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龙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4):129-132
以普遍报道的几种外源酚酸为试剂,通过盆栽实验,旨在探讨不同浓度外源酚酸对苗期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设置5种不同浓度外源酚酸的盆栽试验,测定不同浓度外源酚酸对盆栽大豆苗期生长发育指标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3种外源酚酸对苗期大豆株高的影响总体较小。1.0 g/kg苯甲酸处理和肉桂处理的苗期大豆叶面积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1.0 g/kg苯甲酸处理和香草酸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盆栽大豆根瘤数,肉桂酸影响较小。1.0 g/kg不同浓度3种酚酸对盆栽大豆根冠比影响最大。总体上,低浓度外源酚酸对盆栽大豆生长发育影响效果不显著;高浓度外源酚酸抑制了盆栽大豆地上部分生长发育,增加了盆栽大豆根瘤数和提高了盆栽大豆根冠比。  相似文献   

2.
施氮对大豆根瘤生长和结瘤固氮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框栽试验研究了施氮对大豆根瘤生长和结瘤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对大豆根瘤形成、生长和固氮能力有显著影响,随着N用量的增加,根瘤干质量、根瘤数量呈现先逐渐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而固氮酶活性和豆血红蛋白含量则表现为持续下降的趋势,适量施氮对根瘤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氮素供应不足时则会抑制根瘤的生长,但当氮素供应过量时也会抑制根瘤的形成.从根瘤干质量和根瘤数量来看,各处理间表现为N100>N200>N50>N25>NO,以N100处理下根瘤干质量最大,根瘤数量最多,显著高于不施氮(N0)和其他施氮处理,从不同生育时期来看,根瘤干质量表现为从苗期到花期再到鼓粒期,大豆根瘤的数量呈现出先明显增加后逐渐减少的趋势,高峰出现在花期,而根瘤数量表现为花期>苗期.施氮显著抑制了固氮酶活性和豆血红蛋白含量,随施氮水平的增加,固氮酶活性和豆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表现为NO>N25>N50>N100>N200,表明施氮使大豆根瘤的固氮效率显著降低,因此,从大豆固氮效率来讲,施氮对大豆根瘤固氮具有抑制作用.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施氮和不施氮处理间均达到了5%的差异显著水平.因此,从大豆固氮和氮肥施用平衡的角度来看,应适量施用氮肥,既可以充分利用大豆的固氮功能,节约氮肥,又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2种外源物质对大豆农艺性状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和二苯基脲磺酸钙(DSC)对大豆农艺性状和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采用盆栽方式,设置8个处理,通过对各组间大豆农艺性状的测定,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组分进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当DSC浓度为6 g/L时,全氮、全磷、豆荚数、豆粒数及株高显著提高,S.fredii+6 g/L DSC使根瘤鲜重、根瘤干重及根瘤数显著提高。因而选用CK、S.fredii(N1)、6 g/L DSC(N3)和S.fredii+6 g/L DSC(N6)的根际土壤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与CK相比,N1和N3群落多样性显著降低;N1益于Proteobacteria富集;N6益于Chloroflexi富集;N1、N3和N6益于Nitrospirae富集;N1、N3和N6较CK的Azoarcus、Azotobacter、Flavobacterium、Pseudomonas等功能菌属增加。综上,S.fredii和DSC处理有助于改善大豆各农艺性状指标,也影响着大豆的根际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4.
几种酚酸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恒温培养下研究了几种酚酸对大豆种子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苯甲酸、肉桂酸、香草酸、两种不同混合酚酸及3种混合酚酸处理均不同程度的抑制了大豆种子的萌发,表现在大豆种子萌发率减少,胚根长和胚根干重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肉桂酸最强,苯甲酸次之,香草酸最弱,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各种酚酸的抑制作用逐渐缓解,低浓度较高浓度缓解快.3种不同酚酸在混合处理中表现出和单一作用时相似的规律,苯甲酸和肉桂酸协同抑制作用较香草酸强.  相似文献   

5.
稀土生物有机肥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针对三种养分含量不同配方的稀土生物有机肥,以复合肥和复合肥+菜籽饼为对照,探讨稀土生物有机肥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复合肥、复合肥加菜籽饼比较,施用稀土生物有机肥可增加大豆单株根瘤数,并使大豆分枝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等产量构成因素提高,从而显著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6.
