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猪群是规模猪场的核心,相当于工厂的核心机组,如何抓好种猪生产,是决定养猪成败和能否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关键。世界养猪发达的国家每头母猪年提供26~28头商品猪,我国好的企业可达22头。全国平均每头母猪12~15头商品猪。要使我国赶上或接近发达国家的养猪水平,应采取综合的技术措施。笔者仅就养猪现场谈一下饲养母猪的体会。母猪饲养管理最终目标是获得更多、健康的断奶仔猪,简单讲就是要多产和多活。1多产通过增加排卵数,提高受精率和受精卵的定植数,提高母猪胚胎着床率,减少胚胎的死亡率,达到分娩时生产出大量、均匀、健康、活泼仔猪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在养猪生产中母猪的生产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养猪的经济效益。但长期以来,我国饲养的母猪生产性能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比如丹麦与比利时的母猪每年每头可提供仔猪30头;法国的母猪每年每头可提供仔猪28~30头;荷兰与加拿大的母猪每年每头可提供仔猪27.3头;而我国饲养的母猪每年每头只能提供仔猪16.5头。其原因除了猪场各种疾病频发,发病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正>在现代养猪业中,母猪繁殖性能是衡量养猪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每头母猪1年内能完成2~2.5胎分娩周转率、生产18~22.5头断奶仔猪的指标是令人满意的[1]。但随着母猪胎次增加,母猪在营养需要和疾病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母猪繁殖性  相似文献   

4.
目前制约我国养猪效益的关键指标是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上市猪数,决定此指标的关键是每头母猪年产窝数和每年生产的断奶仔猪数。养殖发达国家已实现母猪年产30头断奶仔猪,而我国能实现18~20头左右已属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5.
双胞胎集团董事长兼CEO认为,我国每年出栏生猪6、7亿头,消费量较大.未来大型养猪企业大致可提供年出栏数的30%左右,解决中国人的吃肉问题,主要依靠存栏50~200头母猪的家庭猪场,这类猪场才是我国真正的养猪主体.笔者以常年存栏200头能繁母猪,出栏3500头猪场为例,简述猪场的建设规划与设计布局,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实现养猪效益最大化,是每一个养猪行业从业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在生猪规模养殖进程中,母猪生产一直是猪场的利益核心,母猪饲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猪场的赚与赔。目前,我国能繁母猪的存栏量约5,000万头,头均产仔16头,而欧美则大于22头,如能达到此水平,则我国生产母猪减到3,500万头即可保持现有肉猪出栏  相似文献   

7.
种公猪性欲低下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养猪生产实践中,常出现种公猪性欲低下的病症,致使发情母猪不能按时配种,情期错过,空耗饲料,增加养猪成本,给养猪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这个问题,对于饲养20-70头繁殖母猪开展自繁自养的小型猪场或规模养猪户(目前这类养猪户在各地为数不少),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类养猪户,为节省养猪成本,一般给20—35头母猪配养1头公猪。一旦公猪出现问题,加之时有母猪集中发情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养猪业,目前仍然处于产业化初级阶段,但已开始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未来养猪企业要发展,提高种猪生产水平,减少死淘率,降低饲料成本及其他各种经营成本等,增加综合养殖效益是关键策略。目前,中国母猪生产水平与养猪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丹麦、荷兰等养猪发达国家每年每头母猪能产仔猪数为28~30头,而中国则只能达到23~25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林映才研究员在"美神育种国际联盟高级研讨会"上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养猪大国,猪存栏量2010年为4.70亿头,其中母猪存栏4765万头,出栏量2010年为6.67亿头,均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的一半。2010年出栏率142%,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出栏猪14头。目前中国的养猪生产方式仍以农村散养、小型养猪场为主,生产水平低下,虽是养猪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或养猪发达国家。近几年我国的规模化养猪业发展迅速,目前基础母猪500头、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猪场约有2500佘个,约占总出栏的10%。随着中国经济及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养猪所占比例快速增加,传统的农村散养猪所占比例迅猛减少,同时养猪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集约化、集团化养猪企业逐年增多,这将是中国养猪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嘉善县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成熟、可行的轻型技术 ,它的推广应用是传统养猪向现代养猪的一个跨跃 ,促进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养猪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已将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中。我国从 50年代开始应用该技术 ,由于受技术条件和设备条件的限制 ,目前仅在养猪业发达地区应用。1 现状养猪是近年来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县养猪生产在正常情况下 ,存栏母猪 5万头 ,存栏仔猪约 30~ 35万头 ,存栏肉猪约 6万头 ,存栏公猪 4 50头 ,年出栏苗猪约 1 0 0万头 ,年出栏肉猪约 2 0万元。母猪品种以嘉兴黑猪为主 ,长嘉、长大 (大长 )为辅。农村中母猪…  相似文献   

11.
《湖北畜牧兽医》2009,(11):46-46
据悉,农业部公布2009年9月份我国生猪存栏46516万头,比8月增加1.53%:能繁母猪4840万头,比8月增加0.50%。当前我国养猪生产中的猪群存拦数量比较稳定.1~9月份生猪存栏变化很小.但结构不舍理的状态依然存在.主要表现是能繁殖母猪偏多,约占总存栏的10.41%,母猪存栏偏多则表明生产水平依然偏低(不能低估疫病的影响),同时潜伏产能过剩和猪价下跌(出栏猪增多)。  相似文献   

