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在柳州市引种种植大果石笔木,观察其对环境的适应性,为大果石笔木应用于园林绿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柳州市设点对大果石笔木进行物候期观察、种子繁殖、生长量测定及不同地点栽培试验。【结果】在柳州市气候环境条件下,大果石笔木种子繁殖发芽率达84.75%,年高生长达100.0 cm以上,年茎粗生长达1.00 cm以上;不同地点栽培的大果石笔木物候期基本一致,植株个体生长正常,树形丰满茂盛,均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抗旱、抗高温、抗病虫害能力,但耐涝能力较弱。【结论】大果石笔木适应柳州市自然气候环境条件,可作为乡土树种在柳州市城市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长柄石笔木播种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柄石笔木的种子采集处理、种子主要参数测定及育苗方法进行试验和对苗木观测调查,初步研究了长柄石笔木的育苗技术、苗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长柄石笔木大田育苗播种量以150 g/m2为宜,1年生苗高平均可达60 cm,地径平均0.58 cm,根系较发达,可出圃造林;苗高生长高峰在8月至9月上旬,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3.
张莉 《南方农业学报》2012,44(2):289-292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抑制栽培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草莓的周年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童子一号、甜查理、阿尔比、森加拉和丰香等5个草莓品种在0℃冷库中冷藏6个月后,分别于2011年5月8、18和28日分3批定植,观测不同品种、不同批次草莓植株的成活率、营养生长状况、物候期、生理指标、果实营养品质。【结果】随着种植时间的延迟,草莓植株的营养生长均受到一定抑制,表现为生长减弱、成活率降低、物候期缩短、果实品质降低,其中以阿尔比的定植成活率最高、营养生长最旺盛、盛花期天数最长、果实品质优。【结论】5个草莓品种中以阿尔比的表现最好,适宜作为抑制栽培的品种推广应用。在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下,抑制栽培草莓的最佳定植时期应选择在5月中旬之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大叶"莲雾在广西南宁市地理气候条件下的引种效果及提高其果实品质的关键栽培技术。【方法】以引种于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的8年生树龄的"大叶"莲雾为材料,观测其主要生物学特性、树体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及越冬表现。同时在花果期设计不同的栽培处理,分析通过栽培管理提高"大叶"莲雾果实品质的效果。【结果】"大叶"莲雾在引种地表现出生长萌发力强、抽梢旺盛和座果率高的生长特性,花期可从4月初花芽萌发延续至6月中旬,表现出可多次开花结果的生物特性。在2015年冬最低气温2.8℃,日平均气温≤7℃超过3天的极端气温后,表现出较强的耐寒性。在花果期采用适宜的管理措施能明显提升果实品质。【结论】"大叶"莲雾十分适合广西南亚热带气候区域种植,通过适宜的栽培技术可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莲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抑制栽培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草莓的周年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童子一号、甜查理、阿尔比、森加拉和丰香等5个草莓品种在0℃冷库中冷藏6个月后,分别于2011年5月8、18和28日分3批定植,观测不同品种、不同批次草莓植株的成活率、营养生长状况、物候期、生理指标、果实营养品质。【结果】随着种植时间的延迟,草莓植株的营养生长均受到一定抑制,表现为生长减弱、成活率降低、物候期缩短、果实品质降低,其中以阿尔比的定植成活率最高、营养生长最旺盛、盛花期天数最长、果实品质优。【结论】5个草莓品种中以阿尔比的表现最好,适宜作为抑制栽培的品种推广应用。在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下,抑制栽培草莓的最佳定植时期应选择在5月中旬之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出适合南方地区栽培的葡萄新品种,丰富南方地区的葡萄栽培品种及育种材料。【方法】2009年3~7月对6个从美国引进的葡萄品种Norris、Stover、Carolina Black Rose、Blue Lake、Niagrara Rose和Daytona进行引种试种试验,采用田间观察法观察各品种的物候期和生长特性,并在实验室测定其果实品质。【结果】在简易避雨棚栽培条件下,6个品种均表现出良好的生长适应性和生长结果习性。【结论】Carolina Black Rose可作为鲜食品种、Niagrara Rose可作为鲜食和酿酒兼用品种、Stover和Daytona可作为酿酒品种在广西及南方地区适当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法】对广西柳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实地调查,并分析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模式选择与主题。【结果】柳州市原料丰富,气候条件优良,为食用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以"企业+合作社+专业户"的经营模式,形成了柳城、融水、鹿寨等县为主的食用菌常年生产基地。打造了一批野生食用菌和仿野生人工栽培食用菌的生产专业村屯。