丁香酸和阿魏酸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黄13”大豆为材料,研究处理液浓度分别为100,200,300,500 mg/L的阿魏酸和丁香酸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化感物质不同浓度处理液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能够产生显著的化感效应.4种浓度的阿魏酸处理液对大豆种子萌发均表现出抑制作用.浓度为500mg/L的阿魏酸抑制效果最为显著.较低浓度(100,200,300mg/L)的丁香酸处理液对大豆种子发芽率未表现出明显的影响,却推迟了种子萌发,显著降低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浓度为500mg/L的丁香酸显著抑制了大豆种子萌发.阿魏酸和丁香酸对大豆幼苗鲜重、根长、株高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强.4种处理浓度的阿魏酸和丁香酸均使大豆幼苗中的MDA含量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使大豆幼苗下表皮气孔长度减小,打开的气孔个数减少,气孔数目增多.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挖掘套作大豆的固氮潜力,本试验以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系统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玉豆间距(30 cm、45 cm、60 cm和75 cm)下不同结瘤特性大豆品种(贡选1号、桂夏3号和南豆25号)的根瘤生长及固氮潜力差异。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带状套作可延缓大豆根瘤数目和鲜重峰值出现的时间:玉豆间距60 cm处理下,各品种大豆根瘤数目和鲜重显著高于其他间距处理,并在达到峰值期后高于单作大豆;品种间表现为:南豆25号>桂夏3号>贡选1号。带状套作相对于单作会降低始粒期(R5)前大豆根瘤的单株固氮潜力,但玉豆间距60 cm处理下, R5期贡选1号、桂夏3号和南豆25号的单株固氮潜力2年平均较单作提高8.53%、16.40%和13.70%。不同大豆品种根瘤侵染细胞内含物积累过程差异较大,相较单作,玉豆间距60cm处理下,R5期类菌体数量增多,其中聚-β-羟基丁酸盐颗粒(PHB)增加,以南豆25号表现最优。因此,带状套作下适宜的种间距(玉豆间距60cm)可增加R5期大豆根瘤数目和鲜重,提高大豆根瘤类菌体和PHB的数量,增强大豆根瘤的固氮潜力,以强结瘤品种南豆25号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不同化控处理对大豆植株形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化控剂(多效吐、烯效吐和SHK-6),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浓度喷施对大豆垦丰16节间距的变化及大豆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吐和烯效吐对大豆垦丰16的株高和节间生长控制效果明显,其控制效果与喷施浓度呈正相关,喷施2次效果好于喷施1次处理。结合对大豆产量构成因子综合分析比较得出,在V4期喷施100mg/L多效吐处理在抑制大豆节间距生长的同时显著增加了大豆植株的单株芙数、单株粒数及百粒重,从而增加了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9.
氟磺胺草醚对大豆根瘤固氮和蔗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氟磺胺草醚茎叶处理对大豆根瘤固氮酶和蔗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氟磺胺草醚茎叶处理对大豆根瘤生长无影响。氟磺胺草醚525g a.i./hm2用量下,根瘤固氮酶活性在施药后的38d内始终受到显著抑制,叶片和根中蔗糖合成酶活性受到长时间的抑制,同时叶片、茎、根系和根瘤中蔗糖含量均显著降低;263g a.i./hm2用量下,根瘤固氮酶活性在施药后的24d内显著降低,对叶片和根中蔗糖合成酶活性抑制作用最高值分别出现施药后的第10天和第18天,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15.22%和11.76%。氟磺胺草醚茎叶处理后,叶片、茎、根系和根瘤中蔗糖含量显著降低,蔗糖向根瘤中的供应不足是造成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为合理利用氮肥和隔根模式技术优化间作作物种间关系,进一步发挥种间优势提供理论依据,以胡麻间作大豆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施氮(N0)和施15N 80 mg/kg(N80),根系完全分离(T1)、根系不分离(T2)、根系尼龙网分离(T3)3种隔根模式对胡麻/大豆间作优劣势和种间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胡麻干物质积累量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间作大豆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N80显著高于N0处理。间作胡麻单株有效蒴果数、每果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均在N80T2处理下最大,其中,籽粒产量较其他处理显著高出41.94%~137.84%。间作大豆根瘤数为N0>N80,单株结荚数、每荚粒数和百粒重均为N80T2处理最大,籽粒产量则为N80T3处理最大,但与N80T2处理差异不显著,较其他处理显著高出4.33%~13.99%。所有处理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2,N80T2时最大。不同施氮模式下,T2处理的种间竞争力表现为胡麻强于大豆(AF>0,CRF>1),T3处理则恰好相反(AF<0,CRF<1)。说明胡麻/大豆间作体系中施15N 80 mg/kg、根系不分离有利于协调胡麻和大豆种间关系,促进作物增产。  相似文献   

11.
