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6,(11):60-64
本文基于FAO国际肉鸭进出口贸易数据,从出口价格、国际市场占有率和RCA指数等方面对我国肉鸭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对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具有价格竞争力,靠在国际市场的高占有率取胜。肉鸭出口价格、产量、生产成本是主要影响因素,而汇率变化与是否加入WTO对我国肉鸭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不显著。应着眼于突出规模、价格、专业化制胜的联合优势;扩大肉鸭产量降低生产成本;重视肉鸭产品出口的优质优价,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实施肉鸭产品出口的多元化,开发国外市场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对2001年以来中国丝绸出口贸易的波动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与之关联的各因素中: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是引起中国丝绸出口贸易波动的最主要因素;中国丝绸的竞争力效应均为正值,对丝绸出口有促进作用;丝绸产品结构效应除2009—2011年外均为负值,对丝绸出口有阻碍作用;丝绸出口市场结构效应仅在2008—2009年与2011—2014年为正值,但其对总效应的贡献率很小(1%左右),说明中国丝绸出口市场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以上各因素的变化和共同作用导致了中国丝绸出口贸易波动性变化。同样,其他主要丝绸出口国意大利和印度的丝绸出口贸易在2011—2014年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影响因素不同:意大利丝绸出口贸易减少是国际市场需求减少的负效应引起的;印度丝绸出口贸易减少则是由于国际市场需求减少和丝绸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共同引起的。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稳定并适度扩大丝绸贸易的国际市场,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中国丝绸产品出口结构,以及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营销提升中国丝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出口规模水平、出口贸易地位、出口贸易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肉鸭产业的出口贸易情况,并利用出口价格、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三个竞争力指标对世界主要肉鸭贸易国出口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中国在世界肉鸭出口贸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出口份额居世界之首;国际市场占有率长期居于世界首位,具有非常明显的竞争力优势;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变化显示中国肉鸭产品出口贸易的强度和专业化优势,反映出极强的竞争力;但出口价格在世界平均水平上下波动,竞争力水平一般。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国内外蚕茧生产概况。我国桑蚕茧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5%,桑蚕丝量占全世界的60%。我国生产的蚕茧80%以上的产品主要是出口。在国际贸易中,我国生丝出口占国际市场90%,真丝绸45%。在国际丝协上有这种说法:国际丝绸市场的好怀,关键在于中国,要好就能好,要坏就能坏。可见我国茧丝绸在国际上的份量是举足轻重的。近年来,由于国外国內种种因素的影响,国际中丝绸市场出现投机风,价格暴涨。在这个气候条件下,为国內抬价抢  相似文献   

5.
<正> 生丝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创汇产品,然而,近两年来,我国出口的生丝质量逐年下降,出口价格下跌。1994年我国出口生丝质量在上年已下降的基础上,平均等级又下降0.13级;出口价格比1991年下降62%,今年以来降至每公斤28美元仍销售不畅。业内人士认为,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遏制生丝出口质量下滑态势。 据介绍,造成我国生丝出口质量下降的原因,首先是原料茧质量大幅度下降。近年来受“蚕茧大战”的影响,部分地方无视桑蚕发展的现状和国际丝绸市场的要求,盲目扩大桑园种植面积,导致大部分原料茧茧丝长由几年前的900多米减少为800米左右,解舒率由50%下降至40%上下,干茧出丝率由  相似文献   

