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香蕉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刚采收的香蕉呼吸强度较低,随着果实的成熟,呼吸强度急剧上升,相关酶的活性也提高很快,果实的色香味随之发生显著变化,果皮由绿变黄,果肉由硬变软,淀粉转化为糖,风味变甜并散发出特有的香味。呼吸跃变是香蕉果实进入成熟衰老的主要标志,一旦出现跃变,果实的耐贮性就急剧下降。采取恰当的包装技术措施,可有效地延缓香蕉呼吸跃变的出现及其他生理生化的变化,显著地延长香蕉的保鲜期。让我们观看视频学习香蕉包装关键技术。(请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相似文献   

2.
苹果在呼吸跃变期出现之前,果肉和种子中 RNA 和蛋白质的含量均有所增高。果肉中 RNA 的含量在8月30日(盛花后120天)为鲜重的0.0447%,随后逐渐增高,到9月25日(盛花后145天)达0.0528%。种子中RNA 的含量也有类似的变化。果肉中蛋白质的含量在9月20日(盛花后140天)为鲜重的0.0074%,随后逐渐增高,到10月10日(盛花后160天)达0.0206%。种子中蛋白质的含量也有类似的变化。呼吸跃变期出现之前,果实中 RNA 和蛋白质含量的增高,可能是果实成熟的前提条件,即利用呼吸作用提供的能源和有关的中间产物合成新的蛋白质(或酶系),这些新酶系形成催化果实的质变。  相似文献   

3.
香蕉采后生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香蕉(Musa acuminata Vwarf Cavendish AAA组)采收后在20~30℃室温下后熟,一般经两周后出现呼吸跃交,呼吸速率从刚采收的20~30mgCO_2·kg~(-1)·h~(-1)(27℃测定)急剧上升至120~150mgCO_2·kg~(-1)·h~(-1),以后下降。末成熟(熟度70~30%)的香蕉含淀粉较高,约10~14%,可溶性糖在1%以下;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淀粉逐渐水解,至完熟时,下降至1%以下,可溶性糖则增至15~18%。淀粉转化与呼吸跃变的高峰期基本同时出现。呼吸高峰过后,含糖量下降。果皮叶绿素含量随果实成熟而下降,从10mg·100g~(-1)下降至3~7mg·100g~(-1)。完熟后期果皮渐变为黄褐色。果肉含水量随果实成熟从76.27%增至81.14%;果肉与果皮的比率则从1.14增至1.81。经保鲜剂处理的香蕉果实,其呼吸跃变的出现以及淀粉的分解和可溶性糖的积累均延迟约7天,呼吸高峰值亦略降低,但对淀粉和糖的最终含量无显著影响。生产上可根据香蕉采后生理特性,使用综合保鲜技术,延缓生理进程,防止病害侵染,以延长果实的寿命。  相似文献   

4.
脂氧合酶在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氧合酶(LOX)在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 000 μ L·L-1丙烯处理采后不同时间(采后10 h和48 h)的香蕉果实,并分析果皮中MaLOX、MaACS和MaACO等基因表达,LOX活性变化,乙烯释放及其与果实成熟的关系.[结果]采后48 h的香蕉果实,经丙烯处理后果皮中LOX活性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浮皮是宽皮柑橘Citrus reticulata果实在成熟后期或采后储藏过程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障碍。椪柑C.reticulata ‘Ponkan’在采后储藏中极易发生浮皮,严重影响商品价值。通过采后处理,为椪柑果实采后浮皮的防范、储藏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乙烯和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椪柑采后果实,测定椪柑在储藏期间果实主要品质指标及浮皮指数的变化,分析果皮白皮层细胞形态和生理变化特征。【结果】(1)乙烯处理促进了储藏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的提高;加速了果皮白皮层细胞密度、纤维素质量分数、果胶质量分数的下降,促使木质素质量分数及细胞壁降解酶(纤维素酶、果胶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上升。(2)1-MCP处理减缓了果皮白皮层细胞密度及纤维素质量分数下降;延缓了木质素质量分数及细胞壁降解酶(纤维素酶、果胶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上升;减缓了椪柑果实浮皮指数的上升。【结论】乙烯处理可加速椪柑果实采后生理代谢水平,加重果实浮皮的发生。1-MCP处理可抑制储藏期果皮的生理代谢水平,减轻浮皮障碍的发生。生产中可通过乙烯和1-MCP处理来控制椪柑果实剥皮的难...  相似文献   

6.
