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单冬丽 《饲料工业》2007,28(12):53-55
<正>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牛乳质量,而且导致奶牛过早淘汰和受孕率降低,多年来国内外对奶牛乳房炎的防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至今该病仍是影响世界奶牛业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奶牛养殖规模、区域结构、成本与收益等方面分析了山东省奶牛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性地提出山东省奶牛养殖业发展转型的思路。具体来看,为推动山东省奶牛养殖业持续发展,下一步应着力提高牛奶产量和奶品质;大力生产优质饲料;加强奶牛疫病防治体系的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奶牛养殖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不断提升奶牛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牧业书架     
《奶牛生产技术》一书由孔宪臣主编。约 2 0万字 ,分成 8个部分 :奶牛的品种 ;奶牛的育种 ;奶牛的繁殖 ;奶牛瘤胃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 ;奶牛的饲养管理 ;奶牛常见病的防治 ;奶牛的泌乳生理和卫生管理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该书资料翔实 ,内容丰富 ,适合奶牛场技术人员、养殖专业户及广大畜牧工作者阅读。是一本科学饲养奶牛的实用技术指南。定价 1 9 8元。  《2 1世纪致富新径———波尔山羊高效养殖》是由安徽省畜牧局、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组织编译 ,取材于国内外有关波尔羊的文献资料及畜牧专家饲养体会和经验 ,详细介绍了波…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中国奶牛养殖规模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产后60 d内奶牛发情率和参配率呈普遍下降趋势,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奶牛养殖的健康发展。提高产后奶牛的发情率和参配率是控制奶牛产犊间隔的有效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还使奶牛场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但是随着奶牛数量的增加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奶牛的患病率。奶牛易患的疾病种类较多,有些具有传染性,所以养殖户应该加强对奶牛疾病的防治工作。1乳腺炎的防治相关调查表明,奶牛乳腺炎的发生率占奶牛总患病率的21%~23%。通常成年奶牛乳腺炎的发生几率较大。奶牛乳腺  相似文献   

6.
建立现代化奶牛养殖小区是推广科学养牛,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理顺产销关系,促进奶业健康、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乌鲁木齐市奶牛养殖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建立奶牛养殖小区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奶牛养殖小区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持久黄体是奶牛生殖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在高产奶牛中发病率比其他种类牛发病率明显高,影响和阻碍了奶牛养殖的健康发展,同时给奶牛养殖户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其特征是奶牛的发情周期停止循环或停止发情。发病的主要原因:饲养的环境因素,奶牛养殖场地狭小,主要是一些散养户,经常将奶牛在家拴养,造成了奶牛运动量不足;饲料因素,饲料  相似文献   

8.
<正>子宫内膜炎为子宫内膜的炎症,是奶牛生殖系统常见病。奶牛患子宫内膜炎后使受精卵不能着床或胚胎早期死亡,延长了产犊间隔,严重地影响了奶牛的繁殖力和生产性能,缩短了奶牛使用年限,降低了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现代奶牛业的快  相似文献   

9.
<正>做好奶牛防疫工作是奶牛养殖的关键,工作的好坏影响着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随着奶牛养殖现代化和集约化的发展,我国奶牛养殖也越来越重视防疫工作,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在日常的防疫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小规模的奶牛养殖企业。针对我国奶牛养殖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提升我国奶牛养殖整体防疫水平。1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奶牛养殖场的现代化和集约化发展起步  相似文献   

10.
连续3年对新疆博乐市城郊奶牛场和周边农村养殖户的1046头奶牛用结核菌素变态反应进行了结核病的检疫。检疫结果表明,当地奶牛结核阳性率平均达3.82%,并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中,农村养殖户奶牛结核阳性率较城郊牛场高23%;随着奶牛年龄的增加,结核病阳性率逐渐升高,6岁以上奶牛结核阳性率较3~5岁奶牛增加93%,较3岁以下奶牛增加175%。该结果显示了当前奶牛健康状况的严峻性和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国外高产奶牛大量被引进和国内奶牛选育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奶牛个体产奶量大幅度提高,但奶牛繁育率却在下降。为提高奶牛繁育率,我们运用了一些生殖激素治疗,效果不理想。从2009年10  相似文献   

