群系:无瓣海桑群系、桐花林群系、木榄群系、白骨壤群系、秋茄群系、水生草本植物群系和木麻黄群系,通过现场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对各种树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各类群系的组成及特点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深水裸滩红树植物与落羽杉生长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深水裸滩几种红树植物及沼生植物落羽杉的生长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1)红树植物无瓣海桑与落羽杉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较接近,远超过桐花树、秋茄和木榄,证明无瓣海桑和落羽杉对于深水裸滩的生长适应能力较强,具有速生特性;(2)随滩面高度的降低,海水淹浸时间的增加,红树植物和落羽杉的成活率及生长速度有下降的趋势。在滩面高度低于-0.9m时,落羽杉成活和生长极差,各种红树植物则无法成活和生长。落羽杉的耐淹浸能力最强,其次为无瓣海桑,桐花树较差,秋茄和木榄最差;(3)在同一生长地红树植物与落羽杉的生长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无瓣海桑与落羽杉之间的生长相关性最为明显,各生长指标间基本上都表现出极显著的相关性,而桐花树、秋茄、木榄与落羽杉的毕长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20.
浙南地区秋茄红树林营建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开始在温州市苍南县鳌江口滩涂地进行了秋茄(Kandelia candel)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经过-3.2℃的极端低温考验,秋茄在苍南能安全越冬;胚轴成熟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能自然落种成树,完成世代更替;本地种源适应性强,长势好;造林地应尽量选取中潮位滩涂,高潮位和低潮位均不宜营造秋茄林;造林时应适当密植,以0.5 m×1.0 m为宜;秋茄幼树可进行带土移植;人工割除互花米草后,加施675 mL/hm~2的盖草灵除草剂能有效除治其在秋茄林地内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