【结论】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给食用菌产业扶贫带来有利的机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将有效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建议】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企业、合作社或专业户;建构良好的食用菌生产环境;以造血方式投入扶贫资金;选择生产模式;营造良好的销售渠道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川牛膝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因素,为其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纸床恒温光照培养法。【结果】不同品种类型、生长年限、贮藏年限、剥壳处理以及温度条件等对川牛膝种子的发芽能力有显著影响,脱粒与不脱粒保存对发芽率无显著影响。【结论】川牛膝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红牛膝种子的发芽能力和耐寒能力较白牛膝强,剥壳可以提高发芽能力,陈种子发芽能力较新种子发芽能力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丰富广西鲜食葡萄品种及延长葡萄供应期,有效推进广西鲜食葡萄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方法】引进阳光玫瑰葡萄在广西南宁种植,观察其植物学特性、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性状及抗病性等表现,并研究其一年两收配套栽培技术。【结果】经过4年的引种观察,阳光玫瑰葡萄在广西南宁可成功实现一年两收,其果穗光亮整洁,外观优美,果实肉质脆硬香甜,具有浓郁的玫瑰香味,且抗病性强,不易裂果,挂果期长,商品性好,耐运输;在广西南宁定植第2年进入丰产期,第一造果产量达11532.00 kg/ha,第二造果产量为7524.00 kg/ha。同时总结出阳光玫瑰葡萄的建园及定植、架式选择、催芽技术、树体管理、花果管理、肥水管理、冬季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控等一年两收栽培关键技术。【结论】阳光玫瑰葡萄丰产稳产,适应性和抗病性强,果实品质极优,综合经济性状良好,适宜在桂南地区推广并进行一年两收栽培,生产上宜推广栽培脱毒苗。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野生金莲花的引种栽培技术,通过引种庞泉沟野生金莲花资源,对其进行试验地选择、物候期的观察、综合适应性观察以及种子繁殖试验。引种的金莲花植株整个物候期内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和开花等生理活动,综合适应性良好,基本适应当地生境,成功引种;种子繁殖试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对打破金莲花种子休眠起作用,能显著影响金莲花种子的萌动时间、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总结了一套田间栽培管理的技术要点,为野生金莲花在山西晋中地区引种及园林应用推广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56份来自四川的杂交稻组合对广西稻瘟病的抗性,为合理引进、布局新品种及综合防治稻瘟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岑溪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圃对来自四川的56份杂交水稻组合进行稻瘟病田间自然诱发抗性鉴定。【结果】参试组合中,对广西稻瘟病表现中感的组合3份,分别是中优177、川香3号、辐优838,占鉴定总数的5.36%;表现感病水平的组合13份,占鉴定总数的23.21%;其余40份均表现高感稻瘟病,占鉴定总数的71.43%。【结论】56份杂交稻组合对广西稻瘟病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感病,且大部分达高感水平,这些组合只适宜在非病区引进种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明甘蔗黄叶病在广西北部蔗区的发生情况,为甘蔗健康种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西北部蔗区采集不同品种显症或不显症甘蔗样品, 采用引物(P1:5′-AATCAGTGCACACATCCGAG-3′/ P2:5′-GGAGCGTCGC
CTACCTATT-3′)进行SCYLV一步法RT-PCR检测。【结果】柳州郊区蔗区调查的8个品种中有6个品种带毒,带毒率为75.0%;柳城蔗区调查的7个品种全部带毒,带毒率为100.0%;鹿寨蔗区调查的4个品种中有2个品种带毒,带毒率为50.0%;宜州蔗区调查的6个品种中有4个带毒,带毒率为66.7%。在所调查的品种中,柳城03-182、桂糖21和台糖16在作为调查对象的蔗区均检测出黄叶病毒;主栽品种ROC22也在柳城和宜州蔗区检测出黄叶病毒。【结论】甘蔗黄叶病已在广西北部蔗区发生,且有向外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新选育玉米自交系的利用和新组合测配提供依据。【方法】以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10个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带×热带、亚热带”杂交模式,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组,并对25个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鉴定,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分析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杂交组合在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和出籽率等性状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父本产量GCA值大小顺序为:柳5112>柳5115>柳2006>柳2106>柳5108,母本为:柳4073>柳4075>柳407>柳4209>柳4206。杂交组合柳4075×柳5112、柳4073×柳5112、柳4073×柳2106等6个组合的SCA值远高于其他组合。