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试验表明 ,38个 4年生欧美杨无性系间的树高、胸径、年生长量、造林成活率差异均呈极显著水平。用座标综合法评价了各无性系的优劣 ,从中初选出 6个优良无性系 ,其胸径和全高分别比对照高 2 1%和 2 0 %。  相似文献   

2.
东海岛沙质海岸木麻黄无性系的生长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东海岛沙质海岸防护林营造中,选用木麻黄8 个优良无性系和1 个本地实生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后第3 年起8 个无性系的树高生长均快于实生苗,其中无性系“503”树高生长一直保持最快;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性系间树高生长差异有逐步缩小的趋势;到第5 年“503”树高生长与其他7 个无性系已无显著差异,只显著快于实生苗。4 年生前木麻黄各无性系间的胸径生长无显著差异,从第5 年起无性系“南三7”与实生苗的生长差异显著,此后,8 个无性系全部超过实生苗。  相似文献   

3.
巨桉家系与无性系造林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5年生的巨桉家系实生苗与巨桉无性系造林对比试验林的调查分析表明:巨桉家系的生长量总体比无性系生长慢,各无性系间或家系间生长差异极为显著。巨桉最好无性系Eg6胸径是最差无性系Eg3的121%,最好家系SB2169胸径是最差家系BS10的126%,说明巨桉单株选育效果明显,转化成的无性系必须开展造林对比试验,才能真正选育出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4.
将3个杉木无性系的一年生扦插苗分成5个等级进行造林试验,成活率均在95%以上。造林后4年,无性系间胸径生长差异极显著,Ⅰ~Ⅲ级苗的树高、胸径均显著或极显著超过Ⅳ、Ⅴ级苗,并提早一年郁闭成林,可节省一年的抚育投资。因此,采用壮苗加上优良无性系造林,能显著促进幼林生长,取得更大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1992年,在浙江省开化县对开天3、开天57和开天新6三个杉木(Cunninghamia lauceolata)无性系的5个规格扦插苗进行造林试验,研究不同无性系、不同苗木规格对杉木造林的影响。2014年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及不同苗木规格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在95%、85%以上,无显著差异;3个无性系间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差异极显著,以开天新6号表现最好,23年生时其平均树高15.56 m、胸径15.48 cm、单株材积0.159 8 m~3;不同苗木规格间其胸径、材积差异显著,Ⅰ级苗木生长表现最好,23年生时平均树达14.39 m、胸径14.34 cm、单株材积0.130 9 m~3。对不同规格杉木苗1、3、5、8年生时各生长性状的比较发现,Ⅰ、Ⅱ、Ⅲ、Ⅳ级苗造林后随树龄增加,其树高、胸径、材积间的差距也逐步减少,8年生时其树高由原来差异极显著变成差异不显著,胸径、材积由原来极显著变成显著;高径比在无性系及不同规格苗木间差异都不显著,以开天57最大,达到100.64;冠径比在不同无性系间差异显著,开天新6冠径比最小,为14.26,不同规格苗木之间差异不显著。选育的开天新6无性系在生长性状与形质指标上均表现良好,适宜在开化县类似杉木产区中等立地推广。  相似文献   

6.
北京杨在河北坝上地区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文对18个杨树无性系对比试验林连续5a的胸径、树高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个无性系5a生的树高生长、胸径生长均与对照具有极显著差异。各无性系胸径生长量较对照高出65.0%~14.8%,树高生长量较对照高出30.0%~7.6%,北京杨是生长最好的。  相似文献   

7.
对广西国有东门林场37个杂交桉无性系进行造林对比试验,观测其6年生不同桉树无性系的保存率和生长量。结果表明,6年生桉树无性系间的树高、胸径及材积组间均呈显著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01),组内差异不显著。根据6年生的生长量分析,初步筛选出DM9、DM25、DM27、DM28、DM31等5个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1个桉树无性系造林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中第一、二年桉树无性系幼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在区组和无性系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1年生时树高和材积表现最好的3个桉树无性系是DH33-26、DH201-2和GL9,胸径是DH33-26、GL9和DH201-2;2年生时树高表现最好的3个无性系是DH33-26、DH32-29和DH201-2,胸径和材积是DH33-26、DH32-29和EC53。  相似文献   

9.
杉木无性系造林对比试验及重复力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浙江省12个杉木无性系扦插苗在Ⅱ、Ⅲ类立地的不同坡位上与福建省大田桃源国有林场初级种子园实生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 a生时12个无性系间在树高、胸径、冠幅、单株平均材积生长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枝下高因造林密度原因差异不显著;不同坡位造林对无性系的影响,除冠幅显著外,其它各生长性状均极显著;与实生苗对比,适宜本地发展的杉木无性系首选57号、28号,其次为38号、A1、110号,可作为建立采穗圃的优良种源.无性系各生长性状重复力测算结果表明,20 a生时各无性系与原株之间的遗传特性保持极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美洲黑杨生长变异与无性系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美洲黑杨原产地密西西比州、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娜州等地引种了104个无性系,并于1998年春在江苏省泗洪县陈圩林场开展无性系对比试验造林。12年生试验结果表明,来自于密西西比州和得克萨斯州7个产地89个无性系长势较好,路易斯安娜州的15个无性系长势较差。树高、胸径和材积等3个生长性状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性状遗传力(0.552 3~0.658 7)较高,遗传变异系数(8.26%~31.61%)较大。在入选率为5%,选择强度为2.02条件下,材积生长量的选择增益为50.82%。选择的S3412等5个速生无性系12年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为1.021 1 m3,超过对照(CK)品种I-69杨15.05%。  相似文献   