12.
<正>现如今,大多数饲养奶牛的农场通常建造在农村,因为各种问题奶牛常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本文探讨了奶牛的常见疾病,分析了病因,并给出相应的防治和治疗方案。1奶牛常见疾病的种类及病因奶牛疾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奶牛胃部的疾病比如说瘤胃,网胃,皱胃,瓣胃等。奶牛的消化道尤其是瘤,网,瓣,皱四个胃出现了病变,将严重降低奶牛的采食量和产奶量,影响牛场的经济效益。其主要产生原因还是饲料  相似文献   

13.
奶牛隐性乳房炎对产奶量、乳成分和奶中物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对产奶量、乳常规成分、乳密度和冰点的影响 ,对哈尔滨市及周边地区的 2 89头中国荷斯坦奶牛进行了调查 ,对其中 5 1头患隐性乳房炎奶牛和 2 5头健康奶牛的乳常规成分、乳密度和乳冰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调查地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 75 %。隐性乳房炎导致产奶量下降 ,平均减少 2 .75kg/d ;乳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奶牛 (P <0 .0 5 ) ;总酪蛋白和乳糖含量极显著低于健康奶牛 (P <0 .0 1) ;而乳干物质、总蛋白质、非脂固形物的含量及乳密度、乳冰点与健康奶牛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14.
提高产后奶牛配种受胎率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奶牛的自然繁殖周期规律,总结了青岛地区部分奶牛场产后奶牛繁殖管理经验。就如何提高产后奶牛配种受胎率,提出加强产前饲养管理,保证奶牛具有良好体况;加强产后饲养管理,积极防治产后疾病;认真做好产后奶牛配种和妊娠保胎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健康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温度和湿度因素对奶牛生理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湿度数(THI)的升高,奶牛的采食时间和伏卧时间占总观察时间的比例降低;反刍持续时间延长和每次反刍咀嚼次数增加;奶牛夏季的呼吸频率、直肠温度与THI呈高度的正相关(r=0.964),随着THI的升高,奶牛的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升高。热应激能够显著影响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且对高产奶牛的负面影响程度大于中低产奶牛。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严重制约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顽症之一。笔者深入探讨了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和快速的诊断方法;系统地总结了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方法,并对运用中草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更加有效地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的繁殖是保证奶牛数量增长和提高养牛经济效益的基础;在奶牛养殖生产中抓好奶牛的繁殖十分关键,提高奶牛繁殖率(受胎率、受配率、成活率)能提高牛群质量和数量,又能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掌握奶牛的繁殖与人工授精技术。1提高奶牛繁殖率的意义奶牛繁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奶牛生产和效益。奶牛只有按时配种、妊娠和产犊才能正常产奶,否则,就难以达到这个目标:奶牛管理中最理想的繁殖周期是1年产1胎,即使间距为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来,海晏县积极调整畜牧业结构,在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种种原因,奶牛养殖头数虽然较多,奶牛养殖效益仍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笔者对农区奶牛养殖业的现状和存  相似文献   

19.
<正>虎林市和协经贸有限公司良种奶牛场于2003年投资兴建,是一家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经过10年,特别是近两年实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以来,奶牛存栏、奶牛生产性能及牛场的管理水平得到了长足进步。目前奶牛存栏609头,成母牛305天产奶量达到8 500 kg。1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应用过程奶牛群体改良(DHI),又称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系,是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提高奶牛生产管理水平的技术。通过测定奶牛的产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及其饲养调控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结论认为奶牛营养状况与繁殖性能密切相关,随着遗传性能和饲养管理技术的改进,奶牛泌乳量得以迅速提高的同时,对营养需要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营养需要量的提高常常导致奶牛特殊生理阶段发生能量负平衡,致使奶牛繁殖能力下降;高蛋白日粮有利于提高产奶量,却往往降低了繁殖性能;日粮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偏高或偏低以及比例不当都会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奶牛营养的全过程,包括采食量及采食的营养成分水平都与奶牛的繁殖性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