6.
在纵观近30年中国茧丝绸生产与贸易波动的基础上,利用1995—2014年中美两国的丝绸贸易面板数据,就中国对美国的丝绸出口贸易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果:(1)在美国经济波动时期,中国对美国的丝绸出口贸易与其经济波动具有显著正效应,且二者之间呈正相关;(2)美国经济波动促进中国对其丝绸出口贸易的产品主要是绸缎和丝绸服饰类,反映出美国的丝绸消费档次在提升的同时,中国的丝绸产品生产技术水平与出口贸易产品品质亦在相应提高;(3)价格已不再是影响中国对美国的丝绸出口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单纯依靠价格已不能赢得国际市场优势。正确预测美国的经济波动趋势,有利于分散其经济波动风险对中国丝绸企业的冲击,促进中国对美国的丝绸出口贸易水平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7.
从明治初年到昭和初期(1868~1946),日本生丝的出口总额占了日本全国出口商品总额的25~45%,这期间生丝一值是日本的主要出口商品.生丝的出口,为日本赚取了大量的外汇,为近代日本的经济基础的奠定和巩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什么日本的生丝在这么长的时期内,一直都能保持这么大的出口量?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重视了生丝的质量管理.茧和生丝检验就是用来评价和检查茧的生丝品质的手段.它本来是茧和生丝在买卖时作为定价标准而设定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蜂业》2015,(7):13-19
中国蜂蜜产量增速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同期中国蜂蜜出口量和出口额的增速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导致中国蜂蜜出口市场份额不断下降。本文在分析中国蜂蜜出口贸易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已修正的CMS模型对1992~2013年中国蜂蜜出口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蜂蜜出口市场分布过于集中、出口竞争力下降和国内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是导致中国蜂蜜出口市场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为此,应通过拓展和分散出口市场,创建品牌提升质量,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等措施来促进我国蜂蜜生产和出口。  相似文献   

9.
《中国蜂业》2016,(10):50-53
本文选用已构建的蜂蜜出口贸易引力模型对2010~2014年我国蜂蜜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与出口对象国之间的距离、出口对象国的GDP、出口对象国的人口数量、我国与出口对象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汇率、我国人口数量对我国蜂蜜的出口影响显著。其中出口对象国的GDP、我国的人口数量与我国蜂蜜出口量呈正相关;我国与出口对象国之间的距离、我国与出口对象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汇率、出口对象国人口数量与我国蜂蜜出口量呈负相关;我国蜂蜜的出口价格、GDP以及蜂蜜的产量对我国蜂蜜出口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丝绸产品是我省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全国丝绸出口中,我省的出口总额近年来均排在前三位。广东丝绸在繁荣我国的丝绸事业,发展经济,为国家多出口创汇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与其他省市相比,我省的生丝质量却是较低的,与我省的出口地位很不相称。分析影响我省生丝质量  相似文献   

11.
范作冰  陈琳 《蚕业科学》2013,(1):129-134
依据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等3项指标数据,对我国真丝绸商品自入世以来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以蚕丝类为代表的原料制品和以绸缎类为代表的半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其MS和TC指数都比较高,但是RCA指数却呈现下降趋势;以女衬衫、披肩以及领带为代表的丝绸二次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实证结果说明我国依然处于蚕丝原料输出国的地位,利润空间较小的蚕丝类和绸缎类的出口占很大比例,而利润空间比较大的部分丝绸二次制成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则相对较小。提升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要在中西部地区建立专业化、规模化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以保障高档真丝绸制成品的原料品质;另一方面要增强丝绸二次制成品生产企业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技术、产品营销策划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改善生产设备,创建一批国际化的高档丝绸品牌,增加高附加值丝绸产品的出口量和出口额。  相似文献   

