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硫酸头孢匹罗工艺改进进行研究。采用大孔树脂处理头孢匹罗氢碘酸盐水溶液。最佳工艺为上样浓度流速为2BV/h,用4倍树脂床体积的乙醚以1BV/h流速洗脱,收集洗脱液。本实验方法优于阴离子交换树脂。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采用树脂吸附法对头孢氨苄回收工艺进行研究。实验最佳工艺为:头孢氨苄的废液p H为6.0,上样浓度流速为3BV/h,上样后静止一小时,用5倍树脂床体积的40%乙醇溶液(p H2.0)以1BV/h流速洗脱,收集洗脱液,收集洗脱液。本实验方法成本低,适宜用于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黄芩苷质量浓度为指标,考察了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芩毛状根中黄芩苷富集效果的相关因素,并利用硅胶柱层析对其进行纯化。结果显示,LX-68型大孔吸附树脂的富集效果最好,较优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为8.69 g/L,吸附流速为6 BV/h,上样体积为16 BV,树脂床径高比为1:14;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流速为6 BV/h,用量为10 BV;硅胶柱层析洗脱剂条件为氯仿:乙酸乙酯:甲醇:甲酸(7:3:1.5:0.5)。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该树脂可有效地提取黄芩毛状根中的黄芩苷,黄芩苷吸附量达131.2 mg/g,黄芩苷的回收率超过69.1%,经纯化后黄芩苷纯度为98.45%。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出适宜分离和纯化猫爪草多糖的大孔树脂,并确定最佳纯化工艺参数,试验对10种不同型号大孔树脂(HPD-722、H103、DA-201、AB-8、HPD300、NKA-9、X-5、HP20、DM301、 D-101)的吸附量、吸附率及解析率进行考察,优选出最佳纯化树脂,并通过考察pH值、上样速度、上样浓度、洗脱剂浓度、洗脱剂用量、流速等指标确定最佳纯化工艺。结果表明:HPD-722型大孔树脂为最优树脂,最佳上样条件如下:pH值为3.5、上样速度为2.0 BV/h、上样浓度为4.0 mg/mL;最佳洗脱条件为8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3.5 BV、流速为1.0 BV/h。经过该工艺纯化后,猫爪草多糖的纯度由13.25%提高到了71.46%。说明HPD-722型大孔树脂能够很好地富集、纯化猫爪草中的多糖。  相似文献   

5.
柑橘渣中柚皮苷的提取纯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工业》2019,(14):24-31
研究柑橘渣中柚皮苷的提取纯化工艺,为增加柚皮苷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以期大量应用于饲料生产中。采用乙醇提取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柑橘渣中的柚皮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两种方法的最优工艺参数。通过吸附试验,获取最适宜纯化柚皮苷的大孔树脂及最优工艺参数。乙醇提取法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3.5 h、料液比145 g/ml、乙醇体积分数65%、提取温度80℃,在此条件下,柚皮苷提取率为15.09 mg/g。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60 g/ml、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80℃、超声波频率500 W,在此条件下,柚皮苷提取率为24.15 mg/g。HPD600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HPD600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吸附时间4.0 h、样品pH值4、上样流速2 BV/h、洗脱液浓度0.05 mol/l、解吸流速2 BV/h。乙醇提取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成本低,无毒害,易操作,适用于工业生产。HPD600是最适合用于柚皮苷分离纯化的大孔树脂。乙醇或超声波辅助提取,结合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可以提高柑橘渣中柚皮苷的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对山丹鳞茎中皂苷静态吸附和解吸性能,筛选出纯化效果较好的树脂,试验采用静态吸附筛选树脂和动态吸附确定工艺参数的方法来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对山丹鳞茎中皂苷的分离纯化工艺。结果表明: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山丹鳞茎中皂苷的纯化效果较好,在上样原液浓度为6 mg/m L、pH值为8的条件下进行吸附,解吸条件为乙醇浓度70%、洗脱流速0.5 BV/h。在此条件下对山丹鳞茎中皂苷进行纯化,皂苷纯度提高了4.35倍。说明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山丹鳞茎皂苷有较好的富集、纯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DM-2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沙枣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DM-2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沙枣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动态试验研究各因素对分离、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沙枣多糖样品溶液浓度为0.7 mg/mL、pH值为10、上样速率为2.5 BV/h、上样量为3 BV、洗脱剂浓度为55%、洗脱速率为1 BV/h、洗脱剂用量为3 BV时,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达到84.05%和97.3%。说明在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DM-2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沙枣多糖的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孔树脂纯化蓝刺头中总黄酮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总黄酮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静态吸附试验对5种类型的大孔树脂进行了筛选|采用动态吸附试验,探讨了蓝刺头上样液浓度、上样速度、树脂径高比等因素对蓝刺头总黄酮吸附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大孔树脂类型为AB-8,湿法加入装柱,径高比为1:8,上样液为总黄酮含量6 mg/mL的蓝刺头溶液,以1 BV/h流速对其进行动态吸附,再用80%乙醇进行洗脱,纯化后总黄酮的含量达65%以上。综上,该工艺条件适于蓝刺头总黄酮的纯化。 [关键词] 大孔树脂|蓝刺头|总黄酮  相似文献   

