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石蒜科植物的抗寒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石蒜科植物叶片中与抗寒有关的束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等生理指标在自然温度降低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自然温度的降低,石蒜(Lycoris radiata Traub.)、葱兰(Zephyranthes candida Herb.)、晚香玉(Poliantes tuberosa L.)和蜘蛛兰(Hymenocallis littoralis Salisb.)的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提高;在温度降低的过程中,除了蜘蛛兰的POD活性降低外,石蒜、葱兰和晚香玉的POD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综合比较表明,石蒜和葱兰较晚香玉和蜘蛛兰有较强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2.
虎尾兰又名千岁兰、虎耳兰、虎皮兰,为龙舌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簇生,叶片挺直肥厚,基部呈沟状,叶呈三角形,叶面有浅灰色层层如云状的横向斑纹,状如虎尾。虎尾兰是室内优良的盆栽观叶植物,因其叶刚正挺拔,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艳花独蒜兰(Pleione aurita)、云南独蒜兰(P.yunnanensis)和黄花独蒜兰(P.forrestii)的休眠假鳞茎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贮藏期间独蒜兰芽发育和生理生化的变化,为独蒜兰属植物的低温贮藏提供参考。【方法】将3种独蒜兰贮藏在(4±1)℃条件,在0、30、60、90、120 d时测定新芽长度、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结果】3种独蒜兰假鳞茎在(4±1)℃低温冷藏60 d后芽开始伸长。艳花独蒜兰假鳞茎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SOD活性在处理120 d时出现显著降低,POD活性在30~60 d时呈现明显下降,90~120 d再上升。云南独蒜兰和黄花独蒜兰假鳞茎可溶性蛋白呈增加趋势,而SOD活性无明显变化,POD活性在0~30 d时明显下降,30~60 d呈上升趋势。【结论】艳花独蒜兰、云南独蒜兰和黄花独蒜兰落叶休眠假鳞茎在(4±1)℃条件贮藏60 d后可进行栽培,POD活性的降低有利于三者新芽的萌动。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虎头兰与共生的菌根真菌间的相互作用,应用细胞化学的方法定位研究了虎头兰菌根中入侵的菌丝被消化过程的酸性磷酸酶(AcPase)活性变化,结果表明:AcPase反应出现在虎头兰菌根皮层细胞的细胞壁和膜系统上.在菌根真菌侵入虎头兰根部细胞,入侵菌丝被溶酶体包围并消解,直到被消解成空腔或彻底解体,最后溶酶体也随之消失的过程中,虎头兰细胞内的细胞壁、胞间隙、细胞膜、胞间连丝等处AcPase的活性呈现由高到低,最后完全消失的变化;在溶酶体和菌丝细胞上AcPase的活性则表现出由低到高,然后又逐渐降低直至完全消失.被菌丝侵入的虎头兰细胞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细胞壁严重扭曲变形,线粒体、叶绿体及大量小液泡等细胞器消失,细胞核变形逐渐降解直至消失;溶酶体大量出现并包围和消解菌丝细胞,菌丝细胞被彻底消化,溶酶体消失;细胞内又重新出现线粒体、液泡、更新核等细胞器,更新核还可不断的进行有丝分裂.   相似文献   

5.
高温是影响文心兰Oncidium生长和开花的重要逆境因素。通过光照培养箱模拟高温胁迫对文心兰的影响,探讨顶叶叶绿素、可溶性糖、还原糖、脯氨酸(Pro)等含量及相对电导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以期了解高温胁迫下文心兰顶叶若干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持续的高温胁迫能显著(P0.05)提高顶叶相对电导率和Pro含量,但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高温胁迫21d内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但至42d时显著低于对照;高温胁迫7d时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35d后显著低于对照;高温胁迫下POD活性不断提高,7~21d时低于对照,但35d后显著高于对照。相对电导率、Pro含量及叶绿素含量可作为文心兰耐热性分析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6.
以牛角瓜组培苗为材料,对牛角瓜组培快繁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几种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为其组培器官发生的调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牛角瓜增殖和生根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与SOD、POD、CAT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增殖过程中SOD活性变化先升后降,POD活性变化规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CAT的活性变化呈现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先降后升,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在生根过程中SOD、POD和CAT酶的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体呈现"上升—下降—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为"升高—下降—缓慢升高",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为先缓慢升高,后又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7.
以蜘蛛兰为切花材料,在2%蔗糖+300 mg/L 8-HQS+150 mg/L CaCl_2为基础液,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赤霉素为瓶插保鲜液,研究其对蜘蛛兰切花的保鲜效应。结果表明:2%蔗糖+300 mg/L 8-HQS+150 mg/L CaCl_2+150 mg/L赤霉素处理对蜘蛛兰切花保鲜效果较好,与对照(CK)比,瓶插寿命延长了2.5 d,黄化程度低;瓶插过程中,蜘蛛兰切花的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前4 d大幅度上升,赤霉素处理的蜘蛛兰切花的MDA含量、相对电导率低于同期对照,POD、CAT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同期CK,且POD、CAT活性出现的峰值时间比CK延迟。2%蔗糖+300 mg/L 8-HQS+150 mg/L CaCl_2+150 mg/L赤霉素处理提高了酶活性,清除多余的自由基,较少细胞膜的伤害,延缓蜘蛛兰切花糖的消耗,抑制了细胞中可溶性物质的外渗,增强其抗逆性,延缓切花衰老。  相似文献   

8.
以蜘蛛兰为切花材料,在2%蔗糖+300 mg/L 8-HQS+150 mg/L CaCl2为基础液,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赤霉素为瓶插保鲜液,研究其对蜘蛛兰切花的保鲜效应.结果表明:2%蔗糖+300 mg/L 8-HQS+150 mg/L CaCl2+150 mg/L赤霉素处理对蜘蛛兰切花保鲜效果较好,与对照(CK)比,瓶插寿命延长了2.5 d,黄化程度低;瓶插过程中,蜘蛛兰切花的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前4 d大幅度上升,赤霉素处理的蜘蛛兰切花的MDA含量、相对电导率低于同期对照,POD、CAT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同期CK,且POD、CAT活性出现的峰值时间比CK延迟.2%蔗糖+300 mg/L 8-HQS+150 mg/L CaCl2+150 mg/L赤霉素处理提高了酶活性,清除多余的自由基,较少细胞膜的伤害,延缓蜘蛛兰切花糖的消耗,抑制了细胞中可溶性物质的外渗,增强其抗逆性,延缓切花衰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杂交兰花芽分化过程中的形态及生理变化规律,为后续花期调控措施的制定和成花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杂交兰品种‘黄金小神童’为研究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其花芽分化过程;并在不同分化时期取样,对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等含量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杂交兰‘黄金小神童’花芽分化过程可分为6个时期,依次为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和合蕊柱及花粉块分化期。在花芽分化过程中,杂交兰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变化趋势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POD和CAT活性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结论】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花芽分化前期的有效积累和后期的合理利用,对杂交兰花芽分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巴西橡胶树花药为外植体,研究了巴西橡胶树花药体胚发生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和某些生理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橡胶树花药体胚发生过程中,SOD活性变化表现在培养30 d达到最高值,而后下降平缓;丙二醛(MDA)含量在第60天达到最高。生理参数的变化表现为可溶性蛋白含量0 d含量最高,可溶性糖的含量在50 d达到最高,据此认为,SOD和MDA对橡胶树花药体胚的诱导起主导作用,可溶性蛋白含量与不定芽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