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畜牧水产系1986~1987年共有13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1986年的获奖成果有:汤玮如协作完成的“中国饲料成份及营养价值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詹扬桃、汪涤邦、李健夫等完成的“湖南省畜禽寄生蠕虫区系调查研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易厚生、袁慧、万幼荣、黄碧卿等完成的“耕牛闹羊花中毒”,以及施启顺、柳小春等完成的“宁乡猪选育研究”,汤玮如协作完成的“湖南省猪的营养需要研究”3项成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2.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4):637-637
根据江西省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评审,江西农业大学共有四项科技成果获得2004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奖。由江西省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黄路生教授主持完成的“猪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的分离、克隆及应用研究”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由国土学院刘经荣教授主持完成的“绿肥-猪-沼肥-水稻生态系统中氮素循环的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由农学院和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完成的“早稻品质改良育种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由动物科技学院和江西省集味堂绿色仪器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无公害白耳黄鸡生产技术开发”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3.
1.“退化林地改造的技术和社会经济手段综合研究”获1999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浙江省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9年浙江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研究”获浙江省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3.“林地退化及其改造的技术指标体系研究”获1999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优秀奖,浙江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4.“浙江省食虫鸟类生态学及利用研究”获1999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优秀奖。5.“浙江省农林主要害虫抗药性监测及治理对策研究”(我校为参加完成单位)获1999年浙江…  相似文献   

4.
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是由陕西省植物保护研究所主持,陕西省植物保护总站、宝鸡市植保植检站参加共同完成的国家“六五”攻关和省攻关项目,参加人有袁文焕、于孝如、常雨龙等9位同志.研究从1981年开始,1993年结束,历时12年.1994年通过鉴定,1995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5.
<正> 季书勤(JI Shu-qin),女,1956年生,河南省卫辉市人,中共党员。1980年毕业于百泉农业专科学校,1997年进入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班学习,2000年获硕士学位。现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栽培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从事小麦栽培研究22年,承担国家、省重大科研课题十余项,先后参与和主持小麦高产栽培、小麦品种生态、小麦品质生态、小麦超高产栽培、小麦优质高产栽培等多项研究工作。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9项,其中主持完成的项目获省二等奖4项。第一主持完成的“河南省小麦亩产600公斤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1999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小麦品种生态研究”,1993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三高(小麦、玉米)粮田的研究与建立”,2000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家级刊物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或合编著作6部。2001年荣获河南省“三八红旗手”和“百  相似文献   

6.
<正> 1984年4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在金昌召开1984年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校在这次大会上获奖的科技成果共6项,其中3项由我校独立完成,3项是以我校为主要完成单位协作完成的。我校获奖的成果是:1.种植制度研究《三年三区轮作制》,由农学系兰世奇、胡恒觉、吴忠文、骆大德等与武威县科委协作完成,获省科技成果一等奖;2.“三粒小麦”的研究,由畜牧系陈济世、吴秉礼完成,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省农业厅科技成果三等  相似文献   

7.
成果名称主要完成人奖励等级泡桐豫杂一号新品种选育蒋建平等获国家发明三等奖鲁山“牛腿”山羊新品种选育王星所等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新县板栗低产园改造王浚明等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石质山地苹果低产园综合开发治理模式的研究杨文政等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应用理论研究范濂等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8.
《长江大学学报》2014,(2):124-124
近日,2013年度湖北省科技奖励大会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长江大学7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4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9.
我院畜牧水产系1988~1991年度又有14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1988年的获奖成果有:施启顺、柳小春完成的“家猪睾丸雌性化症侯群的发现及其应用价值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黄允基、曹焕丁、薛文群等完成的“母牛不孕症治疗研究”、陈孝珊等完成的“湖南省肉鸡饲料配方研究”,傅玲玉、钟俊才、章怀云、莫汝定等完成的“自拟微型泻剂——巴槟破结散兽医临床应用及作用的研究”3项成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盛忠  相似文献   

