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葛鹏飞  吕萍  杨洵 《草业科学》2015,(12):2146-2154
加快草原畜牧产业链建设是牧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牧民合作社则是草原畜牧产业链中具有承上启下和协调作用的关键环节.基于此,本研究对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四大草原牧区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牧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牧民自身因素、生产因素和主观因素三者相互影响;文化程度、经营成本和对牧民合作社的认知程度对牧户参与牧民合作社行为的影响最大;在所有的测量指标中除成本影响外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共和县高原生态畜牧业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明  看召本 《草业科学》2011,28(6):1181-1186
摘要:由于粗放型的畜牧业经营方式过度追求牲畜数量,产生了“公地悲剧”。因此,国家对青藏高原制定了以牧业合作组织为平台推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战略,实行游牧定居、草地围栏,以实现“三减”目标。本研究以青海省海南州哈乙亥生态畜牧业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为例,分析了该合作社的成立过程、运行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以合作社为载体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结果发现,由于高原牧民生产与生活的特殊性,藏族传统文化习俗独特性以及牧民由游牧转向定居的“再社会化”变迁等方面的复杂影响,牧民合作组织的生成和发展与农业区具有较大的差异,目前畜牧合作社在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同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针对退牧分流人员就业、畜种退化、动物防疫等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是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牧区社会组织形式的重大改革,是创新牧区经营体制、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实现牧业增效、牧民增收、推进新牧区建设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掌握合作社发展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2016年年初,河南县有机办组织人员深入全县2镇4乡10个牧民专业合作社,采取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合作社的组建、经营管理、运行体制的健全和完善方面  相似文献   

4.
《新疆畜牧业》2010,(5):21-21
一是抓科技培训。以"科技之冬"、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为载体,通过讲座授课、发放资料、现场指导等方式,向广大养殖户传授科技知识;依托农业科技项目,借助新疆畜科院、石河子大学等畜牧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加大冷配改良等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建设畜牧业科技教育培训基地,加大农牧区畜牧实用人才培养和储备,推进科技进村入户、  相似文献   

5.
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牧民培训既是农村人力资本的主要投资,也是促进农村牧区发展和提高农牧民收入的重要路径。加强我区牧民培训,必须从我区牧民培训工作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分析和认识培训面临的主要问题,适应新形势和畜牧业发展要求,不断调整培训思路,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发展培训在造就新型牧民、促进产业发展中的作用。1新疆牧民培训的现状和基本特点近些年来,国家和自治区针对农牧民开展的培训专项大体有以下几类,一是“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苏尼特右旗阿其图乌拉苏木乌日根高勒嘎查牧民合作社和朱日和镇哈敦乌苏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案例,对牧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研究,探讨在大力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新牧区建设、推进现代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保护和改善农牧区生态环境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是抓科技培训.以"科技之冬"、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为载体,通过讲座授课、发放资料、现场指导等方式,向广大养殖户传授科技知识;依托农业科技项目,借助新疆畜科院、石河子大学等畜牧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加大冷配改良等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建设畜牧业科技教育培训基地,加大农牧区畜牧实用人才培养和储备,推进科技进村入户、"一村一品"产业科技工程,切实提高农民掌握和利用科学技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6月4日,"送科技下乡"养蜂技术培训班暨国家级黑蜂保种场授牌仪式在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种蜂场结束。来自尼勒克县十三个乡镇场领导,蜂产业企业家、蜂业合作社、蜂农代表及种蜂场全体职工,无不为能前来参加这一培训而激动不已。学员们反映,全国畜牧总站首次直接对尼勒克乡镇的蜂农进行培训,体现了农业部对农牧民的重视,对蜂农的关心。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畜牧科技培训工作应如何与时俱进地发挥技术推广、引导示范、信息服务等作用,笔者根据多年从事畜牧科技培训、推广工作的经验,认真分析了全县畜牧科技培训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开展好畜牧科技培训提出了相应建议。昌宁县畜牧科技培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实行务工培  相似文献   

10.
科技     
正新疆畜牧科学院驻博湖县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11月15日,为切实发挥新疆博湖县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新疆畜牧科学院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智力优势,促进博湖县畜牧业科学化、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发展,新疆畜牧科学院和博湖县人民政府本着诚实互信、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就开展畜牧科技进行签约合作,并举行了新疆畜牧科学院博湖工作站揭  相似文献   

