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益母黄丹口服液对鹌鹑产蛋后期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蛋黄胆固醇的影响。试验选取640只10月龄鹌鹑,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Ⅰ组为空白组饮自来水;Ⅱ组为低剂量组饮水中添加益母黄丹口服液3 ml/l;Ⅲ组为高剂量组饮水中添加益母黄丹口服液6 ml/l;Ⅳ组为阳性对照组饮水中添加归芪益母口服液4 ml/l。试验为期14 d,记录鹌鹑的采食量和产蛋量,并在第14 d每个重复收集3枚鹌鹑蛋测定蛋品质和蛋黄胆固醇。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平均采食量均有提高(P0.05);低、高剂量组和阳性组的蛋壳强度增强(P0.05);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蛋壳厚度增厚(P0.05),低剂量组和阳性组的蛋壳率有所提高(P0.05);蛋黄胆固醇含量均有所降低(P0.05)。综上所述,益母黄丹口服液可以改善鹌鹑产蛋后期的产蛋性能,提高鹌鹑蛋品质,并降低蛋黄胆固醇含量。  相似文献   

2.
鹌鹑产蛋多少与词养管理好坏有密切的关系,它对饲料、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品种好坏也是产蛋多少的一个因素。饲养肉鹌鹑或蛋鹌鹑的产量不一样,肉、蛋鹌鹑杂交育成的鹌鹑就比纯肉鹌鹑的产蛋量多,一般可提高产蛋率15%~20%,所以鹌鹑多产蛋,要饲养杂交鹌鹑或蛋鹌鹑。 鹌鹑是由野生变家养的,虽经过人工  相似文献   

3.
<正>增加光照。产蛋鹌鹑每天需要12小时~14小时光照时间。冬天需人工补充光照。每30平方米~40平方米鹑舍配1只40瓦电灯,每天天亮前2小时开灯,天黑后2小时关灯,保持稳定的光照度和时间。平衡营养。冬季应饲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并供给适量沙粒让鹌鹑自由采食,以促进消化。同时供给清洁温水供鹌鹑饮用。冬季鹌鹑的饲料平衡配方为:豆粕15%、精料  相似文献   

4.
进入冬季以后,气温下降,光照时间缩短.在这种情况下,鹌鹑能不能继续产蛋,搞好冬季管理是个重要关键. 产蛋鹌鹑的冬季管理,除了需按正常要求进行外,还应抓好以下三条: 一是加强保温.要在冬季来临之前,将养鹌鹑房子北面和西面的窗子,全部封闭;有裂缝的墙,也要用沙泥把裂缝堵上;朝南的门、窗,还要挂上草帘.这样,在冬季就可以防止寒风侵入,使室内温度一般能保持在15 ℃左右.当室内温度低于10 ℃时,还应在室内生火炉,以提高室温.否则,鹌鹑的产蛋率将下降.特别是在寒夜和天气骤冷时,要勤查室内温度,一旦发现室温过低,就要立即生起火炉,防止把鹌鹑冻坏. 二是补充光照.鹌鹑在正常产蛋时,每天需光照15个小时.但到冬季,每天光照时间已不足12小时.因此,每天需补充光照三四个小时,才能使鹌鹑正常产蛋.补充光照的方法,可以将60瓦的电灯,悬挂在室内2米高的地方.如果天寒地冻,门、窗都已被遮严,阳光透不进室内,白天也应用电灯照明,以保证鹌鹑正常产蛋所需要的光照时间. 三是给饮温水.冬季水温低,不宜给鹌鹑饮冷水,而应给鹌鹑饮温水,水温一般应在20~30 ℃之间.每天饮温水3次,不要让其自由饮水,以免妨碍鹌鹑对饲料的消化.同时,对鹌鹑饲喂的湿料,也应用温水调制,不能太冷. 实践证明,只要把鹌鹑的冬季饲养管理搞好了,鹌鹑就能安度寒冬,保持继续产蛋,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许多养鹑者对产蛋鹌鹑的投料往往一直不变,致使鹌鹑群的产蛋率始终达不到高峰,而饲料成本又不得降低,这很不经济。笔者去年对本镇养鹑户刘某饲养的1200只产蛋鹌鹑采取“探索性投料”对比试验,结果使平均产蛋率提高3.8%,饲料成本降低5.4%,每只母鹑多盈利0.51元。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左旋肉碱对蛋用鹌鹑的产蛋性能、蛋品质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600只29周龄的黄羽蛋用鹌鹑,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其中对照组鹌鹑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为试验1、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左旋肉碱20、40、80 mg/kg,饲养期35 d。记录并统计各组日采食量、料蛋比、产蛋率,并测定蛋组成及各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3组鹌鹑采食量极显著提高(P<0.01),产蛋率和料蛋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蛋品质方面,试验1、2、3组蛋黄颜色相比对照组极显著改善(P<0.01),蛋白品质差异不显著(P>0.05)。对蛋壳强度无显著影响(P>0.05),但有降低蛋壳厚度的趋势(P<0.01)。对蛋重等其他蛋组成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各组间血液指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在日粮中添加左旋肉碱提高了蛋用鹌鹑的采食量,改善了蛋黄颜色,虽然存在降低蛋壳厚度的可能性,但对蛋壳强度无影响,其中以添加20 mg/kg左旋肉碱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紫外线照射对鹌鹑产蛋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紫外线照射对鹌鹑产蛋性能的影响,将66只40日龄的蛋鹌鹑随机分成3组,每组22只,以功率为15 W的中波紫外灯为紫外线光源,试验Ⅰ组和Ⅱ组每天分别给予2 h(2.8μW·h/cm^2)和4 h(5.6μW·h/cm^2)的连续紫外线照射,对照组不进行紫外线照射,试验期为11周。对各组鹌鹑部分产蛋性能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Ⅱ组的日产蛋数分别较对照组增加9.38%和8.80%(P〈0.01),日产蛋率分别提高5.85和5.49个百分点(P〈0.01),日产蛋量分别提高18.94%(P〈0.05)和9.28%(P〉0.05);但各组鹌鹑在料蛋比、平均蛋重、长径长、短径长和蛋壳厚度等指标上则未呈现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正> 为了解不同产蛋周期和不同产蛋性能的各品种鸭之间血浆孕酮含量变化的差异,本试验对初产的北京鸭在第一个产蛋周期中连续产蛋期间,对外周血浆孕酮含量进行了测定.材料和方法实验动物:选用北京双桥Ⅰ系成年母鸭(177日龄)6只,开产前半月开始笼养,固定光照,明17小时,暗7小时(5∶00开灯,22∶00关灯)。半个月后开始产蛋。血样的采集:每只鸭在第一个产蛋周期内连续三个蛋产出的60小时内(头一个蛋产出前几小时开始),每隔2小时自隐静脉采血一次(每次1.5毫升左右),离心(3000转/分,10分钟)分离血浆,贮存于4℃水箱。并用4只鸭在开产前一周,以同样间隔时间采集24小时的血样作对照。  相似文献   