9.
那西肽是我国允许使用的一种动物专用抗生素,由活跃链霉菌发酵产生。文章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那西肽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比较8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那西肽粗品所含杂质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混合树脂是纯化那西肽比较理想的树脂。提取过程中,上样液质量浓度为2.0 mg/m L,上样液p H 3.0,最大上样量为35 BV,上样流速2.5 m L/min。经纯化后的那西肽产品为淡黄色粉末,纯度最高可以达到99%。  相似文献   

10.
蜂胶黄酮提取纯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蜂胶黄酮提取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蜂胶黄酮的得率和绝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法优化乙醇提取蜂胶黄酮的工艺条件,考察乙醇浓度、液固比、水浴温度和水浴时间对蜂胶黄酮得率和绝对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对蜂胶黄酮进行纯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纯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0%,液固比为18ml/g,水浴温度为55℃,水浴时间为5h,上述工艺条件下,黄酮纯度为72.2%.最优树脂为D101,吸附速度为1.0ml/min,洗脱剂先采用40%乙醇2BV体积洗脱洗去杂质,再用80%乙醇5BV体积洗脱获得黄酮成分,此条件下层析得到的蜂胶黄酮纯度90.2%.  相似文献   

11.
AB-8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分离纯化板栗花粉总黄酮,理想的分离纯化工艺参数为:有效柱体积20mL,黄酮液上样量6mL,水洗液10BV,洗脱液乙醇浓度为75%,洗脱速度1mL/min,洗脱液用量为树脂床6BV时,黄酮物质基本被洗脱下来,HPLC表征板栗花粉黄酮得到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2.
酚类物质是桑叶的重要活性物质之一,利用常规乙醇-水溶液提取工艺制备的桑叶粗提物中酚类物质占比较低且大分子杂质多,不利于桑叶酚类单体组成研究及后续产品研发。以酚类物质含量较高的桑叶为提取原料,开展桑叶多酚粗提物的富集、纯化工艺研究。以桑叶多酚富集效果为考察指标,筛选出吸附和解吸能力最佳的D101型树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分离纯化条件,获得最佳吸附工艺参数为:进料液多酚质量浓度1 mg/m L、p H 3. 0,上样流速1 m L/min,上样量11倍柱床体积(BV)。获得的最佳解吸工艺参数为:1 BV 10%乙醇去除多糖、还原糖、水溶性蛋白等杂质,3 BV 30%乙醇和3 BV 50%乙醇以1 m L/min的流速洗脱收集。纯化后,经HPLC鉴定和分析,桑叶多酚主要含有绿原酸、芦丁等11种酚类单体,其中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安息香酸4种单体含量较高,占可检测总酚类单体含量的93. 6%。纯化后,总酚质量比由纯化前的198. 8mg/g提高到752. 9 mg/g,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安息香酸分别由纯化前的99. 3、39. 1、12. 7、35. 0 mg/g提高到纯化后的408. 3、112. 0、58. 1、122. 0 mg/g。研究结果可为桑叶酚类单体组成研究及桑叶多酚功能食品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优选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藏药五脉绿绒蒿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以比吸附量、吸附率、比解吸量、解吸率等为指标,采用静态吸附-解吸试验,考察AB-8、NKA-9、D-101、HPD-100、DM-301等5种型号的树脂;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静态吸附-解吸附动力学曲线,确定吸附、解吸时间,筛选解吸剂浓度、上样液浓度、流速等参数。结果:D-101型大孔树脂对五脉绿绒蒿总黄酮吸附-解吸性能较好,比吸附量492.8μg/g、吸附率68.21%,解吸率83.26%。工艺条件为:室温下,以2.0 mL/min流速循环上样动态吸附2次,后静态吸附,动态吸附和静态吸附的累计时间不小于8 h。以70%乙醇解吸,静态解吸2 h以上,后以1.0 mL/min流速进行动态解吸,静态解吸和动态解吸累计时间不小于8 h。上样液粗总黄酮质量浓度为140~150μg/mL,每100 mL上样液需装柱树脂为30~40 g。结论:经D-101大孔树脂纯化后,所得干浸膏中总黄酮纯度提高2.96倍,回收率62.23%,纯化物粘度和吸湿性降低,工艺稳定可行,五脉绿绒蒿总黄酮得到有效的富集,为后期的新药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金银花叶总黄酮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能力,试验对4种型号大孔树脂的吸附-解吸能力进行比较,并筛选最优的大孔树脂型号;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大孔树脂纯化金银花叶总黄酮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分别考察洗脱溶剂浓度、洗脱溶剂体积、上样流速、洗脱流速等因素水平,并进行三次验证试验;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测定金银花叶黄酮有效部位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优选D101大孔树脂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流速2.5 m L/min,洗脱溶剂为60%乙醇,洗脱溶剂体积为4倍柱体积,洗脱流速2 m L/min;制备的有效部位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超过50%;60%乙醇部位体外抗氧化能力试验证明金银花叶总黄酮有效部位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的大孔树脂纯化金银花叶总黄酮有效部位的工艺可行,且稳定性好;金银花叶总黄酮有效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纯化蜂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比吸附量、解析率及总黄酮回收率为指标,通过考察静态吸附及解吸附试验,筛选最佳大孔吸附树脂。并考察该最佳大孔吸附树脂的动态吸附及解吸附条件,包括原液质量浓度、吸附流量、吸附时间、洗脱剂及洗脱剂流量,从而筛选出该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蜂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FL—1大孔树脂为四种树脂中吸附及解吸附性能最佳,因此选择FL-1为分离纯化蜂胶总黄酮的最佳树脂,其最佳工艺参数为:动态吸附质量浓度0.25~0.38mg/mL,吸附速度1mL/min;树脂柱吸附时间1h,洗脱剂为90%乙醇,洗脱流量为1mL/min。蜂胶总黄酮质量分数从13.07%提高到85.25%,总黄酮回收率达79.37%。[结论]FL-1型大孔树脂对蜂胶总黄酮具有良好的纯化效果,优选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6.
陆建中  路福平 《兽医导刊》2016,(20):209-210
对泰拉霉素粗品的萃取、树脂吸附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对萃取剂、萃取pH、相比、萃取次数、树脂类型、树脂吸附温度工艺等进行比较.确定了泰拉霉素的分离纯化工艺为:用乙酸丁酯作为萃取剂,萃取pH值为8.5~9.0,乙酸丁酯与泰拉霉素溶液萃取体积比1:2,进行2次萃取,选择DM-301大孔吸附树脂在30~35℃、pH7~8、用甲醇与水7:3的比例作为洗脱剂、流速40ml/min进行解析.对确定的泰拉霉素分离纯化工艺经过生产验证,产品含量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17.
类芽孢杆菌Cp-S316对家蚕真菌、细菌病原物具有广谱抗性。为研究抗菌物质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并探讨其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研究了不同树脂对抗细菌活性物质的吸附性能,对吸附性能优良的树脂进行了解吸性能的比较,并对解吸剂进行了筛选。结果:X-5树脂对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当树脂与发酵液混合后的质量浓度为0.03 g/mL时,振荡吸附4 h,其吸附率为90%;以0.02 mol/L HCl-75%丙酮为最佳解吸剂,层析柱柱长12 cm,直径1.5 cm,流速3.9 mL/(cm2.min)动态解吸,其总解吸率为92%,其中浓度较高部分(树脂与解吸液混合后的质量浓度为0.67 g/mL)的解吸率为90%。关键词类芽孢杆菌Cp-S316;活性物质;分离提取;树脂  相似文献   