10.
“六五”期间,我校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81年-84年,我校共取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7项次,其中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国家部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二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一项,省人民政府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五项,三等奖二十九项,另外还有十多项由我校参加主持或协作完成的科研项目也分别获得国家部门和省人民政府奖励。在这些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积极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6):I0002-I0002
广东省果蔬保鲜重点实验室是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技局和华南农业大学联合资助建设的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是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经费800万元,拥有国内一流的果蔬保鲜研究仪器设备。本实验室有四个特色:一是突出热带亚热带果蔬保鲜研究的特色和优势;二是出成果,近年主持了国家和省、部级果蔬保鲜重大课题约五十项,主持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部颁发的“九五”优秀成果一项、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一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广州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相似文献   

12.
20 0 3年 2月 2 8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的 2 0 0 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 ,我校获奖三项 :1)许启凤教授 2 0年精心选育的“优质高产杂交玉米品种农大 10 8”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 )高焕文教授主持的“旱地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李德发教授主持的“猪优质高效饲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我校三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处  相似文献   

13.
1992年,学院继续认真抓科学研究,科研水平又有新的提高,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1992年取得获奖成果14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8项,四等奖4项,省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的项目是:王继成的“海泡石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研究”,杨曙湘的“应用真菌资源库建设及优良菌种选育”,万之秀的“湘茹11号选育”,方炎祖的“湖南猕猴桃病害研究”,陈孝珊的“湖南省蛋鸡饲料配方及饲养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14.
1五项研究成果获奖2008年,我所有五项研究成果获奖。其中,“高产、抗病、优质杂交稻Ⅱ优1273选育与应用”研究成果,获2006.2007年度三明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红掌栽培技术与组培快繁产业化研究应用”与“大花蕙兰引种栽培技术研究”成果分别获三明市农业科技服务与创新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培育的鲜切花品种“切花文心兰”和盆花品种“火鹤”,分别获第二届中国福建花王评选暨花卉精品展“切花类金奖”和“盆花与观赏植物类银奖”。  相似文献   

15.
《河南农业科学》2007,(2):F0002-F0002
张玉亭(ZHANGYu-ting),1964年生,河南省新密市人,1987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现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科研管理。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省实用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加编写著作4部。从事科研管理工作期间,先后起草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实施意见”、“河南省基础研究‘十五’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五’科技发展规划”、“河南省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科技方针指引下 ,经过全院职工共同努力 ,我院已圆满地完成了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科技工作任务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 科技研究硕果累累 ,为全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九五”期间 ,全院完成并通过鉴定 (或审定 )的科技成果共计 1 2 4项 ,获奖科技成果 1 1 2项 ,分别获得各级奖励 1 72项次。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三等奖 1项 ,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 1项、二等奖 3项、三等奖 1项 ,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8项、二等奖 1 8项、三等奖 40项 ,获市、厅、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39项次、二等奖 47项次、三等奖 1 3项…  相似文献   

17.
三明市农科所始终以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服务“三农”为目标,致力于水稻、果树、蔬菜、花卉等农作物和相关的生物技术及配套技术研究。十五期间,由于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三明市农科所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水稻等各项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共取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三明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有3个水稻品种通过国家审定,16个水稻品种通过省级审定,  相似文献   

18.
洪亚辉,女,湖南益阳人,教授,硕士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和省级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就。特别是通过外源DNA的导入技术获得了一系列非常有价值的水稻新品系,其中,高蛋白优质早稻在全国反响很大。近年来主持的“高梁DNA导入水稻的研究”获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外源DNA的导入技术”获省教育厅二等奖、  相似文献   

19.
在鲜花盛开的五月又传来喜讯,1999年湖南农业大学又有19项科技成果获湖南省教委科技进步奖.其中“亚亚种间三系杂交中晚稻新组合汕优198的选育”等7个项目获一等奖,“DNA分子标记在动物育种中应用研究”等10个项目获二等奖,“液压连杆校正机的研制”等2个项目获三等奖.这些成果中有6项居国际领先水平,13项居国内领先水平.这些成果经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新型高效专用复混肥的研制开发”产生的经济效益达6亿多元,为湖南的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了贡献湖南农业大学又有19项科技成果获湖南省教委科技进步奖@友云…  相似文献   

20.
经省科技进步评审委员会评定,《血型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江西省配合饲料资源调查》获二等奖。《水田半旱式垄稻沟鱼免耕法的应用与研究》、《纤毛鹅观草优良品种选育研究》和《多元分析在林业中的应用》获三等奖。除《江西省配合饲料资源调查》为我校和江西省饲料公司共同完成之外,其余都为我校主持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