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油橄榄是我国引种自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木本油料果树,对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要求较为特殊。本文在多年探索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出发,对油橄榄生长与结果习性、油橄榄栽培和营养施肥与果园管理、灌溉和排水以及整形修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总结出一套油橄榄在我国适生区的实用技术。对我国油橄榄适生区的栽培与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油橄榄是我国引种自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木本油料果树,对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要求较为特殊。本文在多年探索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出发,对油橄榄生长与结果习性、油橄榄栽培和营养施肥与果园管理、灌溉和排水以及整形修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总结出一套油橄榄在我国适生区的实用技术。对我国油橄榄适生区的栽培与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油橄榄是我国引种自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木本油料果树,对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要求较为特殊。本文在多年探索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出发,对油橄榄生长与结果习性、油橄榄栽培和营养施肥与果园管理、灌溉和排水以及整形修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总结出一套油橄榄在我国适生区的实用技术。对我国油橄榄适生区的栽培与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确定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果实最佳采摘时机是油橄榄具有优良生产加工工艺的基础。我国油橄榄在果实成熟度判别和采摘时机确定过程中存在管理粗放、采摘时机不合理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油橄榄产品及橄榄油质量的提高。因此果实成熟度判别和最佳采摘时机确定是油橄榄栽培管理的重要任务。笔者通过对油橄榄适生区各品种的果实成熟规律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形成一套可行的油橄榄果实最佳采摘时机评价体系,为我国油橄榄适生区高产品种果实采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油橄榄具有严格的适生范围,只有在最适栽培区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优越性状和特性。我国油橄榄在栽植过程中存在引种混乱、品种混杂、苗木质量低劣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油橄榄产量的提高,因此高产油橄榄品种的筛选和推广种植已经成为发展油橄榄产业化的紧迫性任务。通过对我国油橄榄适生区品种的适应性及抗性、果实产量及含油率、油品质等指标的对比研究和综合分析,形成一套可行的油橄榄高产品种筛选评价体系,为我国油橄榄适生区高产品种选植推广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30多年的油橄榄引种试验工作中,既有失败的教训,又有成功的经验.在引种初期,对油橄榄的生态适应性与引种地生境因素的特点尚未探索清楚,就提出生产发展计划,走了一段弯路.我国的油橄榄曾经发展到2000余万株,占地14万hm2,但大部分地区不能满足油橄榄生长和结实对生境因素的要求,没有实现预期效益,油橄榄的发展受到阻碍.但中国的油橄榄引种并没有停止,经过30余年的艰苦工作,引种试种基本成功,主要表现在(1)找到了油橄榄在中国的适生区;(2)适生区的油橄榄树在自然生长状态下可以正常开花结实,集约栽培园的油橄榄产量达到了原产地的水平;(3)试验研究出了一套适合中国条件的繁殖和栽培技术.目前中国油橄榄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意大利是世界油橄榄主产国之一,其橄榄油年产量达50多万吨,占世界第一位。 1981年1~4月,作者随第三批赴意大利参加油橄榄栽培和加工技术培训班的同志在意学习和考察了三个月,对原产地油橄榄的栽培和生产状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在所参观的17个种植点中,我们看到了现代栽培的郁郁葱葱、稳产高产的“工业橄榄林”也看到一些疏于管理、广种薄收的所谓传统栽培的“森林橄榄林”,两者的产量和效益是悬殊很大的。在榨油和果用橄榄的加工方面,由于设备良好,无疑是先进的;在销售方面,尽管价格上升,也不存在销路问题,相反,每年尚需进口。本文就意大利油橄榄的栽培现状和现代栽培的一些技术特点作一简要介绍,结合云南的栽培实践,就云南适生区的问题和如何  相似文献   

8.
我国油橄榄的水肥管理技术措施简单粗放是导致产量低的主要原因。以获得高产量和高品质的橄榄油为最终目标,研究生长关键期灌溉、施肥与油橄榄含油率及油品质的关系,制定水肥管理关键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油橄榄的产量。对我国油橄榄生长关键期灌溉和施肥技术进行研究和综合分析,为油橄榄栽培管理、施肥和灌溉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前言 油橄榄引入四川省已有20余年的历史。经过引种驯化研究与生产实践的结果,油橄榄在我省获得了初步成功。省内外已有著者对我省油橄榄适生区有所论述,提出过区划。但在四川油橄榄生产上,由于过去推广发展速度太快,点多面广,布局不妥,选地不当,致使在部分区域油橄榄并不表现良好的适应性,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长期低产以至绝产的局面,使油橄榄生产出现严重不良后果。为巩固和发展我省油橄榄的现有成绩,提出了“总结经验,调整布局”的生产方针,以把主要力量放在适宜的栽培区域,提高经济效益。为满足生产的需  相似文献   

