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落实《国家疫病防控中长期规划》,促进口蹄疫防控工作开展,自2013年9月1日起,国家强制免疫用口蹄疫疫苗将逐步执行新的疫苗质量标准。为确保新标准顺利实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标准修订参数和实施时间。在现有口蹄疫疫苗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提高效力检验标准,增加  相似文献   

2.
自2013年9月1日起,国家强制免疫用口蹄疫疫苗将逐步执行新的疫苗质量标准。在现有口蹄疫疫苗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提高效力检验标准,增加内毒素和总蛋白检测参数。新生产的口蹄疫灭活疫苗及合成肽疫苗效力检验标准由每头份3PD50提高到6PD50;新生产的口蹄疫灭活疫苗内毒素每头份疫苗不超过50 EU。口蹄疫灭活疫苗总蛋白检测参数分两个阶段实施,自2014年1月1日起,对总蛋白含量实施不定期抽样检测,并公开检测结果;2015年1月1日起,总蛋白含量每ML疫苗不高于500g。  相似文献   

3.
《北方牧业》2013,(13):11
近日,农业部在网站上公布《关于做好口蹄疫疫苗质量标准提升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自2013年9月1日起,国家强制免疫用口蹄疫疫苗将逐步执行新的疫苗质量标准。具体内容包括:(一)自2013年9月1日起,新生产的口蹄疫灭活疫苗及合成肽疫苗效力检验标准由每头份3PD50提高到6PD50;新生产的口蹄疫灭活疫苗内毒素每头份  相似文献   

4.
科技     
正新型疫苗填补我国口蹄疫防控技术空白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与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研发的一类新兽药——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正式发布,填补了国家口蹄疫防控的技术空白,有力地支撑了国家口蹄疫的防控工作。由于O型和A型口蹄疫在猪群中长期、反复流行,因此,猪用口蹄疫疫苗往往只能免疫一种病毒,针对性不强,疫苗稳定性及保  相似文献   