11.
峦大杉引种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峦大杉经 12a的引种造林试验表明 :1年生苗平均高 2 0 5cm ,平均地径 0 37cm ;造林后第 12a林分平均树高 10 4~11 1m ,胸径 13 5~ 14 1cm ;造林初期生长缓慢 ,树高在第 2a后、胸径在第 4a后年生长量与本地杉木无显著差异 ;12年生的纯林与混交林树高、胸径值差异不显著 ;育苗与造林技术均容易掌握 ,具有重要的引种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降香黄檀不同家系测定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福建省华安县西陂国有林场降香黄檀不同家系的胸径、树高、平均冠幅以及冻害程度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降香黄檀不同家系间胸径和树高生长差异极显著,造林后1 a胸径为1.22~2.38 cm,树高为1.55~2.27 m;而冠幅生长差异不显著,平均冠幅为0.30~0.58 m。综合考虑胸径、树高和冻害3个因素初步判断,21、118、8、49、39、43、90、14、115、46、55、16、19等13个家系在福建华安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切根和施肥对银杏Ginkgobiloba裸根大苗生长的影响,同时为了缩短移栽后的缓苗期,2013-2014年在浙江省长兴县选取了15年生实生银杏裸根苗24株,2015-2017年选取了5~10年生实生银杏裸根苗72株,分别进行了两次切根和施肥试验,第一次的试验结果表明:一次切掉1/2的侧根,对苗木胸径、树高生长无明显影响,切根一年后侧根上细根数量大幅增加。第二次的试验结果表明:切根处理的苗木胸径、树高增长量均低于对照CK的增长量,但差异不显著,说明切根对银杏裸根苗的生长有所抑制,但影响不大;在不切根时,施肥对苗木树高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同时切根与开沟施肥时,对银杏树高和胸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两因素(切根与施肥)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分析显示,对于树高生长,切根与否不是影响树高生长的主要因素,施肥才是;对于胸径生长,则恰好相反;不管是对树高生长还是胸径生长,两因素间均存在交互作用,同时也表明分期切根和开沟施肥可作为实用技术推广到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4.
樟树无性系造林的早期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樟树无性系组培苗营建试验林,并研究植株的早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定植近1年的无性系植株始终保持较好的高生长,定植6个月后植株地径生长量显著提高,无性系植株生长量在区组间无显著差异,说明早期群体的生长表现较一致。  相似文献   

15.
1995年 ,以本地生长状况较好的直干桉和蓝桉作对照 ,在保山市隆阳区国营林场长岭岗林区进行了史密斯桉 7个种源的对比栽培试验研究。对 7个参试种源从苗期到 5年生幼树的生长观测结果表明 :史密斯桉适于在保山地区生长 ,5年生林木的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均达到或超过当地的直干桉和蓝桉 ,出油率也比直干桉和蓝桉高。其中尤以 186 88、 186 81、 186 82等 3个种源表现最好 ,有较好的发展前途 ,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湿地松与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的杂交效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种植于广东省台山市的1块9年生杂种松测定林的生长数据,分析了湿地松与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杂种家系(PEE×PCH)、湿地松全同胞家系(PEE×PEE)和自由授粉家系(PEE(op))的生长量差异,估算了杂交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一般杂交力(GHA)和亲本间的特殊杂交力(SHA),探讨了GCA与GHA、GHA和SHA与杂种子代生长表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类型间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PEE×PCH>PEE×PEE>PEE(op)>CK,杂种家系的平均材积比CK大221.36%;根据生长性状选择出国产的优良杂种家系15个,其树高、胸径、材积、每公顷蓄积量分别为10.96~12.57 m、17.42~21.25 cm、0.156 2~0.236 7 m3、141.75~233.82 m3,相对于CK的材积现实增益为216.19%~379.15%;选择出GHA效应大、可靠性高的杂交亲本4个,可用于大量制种;湿地松无性系树高性状的GCA与树高、胸径、材积性状的GHA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EE×PCH杂种家系的生长表现与其亲本的GHA密切相关,尤其与双亲的GHA之和的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891 8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从杉木全国优良家系区域试验中 ,选取安徽黄山、广西融安、广东信宜、江西分宜、福建洋口等 5个试验点 ,测定了其10年生树高、胸径、材积和木材密度 ,分析了杉木木材密度及生长基因型×环境交互作用规律。多点联合分析表明 ,木材密度、胸径、材积性状家系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并且家系与地点的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水平。通过Francis -Kannen berg模型对木材密度和材积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 ,按木材密度及生长对试验家系进行了联合选择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以日本落叶松二代优树嫁接苗为对象,对嫁接成活率和嫁接苗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二代优树嫁接成活率平均值为36.40%;无性系间嫁接成活率和生长量差异较大,无性系内各单株生长差异大,变异系数最大达到72.49%;家系间嫁接成活率存在极显著差异,生长量差异不显著;第3 a生主梢长度与2 a苗高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用2 a苗高对第3 a苗高生长进行校正后发现家系间第3 a苗高生长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树龄母树穗条的嫁接成活率及嫁接后苗木生长情况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采穗母树年龄为10~12 a的嫁接苗嫁接成活率、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均大于采穗母树年龄为14~17,18~20 a的嫁接苗。  相似文献   

19.
对马尾松优树子代从地点间、性状间、早—晚期间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①马尾松优树子代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性状在性状间保持高度的相关性, 试验点间呈中度以上相关; ②树高、胸径生长早—晚期均能保持相对一致, 用 8 年生时马尾松优树子代的生长表现来预估 13 年生左右时优劣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③造林成活率、虫害与生长性状呈中度、显著的负相关, 选择速生马尾松优树子代造林需解决造林成活率、虫害防治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