<正>香蕉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属于跃变性果实,果实采后,常温下迅速出现呼吸跃变;后熟过程中,香蕉乙烯释放高峰出现于呼吸高峰之前,从而加速了呼吸高峰的到来和乙烯的释放,促进了果实转黄、变甜、变软和涩味消失,病原菌和机械伤害会促进生理后熟,缩短果实贮藏寿命。延迟果实晚熟就是要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减少乙烯的刺激以及剔除病伤果。因此,可对香蕉进行保鲜。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5,(4):11-13
桃是人们备受喜爱的水果之一,但由于桃果实采收时气温较高,加之外界环境的变化,采后极易腐烂变质。本文从桃果实采后呼吸生理研究、桃果实采后乙烯生理研究、桃果实采后酶生理研究、桃果实采后营养成分含量研究、桃果实采后果实质地研究和桃果实采后贮藏病害研究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桃果实采摘后的生理生化变化,为其桃果实采后贮藏保鲜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涉及成熟衰老等多种生理和生化反应,利用高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蛋白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识别果蔬成熟衰老过程中重要的蛋白质及其功能,能够对果实成熟衰老、抗逆性、致敏性、外源处理调控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所涉及的生理生化过程及外源调控机制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对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中保质保鲜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园艺作物果实采收后,如不作保鲜处理,由于生理衰老等原因,易腐烂变质.目前我国采用最多的保鲜贮藏方式是温控,即调控果蔬贮藏温度,在不破坏果蔬缓慢而正常的代谢机能的前提下,将果蔬的生命活动控制在最小限度,以延长果蔬的生存期.本文综述了不同贮藏温度对园艺作物果实生理方面(呼吸跃变、乙烯生成、成熟衰老)和果实品质方面(色泽、硬度、水分、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维生素C)的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辐照技术对坚果采后营养物质变化(脂类物质、蛋白质、维生素及碳水化合物)、生理代谢变化(呼吸强度、酶活性、细胞超微结构及激素)和感官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对于探索坚果采后生理生化变化和贮藏保鲜以及营养价值之间的关系具有参考价值,有利于推进辐照技术在坚果加工和贮藏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1.
The fruits of peach cultivar Yuhua 3 were used as materials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active oxygen and related enzymes in mitochondria respiratory metabolism during ripening of peach fruit, involving their influence on the proceeding of peach fruit senesce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rge decrease in firmness occurred between maturity II and IV. The decrease in firmness coincided with an increase in respiratory intensity. Obvious peaks of respiratory intensity lagging to the rapid change of fruit firmness could be shown during peach ripen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had a cumulative process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espiratory intensity. During peach ripening, the content of Ca^2+ increased, the activities of succinic dehydrogenase (SDH), cytochrome C oxidase (CCO), H+-ATPase, and Ca^2+-ATPase decreased varying in different degree at the later step of ripening. These suggested a close relationship existed between ROS metabolism and mitochondrial respiration, namely, both ROS metabolism and mitochondrial respiration probably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ripening and senescing of peach fruit.  相似文献   

12.
软化是影响果实采后寿命的重要因素.为了延长水果的货架期,各国植物生理学家对果实软化机理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讨,作者综述了近几年最新研究进展.过去一直认为水果软化主要是果胶酯酶作用的结果.最近几年通过反义技术观察细胞壁酶与果实软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果实软化不是任何一个酶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是成熟过程一系列细胞壁酶有序作用的结果,这些细胞壁酶的作用通常还依赖于其他酶的活性.但各种酶在不同种类果实成熟与软化过程的表现各有特点,有的甚至完全相反.因此控制果实软化需要针对不同种类的果实控制不同的酶活性.这些结果对从事水果保鲜的研究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5个蕉类品种在果实催熟过程中多酚含量、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蕉类果实催熟后,其多酚含量均有所提高,不同品种的多酚含量表现为鸡蕉>红达卡蕉>大蕉>粉蕉>威廉斯蕉;PPO活性除了大蕉呈现先降低再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外,其他4个品种均呈现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不同品种的PPO活性表现为红达...  相似文献   

14.