5.
科技     
正新型疫苗填补我国口蹄疫防控技术空白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与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研发的一类新兽药——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正式发布,填补了国家口蹄疫防控的技术空白,有力地支撑了国家口蹄疫的防控工作。由于O型和A型口蹄疫在猪群中长期、反复流行,因此,猪用口蹄疫疫苗往往只能免疫一种病毒,针对性不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药杂志》2011,(5):60-60
问:农业部对口蹄疫疫苗主要采取什么监管措施?目前我国口蹄疫疫苗在研发、标准和生产工艺与国际差距是否突出?答:口蹄疫疫苗质量关系到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关系到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农业部历来高度重视口蹄疫疫苗监管工作,始终把重大动物疫病疫苗质量安全作为兽药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提高我国口蹄疫疫苗质量,保证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农业部发布第336号公告对现行“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质量标准”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标准已于2004年4月1日起施行,原同品种产品质量标准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8.
抗病毒药物在口蹄疫防控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口蹄疫对一些国家的畜牧业以及人类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疫苗在口蹄疫的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特异性或者非特异性抗口蹄疫病毒药物具有快速干预病程的作用,因此,这些药物与疫苗配合应用能够在疫苗免疫初期发挥早期抗病毒的作用,弥补疫苗抗体产生前免疫保护力不足。本文主要论述了抗病毒药物在口蹄疫防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克文 《动物保健》2009,(10):22-22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部分地区暴发和流行口蹄疫,曾给我国畜牧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为从根本上防控口蹄疫,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国家先后制订了一系列防控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法律制度;农业部门颁布了一系列防控口蹄疫的技术规范;及时研制和推广了高效口蹄疫疫苗;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完善了配套措施。2007年,尤其是2008年以来,除极个别地区散发和毒株变异外,我国口蹄疫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保障了畜牧业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家畜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安顺市疫控中心实验室对全市范围内家畜免疫血清进行了抽样调查,采用VP1结构蛋白抗体ELISA及液相阻断ELISA检测对群体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猪0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及0型口蹄疫佐剂灭活疫苗抗体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9.0%和76.5%,猪0型口蹄疫佐剂灭活疫苗抗体合格率低于猪0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牛羊0型口蹄疫及亚洲Ⅰ型双价疫苗抗体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2.2%和87.2%,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此次调查为安顺市疫苗选用及制定免疫方案提供依据,为下一步防控措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王克文 《兽医导刊》2009,(10):22-22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部分地区暴发和流行口蹄疫,曾给我国畜牧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为从根本上防控口蹄疫,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国家先后制订了一系列防控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法律制度;农业部门颁布了一系列防控口蹄疫的技术规范;及时研制和推广了高效口蹄疫疫苗;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完善了配套措施。2007年,尤其是2008年以来,除极个别地区散发和毒株变异外,我国口蹄疫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保障了畜牧业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给世界各国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众所周知,我国作为世界经济体中的重要一分子,也不时受到口蹄疫的影响。口蹄疫防制多年来都是我国畜牧兽医业务部门和主管部门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工作内容,在口蹄疫的综合防控措施中,通过疫苗免疫控制口蹄疫的发生和流行,已成为最主要的措施之一。毕竟疫苗接种仍是目前特异性预防口蹄疫的有效手段,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成功预防、控制乃至最终消灭口蹄疫的先决条件,疫苗免疫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口蹄疫防控工作的成败。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疫苗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接种口蹄疫疫苗是预防口蹄疫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口蹄疫的防控中,灭活疫苗功不可没。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口蹄疫疫苗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各种基因工程疫苗的不断涌现,为口蹄疫的防控带来了新的机遇。现将口蹄疫疫苗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接种口蹄疫疫苗是预防口蹄疫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口蹄疫的防控中,灭活疫苗功不可没。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口蹄疫疫苗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各种基因工程疫苗的不断涌现,为口蹄疫的防控带来了新的机遇。现将口蹄疫疫苗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给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接种疫苗是防控口蹄疫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口蹄疫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表位疫苗、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标记疫苗和病毒样颗粒疫苗等几种猪口蹄疫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情况,以期为口蹄疫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北方牧业》2013,(14):11
近日记者获悉,国家口蹄疫防治计划正在制定,有望年内出台。文件预计将提出,2012~2015年,中国口蹄疫防治的关键是通过消灭病毒在家畜中传播,至少在某一个区域内,逐步减少疫情的发生率。分析人士认为,文件的出台和实施将导致口蹄疫相关的疫苗需求有望释放,同时,对于口蹄疫疫苗质量的要求也将同步提升。疫苗质量标准提升  相似文献   

17.
正口蹄疫是严重危害猪、牛、羊等偶蹄动物的烈性传染病,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也是一种重要的"政治经济病",发生口蹄疫的国家,动物及其产品的国际贸易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该病的防控。我国采用以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而且随着口蹄疫疫苗技术的进步,取得了非常明显的防控成绩。口蹄疫疫苗主要以灭活疫苗为主,  相似文献   

18.
根据口蹄疫病原流行特点,冬春季节是奶牛口蹄疫防控关键时期。防控口蹄疫,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仍为疫苗注射免疫,各奶牛养殖场要做好疫苗选用、免疫程序制定、疫苗反应减少和发生后处理等工作。1疫苗的选择和使用1.1疫苗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接种疫苗是特异性预防口蹄疫的有效手段,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成功预防、控制乃至最终消灭口蹄疫的先决条件。在口蹄疫的防控中,灭活疫苗功不可没,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隐患。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免疫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口蹄疫疫苗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各种基因工程疫苗如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不断涌现,为口蹄疫的防控带来了新的希望。现对口蹄疫灭活疫苗和新型疫苗的发展过程及其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和可快速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疾病。大多数流行口蹄疫的国家采取以计划免疫为主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口蹄疫。文章综述了口蹄疫疫苗的研究概况,以期对口蹄疫的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