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播前准备1.品种与种薯(1)正确选用品种: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合当地栽培条件,商品性好的各类专用品种。(2)种薯选择及处理,种薯在播种前15~20天进行严格挑选,标准为:薯块完整,无病烂、无冻伤、薯皮光滑、色泽鲜艳的幼嫩薯块,淘汰尖头,有裂痕、薯皮暗淡的薯块。2.种薯催芽  相似文献   

2.
高花青素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福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52-2252,2273
选用7个高花青素品种同普通甘薯徐薯18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花青素品种济薯18、烟薯337、徐紫薯1号、广薯104等4个品种鲜薯、薯干产量均超过徐薯18,且增产幅度大,综合性状好。  相似文献   

3.
刘刚 《北京农业》2007,(19):42-43
<正>中薯7号审定编号:国审薯2006001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品种来源:中薯2号×冀张薯4号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特征特性:早熟品种,出苗后生育期64天。  相似文献   

4.
龙岩市农科所(邮编:364000,电话:0597-2292632)选育的甘薯新品种"龙薯14号",前不久通过了福建省品种审定。该品种单株结薯4~6个,薯块纺锤形,薯皮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不同甘薯品种的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种植的23个甘薯品种为材料,进行甘薯茎线虫、根腐病、黑斑病抗性的评价。结果发现:浙紫薯3号、龙薯9号、黄玫瑰、龙薯515为甘薯茎线虫高抗品种;台农71、福薯18等14个品种为根腐病高抗品种;龙薯9号、浙薯13、心香等11个品种为黑斑病高抗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福鼎市薯瘟病区种植的不同类别甘薯品种,引进了福薯604、福薯90、福薯8号、泉薯9号、商薯19、湘薯75-55等7个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铁薯为对照(CK)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福薯604与对照铁薯(CK)相比产量增加179.8%,其抗薯瘟能力强,出粉率高,作为淀粉加工类品种较适合在福鼎市瘟区推广,渝薯15可作为淀粉加工类后备品种进行种植;福薯90可作为鲜食品种在当地种植;其余品种由于抗薯瘟和产量方面均有缺陷,皆不建议在福鼎市种植。  相似文献   

7.
2006年,以东农303(CK)、大西洋、中薯3号、中薯5号、费乌瑞它、9903和夏坡地为试材,进行湖南省春马铃薯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西洋体眠期短,中熟,抗病性较好,商品薯率最高,为91.5%,是一个优良的油炸加工用品种.中薯3号、中薯5号、费乌瑞它和9903属于早熟鲜食加工兼用型品种:中薯5号产量最高:各品种抗病性良好,中薯3号抗病性最好,干物质含量也最高;各品种商品薯率显著优于对照;夏坡地在长沙市气候环境条件下栽培的表现最差,不适宜在当地推广.研究还表明,早熟品种块茎生长速度较快,干物质积累早,而晚熟品种则相反:不同品种的块茎淀粉含量差异不大;不同品种的叶绿索含量和光合速率差异不大,相关性不明显;品种间的CAT、POD、SOD酶活性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信息》2006,(12):36-37
审定编号:国审薯2006001品种名称:中薯7号(区试代号:中蔬9309-2)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品种来源:中薯2号×冀张薯4号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特征特性:早熟品种,出苗后生育期64d。株型半直立,生长势强,株高50cm,叶深绿色,茎紫色,花冠紫红色,块茎圆形,淡黄皮、乳白  相似文献   

9.
<正>一、播前准备1.品种与种薯A、正确选用品种: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合当地栽培条件。商品性好的各类专用品种。B、种薯选择及处理,种薯在播种前15-20天进行严格挑选,标准为:薯块完整,无病烂、无冻伤,薯皮光滑,色泽鲜艳的幼嫩薯块,淘汰尖头,有裂痕、薯皮暗淡的薯块。2.种薯催芽:播种前15-30天将冷藏或经物理、化学方法人工解除休眠的种薯置于15-20~C黑暗处平铺2-3层,当芽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信息》2007,(11):33-34
审定编号:国审薯2006001品种名称:中薯7号(区试代号:中蔬9309-2)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品种来源:中薯2号×冀张薯4号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科技》2016,(8):92-93
2015年在河西县鹿固乡王寺峁村安排了有22个品种参试的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晋薯16、同薯23、中薯18、庄薯3号产量明显高于克新1号,除上述品种外,尚有晋薯24、冀张薯12、2004-35-9、中薯21、中薯20产量高于克新1号,大旱之年能实现增产,这也证实上述品种适宜干旱地区推广。但因只有1年的试验结果,尚需翌年再次试验,确定取舍。上述品种除晋薯24生育期较长以外,其他4个品种生育期较短,假如翌年仍然增产,可作为中日期品种取代克新1号。  相似文献   

