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皮石斛生产及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俊  吴坤林 《花卉》2011,(12):18-19
铁皮石斛为兰科石斛属植物。全世界石斛属植物有1500多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产大概有76种,另外还有两个变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以南各地区。其中又以云南为多。铁皮石斛是石斛的一个种。  相似文献   

2.
高温胁迫对四种兰科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硬叶兜兰、白芨、春兰、球花石斛为试材,研究了高温胁迫对这4种兰科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期为兰科植物保育和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45℃高温胁迫下,硬叶兜兰、白芨、春兰、球花石斛4种兰科植物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Fv/Fm和Yield值都不断下降。硬叶兜兰Fv/Fm和Yield值下降较缓慢,其次是球花石斛,最后是春兰和白芨。通过叶绿素荧光参数与胁迫时间相关性分析可得,4种兰科植物的Fv/Fm、Yield值和胁迫时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性,硬叶兜兰、白芨、春兰的Fv/Fm、Yield值和胁迫时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球花石斛的Fv/Fm、Yield值和胁迫时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连续的高温胁迫会使兰科植物的光合机构受到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3.
以3种兰科植物建兰纹瓣兰杂交种(XTW)、春石斛兰(Dendrobium Spot Right)和密花石斛(D.densiflorum)为材料,以1/2 MS+蔗糖40 g/L+卡拉胶8 g/L+活性炭1.0 g/L为基本培养基(MMS),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探讨了植株成熟度(培养2个月、6个月)和细胞分裂素(TDZ、6-BA)对这三种兰科植物试管花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MMS+6-BA 1.0 mg/L+TDZ 0.1mg/L,MMS+6-BA 10 mg/L+TDZ 1.0 mg/L对XTW培养2个月的根状茎花芽诱导率分别为3.3%和6.7%;MMS+6-BA 5.0 mg/L对D.Spot Right培养6个月的侧芽花芽诱导率为20%。植株成熟度对这3种兰科植物试管花的诱导有决定性作用,兰科植物试管开花的诱导存在种间差异;3种兰花的营养芽诱导、组培增殖对细胞分裂素(6-BA+TDZ)组合的响应结果存在成熟度与品种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华东地区春石斛花期调控与花期花后管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石斛兰(Dendrobium)又称石斛,兰科石斛属植物的总称,与蝴蝶兰、卡特兰、大花蕙兰合称为“四大洋兰”。石斛兰在园艺上一般简单地把在春季开花的石斛称为春石斛,在秋季开花的称为秋石斛。  相似文献   

5.
正隐居深山的皖兰资源安徽省地跨江淮之间,南有皖南山区、西有大别山区,中有广袤的江淮丘陵,具有较为丰富的野生兰科植物资源。据有关资料统计,安徽的兰科植物总计有36属70种,以地生类型为主、附生及腐生类型为辅,大部分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安徽的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主要分布于皖南和大别山区,但位于合肥西郊的大蜀山上也有蕙兰野生(实生苗)。这些野生兰科植物绝大部分处于野生状态,只有少数几种进入了人工栽培和贸易;作为观赏栽培的种类,主要有春兰、蕙兰、墨兰、建兰、寒兰、台兰、鹤顶兰等十多种;作传统药用栽培的有白芨、石斛类(组培)、石豆兰等,其中尤以霍山石斛最为著名。霍山石斛位列"中华九大仙  相似文献   

6.
兰科植物花发育调控MADS-box基因家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兰科植物基因组、转录组以及研究理论与模型等方面的重要成果,结合深圳拟兰(Apostasia shenzhenica)、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tenatum)、小兰屿蝴蝶兰(Phalaenopsis equestris)全基因组研究,重点对调控花器官发育的A、B、C、D、E类基因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今后兰科植物花发育组学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兰科植物重要的生物学问题的解答、新品种培育以及新种质的创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美石斛(Dendrobium,Bellatulum Rolfe)是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云南山地区(当地又叫矮石斛),小美石斛内含石斛碱、石斛醌、多糖等多种成分,是一种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植物,为加工“云南枫斗”的主要材料之一。由于小美石斛自然繁殖率较低,植物本身生长缓慢,加上长期不合理的采挖,野生资源已十分稀少。因此发展小美石斛人工栽培是很有必要的。试验是在小美石斛组培生根后进行温室练苗,提高成活率的试验基础上完成的。  相似文献   