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成熟的糖代谢和呼吸代谢响应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及成熟过程果实糖代谢和呼吸代谢响应特征的研究,以探讨代谢互作对果实糖分动态积累的作用。【方法】花后60—150 d,每隔10 d取香梨样果,测定果肉、果心和果皮的质量,纵横径,淀粉及4种可溶性糖组分含量,不同途径呼吸速率,12种糖代谢酶与9种呼吸代谢酶活性的变化。通过回归分析、分阶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确定果实发育及成熟不同阶段的质量与糖分的关系,呼吸主路径、代谢酶聚类关系对糖分构成的影响,以此讨论和构建香梨果实糖代谢和呼吸代谢的关联路径及不同部位的代谢特征。【结果】果心以糖酵解为呼吸主路径,果肉的糖酵解与三羧酸循环交替构成呼吸主路径,果皮呼吸主路径由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共同构成。果心和果肉的糖代谢与呼吸代谢可从花后90 d分为两种不同的响应模式,果皮的代谢响应在花后120 d变化明显。成熟期果心的淀粉、蔗糖、山梨醇代谢酶与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细胞色素途径代谢酶关联聚类;果肉的淀粉、蔗糖代谢酶与糖酵解、三羧酸循环、交替途径、细胞色素途径代谢酶关联;果皮的蔗糖、山梨醇代谢酶与糖酵解、三羧酸循环、交替途径、细胞色素途径代谢酶存在较高的聚类相关。聚类关联酶活性升高或达到峰值,与果心和果肉的果糖、葡萄糖积累,果皮山梨醇转化和果糖、葡萄糖含量升高显著关联。【结论】库尔勒香梨果实以果糖和葡萄糖为主成分的糖分积累构成典型的内在品质,存在果实成熟时糖分构成与甜度的部位异质,是发育与成熟不同阶段糖代谢与呼吸代谢不同动态响应累积的结果。磷酸己糖异构酶与细胞色素氧化酶是香梨果实3个部位同时在成熟阶段交联呼吸代谢与糖代谢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15.
果实软化的细胞壁降解酶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软化是果实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果实软化是由细胞壁降解酶促进细胞壁物质的降解,从而引起细胞壁超微结构发生变化所致.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升高受基因的调控,采后生物技术为研究果实成熟软化提供了新的途径.反义基因技术证明,细胞壁降解酶基因的任何一种表达被抑制,果实都能够正常软化,表明果实的软化有其它因子的参与.文章就细胞壁降解酶在果实软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香蕉CaM在温度胁迫及香蕉果实后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了解CaM在增强香蕉果实对温度胁迫的适应性作用,解释CaM参与调控香蕉果实褪绿转黄的机制。【方法】通过比对NCBI数据库中已有物种的CaM氨基酸序列,设计兼并引物。采用热硼酸法,从香蕉果皮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与RACE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利用DNAMAN软件和NCBI网站对CaM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氨基酸比对和同源树分析。利用地高辛探针合成试剂盒(PCR DIG Probe Synthesis Kit)合成特异基因带有DIG标记的探针,使用Northern杂交法对MaCaM在采后香蕉果实温度胁迫及后熟中的表达规律进行分析。钙离子螯合剂EGTA及钙信号恢复处理采用香蕉果皮离体培养,采用真空渗透的方法对香蕉果皮进行试剂处理,利用色差计测定颜色h值。【结果】从香蕉果皮中克隆得到一个CaM,长648 bp,编码138个氨基酸,命名为MaCaM(登录号:HM061077),序列分析表明,MaCaM包含4个EF-Hand钙离子结合区域,与MaCaM、OsCaM、ZmCaM、AtCaM3、TaCaM1-2等基因同源性极高。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热激(52℃,3 min)处理香蕉果实0.5 h后,MaCaM表达迅速增强;香蕉果实在冷害温度(7℃)下放置10 d,MaCaM在冷藏的第7-10 d表达逐渐增强,当采后香蕉果实先经热激处理再放入7℃下贮藏,MaCaM表达在第4天和第7天强于7℃处理;乙烯催熟处理诱导香蕉MaCaM表达逐渐增强;30 mmol·L-1钙离子螯合剂EGTA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香蕉果实的后熟,同时也抑制了MaCaM的表达。而在EGTA处理的同时,利用30 mmol·L-1 CaCl2进行钙信号恢复处理,能一定程度地恢复香蕉果实的正常后熟,也恢复了MaCaM的表达。【结论】MaCaM能增强香蕉果实对温度胁迫的适应性;MaCaM作为一种调控因子参与了香蕉果实后熟的褪绿转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细胞膜降解角度研究芭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usae)采后侵染香蕉果实的机制,为进一步研究香蕉炭疽病及其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桂蕉6号香蕉为试验材料,采用喷雾接种芭蕉炭疽菌侵染香蕉果实,以果实喷雾蒸馏水作对照,每3 d取样1次,通过测定采后贮藏过程中香蕉果实的病情指数、果实硬度及果皮电导率、细胞膜降解关键酶活性、细胞膜磷脂和脂肪酸组分与含量的变化规律,明确炭疽菌侵染对香蕉果皮膜脂代谢的影响。