9.
在日粮中添加一定浓度的β-胡萝卜素,可使蛋鸡、蛋鸭的产蛋率明显提高。为了探讨在专业户饲养条件下,β-胡萝卜素对鹌鹑产蛋性能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分组 10月龄产蛋鹌鹑中选择800只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试验设计见表1。试验所用β-胡萝卜素纯度为1%,载体主要为麦芽糊精。表1 试验设计组别ⅠⅡⅢⅣ只数200200200200β-胡萝卜素添加量(mg/kg)9060300(对照)12 日粮 见表2。表2 试验日粮饲料名称玉米鱼粉豆饼麸皮骨粉菜籽饼石粉所占比例511325213513 饲养管理 为使各组试验条件一致,所有参试鹌鹑均…  相似文献   

10.
鹌鹑每天产蛋时间为午后至晚8时前,15—16时为产蛋高峰时间。母鹑开产后1—2个月即达产蛋高峰(95%),全年平均80%左右。母鹑利用一般为一年,平均产蛋率低于65%,全部淘汰作菜鹑。  相似文献   

11.
大豆脂肪磷脂粉在产蛋鹌鹑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450只132日龄的健康产蛋鹌鹑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25只鹌鹑进行了为期30d的饲养对比试验.对照组、试验Ⅰ、Ⅱ组3种日粮分别按照0%、1.5%、3.0%水平以大豆脂肪磷脂粉替代日粮中的玉米,其他日粮组成均相同.以每重复为单位分别测定各组的产蛋数、总蛋重、平均蛋重、产蛋率、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蛋黄颜色、蛋壳厚度和经济效益指标,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总蛋重、平均蛋重、料蛋比和蛋黄颜色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试验Ⅰ、Ⅱ组分别较对照组改善了2.5%、4.6%(总蛋重),7.5%、5.2%(平均蛋重),5.2%、6.3%(料蛋比),35.7%、35.7%(蛋黄颜色);产蛋数、产蛋率、平均日采食量、蛋壳厚度和总经济效益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产蛋率和经济效益有提高趋势,平均日采食量和蛋壳厚度有降低趋势,总经济效益试验Ⅰ、Ⅱ组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1.1%、16.3%.结论:在产蛋期鹌鹑日粮中添加1.5%~3%的大豆脂肪磷脂粉不仅可显著改善产蛋鹌鹑的产蛋性能,还能直接提高经济效益和提高蛋产品的商品性能,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鸭多在黑暗的最后3小时和每天光照的最初一小时产蛋,鸡多在每天光照开始第2~10小时产蛋。这是因为母鸭血血浆中的促黄体素、雌二醇和孕酮在光照结束后即迅速增加,而鸡的这些激素  相似文献   