8.
铁皮石斛属于兰科的附生植物,属于中药石斛名贵品种,有着非常高的经济价值与药用价值。本文针对铁皮石斛的外植体选取、培养基选取、植物不同时期的激素影响、添加剂使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且在这个前提下,对铁皮石斛的移栽工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叶绿体DNA(Chloroplast DNA,cpDNA)中的反向重复序列中的非编码区对于陆生植物的进化研究非常有指导意义,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分类阶元的系统研究中.该研究在叶绿体rRNA ITS 序列的保守区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450 bp左右的叶绿体rRNA从4.5 S到5 S的片段,扩增产物直接测序,进而依据叶绿体rRNA ITS基因序列分析了兰科植物(Orchidaceae)的33个品种材料(12个兰属品种,14个兜兰属品种,7个石斛属品种)间的亲缘关系.通过最简约性分析产生的叶绿体rRNA ITS系统树表明,石斛属和兜兰属为两个自然类群,兰属可能为一多源组.兰属的碧玉兰位于系统树的基部,构成其余各种的姐妹支.兜兰属的白花兜兰、麻栗坡兜兰独立于属内其他种而自成一支.由于兰科植物叶绿体rRNA ITS序列变异率较低,最简约分析产生的分支得不到Bootstrap分析的高度支持,各亚属之间的关系也不明确.对兰科植物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尚需要更多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以1a生铁皮石斛为试材,采用人工遮荫方法,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铁皮石斛生长特性、光合特性及多糖含量的影响,以期探明光强对铁皮石斛生长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5%透光率的条件下,铁皮石斛的株高、茎粗、净增鲜重值最大,长势最好;在透光率为43%时,更利于铁皮石斛多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石斛兰系兰科石斛属附生革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大洋洲,有春石斛(落叶石斛)和秋石斛(常绿石斛)之分。喜温暖、潮湿、半阴的生长环境,忌干燥,怕积水,在自然界附生于树干、岩石上。生长适温18℃~30℃。石斛兰需用蕨根、泥炭藓等疏松透水基质栽培于木框或漏空花盆中。花期外加套盆入室观赏,或用各种装饰盆,数株同植,或与其他植物组合栽植。  相似文献   

12.
2018年10月~2020年4月,通过对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5属30种野生兰科植物个体采取迁移至上竹保护站智能温棚内保育的方法,结合前期化龙山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研究表明:化龙山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丰富且优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高的成活率;通过对这30种兰科植物的驯化繁育,整理出部分野生兰科植物繁育和养护方法,筛选出适合在本地温室繁育属种;同时对化龙山保护区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文心兰(Oncidium)进行不同的光周期处理,结果发现长日照条件有利于花芽的形成;克隆获得文心兰OnGI基因,其编码区长3 483 bp,编码1 161个氨基酸;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其与石斛(Dendrobium nobile)DnGI同源性最高,为86.57%;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其与其他兰科植物为同一组.组织表达分...  相似文献   

14.
束花石斛     
正束花石斛为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茎粗厚,肉质,下垂或弯垂。叶二列,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具鞘。伞状花序近无花序柄,每2花~6花为一束,花黄色,花期9月~10月。蒴果长圆柱形。原产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海拔700m~2500m的山地密林中树干上或山谷阴湿的岩石上。本种为较易栽培的石斜种类,喜阳,也稍耐荫,喜湿润环境,既可附树栽培,也可盆栽,生长适温15℃~28℃。束花石斛花朵繁盛,金黄秀雅,极为美丽,适合在公园、庭院附树栽  相似文献   

15.
兰科花卉野生资源调查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兰科植物为单子叶植物中最大的一个科,中国兰科花卉资源十分丰富,是野生兰科植物最重要的多样性中心之一.现综述近年来国内在兰科植物野生资源调查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国内在野生兰科花卉资源调查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在野生兰科花卉资源调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提出对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进行保护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中种类最多的大科之一,也是植物保护中的旗舰类群.兰科植物的多样性更多被认为是适应于多样化的特化传粉者的结果,但目前大多数措施仍只对兰科植物本身或其栖息地进行保护,而很少考虑其传粉系统.实际上,兰科植物既是资源限制物种,也是传粉者限制类群.兰科植物与其传粉昆虫之间是一种极不对称的关系,兰花对其传粉昆虫的依赖远远大于传粉昆虫对兰花的依赖.因此在对兰花本身采取保护措施的同时,要重视对兰花一传粉者这一传粉系统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7.
以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结合样线法进行系统性调查,研究其种类组成与区系特征、分布规律、受威胁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该地区兰科植物的保护以及保护区功能优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有兰科植物48种,其中地生兰31种,附生兰15种,腐生兰2种;2)区系组成以热带成分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具有热带分布向温带分布过渡的特征;3)研究区兰科植物种群密度不高,且空间分布很不均匀,水平分布呈现5个不同程度的热点区域,垂直分布以海拔700~1100m较为集中,符合“中域效应”理论分布特征;4)不同的植被类型分布的兰科植物多样性差异大,主要分布于常绿阔叶林至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5)保护区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活动干扰,需加强对兰科植物热点分布区域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秋石斛原球茎增殖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秋石斛又名蝶化型石斛兰,是石斛兰中最具观赏价值的种群,因其具有开花时间长、花姿优雅、花多、枝长等特点,在兰花的商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商品化中大部分使用的秋石斛为杂交一代种.通过种子繁殖不易保持亲本优良特性,而分株繁殖速度太慢、且易使其失去应有的观赏价值,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为此,前人对该类植物多次进行了  相似文献   

19.
郑平 《花卉》2015,(6):31-31
霍山石斛俗称米斛,也叫大别山石斛,属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霍山县。该品种丛生,基直立,肉质,长3-12厘米,淡黄绿色,有时带淡紫色斑点,是药用石斛中的极品。  相似文献   

20.
围绕菌根共生体系中菌根真菌与宿主植物的互作机制展开研究,以石斛小菇Mycena dendrobii与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为试验材料,建立二者的共生体系,对其根系切片进行显微观察,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石斛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二者能成功形成菌根结构,分支酸合成酶基因和甘露糖特异结合植物血凝素基因在共生早期发生上调,参与了共生的调节。试验旨在为今后阐明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的共生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