不同Fe2+浓度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旭燕  俞慧娜  赵超 《种子》2004,23(11):34-36
以大豆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不同Fe2 浓度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5mg/kg Fe2 浸种对大豆种子萌发最有利,低浓度的Fe2 处理(0.01mg/kg、0.1 mg/kg)使大豆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增加较少;较高的Fe2 浓度(10mg/kg、30mg/kg、50mg/kg、75mg/kg和100mg/kg)会使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降低,且Fe2 浓度≥50mg/kg时,下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2.
播期对大豆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了解不同播期对大豆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对寻求适宜播期及优质高效生产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豆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3个播期处理(S1为5月1日,S_2为5月10日,S_3为5月21日),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大豆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_1、S_2处理生育期日数延长;S_1、S_2处理在鼓粒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生长率明显高于S_3处理,干物质积累向果实转移量增大,其产量分别增加230.6、317.7 kg/hm~2;S2处理在3个处理中最优,水热等气候资源利用程度高。哈尔滨市大豆适宜播期为5月8—10日,但适播期应考虑春季土壤水分或春季首场透雨,促进大豆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阐明紫色土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AMF)和不同间作方式对提高间作玉米(Zea mays L.)、大豆(Glycine max L.)的氮素利用和减少土壤氮残留的贡献。本试验在设施盆栽条件下,采用根系分隔模拟装置研究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中根系不分隔、尼龙网分隔、塑料膜分隔3种方式和不同AMF处理[不接种AMF(NM)、接种Glomus mosseae(GM)]对玉米、大豆植株生长、氮素累积与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种GM不同程度提高了间作玉米和大豆根系菌根侵染率、株高、植株生物量及氮含量,而显著降低了玉米和大豆种植土壤的碱解氮含量。其中,GM-根系不分隔处理玉米、大豆的菌根侵染率最高。无论是否接种AMF,大豆生物量和植株氮含量均以根系分隔处理显著高于不分隔处理,而玉米生物量和植株氮含量却刚好相反。此外,GM处理条件下,玉米、大豆根际土壤碱解氮含量均以尼龙网分隔和不分隔处理显著低于塑料膜分隔处理。在所有复合处理中,以GM-根系不分隔处理对玉米生长及氮素累积的促进作用最好;GM-尼龙网分隔处理对大豆生长及氮素累积的促进效果最佳,并更能显著降低玉米、大豆根际土壤的碱解氮残留,可望减轻土壤氮流失而降低氮素流失对地表水体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滨海盐土对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掌握其盐碱土壤栽植下的耐盐特性,通过3、5、7、9、 11 g/kg等5个梯度的滨海盐土处理,对费菜生长指标及Na+、K+分布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分升高,株高、分枝、鲜重、干重均减小,≥7 g/kg盐分对费菜生长具有较大抑制,但盐分达到11 g/kg植株仍能继续生长;≥9 g/kg高盐分显著抑制地上干物质积累,对地下部生物量影响明显小于地上部。随着盐分升高,根、茎、叶中Na+的含量有升高的趋势,从部位含量看,茎>叶>根;随着盐分含量升高,叶中的K+含量逐渐减少,根、茎有升高趋势,从部位看,茎、叶是根的3倍;随着盐分浓度升高,根、茎、叶的Na+/K+比值具升高趋势,≤9 g/kg盐分胁迫下,根保持高Na+/K+比值,是茎、叶的近4倍。低于7 g/kg盐土对费菜影响不大,其耐盐性可能与宿根特性及茎叶结构有关。费菜集食用、园林于一体,由于其耐盐性强,可在滨海盐碱区种植应用。  相似文献   

15.
