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江汉平原石首市6种不同密度(2 500,1 666,833,625,416,208株·hm~(-2))6 a生的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林木碳储量、固碳释氧和积累营养物质等生态功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6 a生杨树人工林林木碳储量变化范围为15.72~73.88 t·hm~(-2),林木固碳量为2.33~10.94 t·hm~(-2)·a~(-1),释氧量为6.24~29.30 t·hm~(-2)·a~(-1),积累营养物质量为0.06~0.27 t·hm~(-2)·a~(-1)。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6 a生的杨树人工林的林木碳储量、固碳释氧和积累营养物质均随之增加。对于生长早期的杨树林,较高的杨树林密度有利于林分尽快郁闭,林木生产力和生物量也较高,有利于其生态功能更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2.
依据2009—2011年漳州市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将漳州市森林分为6种类型:经济林、竹林、阔叶林、灌木林、杉类、松类,分析各类树种的面积和蓄积量,根据城市森林固碳释氧功能评估方法,分别计算各类型固碳释氧功能的经济价值,量化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服务功能。结果表明:经济林固碳释氧量最多;年固碳和释氧总价值排序均为:经济林竹林阔叶林灌木林杉类松类;单位面积固碳价值和单位面积释氧价值最高为竹林,是排名次之经济林的2.41倍,建议适当增加竹林种植。  相似文献   

3.
柳树在西藏广泛种植,占人工林的30.10%,发挥了固碳释氧等生态功能。以柳树为研究对象,研究柳树人工林的分布、碳累积规律及影响碳密度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树种、林龄对柳树碳密度均有显著影响。林芝地区、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柳树碳累积速率大。柳树碳汇与林龄、经度呈正相关,与纬度、海拔、距农田的距离、距水域的距离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林业实用技术》2021,(2):82-84
以林业司法鉴定实务中19.597 6 hm~2桉树人工林滥伐案件为例,研究滥伐对桉树人工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到:滥伐造成固碳释氧、调节水量、净化水质、保肥的作用大大削弱,对土壤流失、森林防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游憩功能影响不大。根据相应方法测算得到固碳释氧的损失价值为10 747元/(hm~2·a),净化大气环境的损失价值为3 458元/(hm~2·a),积累营养物质的损失价值为2 271元/(hm~2·a);生态服务功能损失价值为322 890元;生态环境修复费为282 205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和生态环境修复费合计为605 095元。通过实例分析,旨在为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赔偿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地区森林固碳释氧功能价值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森林固碳释氧功能价值评价理论和方法.对长沙、株洲、湘潭3市森林固碳释氧量及价值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年固碳量为3 250 595 t,价值为21.13亿元,年释氧量为15 170 528 t,价值为35.09亿元.  相似文献   

6.
依据济宁市林业资源现状,及森林价值评估相关标准,按其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各龄组进行固碳释氧生态功能价值初步评估。经统计核算,济宁市257499.55hm~2,林木蓄积量14785456.54 m~3,森林固碳释氧总价值为174.09亿元。根据林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森林固碳释氧生态功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森林供给(生产力)、调节(固碳释氧和涵养水源)、支持(生物多样性)功能间的权衡和协同性,为森林多功能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天山中部雪岭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基于42块样地调查数据和板房沟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1 170个小班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法对小班生产力、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进行预测,分析林分4种功能间及平均林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郁闭度、坡度、海拔、植被盖度和蓄积量8个林分因子与功能的关联特征。【结果】对生产力、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大的因子有林分平均胸径、蓄积量、植被盖度、平均年龄和郁闭度。林分平均年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郁闭度、蓄积量与生产力、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和综合功能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25~0917(P001);坡度与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和生物多样性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67~0393(P001);海拔与生产力、涵养水源和综合功能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64~-0143(P001);植被盖度与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37和0081(P001)。生产力、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4种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228~0645(P001),其中生物多样性与固碳释氧间相关程度最高;林分功能间均呈协同关系。【结论】雪岭云杉林生产力、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4种功能间呈协同关系,通过合理的森林经营可实现多种功能的协调。  相似文献   