13.
<正>鹌鹑最高年产蛋量可达480个,有5%的母鹑1d可以产两个蛋(在傍晚和凌晨产),被称为活的"产蛋机器"。使鹌鹑多产蛋有哪些诀窍。1饲养当年鹌鹑选择体壮无病、采食多的个体。鹌鹑的寿命一  相似文献   

14.
在产蛋鹌鹑日粮中,不同营养水平对产蛋率有不同的效果。为了探索这一规律,提高产蛋率和饲料报酬,并为制定产蛋鹌鹑的饲养标准提供依据,我院在卢龙县科委的支持下,于1986年5月至6月,在相公庄养鹌鹑示范乡,会同畜牧局用不同营养水平的饲料配方对产蛋母鹑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叙述如下: 一、试验方法卢龙县相公庄乡养鹌鹑12万多只,分布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5,(12):62-65
为揭示不同光色对鹌鹑产蛋性能的影响,本试验以280只产蛋高峰期的朝鲜鹌鹑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5组,每组鹌鹑分别采用白、黄、红、蓝、绿5种光色进行人工照明,光照强度10 Lx,每天光照时间为16 h,试验期为5周。结果表明:黄光组鹌鹑5周内的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其他光色组(P0.05),产蛋性能总体上呈现了"黄光组红光组白光组蓝光组绿光组"的变化规律;而不同光色组的料蛋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生产实际中,采用黄光照射可显著提高鹌鹑的日采食量、产蛋率和平均蛋重,但却不会增加单位产蛋量的饲料消耗,可有效提高鹌鹑的产蛋性能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6.
蛋用鹌鹑神丹黄羽系与南农黄羽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鹌鹑神丹黄羽系与鹌鹑南农黄羽系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生长发育与产蛋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神丹黄羽系鹌鹑初生重、35日龄体重、105日龄体重分别比南农黄羽系鹌鹑低。神丹黄羽系鹌鹑的开产日龄分别比南农黄羽系鹌鹑早2~3d。15周龄产蛋数多4.9枚;20周龄产蛋数多4.2枚,总产蛋数比南农黄羽系高5%以上。神丹黄羽系105日龄平均蛋重10.96g/枚,比南农黄羽系低0.3g/枚,符合蛋品加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广西地方鸡品种东兰乌鸡不同周龄蛋品质及其变化规律,试验在饲养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测定了东兰乌鸡不同周龄(28,32,36,40,44,48,52,56,60周龄)的蛋品质指标,检测指标包括蛋重、蛋形指数、蛋黄颜色、哈氏单位、蛋壳比率、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黄比率。结果表明:蛋重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而增大,产蛋后期显著高于产蛋前、中期(P0.05),蛋形指数和蛋黄比率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蛋壳强度和蛋壳比率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蛋壳厚度、哈氏单位和蛋黄颜色在整个产蛋周期内无明显的变化规律。总体而言,东兰乌鸡蛋蛋重较小、蛋壳较薄、蛋形规则、蛋白浓稠、蛋黄比率高、蛋黄颜色适中。说明东兰乌鸡作为广西地方鸡品种具有较好的蛋品质,且在不同产蛋期的蛋品质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当年蛋鸡产蛋末期蛋重对蛋黄重的回归分析,以弄清28小时光照周期对蛋重和蛋黄的影响。试验用鸡为64周龄的谢弗288和Warren SSLF母鸡共2880只,分别关入8个不透光鸡舍,每舍内每一品种(?)各180只。4个鸡舍接受24小时光照周期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饮用磁化水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选取60周龄健康京红蛋鸡9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试验组饮用磁化水,对照组饮用普通水。两组均自由采食及饮水,每天统计产蛋量和耗料量。正式试验第1、21天,每个重复随机取3个蛋测定蛋品质;正式试验第21天时,每个重复选取健康、接近平均体重的试验鸡2只,每组12只,颈静脉采血。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饮用磁化水能显著提高蛋鸡产蛋后期产蛋率、蛋壳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甲状腺素,并显著降低蛋鸡产蛋后期的血清中尿酸含量(P<0.05)。研究表明,饮用磁化水对改善蛋鸡产蛋后期生理状态和产蛋性能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酵母铬对鹌鹑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取300只1日龄黄羽蛋用鹌鹑,随机分为6组,每组50只。在鹌鹑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酵母铬(以铬含量计:0μg/kg、100μg/kg、200μg/kg、400μg/kg、600μg/kg、800μg/kg)。开产后每天记录鹌鹑的产蛋率,并于开产15 d后,每隔7 d,从每组中收集3个蛋,测定蛋黄中胆固醇(TC)含量。分别于试验第50天和70天每组取6只鹌鹑,测定肝脏、胸肌和腿肌中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日粮添加酵母铬可以显著影响鹌鹑的产蛋率,并显著降低鹌鹑肝脏和胴体中的TG和TC含量,以及蛋黄中TC的含量。其中添加400μg/kg酵母铬对降低鹌鹑肝脏、胸肌和腿肌中TG和TC含量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