12.
春薯4号     
品种名称:春薯4号品种登记号:GS05002-1997品种来源:文胜4号×克新2号品种简要说明:该马铃薯品种晚熟,生育期135天左右。植株直立繁茂,株高90cm左右,茎粗壮,叶色深绿,花紫色,结薯集中,大而整齐,块茎形成早,扁圆型,芽眼深度中等,薯皮白色有网纹,薯肉白色且抗褐变能力强,干物质含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鲜食彩色甘薯品种有很多,但优良品种应具有如下特点:外观好,熟食味佳,纤维少,薯皮光滑、色泽鲜艳,结薯早,商品薯率、鲜薯产量较高,可溶性糖、胡萝卜素、维生素C、蛋白质含量高,抗灾、抗病性能强等。1.优质鲜食型红心薯、熟食味粉(面)甜的品种。此类甘薯品种有徐薯34、浙薯259、广薯87、徐薯23、苏薯16、浙薯6025、浙薯70、浙薯132、岩薯5号、遗字138、冀薯4号、秦薯8号等。2.优质烘烤型、熟食味软甜品种。此类甘薯品种有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合贵州甘薯栽培的品种,以宁紫薯1号和徐薯22为对照品种,综合评价筛选了11个甘薯新品种。结果表明:紫心甘薯品种川紫薯6号和黄心甘薯品种黔薯8号鲜薯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且结薯习性较好,适宜在贵州推广种植;品种渝薯15和13-4-59鲜薯产量较对照增产不明显,但2个品种干物率和薯干产量都较高,可作为淀粉型品种在贵州推广种植;其余品种各有特色,如1386-4茎叶产量高,南紫薯018薯肉深紫色,花青素含量高,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粮菜兼用型作物马铃薯高产优质品种,在宁南山区开展了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马铃薯品种全生育期较对照宁薯4号提前5~11 d,出苗整齐,主要病害发生较轻,生理病害未发现;与对照宁薯4号相比,参试品种产量均有提高,以庄薯3号产量表现最好,其次为青薯6号,之后依次为天薯11号位和青薯9号。在彭阳县茹河川区川旱地种植马铃薯,应选择高产品种庄薯3号与青薯6号,因地制宜搭配种植天薯11号、青薯9号、宁薯4号。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西安市高陵区红薯的种植水平,统一和规范红薯种植品种结构,2019年高陵区渭丰种植合作社引进秦薯5号、秦薯4号和商薯19号3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引进品种秦薯5号、商薯19号比高陵区当地多年主栽品种秦薯5号分别增产1 468kg/667m2和978kg/667m2,增产率达32.04%和21.34%,可在高陵区作为主导品种大面积栽植。  相似文献   

17.
低温阴湿区马铃薯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育成和引进的马铃薯品种的特征特性的比较研究,筛选出适合宁夏南部低温阴湿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为该区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庄薯3号、冀张薯8号作为淀粉型品种,青薯9号作为兼用型品种,宁薯13号、宁薯12号、宁薯8号作为鲜食菜用型品种,中薯8号作为设施种植的早上市菜用型早熟品种,在试验所代表的低温阴湿区推广种植,可获得较好的生产效益。而陇薯6号、晋薯7号、948-A、中心22、中心24等5个品种因综合性状表现较差,产量低,不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2017年对马铃薯脱毒种薯陇薯7号在临洮县洮阳镇李范家村进行了试验示范。实验结果表明:陇薯7号与对照品种庄薯3号相比,生育期均为135 d,株高和单株结薯数较对照品种庄薯3号高3.1 cm和1.2个,商品薯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小区及田间示范产量测定发现,陇薯7号折合产量分别较对照品种庄薯3号增产139.78%和132.48%,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适宜于在该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进行宁南山区专用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结薯集中,薯形较好,均适宜用作商品生产。会—2、金坑白、新大平等中熟品种单株结薯少,但薯块大、产量高,较晋薯7号增产27.1%~43.1%,增产效果极为显著。晚熟品种单株结薯较多,但薯块小、产量低,仅04-02-02、04-02-01较晋薯7号增产,但无显著差异;合作88、蓝紫口均较晋薯7号减产,且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正>一、播前准备1.品种与种薯(1)正确选用品种: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合当地栽培条件,商品性好的各类专用品种。(2)种薯选择及处理,种薯在播种前15~20天进行严格挑选,标准为:薯块完整、无病烂、无冻伤、薯皮光滑、色泽鲜艳的幼嫩薯块,淘汰尖头,有裂痕、薯片暗淡的薯块。2.种薯催芽播种前15~20天将冷藏或经物理、化学方法人工解除休眠的种薯置于15~20℃黑暗处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