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二类传染病.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引起不同程度的流行,给畜牧业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本文通过对汇旺养殖场75只布鲁氏菌病羊只得扑杀、消毒,和周边羊只的监测,及时有效地控制了布鲁氏菌病.并对全县羊布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清疫源,对规模化羊场全部采集样品监测,并通过实验室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诊断.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今后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黑龙江省在历史上是全国布病疫情流行比较严重的地区.为建立羊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方法,实现对羊布鲁氏菌病发生风险的精确预测和预报,2006~2007年,我们应用血清学、病理学、病原学等方法对黑龙江省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并应用流行病学、统计学方法对羊布鲁氏菌病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筛选.  相似文献   

3.
我国将布鲁氏菌病列为二级动物疫病,布鲁氏菌病主要是布鲁氏菌引起羊、猪感染的疾病,传染性较强.在当前对于羊布鲁氏菌病方面的治疗还没有快速有效治疗的药物,因此,养殖户发现羊患病后,要及时通过专业兽医进行综合治疗,而且在羊的养殖过程中,也要注意羊布鲁氏菌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严重危害家畜和人类健康,从病原、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以及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对羊布鲁氏菌病进行了阐述,为畜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布鲁氏菌病为人兽共患传染病,对家畜和人类健康危害极大。近年来,由于生产方式和跨区域频繁调运,羊布鲁氏菌病发病呈上升趋势,通过调查峨山县近三年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分析流行特点及原因,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Brucellosis)是指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的易感动物主要为牛、羊、猪3种家畜,其中以羊型布鲁氏菌对人的传染性最强,致病率最高,危害也最为严重.布鲁氏菌病对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危害严重.有统计资料表明,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人感染布鲁氏菌病,每年因该病造成的直接经济...  相似文献   

7.
羊养殖规模化、集约化背景下,布病呈现出高发趋势,影响羊群及人类健康,不利于羊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因此积极做好综合防控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羊布鲁氏菌病的危害;其次着重探讨了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控方法。  相似文献   

8.
绵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羊布鲁氏菌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对畜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我市某羊场发生疑似病例,经过病理剖检、血清检测等方法确诊为绵羊布鲁氏菌病。由于及时采取了隔离消毒、淘汰病羊、定期检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2019年广西柳州市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采集了该市各县区的90家规模养殖场与21家散养户的羊血清(分别为3074份和587份)进行血清学调查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柳州市的3661份羊血清样品中存在2份为羊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总体阳性率为0.05%,群体阳性率为0.9%(1/111).规模养殖场的羊布鲁氏菌病抗体...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 3 奶牛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世界各地均有流行,给畜牧业生产及人类健康造成重大的损失. 3.1 目前我国牛布病流行状况布鲁氏菌属有6个种20个生物型,即羊布鲁氏菌(又称马耳他布鲁氏菌,有3个生物型)、牛布鲁氏菌(流产布鲁氏菌,有9个生物型)、猪布鲁氏菌(有5个生物型)、森林鼠布鲁氏菌、绵羊附睾布鲁氏菌和犬布鲁氏菌.  相似文献   

11.
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影响牛、羊、猪等牲畜,可通过放牧、分娩、屠宰等途径传染给人,造成慢性间歇性关节疼痛、发热、疲劳等症状,严重威胁人类和牲畜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羊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国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羊布鲁氏菌病也作为羊病的一种强制免疫病种,以确保预防此病达到良好效果.本文详细论述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点、病原、传播途径、发病特点及发病症状、诊断和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3.
对重庆市某县首次输入性羊布鲁氏菌病进行疫情调查和血清学诊断监测,对此次疫情进行风险评估,并针对该县提出布鲁氏菌病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宜城市2015年开始全面启动羊布鲁氏菌病净化工作。为掌握该市羊布鲁氏菌病净化效果,2015—2020年对宜城市所有的4 588个羊养殖场户,采集405 198份血清样品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共检出阳性场群148个,阳性样品1 297份。羊场群阳性率从2015年的5.94%下降到2020年的0.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 = 4 588,χ2 = 56.216,P<0.05);个体阳性率从2015年的0.67%下降到2020年的0.03%,呈持续下降趋势,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n = 405 198,χ2 = 484.724,P<0.05)。人间与羊间布鲁氏菌病病例相关性分析显示,人间布鲁氏菌病的发生与羊间布鲁氏菌病呈正相关(rs = 0.812,P = 0.05)。结果表明,宜城市羊布鲁氏菌病净化工作成效明显。今后应继续推进羊布鲁氏菌病净化工作,争取早日达到净化区目标,从而保证人类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正>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变态反应为主要特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据对我国牧区及养殖场(户)流行病学调查,羊布鲁氏菌血清阳性率3.25%~3.49%,羊流产胎儿分离出布鲁氏菌菌株2.43%。羊布鲁氏菌病给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不可小  相似文献   

16.
羊布鲁氏菌病又被称为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对人畜危害十分严重。羊布鲁氏菌病主要临床特点是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主要对羊的生殖器官造成危害,导致生殖器官病变和胎膜发炎,引起羊出现流产、不孕和各种组织性病变。最近几年,随着江城县羊养殖产业的发展,羊布鲁氏菌病防治难度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地区羊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之一。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羊布鲁氏菌病诊断和综合防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自2014年来,羊布鲁氏菌病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反弹态势,其致病菌-羊布鲁菌(马耳他布鲁菌)又是引起人感染布鲁氏菌病的优势菌种,因此做好羊布病防控工作势在必行。结合华亭市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本文从病原、流行病学及症状、防制现状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为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羊规模圈养和快速育肥,必然引起疫病发生、传播特点的变化,本文就某绵羊养殖场羊的布鲁氏菌病、支原体肺炎和表原体病的感染状况进行了血清学检测,以便为因病设防提供依据.检测表明布鲁氏菌病、支原体肺炎和衣原体病的感染率分别为6.04%、26.22%和10.28%.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和掌握大理州4县(市)的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采用布鲁氏菌荧光偏振试验(FPA)和微量法补体结合试验(mCFT)相结合的方法对大理州剑川、洱源、大理、宾川4县(市)的7 655份家畜血清(牛血清样品5 467份、羊血清样品1 962份、猪血清样品226份)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发现大理州羊血清样品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率为2.8%(55/1 962),牛和猪血清样品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率均为0。结果表明,大理州羊群布鲁氏菌感染风险高,牛群和猪群未检测到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布鲁氏菌感染风险低。结果提示,大理州羊布鲁氏菌病流行形势严峻,需要加强监测与防控,减少布鲁氏菌由患病羊传染人的风险。本调查为进一步做好大理州家畜布鲁氏菌病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据报道有60多种动物能感染此病。全世界广泛传染此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危害很大。1病源羊布鲁氏菌病原有两个生物种。以羊和绵羊两个布鲁氏菌型。绵羊附睾型布鲁氏菌只感染绵羊。但猪种型布鲁氏菌除感染猪以外,也感染羊。因此羊、猪不可混养。布鲁氏菌在自然条件下生存能力较强,由于气温、酸碱度的不同,其生存时间各异,在日光直射和干燥的条件下抵抗力较弱。在腐败的尸体中很快死亡,一般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