【结果】接种芭蕉炭疽菌可促进香蕉果实炭疽病的发生,病情指数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同时果实硬度下降、果皮电导率升高,贮藏至第15 d,炭疽菌侵染组与对照组相比,果实的病情指数显著增加61.31%(P<0.05,下同)、果实硬度显著下降35.79%、果皮电导率显著升高27.94%。炭疽菌侵染促进香蕉果皮膜脂代谢相关酶[磷脂酶C(PLC)、磷脂酶D(PLD)和脂氧合酶(LOX)]活性增强,贮藏至第15 d,炭疽菌侵染组的果皮PLC、PLD和LOX活性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31.21%、63.72%和26.24%;同时炭疽菌侵染加速果皮细胞膜磷脂[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肌醇(PI)和磷脂酰乙醇胺(PE)]降解为磷脂酸(PA)、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氧化为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等),贮藏至第15 d,与对照组相比,炭疽菌侵染组的果皮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降低12.97%,饱和脂肪酸总量则提高17.77%。炭疽菌侵染促进香蕉果皮氧化,贮藏至第15 d,炭疽菌侵染组的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7.23%和13.58%。【结论】炭疽病菌侵染与贮藏期间香蕉果皮细胞膜脂代谢有关,炭疽菌侵染加剧细胞膜水解,导致细胞膜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从而促使炭疽病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对梨果实采后成熟衰老过程中过氧化氢(H2O2)代谢的作用,试验以‘绿宝石’梨为材料,用1.0 μL/L 1-MCP密封处理24 h,空气密封为对照,研究1-MCP对‘绿宝石’梨室温(25±2)℃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可溶性同形物含量(SSC)、呼吸速率、H2O2含量、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新疆杏果实发育进程中乙烯合成规律,为乙烯调控杏果实成熟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轮台白杏、库车白杏和库买提3个品种杏果实为材料,检测分析杏果实发育期间的乙烯释放量、呼吸速率、乙烯合成前体物质含量、乙烯合成中相关酶活性、果实硬度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分析比较新疆杏果实乙烯合成的变化规律及对果实成熟指标的影响。【结果】3个品种杏果实在花后42~56 d乙烯代谢系统Ⅰ产生少量乙烯,花后63~77 d果实乙烯代谢系统Ⅱ在少量乙烯自我催化作用下产生大量乙烯;轮台白杏成熟期的乙烯释放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P<0.05)且少量乙烯产生时间早于其他2个品种。杏果实发育期间的呼吸速率呈双峰曲线,果实硬度随着乙烯释放量的增加显著下降,其中轮台白杏硬度较其他2个品种下降更显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增加。3个品种杏果实乙烯合成前体物质整体呈增加趋势。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花后49 d后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酶活性和前体物质含量在不同杏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乙烯和酶活性及前体代谢物质含量间呈显著和及显著相关。【结论】新疆杏果实在整个生长发育期中乙烯合成规律和乙烯合成前体物质含量均分为2个阶段。杏果实在发育中乙烯合成中相关酶活性的逐渐增大与乙烯释放量的不断增加相一致。乙烯的合成使硬度显著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并出现呼吸跃变以调控果实的成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TH(苯并噻重氮)和MeJA(茉莉酸甲酯)对采后香蕉果实抗病性诱导的效果及其对几种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BTH和MeJA溶液对香蕉果实作喷雾处理后,将香蕉贮藏于22℃,观测发病情况和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与未处理果实相比,经BTH和MeJA处理后的香蕉果实自然发病的病情指数显著降低。另外,处理后的果实接种炭疽菌后,病斑直径和发病率也显著降低。对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等抗病相关酶活性的测定表明,无论对于接种还是未接种炭疽菌的香蕉,BTH和MeJA处理均提高了该6种酶的活性。【结论】BTH和MeJA处理提高香蕉果实的抗病性可能是通过激活香蕉的防御系统而发挥作用。BTH和MeJA诱导的两种不同的抗病反应既存在差异又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