【结论】自交系柳407、柳4073、柳5112、柳5115的GCA效应值比较高,其组配的杂交种在产量、穗长、行粒数等性状上具有明显优势,具有较好的杂种优势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淡黄花百合种子的基本特性及萌发所需的基本条件,以期为淡黄花百合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用游标卡尺法、目测法及百粒重法等测定淡黄花百合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并设置不同温度(15、20、25、30℃)及化学药剂浸种(0.3% KMnO4溶液、0.1% KH2PO4溶液、10% NaClO溶液、清水)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淡黄花百合种子大多为卵形,淡黄色,千粒重6.7 g,平均含水量15%,吸水量0.32 g/g;在25℃时种子的各萌发特征最好;清水浸种处理种子的萌发率最高,为100.0%,10% NaClO浸种处理种子的萌发率最低,为86.7%。【结论】淡黄花百合种子萌发对温度敏感,25℃为最适温度;淡黄花百合种子对3种药剂不敏感,在育苗时无需使用任何特殊化学药剂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淡黄花百合种子的基本特性及萌发所需的基本条件,以期为淡黄花百合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用游标卡尺法、目测法及百粒重法等测定淡黄花百合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并设置不同温度(15、20、25、30℃)及化学药剂浸种(0.3% KMnO4溶液、0.1% KH2PO4溶液、10% NaClO溶液、清水)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淡黄花百合种子大多为卵形,淡黄色,千粒重6.7 g,平均含水量15%,吸水量0.32 g/g;在25℃时种子的各萌发特征最好;清水浸种处理种子的萌发率最高,为100.0%,10% NaClO浸种处理种子的萌发率最低,为86.7%。【结论】淡黄花百合种子萌发对温度敏感,25℃为最适温度;淡黄花百合种子对3种药剂不敏感,在育苗时无需使用任何特殊化学药剂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染色体倍性甜瓜种子萌发特性,为多倍体甜瓜的栽培与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个二倍体甜瓜品种及其诱导的同源四倍体、三倍体为材料,研究不同染色体倍性甜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下胚轴长和侧根数变化趋势。【结果】甜瓜二倍体种子发芽率高于三倍体和四倍体,薄皮甜瓜比厚皮甜瓜种子发芽率高;不同倍性甜瓜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大小依次为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厚皮甜瓜种子的活力指数较薄皮甜瓜高;胚根长、下胚轴长度和侧根数均表现为随着催芽时间的增加而上升、随着倍性的增加而下降的总趋势。【结论】不同染色体倍性甜瓜种子的萌发特性存在差异,甜瓜种子的萌发力并不都是随着倍性的增加而增大,甜瓜二倍体种子萌发力高于三倍体和四倍体种子的萌发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染色体倍性甜瓜种子萌发特性,为多倍体甜瓜的栽培与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个二倍体甜瓜品种及其诱导的同源四倍体、三倍体为材料,研究不同染色体倍性甜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下胚轴长和侧根数变化趋势。【结果】甜瓜二倍体种子发芽率高于三倍体和四倍体,薄皮甜瓜比厚皮甜瓜种子发芽率高;不同倍性甜瓜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大小依次为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厚皮甜瓜种子的活力指数较薄皮甜瓜高;胚根长、下胚轴长度和侧根数均表现为随着催芽时间的增加而上升、随着倍性的增加而下降的总趋势。【结论】不同染色体倍性甜瓜种子的萌发特性存在差异,甜瓜种子的萌发力并不都是随着倍性的增加而增大,甜瓜二倍体种子萌发力高于三倍体和四倍体种子的萌发力。  相似文献   

18.
郑文俊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0):1606-1610
[目的]分析柳州城市居民乡村旅游动机的“推力-拉力”因子,为柳州市及广西其他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柳州市为实证案例区域,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因子分析法从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定量分析乡村旅游动机的潜在特征.[结果]柳州城市居民赴乡村旅游的主要推力因素为“乡村休闲放松”、“怀旧与新鲜感”和“商务需要”等旅游需求;主要拉力因素为“乡村自然与生活”、“乡村人文景观”和“农事活动体验”等旅游吸引力.[建议]加强乡村旅游市场营销,促推城市居民出游;营造乡村休闲氛围,增强乡村旅游拉力;保护乡土景观资源,促进柳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充分利用一季中稻区的农田资源,并筛选出适合柳州市中稻区特别是中稻蓄留再生稻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方法】以花油3号为对照品种,对引进的11个油菜品种进行田间种植观察。分小区种植,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观察测定农艺性状、菌核病发病率、抗倒性和产量等性状。【结果】参试油菜品种的成熟期均较对照迟,全生育期也均较长。除美国油王999成熟期长势不一致外,其余品种苗期、抽薹期、成熟期一致性均较好。川油18号、中双8号和美国油王999抗倒性强,其余品种抗倒性较弱或中等。川油18号和川审油41号千粒重较高,分别为4.06和3.87 g。产量较高的品种有川油18号、国审豫油5号、绵油杂11号、川审油41号等。【结论】川油18号、绵油杂11号、川审油41号、国审豫油5号、中油杂8号等5个参试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柳州市中稻区冬季种植油菜推广或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