8.
柴永煜 《林业调查规划》2015,40(1):19-21,26
基于野外采样、室内实验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资料,研究了青海省湟水河流域灌木林地固碳释氧价值。结果表明,青海省湟水河流域灌木林地固碳价值为1 945.795 7亿元,释氧价值为36.621 3亿元,固碳释氧总价值为1 982.417 0亿元。  相似文献   

9.
对固碳释氧功能的量化研究,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基于浏阳市油茶林实测数据和统计数据,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估测了油茶林固碳释氧量。结果表明:2018年浏阳市油茶资源分布于23个乡镇,总面积达4 690.6 hm~2,其中新造林84.6 hm~2,抚育林4 606 hm~2。油茶林总生物量为1.05×10~(5 ) t,单位面积生物量为22.47 t·hm~(-2),油茶林总生物量和单位面积生物量均表现出抚育林显著高于新造林,其中新造林总生物量为111.67 t·hm~(-2),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32 t·hm~(-2);抚育林总生物量为105 293.16 t·hm~(-2),单位面积生物量为22.86 t·hm~(-2)。2种油茶林均表现为碳汇,具有一定的固碳释氧功能,抚育林碳密度显著高于新造林,但均低于全国平均碳密度和世界平均碳密度,浏阳市油茶林固碳量为46 852.55 t·a~(-1),CO_2吸收量为171 809.88 t·a~(-1),释氧量为125 431.75 t·a~(-1),碳密度为9.99 t·hm~(-2),其中,新造林碳汇为49.64 t·a~(-1),抚育林碳汇为46 802.91 t·a~(-1),碳汇的贡献分别为0.11%和99.89%。抚育林固碳释氧能力明显强于新造林,新造林CO_2吸收量为143.44 t·a~(-1),释氧量为132.89 t·a~(-1)。抚育林CO_2吸收量为171 627.85 t·a~(-1),释氧量为125 298.86 t·a~(-1)。2018年浏阳市油茶林分布广,抚育林的总生物量和单位面积生物量均高于新造林,抚育林和新造林均表现出碳汇,但碳密度较低,抚育林固碳释氧能力明显强于新造林,本文数据以期为人工林碳氧物质循环及固碳释氧功生态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河北省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连续定位观测,采用河北省2005-2011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主要优势树种净生产力实测获得,其他树种采用参考文献法或材积源驱动生物量法获得,分析了河北省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物质量,采用最新国家标准(LY/T 1721—2008)规定的方法估算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服务功能价值量。结果表明,(1)河北省森林生态系统年固碳总量为1 575.03×10~4t/a,释氧总量为4 216.66×10~4t/a;年固碳释氧总价值量为610.66×10~8元/a,其中固碳价值量为189.00×10~8元/a,释氧价值量为421.66×10~8元/a。(2)不同林分类型单位面积固碳释氧量从大到小顺序为,栽培杨林﹥刺槐林﹥经济林﹥灌木林﹥油松林﹥落叶松林﹥栎林﹥桦树林﹥疏林﹥柏类林﹥樟子松林﹥云杉林。(3)河北省各市单位面积固碳释氧功能分布总体表现为北部高,南部低,东部高,西部低;大小顺序为:秦皇岛市﹥张家口市﹥沧州市﹥承德市﹥石家庄市﹥唐山市﹥保定市﹥廊坊市﹥邢台市﹥邯郸市﹥衡水市。(4)落叶松林和油松林分龄级测得的固碳释氧总物质量较不分龄级高,因此文中对河北森林固碳释氧服务功能价值的估算由于未能按照不同林龄分别计算,存在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11.
固碳释氧是城市森林生态功能的重要内容,对城市的总体规划及健康发展起着不可代替的指导和评价作用。文章以城市森林固碳释氧量的计算及城市固碳能力评价为基础,通过城市实例,对城市森林的固碳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按照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分不同林分类型对河南省森林的固碳、释氧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省森林总固碳量及其价值、总释氧量及其价值的年际变化情况一致,即在2006年都是最小,2007—2009年都连续增加。而不同类型林分的固碳量及其价值、释氧量及其价值的变化是不同的;不同类型林分单位面积固碳量是不同的,单位面积释氧量也不同;不同类型林分单位面积释氧量与固碳量由大到小排序一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解析木研究彰武小钻杨生长规律与固碳释氧效益,结果表明:彰武小钻杨2~10年胸径生长较快;树高速生期从幼龄林阶段开始一直到16年时结束,以后生长缓慢;材积生长4年时开始进入速生期,速生期维持20年左右;幼龄林时年均固碳释氧能力很低,近熟林时年均固碳量和释氧量分别为6 025.0kg!hm-2和4 398.6kg!hm-2,固碳释氧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桉树人工林的制氧固碳、保持水土生态功能,并以樟木头林场桉树人工林为例,计算出桉树人工林每年的制氧、碳汇量生态效益,并对当今人们对桉树人工林的认识观点提出相应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长青保护区2009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依据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计算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的实物量和经济价值。