12.
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丝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范作冰  于威  顾国达 《蚕业科学》2010,36(3):564-570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丝绸产业是可以主导国际市场的特色出口产业之一。选择了丝绸贸易"后配额时代"这一特殊时代背景,运用态势(SWOT)分析法对中国的丝绸产业进行了全面分析,对产业的竞争优势、自身存在问题以及当前所面临国际环境中的机遇和挑战等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要尽快完善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链、推进行业技术改造、实施品牌战略、扩大丝绸最终产品出口等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丝绸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1992年以来中国丝绸出口贸易变化的基础上,应用丝绸出口贸易引力模型,就影响中国丝绸出口贸易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丝绸进口国的GDP、中国与丝绸进口国之间的地理距离、双边实际汇率和中国是否加入WTO等因素都对中国丝绸出口贸易有显著影响,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充分利用WTO规则和积极应对反倾销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娜 《中国饲料》2021,(4):120-123
近年来,饲料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增长迅速。通过对近年来我国饲料产品进出口数据分析发现,当前我国饲料进出口贸易呈现出进口发展快速,出口增速缓慢,贸易逆差不断拉大,进出口市场集中、渠道单一的特征。但同时也存在过度依赖进口,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强,设备技术水平低,本土饲料质量不高,缺乏行业共进协调机制等问题。在此情况下,提高我国饲料产品进出口贸易竞争力,需要首先控制国内农产品生产流通成本,降低国际市场依赖性;其次要优化生产加工工艺,提高国内产品质量;最后要建立健全的行业协会共进协调机制,从机制上保障饲料产品进出口贸易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最近几年世界主要蜂蜜生产国的蜂蜜生产和贸易情况,对比分析了中国蜂蜜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出口单位价值和可比净出口指数,结果表明,相比10年前,中国蜂蜜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下降,出口单价虽有所提高,但仍处较低的位置,国际占有率基本持平。可比净出口指数下降,中国正处于蜂蜜出口大国向蜂蜜进口国转变的过程。10年过去了,中国蜂蜜依靠出口量大和低价出口的状况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6.
广西蚕茧价格变迁与蚕业生产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肖丽萍  朱方容 《蚕业科学》2006,32(2):236-241
调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20多年来蚕茧收购价格管理机制的变迁,比较分析了广西与其它主产省区以及广西区内各主产市(县)的蚕茧价格,研究了蚕茧价格的波动趋势、与甘蔗的比价,以及鲜茧价格与干茧价格、生丝价格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已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蚕茧收购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有利于蚕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统计年鉴、全国农产品收益资料汇编、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近十年的统计数据,本文将我国猪肉、牛肉及羊肉产品的生产、消费及贸易情况进行比较,构建出口产出弹性指标评价我国猪肉进口来源国的市场可依赖程度。结果显示:从猪肉进口来源国的出口产出弹性看,德国、西班牙、英国、爱尔兰、罗马尼亚、波兰、捷克和俄罗斯等国的国际市场可依赖程度较高,我国应当增加从上述国家进口猪肉,有利于降低猪肉进口风险,同时增加"一带一路"战略的区域合作内涵。  相似文献   

18.
巴西蚕丝生产和贸易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国达 《蚕业科学》1997,23(4):226-229
以巴西茧丝生产和贸易的统计及相关资料为依据,简要分析了巴西蚕丝生产条件,经营规模,技术体系,蚕茧和生丝的供求关系及其出口市场。巴西蚕丝业是以出口创汇为目的的市场导向型产业.巴西蚕丝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世界茧丝绸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超细纤度显性三眠蚕品种SG、853白、543B的育成和推广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显性三眠蚕品种是利用家蚕眠性遗传原理及杂交育种技术,将三眠、强健、质优较好地结合于一体,实现_『优良基因的互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预期的育种目标,是我国首次自行育成并推广的新型原料茧丝用——细纤度三眠蚕品种,主要经济性状达到国际相关研究领域先进水平。其主要特点是:三眠率高98-100%,丝质优5-6A,强健好养,制种性能好,丝价高,一吨生丝比四眠蚕生丝价格高70%,全部用于出口,深受外商欢迎。已开始在江苏、四川、山东等省推广应用,累计出口生丝504吨,比优质四眠蚕种净增经济效益4734万元,是目前我国生产高品位(5-6A级)细纤度生丝的当家蚕品种。本品种的育成,为开发丝绸薄型织物和细条纹包芯丝以及医用手术缝合线等提供了理想的原料,对增加创汇、开拓新产品领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0.
蚕茧需求模型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虎  李瑞  沈卫德 《蚕业科学》2006,32(4):562-567
运用多种数学模型,对我国的蚕茧需求趋势、蚕茧供求的均衡水平以及影响蚕茧需求的因素进行预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蚕茧需求量有不断上升的趋势,2006~2010年蚕茧需求量将达到61~72万t;蚕茧的供求均衡理论量约为51.48万t,鲜茧收购均衡价格为1.745 1万元/t;对蚕茧需求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依次是蚕茧生产量、蚕茧价格,而生丝价格的作用力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