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株两优08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株两优08是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株1S与R0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熟期早、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米质较优、适应性广.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07013。2006—2008年在广西全州县制种200hm^2.平均每hm^2单产3.12t.2006年最高单产4.50t.2007年最高单产4.35t.2008年最高单产4.46t。  相似文献   

2.
贺升华 《中国种业》2014,(10):61-62
潭两优83是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潭农s与R83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抗倒能力强、熟期适中、抗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10年相继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和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02、湘审稻2010003。适宜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早晚稻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3.
丰源优299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源优299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丰源A与自选恢复系湘恢299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湖南省审定,审定号为湘审稻2004011,被农业部列为超级稻新品种。该组合在江西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6d左右,表现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米质较优,该组合已连续2年在江西省宜黄县春制。2004年制种面积21hm^2,平均单产3.04t/hm^2,2005年制种面积80.6hm^2,平均单产2.93t/hm^2。  相似文献   

4.
黔两优58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利用两用核不育系2136S与恢复系M 86配组而成的早熟高产组合,经两年贵州省早熟组杂稻区试鉴定,平均单产8510.7 kg/hm2,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283.3 kg/hm2,于2004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2006年在贵阳市同一田块连续4年高产栽培试验示范,单产均超过11 125 kg/hm2,2005年实现12 170kg/hm2的超高产,同时在13.3 hm2以上大面积超高产示范中平均产量11 554.5 kg/hm2,最高产量12628.1 kg/hm2.  相似文献   

5.
湘两优糯粱1号是湖南省农科院高粱研究开发中心,采用两系法杂交育成的杂交糯高粱新品种,1996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获国家发明四等奖.1996年浙江省诸暨市农科所从湖南引入种植.1999年全市种植面积达200hm2,增产高粱150万kg,2000年扩大到533.3hm2,占全市高粱种植面积的60%以上.浙江省其他县市也相继引进种植.2000年全省种植面积1333.3hm2.2000年7月5日湘两优糯粱1号通过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旱粮专业组的现场考察审查,并一致同意推荐上报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现简要地将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6.
贺50A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选育的早籼型不育系,2006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连续几年对贺50A等三系不育系进行提纯繁殖,先后进行母本水育秧、母本直播、母本盘育抛栽栽培模式的摸索,2012年贺50A繁殖母本盘育抛栽4hm22.7t/hm2  相似文献   

7.
29优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籼型三系野败型不育系29A与恢复系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于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的绝对产量水平是历年来参试组合中最高的,现将该组合及栽培制种技术介绍如下。1产量表现1999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联合鉴定试验,平均单产9.35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37%(极显著),居11个参试组合第1位。2001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区域试验,平均单产9.96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54%(极显著),居第1位;2002年续试,平均单产10.26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26%(极显著),亦居第1位;2001、2002两年…  相似文献   

8.
杨再深  任永健  阙灿明 《种子》2004,23(6):84-85
协优57由不育系协青早A(安徽省广德县农科所选育)与ZD2057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组合,于1998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株高110cm,生育期为145d左右,在大田生产表现为耐肥、抗倒、耐脊、耐旱,对温光不敏感,抗稻飞虱、综合性状况优良、米质中等、产量高、适应性广等到特点,适宜贵州山区种植.2000年至2002年在我县夏制48hm2,入库1.27万kg,平均产量2.64t/hm2,高产田块单产达4.1t/hm2.现将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金洪 《种子》2005,24(3):87-87
黔兴四号是贵州省种子总站1998年用外引自交系78599-141作母本与贵州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的自交系交51作父本组配而成.2000年3月参加贵州省区试,第2年续试,两年平均单产8 560.5 kg/hm2,比对照增产8.54%,毕节区试点单产达11 395.5kg/hm2.200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单产7 809 kg/hm2,比对照增产10.85%,5个试点全部增产,其中有4点比对照增产在8%以上.2002年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特早熟、优质、高产杂交早稻新组合金优706是湖南隆平高科农平种业有限公司用金23A与自选恢复系R706配组而成,2005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号为赣审稻2005079.该组合全生育期107d,比浙733早1.6d,一般单产6.75t/hm2,株叶型适中,叶色浓绿,长势繁茂,分蘖力强,穗大粒多,后期落色好.  相似文献   

11.
“湘皮2号”(原编号“1902”)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1980年用“76-31”(江苏引进)作母本,“MPYTL—41”(美国引进)作父本杂交后选育而成的大麦新品种。可作啤、饲型兼用。1992年和1993年分别通过四川省和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员会的审定。产量表现:1990年至1992年春连续两年度参加湖南省大麦区域试验,平均单产259.1公斤,比对照“矮早三”增产12.8%,居第一位。参加生产试验,平均单产246.6公斤,比对照“矮早三”增产13.8%。特征特性:株高80百米左右,分蘖力较强,叶色浓绿,叶耳和外叶脉紫色;二棱、皮麦、长芒…  相似文献   