结果表明,截至2009年,(1)长青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年固碳量为108 082.347 t,释氧量为289 353.733 t,单位面积年固碳量为3.892 t·hm~(-2)·a~(-1),单位面积年释氧量为10.420 t·hm~(-2)·a~(-1)。(2)长青保护区各类森林单位面积固碳释氧价值量大小顺序依次为:灌木林林分竹林疏林地。其中,灌木林单位面积森林固碳释氧价值量最大,为4.16×10~3元;疏林地最小,为2.14×10~3元。(3)长青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年固碳价值量为1.05亿元,释氧价值量为2.89亿元,总价值3.94亿元。(4)不同类型的森林单位面积固碳释氧价值量大小顺序与森林平均生产力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9个功能指标,对湖北省三峡地区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湖北省三峡地区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336.66亿元·年-1。其中,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3项功能价值量最大,分别占该地区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34.94%,30.45%和29.00%;阔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最大,占该地区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37.54%。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阔叶林在湖北省三峡地区天然林生态系统中具有突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固碳释氧与降温增湿能力的研究是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研究的基础,也是综合评价园林植物的基础指标.对固碳释氧与降温增湿能力的研究一直成为园林树种选择研究的热点.综述了有关固碳释氧与降温增湿能力研究的进展和成果,红外线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的运用,生物量回归方程对贮碳量的反算,遥感 (RS)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对城市绿地的调查和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完善等,为进行城市绿地植物固碳释氧与降温增湿能力的探索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为城市园林树种选择和城市绿地设计提供了科学量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九峰山林场森林固碳释氧价值进行了测算,主要乔木树种的固碳总量为465028.22t,释氧量为342352.06t;九峰山林场主要乔木树种总的固碳价值为5.6×108元,总的释氧价值为3.4×108元。  相似文献   

19.
退耕还林生物量监测及固碳释氧效益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退耕还林林地上生物量的监测,退耕还林6年的乔木型、乔草型、经济林型、荒山造林封禁区典型林地上生物量分别为26043、6575、18790、2980kg/hm^2。在生物量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与固碳释氧之间的关系,初步研究了退耕还林林地上固碳释氧总效益为22916.4万元,从而科学客观地评估了退耕还林工程在固碳释氧方面的效益,为退耕还林效益监测、工程总体效益评估、生物固碳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于2012年7—9月,采用Li-6400 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杭州西湖公园绿地中最常见的6种木兰科植物光合特性及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行测定,对其净同化量、固碳量、释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6种木兰科植物,7月的净光合速率均大于9月;7月的固碳释氧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广玉兰>二乔玉兰>白玉兰>乐昌含笑>马褂木>含笑;9月的固碳释氧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广玉兰>乐昌含笑>马褂木>含笑>二乔玉兰>白玉兰;常绿植物的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固碳释氧能力、单株固碳释氧量均大于落叶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