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考证,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中分别按五畜(马、牛、骆驼、绵羊、山羊)适口性来描述了牧草。从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看,蒙古族对冷蒿的利用除用作牧草外,与药用以及民族文化也紧密相连。在这主要论述新疆蒙古族对冷蒿的牧草利用、药用以及民间利用在文化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苏赫巴鲁 《草原》2010,(4):68-70
蒙古自十三世纪产生文字之后,即出现了《忙豁勒·尼古察·脱布赤彦》(《蒙古秘史》),《秘史》中记述着说不尽的民间神话、传说、故事、"陶力"(英雄史诗)、"好来宝"(民  相似文献   

3.
张同吾 《草原》2012,(9):94-96
正大约十年前,由高延青、扎拉嘎胡策划,那顺德力格尔主编的《静谧的秋夜》,即《新时期蒙古族文学丛书·诗歌卷》,布赫副委员长为之撰写了序言,他首先称道:"蒙古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他们不仅长于骑射,而且善于吟咏歌诗。在苍茫辽阔的草原上,史诗和民间文艺哺育着游牧民族善良的心灵。蒙古族十分推崇翰墨华章,把诗  相似文献   

4.
《香叟莫日根》是赫哲族史诗伊玛堪中一部优秀的英雄史诗,主要讲述主人公香叟战胜仇敌为父母复仇,祭神灵凯旋回故里的故事。文章以《香叟莫日根》的英译文本为例,以"翻译目的论"为视角,探讨赫哲族史诗伊玛堪英译中所涉及的翻译策略问题,以期在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之间完成一次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草原》2012,(4):2-2
正纳·乌力吉巴图,蒙古族,1958年出生于内蒙古巴林右旗,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现任《花的原野》文学月刊与《世界文学译丛》双月刊主编、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蒙古文期刊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会员、编审。出版作品集有《清清的古里古台河》、《语言·文学·感悟》、《父亲与故乡》等个人作品集和日译蒙儿童文学《鬼卵》、科学随笔《科学百花园》等书;用日文、中文翻  相似文献   

6.
朱秉龙 《草原》2007,(5):89-93
蒙古民族是崇尚英雄的民族,英雄情结是游牧民族文化的价值核心,也是草原小说创作永恒的主题。然而,里快创作的长篇小说《美丽的红格尔塔拉河》笔下的历史英雄突破以往多以尚力的勇猛、果敢、剽悍和善战的英雄模式,重构了以尚心的孤独、忍耐、焦虑和茫然的英雄新样式。小说突破了以往专事英雄作为和行为的桎梏,潜心于对英雄无奈和悲哀的内在精神世界的揭示。小说突破了以往仅仅将草原历史描绘成斗争史和风云史的框架,极富激情地进  相似文献   

7.
《草原》2012,(2):1-1
正特·官布扎布,诗人、蒙古文化学者、翻译家,内蒙古库伦旗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内蒙古文联专职副主席、内蒙古作家协会主席。1975年他开始发表诗作,著有《牧童传奇》、《蓝天飘云》、《二十一世纪的钟声》等诗集,是公认的蒙古族第三代母语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家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蒙古族文献资料,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源自:东胡→鲜卑(乌桓)→室韦(鞑靼)→蒙古。1206年春,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经过多次征战终于完成了蒙古地区诸部的统一大业,建立了"伊克.蒙高勒.兀鲁思",即大蒙古国。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古文有胡都木文和托忒文。胡都木蒙古文应用广泛。古代的蒙古族信仰萨满教。13世纪初叶,藏传佛教开始传入蒙古地区,蒙古上层改信红派喇嘛教,从16世纪后始接受格鲁派喇嘛教,而入主中亚、西亚的蒙古族大部改信伊斯兰教,东欧的蒙古族改信东正教。但从事牧业的民间还保留有萨满教。历史上蒙古族的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为副。寺院教育培养出了不少精通藏文和医术的知识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教育应运而生。从蒙古包小学建立和蒙汉"双语"教学体系日渐完善、高标准寄宿制学校的建成,1997年"普九"通过验收,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蒙古族从小就通过格言、谚语来进行家庭道德、社会公德、人际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草原》2008,(5)
布仁巴雅尔,蒙古族作家,通辽市扎鲁特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出版《良心》、《淘金之路》、《拼搏》、《打开天窗的人们》、《守望的基地》、《钦达牟尼渊源》、《科尔沁名人》、《创业史诗》等报告文学集。编辑出版《科尔沁文化丛书》等40多部文学丛书。报告文学《良心》、《拼搏》、《拉盖莫德格》分别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评奖三等奖和全国民族团结题材文学评奖一等奖;《良心》、《患者心中的太阳》获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钦达牟尼渊源》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打开天窗的人们》获全区改革题材文学评奖一等奖:《化学王国的强者》获第二届全区报告文学评奖一等奖。其作品在国内外翻译介绍,并多次选入高等院校和高中课本及蒙古族文学史。他先后创刊《哲里木群众文艺》杂志和《哲里木文艺》杂志,发现和扶持了一大批文学新人。布仁巴雅尔现任内蒙古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相似文献   

10.
正民以食为天。蒙古族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蒙古早期曾从事狩猎,主要以猎获物为食品。从事畜牧业后,既吃猎获物,也吃家畜的肉和奶。《马可波罗游记》记载:"鞑靼人完全以肉食和乳品作食物,一切饮食来源都是他们狩猎的产物。"长期以来,特别是牧区蒙古族的传统食品主要为肉食品、奶食品及饮料。食品分类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大致有四类,即面食、肉食、奶  相似文献   