18.
以总皂苷吸附率、解吸率为考察指标,探索LSA-10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黄芪茎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性。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对黄芪茎总皂苷的纯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分光光度法探索了黄芪茎总皂苷样品液对DPPH·、·OH的清除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黄芪茎总皂苷的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以生药浓度为0.015 g/ml的黄芪茎样品液进行试验,吸附时间为4 h,样品液用量/树脂质量的比值为15 ml/g,解吸液乙醇体积分数为85%,解吸液用量/树脂质量的比值为15 ml/g,解吸时间为1 h。在上述试验条件下黄芪茎总皂苷样品液的平均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为90.68%和93.13%,纯化后的干浸膏总皂苷含量由5.94%提高到12.66%;黄芪茎总皂苷样品液对DPPH·、·OH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因此,LSA-1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芪茎总皂苷具有富集作用,其优化的纯化工艺条件比较稳定;黄芪茎总皂苷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而且其清除活性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9.
研究葡聚糖凝胶G-10分离玉米芯低聚木糖中木二糖的工艺条件及其纯化后的产物分析。首先对树脂进行选择,采用葡聚糖凝胶G-15进行一次分离,采用单因素试验进行二次分离条件的优化,对葡聚糖凝胶色谱分离法分离玉米芯低聚木糖中木二糖的工艺条件上样浓度、上样量、洗脱流速和取样间隔进行优化,综合纯度和收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分离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25%、上样量1.5 mL、洗脱流速0.20 mL/min、取样间隔5.00 min,此工艺下的木二糖纯度达到90.05%。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海蓬子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X-5型和AB-8型两种大孔树脂对海蓬子黄酮的静态吸附和解析性能,筛选出X-5型大孔树脂适宜分离纯化的海蓬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同时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考察海蓬子提取物对几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X-5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海蓬子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样流速1.0 m L/min,洗脱速度2.5 m L/min,进样液p H值7.0,洗脱剂乙醇浓度75%。说明海蓬子黄酮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经大孔树脂纯化后抑菌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