12.
水稻新品种湘早籼25湘早籼25是湖南省湘潭市农村所杂交选育的双季早籼品种,199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1995~1996年参加湖南省早稻区试,平均产量6485.3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5.2%:1995年江西省永丰县……  相似文献   

13.
1 主要特征特性 1.1产量表现 佳福占2001年早季在清流县嵩溪镇种植单产7.40t/hm2;2002年全县15个乡镇种植,产量6.70~7.65t/hm2.其中,嵩溪镇丰连片种植6.8hm2佳福占经县农业局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实割验收,平均产量7.21t/hm2,比佳禾早占增产1.08t/hm2,增产17.6%,是近几年早籼优质稻种产量较为突出的一个品种,深受种植农户喜欢.  相似文献   

14.
湘早籼13号(原名怀4077-2)是湖南省怀化地区农科所用2279(IR8/矮火早//珍龙13)作母本,湘早籼3号(IR36/广解九号)作父本杂交,于1988年育成,1993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命名。湘早籼13号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产量高。1988~1992年五年中先后参加南方粮油作物科技联合开发集团(中国水  相似文献   

15.
杂交稻新组合冈优 1577是我所用冈 4 6 A作母本、自育恢复系宜恢 1577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亚种间重穗、高产、抗病、优质中籼迟熟组合 ,1999年 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同年参加全国南方稻区区试。1 产量表现该组合 1997年参加四川省区试中籼迟熟 B组试验 ,平均单产 8.4 9t/ hm2 ,产量名列第二 ,较对照汕优6 3增产 2 .73%。 1998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 A组试验 ,平均单产 8.0 0 t/ hm2 ,产量再列第二 ,较对照汕优6 3增产 5.4 6 %。两年四川省区域试验中 ,在全省六大片区均表现增产 ,联合方差分析增产极显著。 1998年四川省生产…  相似文献   

16.
浙糯玉 1号 (原名浙糯玉 94 0 1)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与东阳市种子公司、金华市种子公司联合选育开发的鲜食型糯玉米新品种 ,2 0 0 0年 4月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命名。1 产量表现1995年秋季东阳玉米研究所进行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浙糯玉 1号去苞叶鲜穗单产 12 .5t/ hm2 ,比对照苏玉糯 1号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1996年至 1997年浙糯玉 1号被列入浙江省糯玉米新品种多点比较试验 ,平均鲜穗单产 10 .3t/ hm2 ,比苏玉糯 1号增产 10 .0 %。 1997年参加全华市六县 (市 )的大区对比试验 ,平均单产 9.9t/ hm2 ,比苏玉糯 1号增产 11.4…  相似文献   

17.
株两优15系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用株1S与自选的优质恢复系H98-15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早稻早熟组合,200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稻2007015)。2008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早熟组引种试验,2010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两年来,在桂林市全州、灌阳、临桂、永福和灵川等县的35个乡镇已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到2 960hm2;在大面积示范推广的同时,于2011年早造在中北部县的不同生态区域设置4个试点,与熟期相近的早造组合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多点试验与大面积示范一致表现,产量较高,生育期适宜,抗病性较  相似文献   

18.
Ⅱ优50329系重庆涪陵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Ⅱ-32A与自育恢复系50329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1999-2000年参加重庆市杂交籼稻区试,2001年参加重庆市组织的生产示范,均表现为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1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产量高1998年参加本所新组合比较试验,三次重复平均产量折合单产9.03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8%,居参试品种第一位。1999-2000年参加重庆市区试,平均7.86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2000年丰都县种子公司引种示范20hm2,平均产量9.14t/hm2,同田较汕优63增产5.8%。20…  相似文献   

19.
黔两优58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利用两用核不育系2136S与恢复系M86配组而成,于2004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两年贵州省早熟组杂稻区试鉴定。平均单产8.51t/hm^2,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28t/hm^2;2002-2004年,在贵阳进行3年高产栽培试验,平均单产达10.985t/hm^2。2003-2004年实现12.0t/hm^2的超高产。  相似文献   

20.
优质稻新品种湘两优396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炜 《种子世界》2014,(3):53-53
<正>湘两优396是由湖南省华容县湘亿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湘39S×L06配组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09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940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0%;2010年续试,平均产量8 571kg/hm2,比Ⅱ优838增产5.5%。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756kg/hm2,比Ⅱ优838增产5.7%;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045kg/hm2,比Ⅱ优838增产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