11.
牡丹江市在实施科教兴牧工程中 ,从抓科技培养入手 ,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对全市畜牧科技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2 0 0 0年分高、中、初级三个层次共培训 32 0人 ,占职称人数的 5 0 %。对饲养大户 (场 )从业人员开展了绿证培训教育 ,全市获得绿色证书的学员已达 2 10 0多人。开展推广畜牧五项综合技术为主的科技培训。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 498期 ,听课 5 .3万人次。举办广播、电视讲座 6 0多次 ;播放录像近百场 ;举办科技大集 14次。提高了从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组织科技与生产对接 ,广泛开展科技结良缘活动。全市有 30 0…  相似文献   

12.
<正>新疆全国政协委员蒋平安建议,新疆应建立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结合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开展畜牧业现代化试点示范建设的规划。"目前我国还没有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希望国家能将新疆和内蒙古一同纳入建立首批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在政策支持的同时分批推进。通过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组建示范区畜牧  相似文献   

13.
新疆是畜牧业大区,也是几个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牧民长期以游牧方式为主,实施牧民定居工程以来,传统游牧方式也开始向现代定居畜牧开始转变,牧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本文通过对和静县定居牧民收入状况和生产方式对比研究,找出不同生产方式对定居牧民收入的影响,从而分析探讨提高定居牧民收入的合理可行的对策建议,以便为政策完善及后续跟进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为促进我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工作的有序开展,切实提升无公害畜产品工作机构人员和标准化示范场、畜禽养殖场、畜禽养殖合作社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推进全省畜禽标准化生产进程,吉林省畜牧总站(吉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15年7月16日至7月17日在长春市双阳区宝凤艺术学校举办了一期无公害畜产品检查员和内检员培训班。开班仪式由吉林省畜牧总站张天英副站长主持,付殿国站长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刘继红博士莅临培训现场授课。  相似文献   

15.
牦牛奶产业是青藏高原巩固脱贫攻坚、实现畜牧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选择,政府、企业和牧户等多元主体在推动产业链建设上发挥着不同作用。本研究以那曲市色尼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龙头企业成为牦牛奶价值增值的关键主体,养殖合作社成为牧民增收的重要载体,供销合作社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补充,牧户在牦牛奶产业发展中显著受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当前,那曲牦牛奶产业存在产业发展初级、产品同质竞争、草原过载过牧、合作社管理不规范、行政干预过多以及食品安全风险等问题。基于牦牛奶产业对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下一步应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投入、积极引育管理人才、完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厘清多元主体职责定位等,推动当地牦牛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果洛州广大牧民对旨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有利于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畜牧业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在当地政府的指导和组织下,许多牧民逐步放弃传统的漫山散放和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以自愿结合的形式组成合作社,并以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以优化牧业资源配置,促进牧业资源重组,实现草畜平衡为目标,积极探索生态畜牧业的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管理、产业化发展的新型生产方式。本文通过对玛沁县大武乡哈隆村牧民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17.
《新疆畜牧业》2014,(9):24-24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1号文件精神,提高基层畜牧科技推广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推进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根据自治区畜牧厅年度科技培训计划,2014年8月2-10日,由王俊勋副厅长带队,厅科教处组织畜牧、兽医、草原方面的专家成功举办了畜牧科技培训南疆行活动。  相似文献   

18.
《湖北畜牧兽医》2013,(3):71-71
<正>一是良种引领。以康乐黄鸡获得有机认证为契机,继续选择有养殖优势的黑兔、黑山羊等品种开展有机养殖试验示范,并积极做好有机认证相关工作;二是科技引领。成立有机养殖合作社5家,加大有机养殖技术培训力度,每户畜牧户至少培养一名有机养殖明白人;三是园区引领。推行"公司+合作社+畜牧户"规模化、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畜牧科技培训工作应如何与时俱进地发挥技术推广、引导示范、信息服务等作用,笔者根据多年从事畜牧科技培训、推广工作的经验,认真分析了全县畜牧科技培训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开展好畜牧科技培训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长岭县畜牧技术教育培训中心自1990年成立以来,在县畜牧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坚持以培养乡村科技服务人才和推广农村实用新技术为宗旨,大力开展以畜牧科技为主的绿色证书工程教育,10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共举办牧业科技培训班350期,培训人数达42000人次,使全县掌握1-2项养殖业实用技术的农民达10万人。培训各级畜牧兽医专业人员、牧业致富能手、畜牧科技推广示范户、乡村干部、青年团员和农村妇女等不同层面的绿证学员7619人,其中有6832人经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合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