噻虫啉拌种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为明确噻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对玉米幼苗叶片保护酶和根系活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盆栽法,以噻虫啉浓度为2 g/kg、4 g/kg、5 g/kg、6 g/kg、8 g/kg(种子)拌种,测定玉米幼苗三叶一心期的生物学性状、根系活力和叶片保护酶。[结果]结果表明:噻虫啉拌种能显著提高玉米幼苗的各生长指标、叶片保护酶活性和根系活力,随着噻虫啉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浓度为4-5 g/kg(种子)拌种处理大于吡虫啉处理, 8g/kg(种子)处理对玉米植株的生长有轻微的抑制作用,但叶片保护酶和根系活力仍高于对照。[结论]研究表明:适宜剂量的噻虫啉拌种处理可以显著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以陇藜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根管土柱栽培试验,设置轻度(S1,3g/kg)、中度(S2,5g/kg)和重度盐碱胁迫(S3,7g/kg)以及土壤调理剂聚丙烯酰胺(PAM)施用深度0~10(PAM0)、10~20(PAM10)、20~30(PAM20)和0~30cm(PAM30)的完全随机试验组合,以土壤中不加盐碱和PAM为对照组(S0),共计13个处理组合,研究PAM施用深度对不同盐碱胁迫条件下藜麦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胁迫处理和PAM施用深度处理均会对藜麦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造成显著影响:在合理施用PAM的前提下,与对照相比,轻度盐胁迫反而更有利于藜麦的生长,甚至中度盐胁迫下藜麦生长也没受到显著影响,表明藜麦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当盐碱胁迫达到重度(S3)时,虽然不同PAM施用浓度对藜麦生长有一定影响,但与对照相比,盐碱胁迫均显著抑制了藜麦地上部的生长;不同盐碱胁迫条件下不同PAM施用方式对藜麦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均表现为PAM0处理的效果最佳。隶属函数结果表明,不同处...  相似文献   

17.
庄宇  赵德刚  赵懿琛 《种子》2019,(9):24-29,35
为探究“瓜、棉、豆”套作体系在农业生产中可行性利用的生理基础,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陆地棉根部水浸提液对白菜、西瓜和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100g·L^-1的棉花根部浸提液原液,显著抑制了3种作物的种子萌发。稀释4倍的根部水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显著,萌发率相比水处理下降了10.54%,但该浓度下大豆、京欣西瓜和新小玉西瓜的种子萌发率分别为86.6%、86.7%和87.53%,对比水处理无显著变化。原液浓度的棉花根部浸提液极显著抑制了白菜幼苗的生长,并使白菜植株体内的SOD、POD和CAT等保护酶活性显著下降,大豆和西瓜的POD等保护酶活性并无显著影响。不同浓度的棉花根系浸提液对白菜和大豆表现出低浓度促进而高浓度抑制现象,不同浓度的棉花根系浸提液对西瓜表现出低浓度促进而高浓度不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为增加蜜蜂访问大豆花的积极性,提高杂交大豆的结荚率,利用巢内悬挂幼虫信息素和饲喂8-Br-c GMP、豆花糖浆处理蜂群,对照组为饲喂糖浆(1:1)的蜂群。采用收集花粉、摄像观察和荧光定量的方法,对3种处理蜂群的花粉重量、采集蜂数量和Amfor和Ammvl的m RNA相对表达量进行比较。采用浓度梯度筛选出的400 LEqu幼虫信息素和0.5 mg/L 8-Br-c GMP、豆花糖浆处理蜂群,对照组大豆花粉重量百分比为3.05%,3个处理组分别为10.42%、8.53%和5.99%,400 LEqu幼虫信息素、0.5 mg/L 8-Brc GMP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集大豆花粉的蜜蜂数量百分比,对照组为55.09%,3个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处理组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种处理方式均可以提高蜜蜂采集大豆花粉的积极性,提高采粉蜂的数量,增加访问大豆花的机率。  相似文献   

19.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土壤盆栽方法研究了镁施用水平对3种不同类型土壤大豆生长、养分吸收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60mg/kg镁肥对3种不同类型土壤大豆种植生长,籽粒、茎秆和根部中氮、磷、钾和镁养分吸收量,以及籽粒产量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当镁肥施用量为60mg/kg土时,种植在褐土性土、栗褐土和潮褐土土壤上的大豆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5.53%、11.48%和15.52%。当镁肥施用量增加到180mg/kg土时,潮土的大豆籽粒产量比对照增产19.83%,而其它两种土壤大豆籽粒产量没有明显增加。从3种不同类型土壤对施用镁肥的响应来看,潮土表现好于栗褐土和褐土性土。本研究表明,在合理施用氮、磷和钾肥基础上配合施用适当的镁肥对交换性镁含量相对较高的土壤仍有一定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