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述了基于L-System技术的虚拟植物技术研究进展和现状,着重介绍了运用L系统建模语言构建的水稻模型的发展。围绕一个水稻秧苗模型和虚拟育种模型,叙述了包含水稻形态发育、生理进程和重要环境因子的水稻功能-结构模型发展进程、技术现状和应用方向。最后对基于虚拟植物技术的水稻生长模型研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水稻生长模型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水稻根系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性,应用"根箱法"进行试验,获取水稻根系坐标数据,分析根系生长随水稻生育进程的变化规律,采用植物模拟技术,建立了水稻根系三维形态模型,包括根节点初始位置的确定、根节点生长方向的确定、不定根位置的确定、不定根生长方向的确定等。根据水稻根系几何形态参数,采用Visual C++及Open GL标准图形库,对水稻根系的三维形态结构进行重构,使系统生成更加逼真的水稻根系图像。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水稻根系形态结构动态生长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同时也可为其他作物根系的可视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稻生长模型是集气候、土壤、品种和栽培措施等因素为一体的对水稻的物候发育、光合生产、器官建成、同化物积累与分配以及产量与品质形成等生理过程及其与环境和技术因子关系综合量化的动态数学模型,具有机理性和预测性。遥感影像的信息波段及其组合可以反射作物生长的空间信息,可实现对水稻进行长势监测和估产,具有及时性和广域性。将二者结合用于长势监测不但具有理论研究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简要概述水稻生长模型和长势遥感监测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总结了水稻生长模型和长势遥感监测相结合下水稻长势监测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一些今后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4.
运用水稻生长模拟模型ORYZAl,分析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叶片含氮量及叶面积指数对产量的影响和花后物质生产与结实的关系,探讨了水稻生长模拟模型在水稻估产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以水稻‘淦鑫688’‘两优培九’‘金优463’‘陆两优996’为试材,利用根箱栽培试验研究水稻不同生长时期根系的形态结构和分布与生理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统计分析水稻根系的形态参数,量化其生物学意义和结构特征,基于水稻根系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融合发根时间、发根位置、生长速率和生长方向的水稻根系三维动态生长模型。对模型模拟值与观测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纳什效率系数为0.811~0.899,均方根误差为0.121~0.135,平均偏差为0.125~0.137,表明模型的准确度较高。以水稻根系三维动态生长模型作为算法基础,利用Visual C++开发工具和OpenGL开放图形库构建了实现水稻根系三维生长可视化仿真系统。对水稻根系的不定根、一级枝根、二级枝根和三级枝根的拟合度和误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平均模拟拟合度分别可达到89.36%、90.12%、90.86%和91.75%。  相似文献   

6.
水稻生长模型发展及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生长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有利于科研成果的综合集成、作物种植管理决策的现代化和辅助国家决策,是作物研究中的重要工具。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稻谷的产量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该研究以水稻模型为例,选取CERES-Rice、ORYZA2000、YIELD、RCSODS水稻模型,讨论了各水稻模型的特点,通过对各模型的比较,论述了它们在实践中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展望了水稻生长模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关系到民生和粮食安全问题。作物模型可在全球范围内帮助理解、预测、调控作物生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是作物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研究以水稻模型为例,重点介绍CERES-Rice、ORYZA2000、WOFOS、EPIC,讨论了各水稻模型的特点、功能、研究应用情况,展望了水稻生长模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水稻大田生长动力模拟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农业气象学和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利用大田实测资料,通过计算机模拟,建立了一个适合双季水稻大田生产的动力模拟模型。利用模拟模型,对江西双季水稻大田干物质生长及早稻各器官干物质生长进行了动态模拟,模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水稻生长日历模拟模型 RICAM 中各子模型的相互联系及模型流图.RICAM已用 CSMP 语言转化为相应的计算机模型.模拟运行结果与田间实际观察值吻合得较好,表明RICAM 在总体上能较好地反映水稻生育过程的基本状况.应用该模型,研究了最大光合速率、叶片消光系数、比叶重和移栽密度等参数变化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讨论了 RICAM 在水稻产量预测和编制水稻生长日历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下游一季稻生长季时常发生障碍型冷害,为了有效评估冷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将障碍型冷害损失评估模型与水稻作物模型ORYZA2000进行耦合,模拟障碍型冷害下的水稻空壳率。建立耦合方案,即以ORYZA2000模型模拟的水稻生理发育阶段,获取水稻进入生殖生长敏感期的时间及其持续时间,然后将其输入障碍型冷害损失评估模型,驱动模型模拟逐日空壳率,并累积至模拟结束,得到水稻空壳率。以江苏和湖北两地典型障碍型冷害年的水稻空壳率为验证数据,结果显示,除5个典型年份模拟空壳率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达到19.4%外,其余11个典型年份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约为6.4%,与ORYZA2000中的冷积温函数计算的影响系数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度。这主要得益于定标后的ORYZA2000模型能够准确估算水稻进入生殖生长敏感期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反映水稻实际生长受环境的影响。由此可见,该研究提出的耦合方案对提高水稻障碍型冷害损失评估精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