11.
元太祖成吉思汗(1162~1227年),名铁木真,是蒙古帝国的创建者,成吉思汗英勇神武,骁勇善战,统一了蒙古族各部落,为元朝建立统一中华的局面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从古至今,成吉思汗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一直是一代英勇的霸主形象。但是,不同的著作里对成吉思汗的记载略有不同,此文以《蒙古秘史》和《元史·太祖本纪》为例,从成吉思汗的世袭、先祖传说、形象的塑造三个方面谈论一下成吉思汗在不同著作里记载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的多神教,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它是对原始渔猎、原始农耕牧畜等劳动的反映以及将动植物作为图腾崇拜的原始观念的反映。蒙古民族豪爽乐观、能歌善舞,表现在萨满文化中的蒙古舞蹈更加富有特色,形成了蒙古族自己的萨满舞蹈——“博”舞。蒙古族称男萨满为“博”,女萨满为“渥都干”。蒙古族舞蹈是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蒙古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相似文献   

13.
蒙古兽医起源初探巴音木仁(内蒙古农牧学院呼和浩特010018)蒙古兽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蒙古族劳动人民长期与家畜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祖国医药宝库的组成部分,也是蒙古族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蒙古族是生活在我国北部地区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是我国...  相似文献   

14.
哈萨克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哈萨克文学包括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主要代表作品有英雄史诗《阿里帕米斯》、《豁布兰德》、《叶尔塔尔根》、《哈木巴尔》、《哈班拜》等;爱情长诗如《吉别克姑娘》、《豁孜阔尔佩席与色彦苏鲁》、《恩利克与科别克》和《萨里哈与萨曼》等;叙事长诗有《考孜库尔帕西与巴彦苏鲁》、《克里米...  相似文献   

15.
2013年2月21日,蒙古文学的一颗巨星陨落了,我们失去了一位文学先驱,在蒙古文学这片沃土上孜孜不倦耕耘长达60多年的老师,我们将永远怀念这位当代蒙古族新文学奠基人之一、我国蒙古族母语创作首屈一指的文学巨匠——敖德斯尔老师。敖德斯尔老师的文学生涯,与他毕生为之奉献的内蒙古人民的命运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进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与当代蒙古文学尤其是蒙古族母语小说创作的繁荣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与一代又一代文学新人的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16.
《草原》2008,(4)
阿尔泰,蒙古族诗人,锡盟太仆寺旗人,自治区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中国作协六届、七届主席团委员,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成员。1966年起发表作品。先后出版《飞马》《阿尔泰诗选》《散文诗选》(合集)《阿尔泰儿童作品选》《波涛集》《犊牛的牧场》《心灵的报春花》《阿尔泰新诗选》《诗话集》《阿尔泰诗集》等。翻译出版《草叶集》(惠特曼著),主编出版《阳光草原》丛书——《诗歌卷》等多部。诗作《洁白的蒙古包》、诗集《心灵的报春花》、《阿尔泰新诗选》先后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1993年获《庄重文文学奖》;《心灵的报春花》、《放牛人》分别获"索龙嘎"一等奖;《阿尔泰新诗选》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其作品被国内外翻译介绍,并多次入选高等院校当代文学教材。群众先后三次自发地举办了《阿尔泰诗歌专场朗诵会》。阿尔泰在《花的原野》文学期刊工作近二十年,发现和扶持了一大批文学新人。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其诗歌在我国蒙古族读者中广为流传。现任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内蒙古作协主席。  相似文献   

17.
《草原》2016,(6)
正就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的范畴来说,新世纪蒙古族儿童文学,一直处于上升、上进的状态。进入新世纪,蒙古族作家们充分地利用自己独有的本民族生活积淀,开掘埋藏其中的历史的、文化的意义,使题材优势发挥到极致,使语言特色渲染出韵味,从而使儿童文学民族性更显丰富丰厚。1动物文学的兴起,证明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写了《黑焰》《黑狗哈拉诺亥》《狼谷的孩子》等一系列动物  相似文献   

18.
蒙古兽医学史略巴音木仁,姜治有(内蒙古农牧学院呼和浩特010018)蒙古兽医学起源于蒙古高原,是蒙古先民们长期同家畜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体系及方药、针灸和病证防治技术,对我国畜牧业的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蒙古族祖先在原始部落时...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总结了蒙古族的游牧生活与文体文化。蒙古族牧民乌琦大皮极为适应高原日温差大的自然环境,耐贮藏富营养的肉、奶、面食品和蒙古包最适合游牧生活方式。总之,蒙古族牧民的衣、食、住、行都与环境相适应。蒙古族牧民能歌善舞,创造了称为"草原文化三宝"的长调、马头琴、呼麦。其中,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第1个文化遗产日颁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有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格斯尔、乌力格尔、安代舞、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成吉思汗祭典、鄂尔多斯婚礼、祭敖包、那达慕等17项。蒙古族的竞技体育活动包括骑马、摔跤、射箭、赛跑、游泳、抛套索"等,这些活动也与狩猎、游牧活动密切相关。蒙古族牧民创造的鹿棋、蒙古象棋、嘎拉哈、古尔等游戏丰富了中华牧业文化遗产宝库。  相似文献   

20.
电影《特洛伊》是对经典文本《荷马史诗》的重述,它的改写体现了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典型模式,在多个电影版本的比较视域下,其叙述策略更加清晰,这种策略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强调自由主义英雄,神彻底隐退;二是戏说爱情,以其浪漫唯美面目取悦大众;三是进行存在主义的现代阐释,减弱了史诗故事的历史感。好莱坞模式已悄然移置和潜入经典之中,它不是历史电影,而是好莱坞电影工业制造出的虚假幻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