10.
广元是我国少有的油橄榄适生区之一,具有较大的油橄榄产业发展潜力。文章介绍了广元市油橄榄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油橄榄种质资源承载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是油橄榄繁衍发展的物质基础.土耳其油橄榄栽培历史悠久,良种规模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好.文中介绍土耳其油橄榄栽培管理和加工以及在油橄榄种质收集等方面的技术领先优势,提出了我国油橄榄发展建议.目前我国油橄榄种质资源研究停滞于初步调查阶段,迫切需要在种质资源方面进行系统性和针对...  相似文献   

12.
油橄榄产量制约因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从地中海沿岸国家引种以来,经过40多年的探索研究,已基本确定了油橄榄在我国的适生区,目前我国开展油橄榄产业开发的省份主要有甘肃、四川、云南等。通过大量实地调查数据,就油橄榄在生产中易被忽视的几个产量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增产对策,以期促进油橄榄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油橄榄(Olea europaea.L.)又名齐墩果,木犀科木樨榄属常绿乔木,是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油橄榄为亚热带树种,是地中海气候典型植物,原产小亚细亚、地中海沿岸,喜光,耐高温,耐烟尘,不耐水湿.油橄榄品种繁多,其中有经济栽培价值的约350个,已引入我国的有100多个.陇南市武都区气候温暖,空气湿度小,年平均湿度61%有6个月相对湿度在50%以内,土壤排水性能良好,部分品种其树势、挂果率、出油率、油质等都优于原产地,是我国3个油橄榄一级适生区之一.至2004年底,白龙江林区在陇南市武都区已发展油橄榄500 hm2.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油橄榄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多年油橄榄栽培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对油橄榄育苗、大田栽培管理各环节进行了研究总结,以期为油橄榄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
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优质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四千年的种植历史,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现有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栽培。西昌是我国最早引种油橄榄的地区,也是最佳适生区之一,1982年,西昌油橄榄已发展到一万多亩,30多万株,拥有品种近百个,单株年产果量最高130公斤,最高出油率23%。 现在栽种的油橄榄,每亩种40株-50株,种植后4年试花结果,种植10年每株年产鲜果40公斤,亩产鲜果1600公斤,鲜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陇南市油橄榄种植产业最佳发展区域,对该市在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和西汉水4个流域建立的13个油橄榄扩区驯化研究试验点的基本情况、气象条件和油橄榄生长表现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及对各流域发展油橄榄种植产业适宜程度和各试验点不同等级适生区进行了排序,并提出了适宜各试验点的油橄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袁颖 《中国林业》2009,(6):48-48
陇南市处于亚热带北缘,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其境内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嘉陵江沿江河谷及丘陵地带多为亚热带半干旱气候,是我国油橄榄一级适生区。陇南市将油橄榄作为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已形成完整的产业格局。为使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并为农民带来切实的收益,对陇南油橄榄进行种植区划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油橄榄高接换优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陇南油橄榄栽培区气候特征、油橄榄栽培现状以及生长和结果特征,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油橄榄低产园高接换优技术,规范了嫁接时间、嫁接方法、接后管理等操作技术和注意的事项.提出的油橄榄高接换优技术,将对指导我省陇南油橄榄品种改良、低产园改造和促进油橄榄产业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陇南油橄榄栽培管理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陇南地区油橄榄栽培管理中存在的栽植成活率低、经营管理粗放、有树不结果的现象,简介油橄榄栽培管理技术,以期对油橄榄经营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针对陇南地区的自然条件,对油橄榄栽培过程中的品种选择、栽培条件、扦插育苗技术、栽植技术及田间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一套油橄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油橄榄栽培智理水平,提高油橄榄产量,尽快使油橄榄在该地区形成产业而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