12.
小型养猪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十世纪初期,我国家庭养殖3~5头生猪的存栏量占总量的75%,小型规模养猪场和大型养猪企业猪只存栏量只占总量的25%。经过10年的发展,以家庭养殖为主的养殖户扩大了养殖规模,逐步发展为小型规模养猪场,一般能繁母猪在5头以上,20头以下,年出栏商品猪50头以上,300头以下。这类养猪场目前在我国养猪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我国养猪行业的支柱力量。  相似文献   

13.
<正>双胞胎集团董事长兼CEO鲍洪星说:"我国每年6~7亿头生猪出栏,生猪消费量太大了。未来养猪大企业会提供的商品猪数占全国年出栏数的30%左右。想真正解决中国人吃肉的问题,还要靠基础母猪50~200头的猪场,它们才是我国真正的养猪核心主力。如果把栏舍硬件设施搞上去,我们中国只要养一半的母猪就够了。我国现在大家都在扩规模,但是没有去提效益,在栏舍建设、还有精细化管理这一块做得差。"  相似文献   

14.
正母猪发情周期配种后没有怀孕现象,在实际养猪生产过程中比较常见,严重困扰着广大养母猪饲养场(户)。母猪返情率的增加,会导致配种分娩率降低,从而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1 母猪繁殖性能概述母猪适宜配种年龄为6~8月龄,初次配种体重为55~120 kg,年产胎次2~2.5胎,每胎产仔一般为10~15头。一般断奶后7~14 d发情,发情后排卵持续期26~46 h,卵子存活时间6 h,公猪精子进入子宫活力持续10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养猪高潮大好形势鼓舞下,我军区农场和全省各地—样,取得了显著成绩。仅用八个月的时间就由原有猪155头增加到770头,翻五番多。它们高速度发展养猪的主要经验和措施是:1、执行自繁自养方针。做法是见母就留,见公就选,因而在155口猪中即有母猪70头,公猪8头,增加了繁殖猪群的比例,为高速发展养猪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2、加强繁育:采取种猪逗、蹓、喂以及复配,重配和血配方法。大大提高公猪利用率和母猪繁殖率实现密配多繁满怀高产.54头母猪即分娩110窝,产仔700余头,实现了全配、全准、全  相似文献   

16.
正众所周知,我国的养猪历史非常悠久,是一个养猪大国,但在养猪的诸多环节中,其中仔猪的成活率偏低,是造成我国不能成为养猪强国的一个原因。目前,经过多年推广优良品种,猪的品种基本上都是长、大、白。从国内来看,每头母猪平均年产仔27头左右,而成活的断奶仔猪却只有19头左右,据相关报道,丹麦于2011年就实现了每头母猪一年提供断奶的仔猪28.8头。由此  相似文献   

17.
母猪的生产性能是影响工厂化养猪效益的关键因素.青海省地处内陆高寒地区,冷季较长,年平均气温在-5.9℃~8.7℃,但年日照数较大,平均在2200~3600h,恶劣的自然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海省养猪生产的发展.为了探索适应本地区母猪工厂化生产的综合配套技术及模式,在青海省科委的支持下,自1996年起我们采用温室网床生产繁殖母猪和培育仔猪,截至1999年项目结束为止,仅拥有150头基础繁殖母猪的良种繁殖场,共向外提供种猪1260头,商品杂交仔猪7230头,育肥实验猪1672头,比传统养猪多产仔猪2332头,每头母猪年繁殖活仔猪达17.52头,平均比传统养…  相似文献   

18.
欧盟匕个国家的养猪生产概况欧洲共同联盟市场(欧盟)由于奥地利、芬兰与瑞典三个国家在1994年的加入,目前已增加到15个会员国,促使整个欧洲养猪生产的组织起了很的变化。由欧盟不同国家最新养猪生产统计的资料显示,15个成员国截至1994年底总共养猪头数计11,640万头,其中来自德国、西班牙、荷兰、法国与丹麦等五个主要养猪生产国家超过60%。由资料显示,欧洲最近10年来,母猪饲养头数有极大的改变;有些国家大量增加饲养母猪,欧盟各国所饲养的种母猪头数共计1,230万头。各国母猪增加的比率分别如下:爱尔兰约42%、西班牙31%、比…  相似文献   

19.
仔猪的早期断乳和补饲技术是现代养猪生产中进一步挖掘母猪生产潜能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60年代以后,已逐步被养猪先进的国家所采用.我国多数地区由于传统习惯,落后的养猪设施,以及饲料营养等方面的原因,对仔猪的早期断乳及补饲尚未重视.仔猪断乳普遍较晚(50~60日龄),母猪每年平均只生产1.6胎,年提供商品猪仅11头,与国外先进养猪地区采用21~35日龄断乳,母猪年生产2.3~2.5胎,年提供商品猪20头以上差距较大.为了满足肉猪生  相似文献   

20.
一产母猪育肥法即凡能正常生育的小母猪不阉割,养至7~9个月,体重达70~80公斤左右配种,待其产一窝仔猪后再催肥屠宰。这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的一种先进养猪技术。 采用这种育肥法有三大好处:一是利用少数基础母猪很快生产出大量的肥猪。如按一般的养猪方法,一头母猪一年产两窝,每窝产仔10头,全年得仔20头。采用一产母猪育肥法,在每年春产仔中,每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